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直接侵害寄主肠粘膜细胞而引起腹泻的毒素——肠毒素。肠毒素有耐热性(ST)与不耐热性(LT)两种。测定肠毒素是鉴定大肠杆菌致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用动物(兔或猪)作肠扎结试验测定肠毒素,但不能区分ST与LT。测定ST,常用乳鼠胃内接种试验。测定LT的方法则较多,如兔回肠扎结试验,乳兔由口接种试验,家兔或豚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皮肤试验,小鼠Y-1肾上腺细胞或中国地鼠卵细胞培养等。已为许多作者证实有效,但均需用活体动物或适当的传代细胞,比较烦琐。最近Evans等报  相似文献   

2.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赤峰市种兔场送检的病兔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试验鉴定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而对其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对青霉素类药物呈高度敏感,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石河子某种兔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和病死兔的母乳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诊断,证实兔链球菌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某农户养兔场疑似梭菌性下痢的发病兔的肝和各段肠管做为病料进行了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纯分离培养、厌氧环境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毒素检查、泡沫肝试验等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毒素检查,也证明了腹泻兔肠道内有毒素存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与魏氏梭菌完全相符合,确定从病死兔分离到的细菌为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5.
对通辽市某獭兔种免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诊断,证实链球菌感染是引起兔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免群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病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纯粹性检验以及毒力试验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确定该病原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命名为BS株,染色特征、菌落特征、生化反应等均符合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点,毒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洛阳某地区兔场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本试验无菌采取病兔的病灶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16S rDNA序列鉴定,并采用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病兔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麦迪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丁胺卡那、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呋喃唑酮具有耐药性;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诺氟沙星、多黏菌素B、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敏感。结果表明该兔场家兔发病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且分离菌对多种药物耐药,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制备兔抗鸡toll样受体7(chicken toll-like receptor 7, chTLR7)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chTLR7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chTLR7胞外区基因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优化蛋白表达条件,用获得的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制备的兔抗chTLR7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片段长度为1 122 bp,与预测的片段大小、碱基序列一致。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6P-1-chTLR7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预期63 kDa的重组蛋白,免疫兔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兔抗chTLR7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后续实验研究chTLR7传导通路、免疫机制等相关研究提供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院兔场连续发生兔疥螨病,为防治本病,特作了本治疗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选本院实验兔场自然发病典型病例,经实验室诊断鉴定为兔疥螨病患兔。二、试验药物1.灭虫丁注射液:系江苏农科院牧医所和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工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试验品,每瓶20ml 装,由贵州农学院实验兔场提供。  相似文献   

10.
无菌采集不同地区临床上疑似为兔大肠杆菌病的10只病死兔典型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鉴定出10株兔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试验动物,对小白鼠致死率达100%。经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鉴定,7株为01193株为O21。药敏试验表明,10株大肠杆菌中多数菌株对壮观霉素、头孢唑啉、新霉素和痢特灵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进一步证实用霍乱类毒素免疫猪、兔制成的抗毒素对大肠杆菌LT的中和作用,我们进行了猪和兔的肠结扎试验,分别用14个大肠杆菌菌株,其中7个为仔猪黄痢常见的国际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纳米孔测序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病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集1只发生腹泻实验兔的肝脏和脾脏进行核酸提取、建库和纳米孔测序分析,同时对该腹泻的实验兔分别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腹泻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纳米孔测序方法运行3 h后,获得1.9 GB的数据量,检出756 521条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2 549.9个碱基。根据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引起实验兔腹泻的病原可能为大肠杆菌。对同批送检的6只实验兔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在实验兔的心脏血样品、肝脏、肺脏和回盲部内容物中只分离到了大肠杆菌。对腹泻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6只送检的兔均为兔轮状病毒阴性。本研究采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发生腹泻的实验兔进行诊断,其结果与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相符合,表明纳米孔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扬州大学转基因实验兔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鉴别培养和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诺氟沙星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对从内蒙古海拉尔区某规模化兔场病死仔兔肺脏中分离到的1株病原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生化试验与PCR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耐药情况,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及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拉啶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其次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筛选到bla TEM与tet B两种耐药基因,与分离菌的耐药表型相符。实验结果对兔波氏杆菌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发病兔场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分析,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纯净性检测、血凝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以及qPCR和测序鉴定,用病死兔病料组织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成功分离到1株兔出血症病毒。分离株病毒不含细菌、霉菌、支原体;对人"O"型红细泡的血凝效价为1∶1024;分离株病毒能够使健康易感兔在96h内全部死亡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具有中和作用;用分离株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离株病毒通过qPCR测序鉴定为RHDV毒株。  相似文献   

16.
腹泻兔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泰安等地的4起兔的腹泻疫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培养,可疑菌经多重PCR鉴定为A型魏氏梭菌.结合病理组织学变化、动物实验结果,证实A型魏氏梭菌为引起上述4起兔的腹泻疫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7.
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某规模兔场出现的以鼻炎和肺炎为临床症状的患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观察以及对送检病兔病原分离鉴定和生化试验,经综合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采用经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对兔群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目前规模兔场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诊断福建省龙岩市某兔场乳房炎的具体病原,试验对兔脓肿液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对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青霉素钾、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和磺胺甲氧嘧啶高度敏感;对磺胺异亚唑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病症细菌学,试验采用了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腹腔接种攻毒小白鼠致死率为50%,能100%复制齐卡巨型兔病例;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表现为耐药性,对红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表现为敏感;选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病兔30 d内可痊愈。说明齐卡巨型兔结膜炎细菌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恩诺沙星对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1988~1992年笔者从毛兔鼻腔分泌的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液中分离培养出致病性霉形体,并先后分离培养出38个菌株。对分离培养的菌株,按照国际霉形体分类委员会规定的鉴定内容和程序,从形态学、生物学特点、生化试验、人工致病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均符合霉形体特征。证明它能引起毛兔致病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暂定名为兔霉形体肺炎。兔霉形体肺炎是以侵害兔的呼吸器官为主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主要存在于肺组织和鼻道内,不同日龄和不同性别的毛兔都可以感染。本病的传染源为病兔排菌和带菌兔,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