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藜麦种子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6孔板微量法和牛津杯法研究藜麦种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藜麦种子总黄酮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没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为:大肠杆菌32 mg/m L、枯草芽孢杆菌64 mg/m L、白色念珠菌128 mg/m L、铜绿假单胞菌256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512 mg/m L。说明藜麦种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酸次氯酸水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观察次氯酸水的杀菌效果,采用模拟载体表面的定量杀菌法观察次氯酸水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通过观察图钉和螺丝的生锈程度判断次氯酸水对金属是否有腐蚀性。结果有效氯含量为0.95 mmol·L~(-1)的次氯酸水,20 min对悬液和物体表面的大肠杆菌杀菌率可达100%;有效氯含量为1.90 mmol·L~(-1)时,5 min对悬液和物体表面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菌率可达100%;且经0.95、1.90 mmol·L~(-1)的次氯酸水浸泡后的图钉和螺丝无生锈迹象。结论有效氯含量为1.90 mmol·L~(-1)的次氯酸水,作用时间为5 min,可杀死一般物体表面的化脓球菌、肠道菌以及医院感染常见菌,而且对金属无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 -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 【结果】20、40和60 mg?L -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 7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 -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 -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处理后菌体膜完整性分别降低到2.26%、1.87%和1.20%,膜电位分别消散40%、50%和50%,胞内pH由7.50分别降低到6.53、5.90和5.83,3种浓度处理后胞内ATP浓度已降至最低。杀菌效果显著依赖于酸性电解水浓度的升高,当处理浓度高于40 mg?L -1时,胞内pH、膜电位和胞内ATP浓度的降低无显著差异。酸性电解水处理下EPS中蛋白、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松散胞外聚合物 (L-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71.08%和62.23%,而紧密胞外聚合物(B-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99.32%和40.62%。当EPS反向添加到酸性电解水中时则可显著降低酸性电解水氧化还原电位(ORP)(P<0.05),但对有效氯浓度(ACC)和pH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田间喷施突变菌株菌悬液或孢子悬液可以使其成功定殖到杂交竹叶表面。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的亲和性研究显示,二者浓度低于108 cfu/mL,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高度亲和性,这有利于2菌株在杂交竹梢枯病生物防治中协同作用的发挥。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和长枝木霉孢悬液进行梢枯病菌田间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预先接种拮抗菌防效最高,其次是同时接种,后施拮抗菌防效最低,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有良好的防病作用。另外,2菌株的联合使用在3种处理中防效均最优,尤其是在先接种病原菌的处理中,协同防效得到很大提高,说明二者联合使用有良好的梢枯病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不同镉浓度下单独接种铜枯草芽孢杆菌、绿假单胞菌及混合接菌对紫花地丁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探讨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镉胁迫下紫花地丁生物量、氮、磷、钾元素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接菌处理后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比未接菌处理增加,且在Cd浓度为10 mg/L时增幅最大,分别为6.4%、20.2%、66.6%。对根系形态的交互作用表明,单独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了根系表面积和根长,随着Cd浓度的增加,混合接菌对根长的增加效果最好,对根系形态的主效应表明,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尖数的增加,1 mg/L的Cd处理促进根系分叉数的增加。接菌后地下部分全氮、全磷、全钾升高,L、M、H处理下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后紫花地丁的地下部分全磷最高,混合接菌后地上部分全氮含量最高,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地上部分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1 mg/L Cd处理下,接菌处理对紫花地丁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浓度Cd处理下,混合接菌促进对镉的吸收。【结论】镉胁迫抑制了紫花地丁株高和生物量的生长,镉胁迫和促生菌的交互作用下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系表面积,混合接菌促进根长,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尖数增...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202-2204
以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孢子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悬液定量、载体浸泡和载体喷雾3种臭氧水不同作用方式对真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10 mg/L臭氧水悬液作用5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作用3 min对黑曲霉孢子的杀灭率为100%;10 mg/L臭氧水载体浸泡10 min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孢子的杀灭率均为100%;15 mg/L臭氧水载体喷雾15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低于12%,对黑曲霉孢子的杀灭率低于21%。一定浓度的臭氧水通过悬液定量、载体浸泡对真菌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臭氧水载体喷雾对真菌的杀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作用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加时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ginosa)的抑菌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浓度值为0.4 g/L;光照强度越高,初始菌液浓度越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抑菌效果越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作用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加时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ginosa)的抑菌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浓度值为0.4 g/L;光照强度越高,初始菌液浓度越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抑菌效果越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铜绿假单胞菌JP802灭活疫苗菌液发酵及灭活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铜绿假单胞菌JP802摇瓶培养温度、pH、接种量、转速4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条件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验证试验及5 L发酵罐生长曲线;同时对铜绿假单胞菌JP802灭活疫苗发酵菌液灭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JP802株最适发酵条件为28℃,pH7.5,以10%接种量,转速270 r/min,通气量4 L/min,发酵培养12~14 h。灭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灭活温度为37℃条件下,福尔马林终浓度在0.40%,灭活48 h即能完全灭活。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获得更高产量的铜绿假单胞菌JP802发酵菌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Lipase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脂肪酶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加IPTG至终浓度为1.0 mmol/L诱导蛋白表达4 h,并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从铜绿假单胞菌中克隆的脂肪酶基因成熟肽的序列,与NCBI上所递交的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9.36%。成功构建了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ip,进一步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结论]克隆的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带有自身的信号肽,也可以在大肠杆菌中正常表达,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考察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影响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增效效应。【方法】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直径确定不同香辛料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棋盘法测定乌梅、石榴皮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4种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2、15.62、125、31.25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7.81、3.905、250、62.5mg/ml;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对大肠杆菌的F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为2.5;对荧光假单胞菌的FIC为0.25;对腐败希瓦氏菌的FIC为0.7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FIC为2.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为1。【结论】乌梅与石榴皮单独使用时表现出较鼠尾草和公丁香更好的抑菌效果;腐败菌对香辛料更为敏感;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后对荧光假单胞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兰香草挥发油及其沐浴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牛津杯法,考察兰香草挥发油及沐浴盐对4种菌的抑制效果,同时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兰香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325 mg·g~(-1)、37.2 mg·g~(-1)、37.2 mg·g~(-1)和2.325 mg·g~(-1)。兰香草沐浴盐对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25 mg·g~(-1)、0.1125 mg·g~(-1)、0.0625 mg·g~(-1)和0.1125 mg·g~(-1)。结论:兰香草挥发油及其沐浴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amonas fluoroscen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其在鱼类赤皮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检测荧光假单胞菌对13种中药提取液的敏感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选择抑菌效果最佳的中药为试验药物,进一步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和静置时间对中药杀灭荧光假单胞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荧光假单胞菌对乌梅、大黄高度敏感,对芦根、黄柏、青皮、车前草、熟地黄、地榆等中度敏感,对柴胡、决明子、贯众、麦冬、青蒿等不敏感.不同中药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排序为:乌梅>大黄>熟地黄=地榆>车前草>黄柏>芦根=青皮,其中以乌梅的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分别为7.813和15.625 mg/mL.随质量浓度的增加,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杀灭效果不断增强,14.00~18.00 mg/mL的乌梅提取液能迅速杀灭病原菌,且静置32h后仍具有较强的药效作用.[结论]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在14.00~18.00 mg/mL的条件下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加大使用剂量,充分发挥其迅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腹水中细菌的杀菌作用。方法抽取4例肝硬化患者的无菌腹水,加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通入浓度为80 mg/L医用臭氧作用不同时间,采用悬液定量法、活菌计数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医用臭氧对不同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杀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结论 80 mg/L医用臭氧的杀菌效果随腹水中总蛋白含量降低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低功率的X光机,在3.08到18.48戈瑞(Gy)范围内对污染生鲜肉的微生物进行辐照,通过微生物存活率与辐照剂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在此辐照条件下的D10值,并探讨对X射线辐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及其芽孢的D10值分别为5.41、5.00和23.81 Gy,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D10值分别为5.35和6.45 Gy,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青霉孢子的D10值分别为3.62、4.39和16.39 Gy。供试菌株中蜡状芽孢杆菌芽孢和青霉孢子对辐照的抗性较强,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辐照较为敏感。研究亮点:利用低功率的X光机,在Gy剂量范围内对污染生鲜肉的微生物进行辐照,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一定地探索,得到实验中各供试菌株的辐照杀菌致死剂量,获得低功率低剂量X射线仍可对微生物产生一定杀菌效果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6.
洋葱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shid N p-nPP比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产脂肪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生物降解速率。结果表明,该菌种产脂肪酶的最适培养基为菜子油5.0 g/L,酵母膏0.5 g/L,乳化剂Tween-60 2.5 g/L,培养基初始pH 8.0;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9%,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30 r/min,培养时间3 d。在此优化培养基条件下,洋葱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活性可达32.935 U/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稀释法测定正丁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33株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测定挥发油的折光率和旋光度。结果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对33株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125mg·mL-1,MIC90为250mg·mL-1,挥发油按1:2稀释抑菌率为64%。结论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3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吴茱萸挥发油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猪场粪水抑菌毒性的消除。[方法]采集发生严重发酵抑制的猪场集粪池粪水,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检测粪水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并观察添加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镁对缓解粪水抑菌毒性的效果。[结果]猪场粪水悬浮的大肠杆菌存活率仅为1.35%±0.02%,添加硫代硫酸钠至终浓度为0.4%,可将悬液中大肠杆菌存活率提高到17.4%±0.14%;悬液中Na_2S_2O_3终浓度超过1.2%时大肠杆菌存活率反而只有0.14%±0.01%,而同时添加终浓度为0.2%MgSO_4和2%Na_2S_2O_3,则悬液中仍然有17.4%±0.85%的大肠杆菌存活,说明MgSO_4有利于降低Na_2S_2O_3毒性;猪场粪水在存放2个月后基本失去抑菌毒性。[结论]该研究对解决因消毒剂残留引起的沼气发酵抑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优质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草鱼铜绿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磷酸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用量进行了优化组合,并经过验证试验绘制出了铜绿假单胞菌JP802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的5 L发酵罐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草鱼赤皮病铜绿假单胞菌JP802发酵培养基中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钾;确立了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蛋白胨10 g/L、牛肉膏5.0 g/L、酵母膏2.5 g/L、葡萄糖5.0 g/L、磷酸氢二钾0.75 g/L、氯化钠5.0 g/L,JP802菌株在此培养基中发酵14 h菌体浓度达到最大(OD_(600 nm)值为6.44)。研究表明,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以获得更高产量的铜绿假单胞菌JP802发酵菌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和添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MCE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CE对4种受试菌的最小抑制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MC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MCE对4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别为64、64、128和512μg/mL,MBC分别为128、128、256和1 024μg/mL;MC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速率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快,其中8、4、2倍于MIC的MCE分别在2、12、24 h可将2种受试菌完全清除,而1倍MIC的MCE在24 h后仍有少量细菌存活。【结论】MCE对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速率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