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索屏边三七种子经层积处理后,种子中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变化。【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层积不同天数的屏边三七种子的内源抑制物,并用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结果】通过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了屏边三七种子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不断减弱,层积175 d,抑制作用基本解除。【结论】层积处理的屏边三七种子各部位的抑制物活性为种胚大于种皮,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生长的抑制强度依次为层积175 d 层积140 d 层积105 d 层积70 d 层积35 d。  相似文献   

2.
以于都县光皮树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不同的层积时间(15d、30d、45d、60d、75d)处理方式播种,发现层积45d种子发芽率、保存率及苗木质量较其他4种处理方法效果有显著提高,说明适当提早播种,延长层积时间有利于提高苗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处理及层积处理对野茉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赤霉素浸种24 h,结合低温层积,研究野茉莉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野茉莉种子具有低温休眠特性,低温层积促进萌发,且发芽率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以50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或100 d及750 mg/L GA3浸种后层积80 d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5.23%、68.00%和67.57%。  相似文献   

4.
在筛选最佳浓度的基础上,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法,测定不同层积时期种子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分析3种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动态变化,探索内源激素在大百合种子休眠解除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增加,大百合胚的长度随之增长,层积135 d时,5 mg/L 2,4-D处理的胚长高出CK 9.03%。在5 mg/L 2,4-D处理下胚生长率最高,达到82%,发芽起始时间最早,为4℃下14 d后;发芽率最高,达75.33%。在层积过程中,CK和2,4-D处理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生长素、赤霉素含量上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长素含量在层积60 d时达到峰值,CK比2,4-D处理高出516.66 ng/g,赤霉素含量在层积120 d时达到峰值,2,4-D处理比CK高出52.17 ng/g。生长素与脱落酸、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的比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层积60 d时,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达到峰值,CK比2,4-D处理高了49.24,层积120 d时,2,4-D处理的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比值比CK高出10.53,在层积120 d时,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达到峰值,2,4-D处理高于CK处理1.63。可见,5 mg/L 2,4-D处理为最佳浓度,有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和萌发。脱落酸含量的变化与大百合种胚的发育呈负相关,生长素和赤霉素可能是促进大百合种子休眠解除的主要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5.
平榛种子层积催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榛种子发芽困难的问题,层积天数用0 d、30 d和60 d三个水平,赤霉素的浓度采用0 mg.kg-1、80 mg.kg-1和120 mg.kg-1三个水平,两因素组合共9个处理,重复三次,对平榛种子进行层积催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层积可以有效破除种子的休眠,出苗率和苗高以层积60 d与赤霉素80 mg.kg-1的处理为最好;层积处理的催芽效果优于赤霉素的处理;采用层积与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比单独采用赤霉素处理更有利于平榛种子的发芽和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钠及低温层积处理对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种质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法,研究各试验因素对西藏6种蒿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探索了影响蒿草种子发芽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蒿草种子具有不同发芽曲线,氢氧化钠溶液和层积处理可使蒿草种子提前6~8 d完成萌发,发芽更加整齐;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层积方式、种子品种对蒿草种子发芽率均有极显著影响,蒿草种子经40 g/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2 h,再低温层积处理30 d,发芽率最高;氢氧化钠溶液可去除蒿草种子角质层,增大种皮细胞间隙,利于种子与外部物质交流,促进萌发,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黄栌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黄栌种子在不同的酸蚀时间(0min、10min、20min、30min、50min)和不同低温层积催芽天数(10d、20d、30d、50d)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探索出适合黄栌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酸蚀50min,低温层积催芽5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25%;酸蚀0min,低温层积催芽1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低为0%。酸蚀时间分别为0min和50min,低温层积催芽20d,发芽势存在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和19%。可见,随着低温层积催芽天数和酸蚀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速度较快,种子的发芽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8.
新疆野生山楂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阿尔泰山楂、准噶尔山楂、红果山楂成熟的种子分别采用湿种恒温、变温、外源激素浸泡处理、阴干后层积方法进行层积处理测其种子特征指标及层积后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变温层积对两种山楂种子的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种山楂种子所需的较适层积时间范围有差异阿尔泰山楂种子层积日90d左右发芽率可达39.5%,红果山楂种子层积150d左右发芽率可达27.1%;准噶尔山楂种子在所有层积处理中的萌发率都相对较低100mg/L的GA3处理层积180d后发芽率为10.2%,三种山楂种子均为自然休眠种子不同层积处理能够打破其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变温层积处理效果较好,阿尔泰山楂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阿魏是重要的民族药材,其药材来源于新疆阿魏等几种植物。收集到全裂叶阿魏、新疆阿魏和托里阿魏三种植物种子,从种子外观特征、千粒重、吸水性、萌发特征、及温度层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目的是阐明几种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表明,三种阿魏种子具有快速吸水能力,但种子萌发率不同。全裂叶阿魏种子不存在萌发困难。托里阿魏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可打破种子的休眠,经高温-低温层积过程的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托里阿魏在高温(25℃/15℃)处理14 d,再低温(4℃)层积处理42 d时萌发率可达46%;新疆阿魏在高温处理42 d,再低温层积处理56 d时萌发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层积催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天女木兰种子层积催芽效果的研究,以期获得快速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试验采用①天女木兰种子用清水浸种48 h,然后进行室内低温层积((4±1)℃,150 d);②室内控制变温层积((4±1)℃,50 d→(17±1)℃,25 d→(4±1)℃,50 d→(17±1)℃,25 d);③室外低温层积和室外自然变温层积催芽处理。并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处理②的天女木兰种子,胚发育优于相应的其他层积催芽;天女木兰种子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层积催芽后均比层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层积后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室内控制变温处理在层积过程中各种酶的上升速度较其它快。总之,控制变温层积催芽处理的天女木兰种子催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2.
毛梾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种子的繁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称重、测量、解剖、TTC法及内含物测定等方法,分别对不同种源地种子形态结构、活力、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种源间种子萌发特性差异。采用低温层积、激素处理、不同基质处理相比较及定株观测的方法,研究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技术及毛梾幼苗生长节律。结果表明:6个种源地间以陕西杨陵种源为最优种源,河南种质资源最差;陕西杨陵种源采用室外低温层积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6.7%(为直接播种的114倍);使用激素处理以150mg·L-1 GA3的处理最为有效(发芽率达到48.43%);发芽基质以蛭石最好。毛梾幼苗2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7月底到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赤霉素对生产上常用的几个茄子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较低浓度(50~100mg/kg)GA溶液浸种8h,对于破除浅休眠茄子品种的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中度休眠的茄子品种,以500mg/kgGA丙酮溶液处理24h效果最佳。以上方法可用于种子发芽试验和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层积时间、去种皮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75 d带皮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皮对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层积45 d带皮种子发芽率为8;,而去皮后种子发芽率达到90;;去皮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早发芽,低温层积30 d后经500 mg/L GA3处理发芽率较高;GA3和6-BA处理对带皮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明显;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单株之间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砂梨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砂梨(P.pyrifaliaNakai)种子休眠主要原因与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砂梨种子休眠的主要有种皮障碍、种胚休眠和种胚后熟;而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为低温层积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裸层积和沙层积在解除种子休眠上的发芽效果是一致的,使用GA3溶液浸种,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用GA3500~1 000 mg/L低温层积30 d即可解除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  相似文献   

17.
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方法对五爪金龙种子进行处理,然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处理和浓硫酸处理能大大提高五爪金龙种子的萌发率,分别达到59%和37%,其中机械处理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快速得到幼苗和鲜体试验材料的最佳处理方法;萌发时间以6~9 d为宜;五爪金龙种子休眠是由种皮阻碍所致.  相似文献   

18.
影响野生樱桃李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野生樱桃李种子为材料,通过用机械去壳、去种皮、低温及赤霉素对野生樱桃李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野生樱桃李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种子经过100 d左右的低温层积,其萌发率可达到72;,随着野生樱桃李低温层积时间的延长,其种子萌发率逐渐提高;野生樱桃李的种壳和种皮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去除种壳可使萌发日提前,同时去除种壳和种皮,可立即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萌发率达到78;;GA3对带壳种子的萌发有一定作用,但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刻叶紫堇(Corydalis incisa)种子种皮透水性测定、种胚休眠特性检验、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3个方面探讨了刻叶紫堇种子休眠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不同层积方式和激素处理等方法探讨解除刻叶紫堇种子休眠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种皮和种皮中含有的萌发抑制物并不是阻碍刻叶紫堇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而是由于刻叶紫堇种胚本身存在休眠,决定了其必须经过形态-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刻叶紫堇种子须经过沙藏层积才能打破休眠,本试验中低温转暖温沙藏是最佳层积方式,与GA3浸种结合既可以提早打破休眠,还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20.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25、0.050、0.075、0.100 g·mL-1)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白菜、小麦和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紫斑牡丹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浸提液;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和绿豆;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和鲜质量;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皮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受体植物幼苗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CAT活性持续下降;加入胚乳浸提液后,受体植物幼苗的CAT、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SOD活性则依然随着胚乳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结果可知,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含有能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影响受体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