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两因子交叉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及低温沙藏层积等因素对野生水红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水红木种子打破休眠发芽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3℃,种子发芽时需要必要的光照条件,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0 mg/L;种子在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不能有效打破休眠,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前于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的效应与赤霉素浓度的效应之间相互干扰,在不进行沙藏层积条件下以赤霉素500 mg/L浸种处理的发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浸泡与层积时间对山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层积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48 h以及层积时间对山樱(Cerasus serrulata Don.)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樱种子具有低温休眠的特性,未通过休眠的种子不发芽,通过低温层积能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能显著缩短层积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在所有处理组合中,以1 500 mg/L赤霉素浸泡48 h后层积60 d和层积40 d两处理打破休眠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2.2%和88.1%,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组合.清水浸种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种子的发芽,但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卢芳  周瑞玲  蔡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9-6420
对用浓硫酸酸蚀过的巨紫荆种子进行不同浓度(2505、001、000 mg/L)赤霉素浸种与冰箱低温层积相结合的催芽试验,测定了发芽率。巨紫荆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层积能够增进巨紫荆种子萌发,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促进巨紫荆种子萌发的作用明显,以250 mg/L赤霉素浸泡244、8 h后层积60 d打破种子休眠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达22.5%和25.5%。清水浸泡促进萌发的效果不明显。赤霉素浸泡必须与低温层积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用250 mg/L赤霉素浸泡是理想的巨紫荆种子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叶大叶黄杨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为打破其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采用赤霉素溶液浸种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叶大叶黄杨种子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用5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金叶大叶黄杨种子4d,后经低温层积30d,对于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较好,其种子发芽率达71.33%.赤霉素和低温层积相结合对打破金叶大叶黄杨种子休眠有一定作用,能显著提高其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5.
了解丝棉木种子的休眠特性对丝棉木的苗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测定丝棉木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并进行丝棉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及催芽试验,以期研究其休眠类型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1)新采收的丝棉木种子生活力达到89%,但带有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为0,去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平均不超过8. 3%,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现象。(2)丝棉木种子的假种皮、种皮、胚乳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均存在抑制作用,种胚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不存在抑制作用。丝棉木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种皮、胚乳中,抑制强度为假种皮种皮胚乳种胚,种胚中基本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3)种子是否去除假种皮对发芽的影响显著,低温层积催芽、赤霉素浸种、水浸种的催芽方法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低温层积催芽40 d和250 mg/L赤霉素处理能打破这种休眠,低温层积催芽比用赤霉素浸种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3种白蜡种子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层积处理、赤霉素处理、赤霉素+层积处理对3种白蜡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经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几乎不萌发。层积处理90 d,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19%、25%、48%。赤霉素+层积处理90 d后,种子发芽率较层积处理有很大提高。赤霉素浓度在0~300 mg/L,种子发芽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以上,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结论]层积处理90 d结合赤霉素300 mg/L处理是3种白蜡属植物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提高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统计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 ~900 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 d、赤霉素浓度为0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 min,低温层积14 d,使用纯基质做萌发床。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黄栌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黄栌种子在不同的酸蚀时间(0min、10min、20min、30min、50min)和不同低温层积催芽天数(10d、20d、30d、50d)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探索出适合黄栌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酸蚀50min,低温层积催芽5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25%;酸蚀0min,低温层积催芽1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低为0%。酸蚀时间分别为0min和50min,低温层积催芽20d,发芽势存在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和19%。可见,随着低温层积催芽天数和酸蚀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速度较快,种子的发芽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对天女木兰种子的催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女木兰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机理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方法】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100,200,300 mg/L GA3和清水浸种48 h,然后在室内进行低温层积((4±1)℃、150 d)和人工控制变温层积((4±1)℃5、0 d→(17±1)℃2、5 d→(4±1)℃、50 d→(17±1)℃2、5 d)催芽处理,并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结果】用GA3浸种后进行变温层积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胚发育优于相应的低温层积催芽,并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催芽效果越好,且温度条件起主导作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天女木兰种子的呼吸速率均提高,且经GA3浸种的种子呼吸速率与清水浸种的种子相差不大;天女木兰种子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均比层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GA3质量浓度浸种处理间差异不大;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酶活性升高,并且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层积后期蛋白酶活性低于层积初期,变温层积处理的蛋白酶活性高于低温层积处理。【结论】经300 mg/L GA3浸种并进行变温层积的天女木兰种子催芽效果最佳,温度条件在天女木兰种子的层积催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层积时间、去种皮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75 d带皮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皮对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层积45 d带皮种子发芽率为8;,而去皮后种子发芽率达到90;;去皮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早发芽,低温层积30 d后经500 mg/L GA3处理发芽率较高;GA3和6-BA处理对带皮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明显;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单株之间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蔗糖和矿质营养对榛子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榛子花粉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对平欧杂交榛与平榛和矿质营养[钙(CaCl2)、硼(H3BO3)和镁(MgSO2)]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蔗糖培养基上,平欧杂交榛和平榛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较好,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2.40%、30.16%和126.3μm、137.1μm。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可显著性提高杂交榛花粉萌发率,而硼酸和硫酸镁则不能,0.03%的氯化钙作用最大,萌发率达57.58%。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硼酸和硫酸镁可显著性提高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适宜浓度分别为0.03%、0.03%和0.0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88.8μm、450.1μm和225.3μm,分别是对照的3.08、3.56和1.78倍。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平榛居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榛克隆繁殖虽然占有优势,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_o=0.714 8);同时确定了平椿的遗传个体,同一株丛(系)内个体基本上为1个独立的遗传个体,相邻的株丛(系)个体基因型基本一致,克隆繁殖比率较大.  相似文献   

13.
激素处理对麻黄种子发芽及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麻黄。[方法]用赤霉素和生根粉分别处理麻黄种子,采用对比法研究激素对麻黄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用赤霉素、生根粉溶液浸泡种子1 d后分别有27、21枚麻黄种子发芽,砂藏后激素处理的种子5 d内发芽结束。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集中了出苗时间,且赤霉素比生根粉更能促进种子发芽。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出苗率。生根粉处理的麻黄种子出苗率、幼苗的根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结论]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麻黄幼苗期的根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福建含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福建含笑的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储藏方式和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积沙藏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率为62.7%;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中,经处理的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在第26-31天,平均发芽率为24.8%;浸种温度和赤霉素是影响福建含笑种子萌发的主要因子;最佳处理方式是先用质量浓度为1 2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12 h,然后在50℃的水浴中浸种30 min,其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4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外源硒(硒酸钠)梯度(0,1 mg·kg-1,5 mg·kg-1)与外源汞(硫酸汞)梯度(0,0.5 mg·kg-1,1 mg·kg-1)条件下,苗期水稻根与地上部分中硒与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外源硒抑制了苗期水稻根与苗对汞的吸收与积累,苗期水稻对汞的吸收随外源硒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5 mg·kg-1是外源硒处理与无硒处理组相比水稻根部汞含量的下降最多,达到36.83%,并使水稻苗的汞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外源汞添加量1mg·kg-1时水稻苗中硒含量达到(58.16±0.17)mg·kg-1,是相应无汞添加组的20.12倍,说明外源汞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苗期水稻对硒的吸收与累积。整体而言,水稻苗中的硒-汞的吸收迁移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尤其在水稻苗中的硒-汞富集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其可能的机制是硒在水稻根部与汞结合形成硒-汞络合物从而抑制水稻地上部分对汞的吸收,这对于利用硒酸钠来降低苗期水稻地上部分对汞的累积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浓硫酸和GA3浸种及其交互作用对榛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平榛为试材,将榛种子置于浓硫酸中分别浸种0、10、20和30 min,对酸蚀处理的种子,分别用0、100、300和5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经与用湿沙自然层积3个月后在恒温箱中催芽。[结果]浓硫酸酸蚀可提高榛种子发芽率,且随着浓硫酸酸蚀时间的延长,榛子的出苗率逐渐升高,但酸蚀时间过长则容易使种胚受伤,影响发芽,以20 min的酸蚀效果较好。GA3能有效打破榛种子休眠,以300 mg/LGA3处理效果较好。浓硫酸和GA3对促进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以浓硫酸酸蚀20 min和300 mg/L GA3的处理组合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浓硫酸酸蚀榛种子配合赤霉素浸种能够打破榛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和低温层积处理对金太阳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赤霉素(GA_3)和低温层积处理对金太阳杏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采用先赤霉素处理后低温层积处理的方法,选出萌发率最高的处理。[结果]在层积20 d和1 500、2 000 mg/L的激素浓度萌发率最高,达60%,比传统方法(仅采用低温层积)节约0.17%的时间。浸种24 h达到了理想的萌发率;去壳种子总体上滋生细菌的概率大于带壳种子,尤其是在夏天处理时污染率更高,处理种子的时间受限,并且去壳不便于生产实践中的操作。[结论]层积20 d和1 500 mg/L GA_3处理的带壳种子萌发率最高、出苗时间最短,该处理便于生产实践中的操作,可选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籼稻品种93-11遗传转化中抗生素适宜剂量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研究了两种常用抑菌剂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b)的抑菌效果和对籼稻品种93-11成熟胚培养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选择剂潮霉素(hyg)对愈伤诱导、分化和种子萌发生根的影响,确定其作为选择剂的有效浓度.对cb和cef共设置12种质量浓度处理,各处理都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同时对愈伤的诱导和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但是有些处理使愈伤的分化率下降.150、250 mg.L-1cb的单独作用,400、500 mg.L-1cef的单独作用,以及cb为100mg.L-1时,300、400、500 mg.L-1cef的3种互作处理都不影响愈伤的分化率;但cef高达600 mg.L-1时明显降低愈伤的分化率,达极显著水平,使分化率降到7%;cb为50 mg.L-1时,350、450、550 mg.L-1cef的3种互作处理都极显著地降低愈伤的分化率,表明高浓度的cef以及添加小量cb的处理与cef之间的互作对分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两种抑菌剂单独使用(400-500 mg.L-1cef,150-250 mg.L-1cb)即有效抑制转化和培养过程中农杆菌的繁殖,同时不影响愈伤的生长和分化.对hyg的研究表明,愈伤诱导和分化对hyg最为敏感,5 mg.L-1的剂量足以使出愈率为0,使愈伤的分化率为0;hyg对愈伤的致死剂量为40 mg.L-1;hyg对种子萌发生根的致死剂量为25 mg.L-1.因此,在愈伤分化阶段不宜加入选择剂;在抗性愈伤组织筛选阶段加入hyg的适宜质量浓度要大于40 mg.L-1;利用愈伤诱导和种子萌发生根对hyg的敏感性,可用于转基因种子的筛选,筛选质量浓度分别要大于5和25 mg.L-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nCuO)对砷(As)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皿中进行12 d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 mg·L-1砷处理下,添加低浓度纳米氧化铜(0.5和1 mg·L-1)可以缓解水稻幼苗的砷毒害,添加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铜(10、20和50 mg·L-1)会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降低干重。与单独砷处理相比,添加纳米氧化铜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OD活性(0.5、1和20 mg·L-1)及CAT活性(1、10、20和50 mg·L-1)。水稻地上部和根部砷含量随着纳米氧化铜的加入而降低。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砷胁迫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