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松茸栽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培养料配方、覆土材料、原料处理、栽培方式等工艺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以稻草25%、棉籽壳50%、牛粪21%作主料再添4%的辅料为配方,进行发酵料床式或畦式栽培,采用75%菜园土加25%的粗砂作覆土材料实行覆土出菇管理来栽培姬松茸,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用13种覆土材料配比和5种覆土厚度,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覆土试验,以探讨不同覆土材料及厚度对大球盖菇出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度3 cm,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林地大球盖菇栽培提高产量,规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巨大革耳覆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巨大革耳栽培应用的覆土材料.[方法]利用甘蔗滤泥、菌渣发酵料、稻田土、黏质黄泥土、蜂窝煤渣土、草菇栽培废料和水浸腐烂变质稻草作覆土材料栽培巨大革耳,比较覆土材料间的重量、孔隙度、持水率和团粒结构等理化性状,分析不同材料对巨大革耳第一潮采收时间、第二潮采收时间、采收个数、最大单个重、最小单个重及采收总产量的影响.[结果]7种覆土材料栽培巨大革耳均能出菇,其中蜂窝煤渣土、甘蔗滤泥、草菇栽培废料和稻田土处理的巨大革耳第一潮菇转化率均在60.00%以上,以蜂窝煤渣土处理的转化率最高,达92.32%;材料重量轻、孔隙度大及透气透水性好的腐烂变质稻草及草菇栽培废料利于保持土面上方空气新鲜,原基分化成子实体的数量多,也利于二潮菇生长,但其分化时间慢、出菇较迟;材料重量重的稻田土和黏质黄泥土可加重菌床机械刺激,团粒板结孔隙度小,二氧化碳易在其表面积累,巨大革耳出菇早、个体大.[结论]以蜂窝煤渣土、甘蔗滤泥及草菇栽培废料覆盖栽培巨大革耳,其转化率均高于70.00%,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3种不同覆土材料对白灵菇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覆土材料处理下,白灵菇的生长及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以泥炭和消毒菜园土作为覆土材料,白灵菇生长较好,生物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覆土材料,开展卵孢长根菇覆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卵孢长根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利用红壤土、田园土、泥炭土、蜂窝煤渣土、河泥土、河沙和珍珠岩作覆土材料,设置16种不同的覆土处理,分析不同覆土处理对卵孢长根菇采收总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16种覆土处理均能出菇,其中处理11(红壤土与煤渣体积比1∶1)产量最高,单包产可达303.81 g,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较低;处理1(红壤土)产量较高,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子实体中汞、铅、砷、镉4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从产量上考虑,处理11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处理1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子实体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功成  邹茂彬  杨川 《农技服务》2009,26(9):17-18,29
用菜园土、腐殖质土、细河砂、黄黏土、混合土(菜园土60%、煤灰30%、腐殖质土10%)、煤灰作为鸡腿菇覆土材料,进行常压高温灭菌和未灭菌处理,用钵栽鸡腿菇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子实体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土作为鸡腿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子实体分化早,产量最高。同一覆土材料经灭菌和不灭菌处理,鸡腿菇子实体都能形成,土壤中非生物因子是诱导鸡腿菇子实体形成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废菌包覆土出菇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覆土栽培的培养方式,二次利用杏鲍菇工厂化废菌包,有效提高其利用率.通过研究5种不同覆土出菇方式,对其质量及产量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的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品质等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出菇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阳畦倒立排袋覆土)的最高为45.4%,E(半脱袋立式排袋覆土)的最低仅为35.2%.分析表明:阳畦倒立排袋覆土是杏鲍菇废菌包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31-1633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覆土材料和覆土方式对鸡腿菇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49.0%的普通土、49.0%的秸秆发酵料和2.0%的石灰混合均匀后进行覆土时,鸡腿菇的现蕾时间、出菇时间和转潮时间均较短;下层覆49.0%混有1.0%石灰的普通土,上层覆49.0%混有1.0%石灰的秸秆发酵料时,鸡腿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最高,为89.4%,其产量可达到447.2 g/棒,与传统只覆普通土的方式相比,产量提高了71.6%,商品率可达到76.8%,且菇形更好。综合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商品率,下层覆49.0%的普通土、上层覆49.0%的秸秆发酵料的覆土方式最有利于鸡腿菇出菇生长和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目前,栽培姬松茸的主要方法是培养料经过2次发酵后进行床架式栽培,为了探索一种用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较好出菇方式,该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杏鲍菇菌渣,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装袋,并进行常压灭菌,菌丝满袋后,采用2种出菇方式,一种脱袋后掰块覆土出菇,另一种直接袋内覆土出菇,通过调查菌丝爬土时间、生物学效率、出菇周期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脱袋掰碎覆土出菇方式效果较好,其菇型均匀,畸形菇少,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于垂直绿化栽培的基质保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椰砖、生物炭(木屑)、珍珠岩、陶粒、生物炭(稻壳)、蛭石、鸡粪、菇渣、泥炭9种适用垂直绿化栽培的基质材料(以轻质为前提)进行保肥性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垂直绿化适用保肥型栽培基质配方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支撑。采用各类标准方法测定各基质材料的理化性质,并对各基质的理化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通过淋溶试验测定各基质材料的氮、磷淋出特性,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基质的氮、磷淋出特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种不同基质的持水特性和孔隙特性等主要物理性质均差异显著,有效磷、水解性氮、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性质也均差异显著;9种基质的氮、磷流失量差异显著,鸡粪的全氮流失量、流失速率最大,菇渣次之,稻壳炭的全磷流失量、流失速率最大,菇渣次之。淋溶后基质的全氮流失量与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全磷流失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基质淋溶后的p H值、EC值(电导率)差异显著。与基质材料保肥特性密切相关的物理指标是体积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它们是基质材料氮、磷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择了当地的4种土样,再与稻壳或碎麦秸按比例混合制成6种覆土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菜园土拌稻壳最适合作双孢蘑菇的简易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双孢菇品种As2796为试材,研究双孢蘑菇覆土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泥炭土、发酵棉籽壳、麦衣等材料后对双孢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泥炭土、发酵棉籽壳、麦衣等材料后能有效改善覆土结构,出菇快、菇蕾整齐,出菇期分别较对照提前2~7 d。较常规覆土处理增产0.25~1.60 kg.m-2,其中泥炭N-3及综合覆土配料Z-3覆土处理增产率为17.98%及10.67%。  相似文献   

13.
<正>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特别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各地都不断地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从简单的采用菜田土、河泥土到人工配制复合土(如细泥砻糠土、发酵土)、东北泥碳土。但我国许多山区土质均偏沙,保水力差,持水  相似文献   

14.
选用4种不同类型的泥土对鸡腿菇菌袋进行覆土试验。结果表明,用黑炭土覆盖的处理,其子实体产量最高,较菜园土(CK)增产35.8%,比细砂土及黄筋泥增产约1倍;菌丝生长粗壮有力,菇蕾形成早且菇期长,病菌发生亦较轻;子实体白净,大小适中,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各鲍菇5种栽培模式的研究表明:以半脱袋覆土出菇效果最好,其生物转化率为80.06%,且出菇整齐;不脱袋顶端覆土效果次之,其生物转化率虽达82.48%,但出菇不整齐,时间较长;直接覆土与出一潮菇后再覆土出菇效果一般;而排展出菇生物转化率最低,只有69.64%。  相似文献   

16.
以泥炭土为对照,筛选出椰糠、木屑、珍珠岩3种持水性较好的覆土材料,采用混料均匀设计将这3种覆土材料混合后以40%的比例添加到泥炭土中进行配方优化。以双孢蘑菇产量为响应值,筛选得到3种覆土材料最优配方:X_1(椰糠)=0.283,X_2(木屑)=0.427,X_3(珍珠岩)=0.290。在最优条件下,双孢蘑菇筐栽两潮菇产量预测值为1 519 g/筐,实际产量为1 636 g/筐。在床架栽培中,配方覆土三潮菇总产量36.5 kg/m~2,较对照提高11.6%;同时商品菇质量提高,子实体单重增加18.8%,商品菇率提高11.7%,商品菇产量增加5.6 kg/m~2。该覆土配方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覆土成本降低7%。对优化后覆土的持水特性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配方覆土在覆土后到双孢蘑菇采收期间,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对照覆土3%-5%,这可能促进了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改善,并导致子实体含水量增加0.7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发一种适合新疆南疆的价格低廉、取材方便、适宜蔬菜育苗与栽培的有机复混基质.[方法]选用南疆秋季落叶、锯末(白杨)、菇渣等有机材料以及珍珠岩等无机材料,以进口草炭作为对照,测定各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然后再测定树叶加锯末、树叶加菇渣复混基质的理化性质,通过与蔬菜的无土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标准(NY/T 2008—2012)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有机复混基质进行番茄(改良毛粉802)育苗.[结果]单一基质(树叶、锯末、菇渣)理化性质不完全符合番茄育苗标准基质的要求,因此单一基质不适宜进行番茄育苗.随着树叶基质比例的增加,其有机复混基质的pH和EC值均增大.当树叶:锯末=2:1、树叶:锯末=4:1和树叶:菇渣=2:1时基质的理化性质最好.[结论]树叶和锯末、树叶和菇渣的复混比例较低时,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并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栽培种制作、开袋埋土、覆土层调水、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金福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果园秸秆覆盖机同步覆土功能,解决果园秸秆覆盖存在的火患隐患和秸秆因风雨集堆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抛式覆土方案,对对抛式覆土装置的核心部件抛土轮进行结构设计并确定抛土轮直径、叶片数、作业转速等关键参数,采用EDEM仿真软件,分析抛土轮入土深度、转速、抛土角对覆土效果的影响规律;在自行研制的试验台架上对单个抛土轮进行抛土覆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抛土轮覆土宽度为152.3~251.3cm,覆土厚度10.4~18.3mm,覆土厚度标准差1.4~4.1mm,漏盖率为0,符合果园秸秆层薄土盖压作业要求;分别建立了抛土角、入土深度、转速与覆土厚度和覆土宽度的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43 6和0.932 2,覆土厚度与覆土宽度模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双孢菇覆土配方,对其理化性状和覆土效果进行评价,并筛选出1种最适覆土配方(15%沼渣+85%河泥土),其单产可达10.08 kg/m~2,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子实体中锌、铜、铅、砷、汞、铬、镉、镍8种重金属的含量远低于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国家标准。本研究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在规模化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应用,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