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为今后深入了解掌握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其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得出的有机碳数据,利用双指数模型法,在Origin 8.6软件支持下拟合出活性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碳含量均呈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以及4月较低,8月最高,之后逐月降低的时间变化特点。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虽然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含量相同的垂直剖面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只有0—20cm表层土壤表现出显著性变化。[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与微生物、温度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二者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3.
河北省蟋蟀类昆虫调查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6年对河北省蟋蟀类昆虫进行了调查,并对河北大学昆虫标本室相关标本进行了初步鉴定,得到了蟋蟀识别检索表和地理分布信息。结果表明,河北省蟋蟀类昆虫目前已知3科4亚科9属16种(亚种)。  相似文献   
4.
蟋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昆虫和资源昆虫,既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初步调查,发现保定地区蟋蟀科昆虫共有4亚科、7属、12种,并对蟋蟀资源的开发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用13种覆土材料配比和5种覆土厚度,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覆土试验,以探讨不同覆土材料及厚度对大球盖菇出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度3 cm,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林地大球盖菇栽培提高产量,规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损毁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对骨微构筑学的影响。方法新生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2只,用同窝对照的方法,按体质量从轻到重编号,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大鼠于出生后第1、3、5、7、9天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4g/kg B.W,对照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皆存活至200d,以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4%多聚甲醛经左心室行全身灌注,取脑作下丘脑弓状核冠状面切片,HE染色。取各组大鼠左侧胫骨,用2.5%戊二醛固定,然后将胫骨近端作矢状面锯开,用作扫描电镜研究。另取右侧胫骨和第四腰椎,常规脱钙,石蜡包埋,矢状面连续切片,胶原特殊染色,用于显示骨小梁结构。用图象分析仪对弓状核正中隆起切面和骨组织进行照片和计量。结果MSG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骨的微构筑学出现明显破坏,发生了明显骨质疏松。结论(1)损毁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可导致骨微构筑学明显破坏,出现明显骨质疏松,首次命名为大鼠脑源性骨质疏松。(2)ARC参与骨代谢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在大鼠骨质疏松发病环节中的作用。方法 36只新生雌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A、B、C、D、E、F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谷氨酸单钠(MSG)、MSG+低剂量胸腺肽、MSG+高剂量胸腺肽、MSG+低剂量环孢素、MSG+高剂量环孢素灌胃,每周1次,连续7周。测定CD3、CD4、CD8和NK细胞数和体外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B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低于A组(P<0.01)。与B组比较,C、D组CD3、CD4、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升高(P<0.01),骨质疏松明显减轻;而E、F组CD3、CD4、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骨质疏松明显加重。结论免疫功能低下诱发骨质疏松,而增强免疫功能减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加强本科生科研素质训练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 ,适应迅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的需要 ,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必须注意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 ,其中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 ,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来说 ,加强本科生科研素质训练 ,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发展的后劲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目前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毕业后 ,除少数考取研究生有机会获得良好的科研培训外 ,绝大多数均很难得到规范的科研训练 ,从而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简述了加强本科生科研…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山冷杉林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尔泰山天然冷杉混交林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为天然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布尔津县境内阿尔泰山1 300~1 500,1 500~1 700,1 700~1 900m这3个海拔梯度的冷杉(Abies nephrolepis)混交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双指数模型对有机碳矿化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1)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表层富集现象明显,且该趋势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变化;(2)3个海拔梯度的各土层有机碳矿化趋势相似。即矿化初期CO2-C累积量增幅较大,而到了中、后期矿化曲线逐渐趋于平缓,CO2-C累积量增幅减小;(3)双指数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出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趋势;(4)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进行到100d时各海拔梯度的各土层活性碳均未被完全分解;(5)矿化碳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表现出明显随海拔变化的特征。土壤活性碳含量是影响矿化作用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克隆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S1基因(1—1 566bp),体外表达S1基因抗原表位预测区Sa(106—1 290bp)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1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特征,将S1基因抗原表位预测区S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Sa,转化Rosetta(DE3)菌株,IPTG诱导表达、超滤柱浓缩纯化重组蛋白、Ni柱亲和层析,Western blot检测Sa蛋白的活性,将Sa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CHN-2015毒株S1基因开放型阅读框大小为1 566bp(GenBank No.KY398009),编码522个氨基酸,是具有亲水性的非跨膜蛋白,存在15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原核表达Sa重组蛋白,该蛋白质在37℃下用终浓度为0.8mmol·L~(-1)IPTG诱导5h后,蛋白质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免疫印迹显示表达的Sa蛋白在上清与包涵体中都有良好的反应性;用纯化的Sa蛋白四次免疫家兔,获得的兔抗Sa蛋白抗体效价可达1∶10 240。本研究克隆了S1基因,原核表达了Sa蛋白和制备了高效价的兔抗Sa蛋白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后续深入开展S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