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松材线虫 7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 2个株系的线粒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 ,但种间变异明显大于种内变异 ,因而支持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种。两个拟松材线虫株系 (法国株系和日本株系 )之间的相似值和松材线虫各株系间的相似值极为接近 ,由此看来 ,这两个株系的变异为种内变异 ,应同属于一个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系两个明显不同的类群 ,即松材线虫类群和拟松材线虫类群。松材线虫类群又分为两个亚组 ,一个是以日本株系为代表 ,另一个是以北美洲 (美国和加拿大 )株系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松材线虫发生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松材线虫2007年75个定位发生数据和6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和逻辑斯蒂回归(LR)4种生态位模型,建立松材线虫在江苏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各县(区)松材线虫发生概率和发生面积.结果表明:CART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较高;坡度、降水季节性变化(bio15)、复合地形指数(CTI)、最干燥季节平均温度(bio9)、南北坡向(northness)和最温暖月份最高温度(bio5)是影响松材线虫空间分布的6个主要环境因子;预测江苏省松材线虫发生面积占江苏省松林面积的39.04%,是已发生面积的2.73倍;预测宜兴、溧阳和句容感染松材线虫的风险最大,宜兴、溧阳和南京市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3.
<正>松材线虫(Bursaphechus xylophilus)的近缘种拟松材线虫(Bursaphechus mucnatus),与松材线虫同属于滑刃线虫属,二者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各自又是独立种。在进行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时,对采集的样品分离鉴定,常见到拟松材线虫存在于萎蔫枯死松树的木质部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耐久型四龄幼虫(LⅣ)的形态及其分化变异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体内携带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LⅣ在形态上完全相同;同一来源的(拟)松材线虫的LⅣ既可发育形成松材线虫,也可形成拟松材线虫.它的分化变异结果受寄主等环境因子影响,规律是:带尾尖突的LⅣ离开松墨天牛成虫进入黑松多变为无尾尖突的松材线虫;进入马尾松多变为带尾尖突的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5.
对松材线虫7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2个株系的线粒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但种间变异明显大于种内变异,因而支持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种.两个拟松材线虫株系(法国株系和日本株系)之间的相似值和松材线虫各株系间的相似值极为接近,由此看来,这两个株系的变异为种内变异,应同属于一个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系两个明显不同的类群,即松材线虫类群和拟松材线虫类群.松材线虫类群又分为两个亚组,一个是以日本株系为代表,另一个是以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株系为代表.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原来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但在原产地并未造成严重危害。1905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森林病害。本文对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生化响应、松树抗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病反应对松材线虫定殖影响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是全球首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松材线虫的生长、繁殖、侵染和致病过程中,有多种生物因子参与其中,形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特别是松材线虫与其体表携带微生物形成了密切的伴生关系.本文综述了松材线虫伴生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并探讨了松材线虫与其伴生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是重要检疫对象,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黑松、赤松、马尾松、油松等松属植物。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通过人为调运松原木、松木制品、苗木等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其二是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小蠹虫类等)的飞翔进行短距离传播。具有发病快、危害性大(松树一旦感染,必死无疑)、难以根除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松树的“癌症”。为搞好我省松材线虫病的工作预防治理,保护山东的松树及旅游资源,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组织有关市森保站长到国内松材线虫重灾区的浙、皖两省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对泰山林场松林及古树名木保护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微晶纤维素(MC)和水杨素(SC)三种底物,用刚果红染色法和DNS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系组分和酶活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存在完全降解纤维素所需的3种酶系组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松材线虫分泌物中三种酶活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酶活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解释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黄松与秦岭主要松属种叶燃烧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美国黄松及秦岭松属4种2龄针叶的6个燃烧性因子,并用层次分析的两两比较法分析认为,美国黄松针叶燃烧性差,油松、黑松、白皮松叶燃烧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有广泛的分布,其松脂制成的松节油与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马尾松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使可采脂树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难以满足我国工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增加马尾松栽种面积,需要采用先进培育技术,为我国马尾松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松针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常绿针叶乔木.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藏东南部、广西西部、贵州西部,海拔多为600~2100 m的广大地区,常形成大面积纯林或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近年来,云南松林的保护已经成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云南松这一树种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不同昆虫的取食与危害,其中钻蛀性害虫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对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云南松林区的危害面积和分布区域逐年扩大,有加速为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兴凯赤松与樟子松苗期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异种质选择基础上,引进3个兴凯赤松、5个樟子松天然群体的种子,经有性繁殖获得植株,以此开展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林营建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凯赤松苗期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且适应性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樟子松群体内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幅度30.11%~46.72%(苗高)、23.33%~35.98%(地径);群体内及群体间兴凯赤松生长性状变异较小,变异幅度在30.27%~31.47%(苗高)、24.81%~25.05%(地径)之间,并且,兴凯赤松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樟子松分别提高30.23%、29.40%。  相似文献   

15.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   

16.
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年始在建瓯水西林场进行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试验,造林后5年调查结果表明: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立木材积比本地同龄马尾松分别提高59.5%和33.3%;11.0%和26.20%;96.1%和38.4%,是理想的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26-129
调查马尾松林中虫害发生区与无虫害发生区不同时滞的地表死可燃物,室内测定含水率,研究不同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可燃物载量。结果表明:松毛虫会造成马尾松林当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增加,对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影响最大,增加174.7%;对10h时滞可燃物载量影响其次,增加113.5%,与未发生虫害林区相比,可燃物载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一定林分恢复期后,可燃物载量趋于平衡,发生过虫害的林区,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比未发生林区增加量为41.6%,10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增加量为16.7%,可燃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虫害爆发可以通过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腔比是自髓心向外呈递增趋势 ,管胞比量和晚材率为递减趋势 ,早材壁腔比和早材腔径比则近似于一条直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壁厚、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 ,幼龄材与成熟材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5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均为成熟材高于幼龄材 ,且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木材性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木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苗木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营建现地测定林在松材线虫抗性育种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分析测定林的生长特性及受害情况能够指导抗性种子园的改良.阐述了采种母树、播种育苗、人工接种测定、测定苗木选拔以及营建测定林.经二次测定后的苗木抗性水平均超过火炬松,4 a生树高年生长量为56 cm,根径、胸高直径等均优于普通马尾松,目前没有出现枯死个体.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红松种群热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量热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不同器官间的热值差异很大,多年生枝,1、2年生枝,多年生叶和1、2年生叶分别与皮、主根、干、侧根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多年生枝,1、2年生枝与侧根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从全株植物的平均热值角度分析,枝叶皮干根,对于枝和叶,多年生的热值要高于1,2年生的热值,对于根来说,主根要高于侧根。不同径级间的热值差异极显著(P0.01),随径级增加而呈明显的波浪形分布。不同季节的红松热值不同,秋季热值高于春季。高海拔藓类云冷杉红松林红松的热值高于阔叶红松林红松的热值,以侧根热值差距最大,差值为3471J·g-1,树干的热值差距最小,差值仅为1075J·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