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要使饲养的雏鹅育雏率高,又使育出的雏鹅生长发育好,就要在接雏前充分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并选好雏鹅,运好雏鹅。  相似文献   

2.
(一)选取健康雏鹅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首要条件健康雏鹅涉及到种鹅养殖、种鹅防疫、种蛋入孵、以及孵化场消毒、雏鹅挑选等多个方面,为做到心中有数,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防止购人弱雏和病雏.  相似文献   

3.
一、雏鹅的挑选 (一)看来源 鹅雏要求来自健康无病、生长快、产蛋高的种鹅,并符合所需要的品种特征和特性。 (二)看时间 选择按时间出壳的鹅雏,凡是提前或延迟出壳的鹅雏,说明胚胎发育不正常,将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看脐肛 大肚皮且肛门不清洁的雏鹅,表明健康情况不佳。所以要选择腹部柔弱、脐部吸收好、肛门清洁的雏鹅。 (四)看绒毛 绒毛要粗、干燥、有光泽,凡是绒毛太细、太稀、潮湿乃至相互粘着无光的,表明发育不佳,体质差,不宜选用。 (五)看体态 要坚决剔除瞎眼、歪头、跛脚等外型不正常的雏鹅。…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5期第16页) 三、鹅病防制 (一)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种鹅群:(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一)雏鹅1.种鹅未经小鹅瘟活疫苗免疫,免疫时间已超过100天,这类种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用小鹅瘟活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种鹅在免疫后100天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能用活疫苗免疫。2.在无小鹅瘟流行地区,可在雏鹅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在小鹅瘟流行地区,雏鹅1~3日龄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复方中草药对感染小鹅瘟病毒(GPV)雏鹅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7日龄雏鹅60只,均饲喂全价饲料,随机分为对照组(每只雏鹅灌服1 mL纯化水,每日2次)、感染组(每只雏鹅肌肉接种0.3 mL含小鹅瘟病毒的尿囊液,每只灌服1 mL纯化水,每日2次)和治疗组(每只雏鹅肌肉接种0.3 mL含小鹅瘟病毒的尿囊液,每只灌服1 mL复方中草药口服液,每日2次),每组20只。试验开始后,分别在第5天、第10天、第15天时检测各组雏鹅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使感染小鹅瘟病毒10,15天的雏鹅体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口服液能够有效提高感染小鹅瘟病毒雏鹅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塑料薄膜火炕培育雏鹅,是用塑料薄膜把火炕罩上,具有保温效果好,育雏成活率高的特点,一般成活率可达87%~95%以上。特别是对1~3周龄的雏鹅效果最为显著,很适合农村培育雏鹅应用。1塑料薄膜火炕培育雏鹅的优点1.1用塑料薄膜罩上火炕起到保温作用雏鹅需要保温,目前,农村养鹅都是以户养为主,育雏鹅主要是采用火炕补温的方法,但是火炕散热面积大,不易保温,尤其是北方的早春(4~5月间)育雏气温低,单靠火炕供热,其保温达不到雏鹅所需的适宜温度(28~30℃)。采用塑料薄膜火炕育雏,是用塑料薄膜把火炕罩上,雏鹅在  相似文献   

8.
2005年6~7月份,在我们接诊雏鹅病例中,有7户(每户饲养雏鹅最少200只,最多3000只)的雏鹅发生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雏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GP)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5日龄雏鹅,成年鹅感染本病无症状,但病原可经卵传给下一代,导致孵化雏鹅感染。本病在雏鹅中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不同品种、性别的雏鹅均易感,对养鹅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养鹅地区均有小鹅瘟的流行。 小鹅瘟在自然传染情况下只感染鹅,据其流行病原特征,临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0.
皖西白鹅从出壳到商品鹅主要分为3个阶段:雏鹅、青年鹅、成年鹅,而雏鹅是养殖中的重点时期。1雏鹅的饲养管理1.1雏鹅脱温在雏鹅进入养殖场前一周,对脱温间内外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如果是新建的脱温间,只需采用84消毒液杀菌便可(无毒性)。如果是已使用过的脱温间应先清洗干净,然后采用复合消毒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检测种鹅琼扩血清抗体水平和对应的被动免疫雏鹅琼扩血清抗体水平发现,当疫苗免疫剂量大于0.75 m L/只时,免疫4周时种鹅血清抗体水平及雏鹅血清抗体水平均较高。雏鹅血清抗体水平与雏鹅攻毒保护水平比较发现,雏鹅抗体(血清原液)阳性组和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2及以上的雏鹅,攻毒后14日均未发生死亡,表明当雏鹅血清抗体阳性即可完全保护雏鹅,即雏鹅血清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血清学效力检验可以替代传统动物攻毒试验方法,可作为小鹅瘟灭活疫苗效力检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其正常生长发育。影响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一)温度鹅是恒温动物,而0~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石井系鸭瘟弱毒疫苗连续通过雏鹅继代,对雏鹅的毒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体温逐渐升高,肝脏病变愈来愈明显,死亡率也愈来愈大。同时对大鹅的毒力也不断的提高。在F_(22)代以前共接种雏鹅110只和大鹅27只,结果全部健活,但以后则死亡数不断增加。至F_(38)代时以10~(-1)稀释毒注射雏鹅5只及大鹅3只,全部死亡。与此同时,此雏鹅毒对鹅体的免疫原性则有明显的提高。在F_(15)代时以500及1000倍稀释毒各免疫大鹅5只,结果10只鹅全部死亡;但到F_(22)代时,以同样剂量对大鹅进行免疫及攻毒,结果两组共8只大鹅,则全部保护。后来为了降低雏鹅毒的致病性并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又将雏鹅F_(27)代毒通过鹅胚5代后,再通过鸭胚5代,最后用鹅胚及鸭胚毒分别以10~(-1)稀释度注射大鹅各3只,结果鹅胚毒组2/3存活,而鸭胚毒组则3/3正常。石井系鸭瘟弱毒苗(以下简称石井苗)经过多年来在生产上使用推广,对控制鸭瘟流行起了良好作用,且抗原性一直保持稳定,用于对鸭的最小免疫剂量可达到10~(-7)l毫升/只。但近两年来我省各地鹅的鸭瘟病广泛流行,然而当使用此苗于鹅体时,则防疫效果不甚理想,免疫效价低,免疫期短。为此,本试验试图将石井苗先通过雏鹅继代,以期达到提高其对鹅体的免疫效果,为解决当前鹅感染鸭瘟而提供较理想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4.
三、鹅病防制 (一)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种鹅群:(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GP)又称鹅细小病毒病、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鹅业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2012年5月,思南县胡家湾乡某鹅场的部分雏鹅发生精神委顿,严重下痢,头触地,两腿麻痹,抽搐而死。采样经实验室诊断为小鹅瘟,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鹅流行性感冒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该病死亡率较高。(1)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秽、潮湿、蓬乱,病程一般为3~5d,死亡前严重下痢。(2)防治措施: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  相似文献   

17.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CN40弱毒株经不同免疫途径、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开产前的种鹅,利用斑点免疫金染色(Dot-IGS)法对其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与后代雏鹅获得保护力的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N40弱毒株经皮下注射免疫种鹅效果最好,其余依次是肌肉注射、口服、滴鼻、滴眼和静脉注射。卵黄抗体滴度比血清抗体滴度稍低但却呈平行相关,种鹅免疫15天(Dot-IGSS血清抗体效价≥1:1570.13,卵黄抗体效价≥1:1536.00),其后代1日龄雏鹅抵抗1000个LD50/0.2mL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强毒攻击。经1次免疫后,对后代免疫保护期达5.5-6.5个月,经2次免疫则可达6.5-7.5个月。CN40弱毒株在该病高发区免疫种鹅,可以极其显著地提高后代雏鹅的存活率。免疫种鹅是控制雏鹅NGVE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塑料薄膜火炕培育雏鹅,是用塑料薄膜把火炕罩上,具有保温效果好,育雏成活率高的特点,一般成活率可达87%~95%以上。特别是对1~3周龄的雏鹅效果最为显著,很适合农村培育雏鹅应用。1塑料薄膜火炕培育雏鹅的优点1.1用塑料薄膜罩上火炕起到保温作用雏鹅需要保温,目前,农村养鹅都是以户养为主,育雏鹅主要是采用火炕补温的方法,但是火炕散热面积大,不易保温,尤其是北方的早春(4~5月间)育雏气温低,单靠火炕供热,其保温达不到雏鹅所需的适宜温度(28~30℃)。采用塑料薄膜火炕育雏,是  相似文献   

19.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一)种鹅群 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20.
2017年起,我国主要养鹅地区雏鹅群暴发了以关节和内脏器官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雏鹅痛风,相关研究表明引起此次雏鹅痛风的病原是一种新型鹅星状病毒(GoAstV)。近年来,GoAstV在我国雏鹅群广泛流行,给我国养鹅业造成极大损失。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疫苗研究进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对雏鹅痛风进行阐述,以期为小鹅痛风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