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塔里木油田克深地区砂岩储层岩性复杂,属于特低孔、低渗油气藏,测井对裂缝识别评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形理论,针对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得出可靠嵌入空间法进行裂缝识别。该方法在大北克深地区20余口井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成像资料符合度较高,证明分数维方法识别裂缝切实可行,可在油田致密砂岩储层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锦州25—1南油田是目前渤海湾盆地已探明的最大潜山裂缝性油藏,其储层裂缝的识别和分析是储层有效性评价的难点和重点。以岩心裂缝观测为基础,利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相互结合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并对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裂缝产状、密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将锦州25—1南油田储层有效性划分为好(Ⅰ)、中(Ⅱ)和差(Ⅲ)3个级别,其中Ⅰ、Ⅱ类储层占主导地位,Ⅲ类次之,总体上表现为物性好的裂缝储层。  相似文献   

3.
黄龙8井飞仙关组裂缝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缝是否发育,是寻找裂缝性储集层的关键,而裂缝识别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双刻度法”,即利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资料,再用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综合各种生产、动态资料,对黄龙8井飞仙关组裂缝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研究,总结黄龙8井飞仙关组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并总结出裂缝发育模式。用此模式对未取心段和无成像测井资料的井段进行裂缝识别,最终确定储层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致密砂岩储层中裂缝的发育对产能影响至关重要,怎样进行储层裂缝识别是产能预测的重要部分。运用声波测井资料,研究声波时差、衰减系数、快慢横波能量差值、斯通利波渗透率和各向异性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响应特征,并进行裂缝识别。利用该方法处理了大北克深地区的26口井,并与电成像裂缝发育成果图进行对比,符合度较高,说明声法测井识别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属于致密裂缝性砂岩储层,沉积相类型以辫状三角洲平原为主,岩性复杂,粒度变化大,岩石骨架受多种矿物影响。利用元素俘获测井(ECS),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岩性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为评价储层孔隙度提供准确的骨架参数。同时,裂缝是改善该区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因素,裂缝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引入EARTH IMAGER新型油基钻井液成像测井仪,并利用岩心标定成像,有效解决了裂缝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常规测井系列在反映火山岩储层方面存在许多局限性,应用3700、5700、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可准确地识别粗面岩的岩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解释粗面岩储层物性参数,进而有效地划分储层与非储层,大大地提高了粗面岩储层的解释精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可以直观地识别裂缝的发育情况,成功地指导了辽河油区黄沙坨粗面岩油田的滚动勘探和井位部署,为高效开发该油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储层埋藏深,地层条件复杂,网状缝-垂向缝发育,为裂缝-溶蚀孔型储层。在裂缝型储层中,裂缝不仅是油气的储存空间,更是油气的渗流通道,因此裂缝识别对储层评价至关重要。从裂缝形成机理出发,结合高压岩心试验,研究了一套针对克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即利用岩心试验方法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并与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拟合,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结果符合率为75%,说明该方法在评价致密砂岩裂缝型储层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高伽马储层测井解释时丢失有效储层,根据姬塬油田高伽马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高伽马储层形成原因,并结合姬塬油田安201井区高伽马储层开发实例,介绍高伽马储层测井识别方法,包括自然电位负异常法、中子一密度交会法、多参数综合反演法、核磁共振测井法和ECS测井法,为有效识别高伽马储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现有测井方法受径向探测范围限制很难发现远离井眼的缝洞储集体。利用偶极横波四分量测井资料,采取波形转换、压振、波幅补偿、波场分离和偏移成像等处理技术,对井周3~50m范围内的地质反射界面进行成像,得到地质反射界面的距离和走向。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裂缝、孔洞及洞穴等地质界面的成像特征,分析了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建立了反射体的解释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技术及解释模型能有效识别远井眼隐蔽储集体,解释结果与酸压结论一致,为隐蔽储层识别和酸压改造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今裂缝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结合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建立精细裂缝模型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在构造平滑处理、方差体计算的基础上,利用蚂蚁追踪技术追踪获得能精确反映裂缝发育规律的蚂蚁属性体;其次,通过解释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获得裂缝倾向、倾角、方位等参数信息,以这些信息为基础结合蚂蚁属性体,构建裂缝密度模型;最后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构建M地区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对该模型做粗化处理,得到裂缝属性模型。该模型清晰地反映了储层裂缝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及裂缝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邹修国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118-120,123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和手段。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发展概况、应用领域、研究前景,综述了分形理论在农林业多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分形理论可以解决传统方法无法或很难解决的诸多问题,从而推动农林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酸性气田集输管网中16MnR 和20 号钢为研究对象,开展应力诱导型氢致开裂分形试验,以验证相关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试验制备了两种管线钢的双悬臂梁试件,并将其浸入不同H2S 体积摩尔浓度的腐蚀溶液环境中,通过断口数据取样分析及计算,验证了管线钢氢致开裂的断口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以及应力强度因子与分形维数具有对数正比趋势的关系,同时验证了氢致开裂判据模型、氢致开裂分形扩展速率模型、氢致开裂分形物理机制模型的正确性,可为在役管道氢环境下的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光谱分形特征识别光谱曲线的分析方法,选取50个待测血清样品,分别测量血清样品在波长为260、290、350和580 nm激发光下产生的荧光光谱。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光谱曲线的分形维数,利用分形维数的差模识别不同血清(正常、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高血糖)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高甘油三脂血清光谱识别率88%,高胆固醇血清识别率81%,正常血清识别率为75%,高血糖血清识别率为60%,为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上应用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经对聚丙烯纤维砂浆冲击试验试件破裂面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并与试件的冲击破坏锤击数进行的对比研究可知:当纤维掺量低于0.1%(体积比)时,由于掺入纤维传递扩散了冲击能量,造成试件内部裂缝的大量延展,因此延迟了试件的冲击破坏过程,导致计算的掺纤维试件破裂面分形维数高于普通砂浆试件。因此,采用分形理论可以解释掺入聚丙烯纤维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抗冲击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形概念基础上介绍分形在水文时间序列中的应用.利用多年径流的丰枯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根据岷江上游多年径流丰枯变化的实测资料, 运用R/S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了H指数,建立了R(i)/S(i)与i的关系式, 对多年径流的丰枯变化长期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给出预测未来短期枯水/丰水年出现年份的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建平  柴立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580-1581,1604
在生命的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过程中,蛋白质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随着分形概念及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向分子生物学的渗透,人们从单个蛋白质的研究上升到对蛋白质网络的研究.利用最大流原理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蛋白质大分子网络的分形结构形成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The spontaneous fracture of polymer gels was studied. Contrary to crystalline solids, where fracture usually happens instantaneously at a well-defined breaking strength, the fracture of a polymer gel can occur with a delay. When a constant force was applied, the cracks nucleated and started to propagate after a delay that can be as long as 15 minutes, depending on the force. This phenomenon can be understood by calculating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crack nucleation in arbitrary dimension and accounting for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gel network in terms of its fractal dimension.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近年来江汉油田在油井重复压裂研究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及其对江汉油田油井重复压裂机理所取得的认识。针对江汉油区井深、油层渗透率低、层薄、地下油水分布复杂的地质特点,总结出了油井重复压裂的选井原则。对周16井、周181井的重复压裂改造现场试验取得一定的增油效果。对认识江汉油田老井重复改造工艺、提高老井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分形方法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中,从Zipf定则的理论出发,推导出Zipf公式是Hausdorff(豪斯道夫)维数的特例。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济系统为例,定量地分析了近四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规模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由分维整体结果看,规模分布是分散的;由分维值的变化趋势来看,差异在减小,规模分布趋于集中。表明Hausdorff(豪斯道夫)维数能更深刻地反映粮食生产经济要素规模分布的复杂变化,并为了解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电能质量暂态扰动会给敏感负荷带来重大损失.采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思想,利用分形理论从图形模式辨识的角度出发对电能质量暂态扰动进行分类、辨析.首先采用计算简单的计盒维数对波形图像进行初步分析,随后根据盒的分布密度进行分段划分,将含暂态扰动的信息段从波形中提取出来,并根据多分辨率分析的思想对重点波形段进行分形及小波分析提取信号特征.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对电能质量扰动的暂态识别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稳健性,可以在噪声环境下识别小幅度的电能质量扰动,具有检测速度快、可并发执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