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双酚A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溴代反应,合成了2,2-二(3-溴-4-羟基-5-硝基苯基)丙烷,产率为83.1%.由IR、1HNMR、13CNMR和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所得数据与产物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4HBP)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原料易氧化的问题,采用羟基保护方法,以1,2,3-三甲氧基苯(TMB)和对甲氧基苯甲酸(p-AA)为原料、伊顿试剂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首次合成重要的中间体化合物2,3,4,4′-四甲氧基二苯甲酮(4TMP),然后在BBr3/CH2Cl2体系、无水无氧、低温的条件下,将4TMP进行脱甲基反应高效合成了目标产物4HBP,目标产物收率约为86.4%,纯度≥97.59%,各金属离子均小于18.60mg/k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确证了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对硝基苯胺和合成得到的2-溴-4-硝基苯胺为原料, 采用Gomberg-Bachmann芳基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电致磷光材料的关键中间体2-(4-硝基苯基)吡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吡啶,并通过1HNMR确证了产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可行,芳基偶联产物2-(4-硝基苯基)吡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吡啶的产率分别达到了22.5%和5.9%,其中前者超过文献报道水平,后者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
以茴香脑为原料经H2O:氧化合成茴香脑环氧化物2-(4-甲氧基苯基)-3-甲基环氧乙烷,产率91%,并研究了溶剂配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腈与甲醇体积比为1:5、茴香脑与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原料与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8、反应时间为...  相似文献   

5.
以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1,2-乙二硫醇进行硫缩醛反应合成2-(3,4,5-三甲氧基苯基)-1,3-二噻茂烷,产物结构通过FT-IR、GC-MS等进行表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条件后产物得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兴安落叶松木材加工剩余物中提取的阿拉伯半乳聚糖(AG)为原料,与5-氟脲嘧啶合成了载药率为6.38%的阿拉伯半乳聚糖-5-氟脲嘧啶(AGF).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验证合成反应机理,并考察了AGF在pH值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5-氟脲嘧啶的缓释性能,AGF缓释52 h后5-氟脲嘧啶的累积释放率为16.52%.  相似文献   

7.
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乙二醇共催化作用下,以萜烯基环氧树脂为原料,与CO2在无溶剂环境中反应合成了萜烯基环碳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CO2压力、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产物中环碳酸酯的含量.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用量1.0%、CO2压力1.0 MPa条件下,130℃反应7h,生成产物的环碳酸酯值为0.267,环氧基转化率达99.7%,环碳酸酯选择性达到94.0%.同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碳谱(13C 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冰片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分别以α-蒎烯、β-蒎烯和莰烯为原料,合成2-氯莰烷,再以2-氯莰烷为原料合成冰片烯. α -蒎烯合成2-氯莰烷的反应温度为-5℃, β -蒎烯合成2-氯莰烷的反应温度为-10℃;莰烯合成2-氯莰烷的反应条件是以氯化锌为催化剂、投料比6∶1(物质的量比,下同)、温度为35℃,反应时间24h.2-氯莰烷合成冰片烯的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钾为消除反应试剂、投料比为3∶1、DMF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采用FT-IR、GC-MS和1HNMR等方法对2-氯莰烷和冰片烯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5-氨基-1,3-苯二甲酸和对甲氧基苯甲酰肼为原料,经过重氮化、酰氯化、肼解、脱水关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3,5-二[5-′(4″-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溴苯,关环反应产率为53.2%.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307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376 nm.  相似文献   

10.
以α-蒎烯为原料,先经环氧化和催化异构得到α-龙脑烯醛,再与氨基硫脲反应得到α-龙脑烯醛基缩氨基硫脲,然后环合生成α-龙脑烯醛基噻二唑,最后将其与一系列酰氯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取代酰氨基-5-(α-龙脑烯醛基)-1,3,4-噻二唑化合物(6a~6l)。通过FT-IR、~1H NMR、~(13) C NMR和ESI-MS对12个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在50 mg/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与商品抑菌剂嘧菌酯相近,甚至超过嘧菌酯,其中目标化合物6j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菌率达94.4%,6h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抑菌率达97.7%。  相似文献   

11.
松香烯丙醇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索了一种两步合成松香烯丙醇酯的新方法,即先以烯丙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以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再与松香纳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松香烯丙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烯丙醇)∶n(对甲苯磺酰氯)为3∶1,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3 h,产率达89.5%;合成目标产物松香烯丙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为1.3∶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产率达75.4%.利用TLC、IR和GC-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试验表明,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的优点,能很好地避免原料因高温而发生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镧系金属(Ln)的钇组稀土离子Dy3 、Er3 、Tm3 、Yb3 分别与第一配体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β-二酮)、第二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反应合成了钇组稀土离子-β-二酮-邻菲罗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经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手段确证,它们可以表示为:Ln-(PMBP)3-(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  相似文献   

13.
以柏木烯为原料,采用过氧化反应和水合反应一步法合成了柏木烷-8,9-二醇,总产率为52.5%。产物经静置分离、减压蒸馏,并经结晶、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晶体,柏木烷-8,9-二醇的GC含量为99.3%。采用元素分析法和质谱法(MS)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和分子式为C15H26O2。由红外光谱(IR)的主要吸收峰确定柏木烷-8,9-二醇的分子结构中无羰基,是一种邻二羟基化合物。结合合成原料和反应机理,合理解释了其质谱图中主要的高m/z离子峰和低m/z离子峰,说明其和原料柏木烯具有相同的碳骨架,并进一步采用1H NMR对其氢质子进行归属,确定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邻菲罗啉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作配体,用于制备稀土金属螯合物而研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合成了5-硝基-1,10-邻菲罗啉、5-氨基-1,10-邻菲罗啉、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系列邻菲罗啉衍生物,利用熔点、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邻菲罗啉系列衍生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兴安落叶松木材加工剩余物中提取的阿拉伯半乳聚糖(AG)为原料,与5-氟脲嘧啶合成了载药率为6.38%的阿拉伯半乳聚糖-5-氟脲嘧啶(AGF)。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验证合成反应机理,并考察了AGF在pH值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5-氟脲嘧啶的缓释性能,AGF缓释52h后5-氟脲嘧啶的累积释放率为16.52%。  相似文献   

16.
在催化剂过氧磷钨酸十二烷基吡啶盐(Cat-PW4)的作用下,α-蒎烯与H2O2反应生成主要产物(3R,4R)-4,7,7-三甲基-6-氧杂二环[3.2.1]辛烷-3,4-二醇。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12.8 mmolα-蒎烯、5 m L溶剂三氯甲烷、0.2 g催化剂、3.3 m L 30%H2O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α-蒎烯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分别为94.7%和39.8%。反应结束后,该产物存在于水相和有机相中,通过萃取和重结晶分离提纯,得率11%,纯度达到98%;其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低分辨率质谱及高分辨率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7.
聚合松香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聚合松香为原料,与环氧氯丙烷进行酯化反应、闭环反应,合成了聚合松香基环氧树脂,并对产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解析.重点讨论了酯化反应、闭环反应影响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当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合松香与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比约为1∶ 8,反应温度75℃,反应总时间8h,合成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19mol/100g,黏度(30℃)为30.8Pa · s,酸值为0.2mg/g.  相似文献   

18.
以香茅醛为起始原料,首先与丙酮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继而在金属锌的存在下与α-溴乙酸乙酯进行Reformatskii反应得到目标碳链,然后再经水解、酯化和醚化,最终成功地全合成了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ZR-515及其异构体,即11-甲氧基-3,7,11-三甲基-(2E,4E)-十二碳二烯酸异丙酯.其中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2E,4E)-异构体(ZR-515)的含量达56%.各步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 H NMR证实.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中添加MoO3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醛与1,2-丙二醇摩尔比(n丁醛∶n1,2-丙二醇)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5 m in。上述条件下,SO42-/TiO2-MoO3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其得率可达87.5%.  相似文献   

20.
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辐照下,以吡啶作催化剂,通过缩合单宁与改性松香酰氯的O-酰化反应,以改性松香和不同级分或树种的缩合单宁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利用UV、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测试了它们的抗氧化性及其钠盐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的油溶性普遍好于缩合单宁,在花生油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且去氢枞酸-毛杨梅树皮缩合单宁酯的抗氧化性能最佳.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的钠盐比缩合单宁的钠盐具有更优良的表面活性,其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强弱顺序为:HR-WT钠盐>HR-ET钠盐>DR-ET钠盐>DR-WT钠盐>DHA-WT钠盐≈DHA-MET钠盐>DHA-ET钠盐>ET钠盐;不同松香改性产物钠盐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有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其中氢化松香改性产物钠盐的表面活性最好,歧化松香改性产物钠盐的表面活性次之,去氢枞酸改性产物钠盐的表面活性最差.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钠盐对苯的乳化力都超过了60min,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改性松香-缩合单宁酯钠盐起泡比顺序为:氢化松香-黑荆树树皮缩合单宁酯钠盐>歧化松香-黑荆树树皮缩合单宁酯钠盐>去氢枞酸-黑荆树树皮缩合单宁酯钠盐>去氢枞酸-毛杨梅树皮缩合单宁酯钠盐>毛杨梅树皮缩合单宁钠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