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为了调查宁夏吴忠地区奶牛场因传染性因素造成流产的基本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可能造成感染流产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新孢子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抗体及布鲁菌的抗原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8.84%,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30.2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77%,布鲁菌抗原阳性率为24.42%。牛场阳性率高达100%。根据统计显示,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流产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1胎流产率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妊娠时间的奶牛流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调查表明,宁夏部分奶牛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新孢子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布鲁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某规模化奶牛场50头奶牛流产的原因,对可能造成感染流产的布氏杆菌、衣原体、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流产奶牛布氏杆菌、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8%、10%和8%;布氏杆菌抗体和弓形虫抗体均为阳性2头,占被检头数4%;衣原体抗体全部阴性。调查结果表明,布氏杆菌、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是造成该规模化牛场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郊区6个未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BVD)免疫牛场的546份奶牛血清样品,使用牛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其中3个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血清抗原筛查。共检出阳性血清514份,总阳性率94.1%,其中5个牛场的场内血清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牛病毒性腹泻持续性感染牛(PI牛)筛查的3个牛群均有阳性牛检出。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6年福建省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6个非免疫牛场和15个散养户采集的共计21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规模场检出阳性血清147份,平均阳性率为92.5%,其中有3个规模场的血清阳性率高达100%;从散养户中检出阳性血清7份,平均阳性率为12.3%.另外,奶牛血清阳性率为88.8%,肉牛/黄牛血清阳性率为29.8%.调查表明,福建省规模牛场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弄清山东地区规模化牛场三种常见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从山东省部分地区20个规模化牛场随机采集420份血清样品,包括种牛血清41份、奶牛血清278份、肉牛血清101份,利用ELISA方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牛副结核病三种常见疫病抗体水平,20个牛场均未免疫上述三种传染病疫苗。检测[结果]表明,在山东地区牛场中,这三种传染病普遍存在感染,其中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场阳性率为65%,个体平均阳性率为52.6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抗体场阳性率为55%,个体平均阳性率为23.33%;牛副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场阳性率为10%,个体平均阳性率为2.14%。[结论]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了解三种常见传染病在山东地区不同类型牛场的流行情况,对山东地区牛场疫情预测及疫病防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宁夏主要奶牛养殖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新孢子虫抗体和布鲁菌病原的流行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未接种过IBR、BVD、新孢子虫疫苗、接种过布鲁菌疫苗的奶牛群体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银川、吴忠和青铜峡地区的阳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份流产牛血清中,IBR抗体阳性率为50.00%(38/76),BVD抗体阳性率为19.74%(15/76),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7.63%(21/76),布鲁菌阳性率为19.74%(15/76),4种病原均感染的阳性率为34.21%(26/76),IBR和新孢子虫混合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34.62%;408份非流产牛血清中,BVD抗体阳性率为12.75%(52/408),IBR抗体阳性率为21.08%(86/408);IBR和BVD在宁夏的3个主要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银川地区阳性率最高。说明宁夏部分地区IBR和BVD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流产牛中普遍存在上述4种疫病的感染并且IBR和BV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流产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温泉县奶牛流产病因,对采自温泉县4个不同地区的81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检测,其中新孢子虫病应用rELISA方法检测,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参照国标,被检的81份血清样品中8份血清呈新孢子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88%。其中安格里格乡感染率为18.75%,哈日布呼镇感染率为7.14%,蒙进感染率为0%,塔秀乡感染率为13.04%。没有检出布氏杆菌阳性血样和新孢子虫和布氏杆菌病二者混合感染的流产奶牛血样。检测结果表明:新孢子虫是导致该地区奶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血清抗体检测、细菌分离培养、寄生虫卵镜检和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腹泻犊牛的血样和粪便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5.00%,牛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率25.00%,牛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15.00%;分离到1 株结肠弯曲杆菌和1 株空肠弯曲杆菌;所检腹泻犊牛粪便和血液样品中,4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冠状病毒,2 份粪便样品检出轮状病毒,1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同一份粪便样品中同时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牛冠状病毒;通过镜检,球虫卵囊检出率77.78%,在1 份粪样中发现蛔虫卵,2 份粪样中发现其他线虫卵。该牛场流行性腹泻的原因可能为夏季高温潮湿引起犊牛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多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清丰县奶牛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于2017年3-9月应用ELISA技术对清丰县6个奶牛养殖场按20.0%比例随机采集438份血液样品进行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38份血液样品中有63份检测为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4.38%,6个奶牛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06%-19.05%;不同年龄阶段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流产奶牛较未流产奶牛阳性率高。结果表明,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在清丰县广泛存在,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孟津地区引起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本实验采集该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2头新鲜流产胎牛,及其母体的血液、阴道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对所采集样本进行新孢子虫(N.caninum)、弓形虫(T.gondii)、胎儿三毛滴虫(T. foetus)、布氏杆菌(B.abortu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6种常见流产病原的PCR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本总感染率为44.2%(23/52),其中新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为32.7%(17/52);IBRV次之,为13.5%(7/52);胎儿三毛滴虫、布氏杆菌、弓形虫和BVDV感染率分别为1.9%、1.9%、1.9%和0。11.5%(6/52)的被检样本存在混合感染,其中以新孢子虫+IBRV混合感染为主(50%,3/6)。结合被检流产奶牛的临床特征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推断新孢子虫是导致该地区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评价感染犬新孢子虫奶牛流产后的繁殖性能。在92头流产奶牛中,有68头牛为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有24头为阴性。只给每天产奶量在25kg以上的流产后发情牛输精,在流产的30d中,当发情第一次输精时检查子宫复旧正常。在92头流产奶牛中,有73头(79.3%)妊娠,这其中有57头(83.8%)是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有16头(66.7%)为阴性。经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妊娠天数及泌乳次数在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和阴性牛间没有差异,而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牛从流产到第一次人工授精的间隔时间、妊娠所需的授精次数,以及从流产到下一次妊娠的间隔时间都显著低于血清阴性牛(P0.0001)。经Log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牛群、泌乳次数、流产时的妊娠天数,以及从流产到人工授精所需时间对牛群没有显著影响。据优势比分析,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牛在流产后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的几率是血清阴性牛的6.22倍。在流产30d内对53头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牛(78%)授精,有26头(49%)妊娠,而仅1个血清阴性牛(4.2%)在30d内待授精,并且第一次授精后仍未孕。这些结果表明,感染犬新孢子虫的奶牛流产后一个月内可以授精,并有很高的生育率。建议早期检查犬新孢子虫血清阳性流产奶牛子宫复旧状况。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11):100-10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的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宁夏不同地区的奶牛采取了135份耳组织和376份血清,分别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阳性率最高为0.5%,平均阳性率为0.0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平均阳性率为85.1%。证实了宁夏地区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牛病毒性腹泻以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促进地区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太原地区奶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太原市不同地区的28个规模场、90个散养户及9个奶牛园区的460头奶牛的血清样品进行BVD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各地区均有BVDV感染,阳性血清292份,平均阳性率为63.5%。其中养殖园区样品阳性率最高,为84.1%;其次为规模场,为76.7%;散养户阳性率最低,为36.0%。(2)同一养殖模式下,不同年龄段奶牛感染率相似。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区BVDV感染率较高,不同类牛场感染率差异较大,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从河北、天津、北京共8个地区奶牛场采集妊娠流产奶牛血清样品164份、腹泻犊牛粪样79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PCR方法检测粪样BVDV抗原E2基因。结果表明,不同奶牛场妊娠流产奶牛均可感染BVDV,血清抗体最低阳性检出率为4.0%,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平均检出率为46.95%。腹泻犊牛粪样BVDV抗原E2基因最低阳性检出率为10%,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平均检出率为40.5%。说明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妊娠流产奶牛与腹泻犊牛群中均存在BVDV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目前山东东部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这4种病原的感染情况,为疫病防控提供依据,从山东潍坊、烟台、青岛、威海等地区采集牛血清样品380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4种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抗体阳性率为62.11%;IBRV gB抗体阳性率最低为42.63%;BRSV抗体阳性率82.11%;BPIV3抗体阳性率81.05%,BRSV和BPIV3感染情况基本持平。被调查的14个牛场有12个牛场曾发生过4种病毒的感染,4种病毒均感染过的牛的比率在83.68%(318/380)。研究表明,山东东部地区多数规模化奶牛场存在这4种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黑龙江省进口荷斯坦奶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情况,试验采用原核表达蛋白E0-E2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奶牛血清中BVDV的抗体。结果表明:九三地区的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了72.22%;密山地区阳性率最低,但也达到了59.91%;北安地区阳性率为61.84%,总体血清阳性率为64.35%。说明病毒性腹泻在黑龙江省存在非常高的血清阳性率,提示必须加强对本病的检疫净化,采用间接ELISA法对不同牛群进行BVDV抗体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务平 《中国乳业》2023,(12):51-55
新孢子虫是造成怀孕母牛流产等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运动障碍的重要寄生虫之一,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治疗和预防牛新孢子虫病。本研究使用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采自福建省漳州、南平、三明和龙岩4个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1 4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样品新孢子虫抗体总阳性率为7.47%,4个地区样品阳性率分别为5.57%、5.12%、7.41%和12.97%;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范围为2.93%~9.56%,不同胎次阳性率范围为4.83%~9.5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福建省奶牛普遍存在新孢子虫感染,奶牛场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奶牛新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洛阳地区引起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于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集该地区6个奶牛场(或小区)共42头新鲜流产胎牛,及其母体的血液、阴道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计为42例样本,采用PCR或RT-PCR方法对所采集样本进行新孢子虫、弓形虫、胎儿三毛滴虫、布鲁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6种常见流产病原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本总感染率为42.9%(18/42),其中新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为40.5%(17/42);:IBRV次之,为11.9%(5/42);胎儿三毛滴虫、布鲁菌、弓形虫和BVDV感染率分别为2.4%、2.4%、2.4%和0。14.3%(6/42)的被检样本存在混合感染,其中以新孢子虫十IBRV混合感染为主(50%,3/6)。结合被检流产奶牛的临床特征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推断新孢子虫是导致该地区奶牛流产的最主要病原,本研究结果将为该地区有效防控奶牛流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云南省荷斯坦牛和奶水牛犬新孢子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样品进行犬新孢子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8份荷斯坦牛血清样品中,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10.3%,2份可疑;106份奶水牛血清样品中,未检出抗体阳性血清,2份可疑.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荷斯坦牛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奶水牛可能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巴州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分别抽检114头腹泻犊牛(本地杂交黄牛、黑白花奶牛、新疆牦牛)的脏器、血清和粪便样品共342份,对脏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病原检测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沙门氏杆菌阳性率为42.1%,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8.6%,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24.6%,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9%,冠状病毒阳性率为14.0%,球虫阳性率为13.2%,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4.0%。肉牛、牦牛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和寄生虫(P0.05),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阳性率(P0.05)。说明巴州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不同犊牛品种感染的病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