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羊场、种羊场、散养户的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动态,疫苗免疫状态、疫病控制效果等,以期为羊群疫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2010年对贵州省A、B、C、D、E、F、G、H、I 9个地(州市)部分规模化羊场、种羊场和散养户进行了羊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9个地州市羊口蹄疫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口蹄疫隐性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山羊痘,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8.85%、47.83%、10.39%、7.67%、90.00%;同时在发病羊中检出山羊痘、羔羊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以上数据表明在部分养殖场中虽加强免疫防控,但抗体效价仍较低,且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普遍存在,成为羊病防疫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兰州市某区部分羊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疫苗免疫状态以及疫病控制效果。方法:于2013~2015年随机选择兰州市某区部分羊场进行布鲁氏杆菌感染抗体检测、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免疫抗体检测、口蹄疫隐性感染抗体检测以及病料样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羊布鲁氏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2013~2015三年间呈现递增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3~2015三年间羊口蹄疫亚洲Ⅰ型、O型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2015年较2013年、2014年,2014年较2013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3~2015连续三年口蹄疫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为0;病料检测显示细菌病发病率为12.9%,寄生虫病发病率为64.5%。结论:以上数据表明该区部分羊场免疫防控到位,但依然存在布鲁氏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病发病较为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贵州玉屏地区规模养殖场黑山羊疫病防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60份黑山羊血清样本,对布鲁氏杆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亚种血清抗体、山羊口蹄疫血清抗体、山羊痘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各项疫病血清检测的阳性率数据。结果:纳入检测的60份血清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65.0%,其中布鲁氏杆菌阳性率最高,为16.7%,其次分别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13.3%、绵阳肺炎支原体亚种10.0%、O型口蹄疫8.3%、A型口蹄疫6.7%、亚洲I型口蹄疫6.7%、山羊痘3.3%。结论:贵州玉屏黑山羊疫病防控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各项疫病均可检测出阳性血清样本,养殖场管理人员还需做好预防接种、饲养管理等工作,保证黑山羊饲养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正安县山羊主要疫病的发展趋势,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对正安县引进山羊进行布鲁氏杆菌病、O型口蹄疫、AsiaI型口蹄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等主要疫病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AsiaI型口蹄疫和山羊痘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81.18%和99.58%,未免疫的布鲁氏杆菌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未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和3.81%。监测结果为山羊健康的引进、培育和扩繁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对指导养羊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调查宁夏固原市肉牛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采集74份不同月龄肉牛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种疫病抗体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型口蹄疫(48.65%)、O型口蹄疫(43.24%)、布鲁氏菌病(12.16%)。混合抗体阳性率中主要以O型和A型口蹄疫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58.54%)。O型口蹄疫在西吉县的阳性检出率最高(88.24%),彭阳县最低(6.67%);A型口蹄疫在西吉县阳性检出率最高(82.35%),彭阳县最低(26.67%);布鲁氏菌病在原州区阳性检出率最高(15.00%),泾源县和彭阳县未检出。从不同年龄来看,3种疫病均在>12月龄的肉牛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O型口蹄疫69.23%、A型口蹄疫76.92%、布鲁氏菌病15.38%。[结论] 固原市各个县区肉牛养殖地区均出现2种病原感染的情况,以O型和A型口蹄疫混合感染为主。在肉母牛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上病原的检疫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掌握河南省鲁山县尧山白山羊常见疫病流行情况,为进一步防控疫病提供基础数据。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ELISA试验和正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鲁山县不同羊场共56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副结核病流行学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鲁山县尧山白山羊O型口蹄疫抗体效价合格率94.49%;副结核病阳性率7.28%;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诊断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3.55%和3.02%,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较小。说明布鲁氏菌病和副结核病在被调查羊群中广泛流行,应引起养殖户和相关防疫部门的重视;山羊O型口蹄疫免疫与防制工作较为有效,但仍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流产与山羊痘的相关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法对本省10个市(县)流产羊群的血清和病料样本进行山羊痘抗原抗体及病原核酸检测,同时血清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流产胎儿病料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山羊痘羊群流产率达37.1%(4329/11660),山羊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2%(34/89),抗原阳性率为72.7%(32/44),流产胎儿山羊痘病毒核酸检出率为83.3%(10/12),发病羊群未检出布氏杆菌和羊流产亲衣原体感染。结果表明,山羊流产与山羊痘感染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山羊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山羊痘感染引起孕羊流产。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规模养羊场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甘肃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羊病有:羊痘(绵羊痘、山羊痘),羊口疮、羊梭菌性疾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衣原体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胃肠道线虫病等;细菌学检验,分离出了产气荚膜梭菌、羊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绵羊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羊链球菌、炭疽共7种细菌;3个羊场的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其优势虫种为胃肠道线虫、棘球蚴;4种疫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感染率分别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30.18%,弓形虫病18.19%,衣原体病13.82%,布病2.33%。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介绍了国内羊病的发生、流行的基本现状和总体态势,对当前国内正在危害养羊业发展的部分重要疫病的发生成因和流行规律进行剖析,指出了羊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1国内羊病流行现状1.1羊病种类和危害羊的主要疫病有54种,其中传染病35种,寄生虫病19种。我国目前已发现上述54种主要疫病中的49种,其中危害较大的病毒有小反刍兽疫、羊传染性脓包、羊痘、口蹄疫、绵羊肺腺  相似文献   

10.
某规模化羊场存栏山羊520只,以圈养为主,曾对羊群接种过山羊痘和口蹄疫疫苗。2015年10月底羊群发病,该场兽医对病羊进行给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进一步蔓延。该羊场送检病死羊2只,经实验室对送检病料进行检测,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具体诊断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陕西省奶山羊养殖中小反刍兽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羊口疮、口蹄疫、布鲁菌病、伪结核及产气荚膜梭菌相关疫病的血清学抗体水平,从陕西省兴平市、富平县、泾阳县、蒲城县部分奶山羊养殖场随机采集200份血清样品,分别对上述8种病原进行血清学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90%、96%和94%;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阳性率为分别为44%、44%、68%和44%;山羊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70%、62%和66%;羊口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62%、88%和94%;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70%、70%、62%和70%;羊布鲁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羊伪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34%、18%和22%;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抗体阳性率为96%、92%、90%和92%。通过对8种疫病抗体的检测,为陕西省奶山羊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9):119-122
为了解信阳市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笔者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采用ELSIA方法对信阳市58家羊场的1 247份羊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羊弓形虫病阳性场有23个,占检测羊场总数的39.7%,样品总体阳性率为12.4%;不同县区、不同生长阶段羊群及不同月份间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羊弓形虫感染已在信阳市普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做好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我国主要流行O型、A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为分析评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辖区猪场A型口蹄疫疫情风险,对辖区猪场进行了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共检测13个单位37个猪场571份猪血清,结果 A型口蹄疫抗体个体阳性率为7.36%,场群阳性率为27.03%,综合猪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都兰县12个省级验收挂牌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种群进行了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包虫病、新孢子虫病11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结果:羊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羊布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贫血病、新孢子虫病、牛衣原体病均未检测出阳性;牛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45. 2%,牛布氏杆菌病阳性率19. 4%,牛羊弓形虫病阳性率分别为35. 5%和41. 4%,牛羊包虫病阳性率分别为12. 9%和8. 6%,羊衣原体病阳性率27. 8%。通过此次调查掌握了都兰县规模养殖场11种疫病感染现状,对今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人畜健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4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流行病学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省这些疫病的流行情况,对全省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因母猪繁殖障碍病造成死亡的仔猪数平均可以占到总产仔数的13.77%,同时采集病料组织257份,不同日龄猪群血清1776份,用不同病原的PCR和ELISA试剂盒对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进行了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感染率为28.4%,抗体阳性率为57.5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率为3.8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株感染率为39.69%,抗体阳性率为44.99%;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为10.12%;gE抗体阳性率为2.98%,gB抗体阳性率为76.35%;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率为15.18%,抗体阳性率为56.98%,证明山西省种猪场4种疫病感染较为严重,并且常常发生混合感染,为今后山西省防控这些疫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1):93-96
于2013年5—12月先后对贵州省5个地(州、市)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与归纳山羊羊场基本情况,采集山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贵州省部分地区的羔羊发病率为43.04%(2030/4716),病死率为34.73%(705/2030);未免疫羊群中,蓝舌病病毒、绵羊肺炎支原体、羊流产衣原体、山羊痘病毒、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羊弓形虫和羊布氏杆菌等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95%(138/512)、6.79%(26/383)、6.72%(26/387)、6.65%(24/361)、2.35%(9/383)、1.26%(6/475)和0(0/514);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制定免疫程序的羊场占10.77%(7/65),只在春秋两防中进行免疫的羊场占89.23%(58/65);山羊痘病毒、亚洲I型口蹄疫病毒、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和O型口蹄疫病毒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00%(261/290)、83.67%(451/539)、59.77%(205/343)和35.62%(192/539);在65个羊场中以自繁自养为主的占43.08%(28/65),以放牧为主的占43.08%(28/65),常添加精料饲喂的占89.23%(58/65),定期消毒圈舍的占58.46%(38/65),深埋处理病死羊的占69.23%(45/65),堆积发酵羊粪的占78.46%(51/65);有专职兽医技术人员的羊场占75.38%(49/65),其中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30.61%(15/49)。可见,引起贵州山羊羔羊死亡的因素较多,应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以减少山羊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白山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方法,对平顶山市鲁山县6个乡镇24个羊养殖场共814份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个乡镇羊弓形虫阳性率为3.61%~8.49%,平均阳性率为6.02%;羊弓形虫阳性率随羊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其中以3岁以上羊群阳性率最高(9.22%),高于2-3岁羊群阳性率(7.04%)和1-2岁羊群阳性率(5.08%),0-1岁羊群最低,为4.02%;规模化羊场阳性率明显低于散养羊场,分别为3.34%和15.05%。表明该地区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低,但增加了人类感染弓形虫病的风险,相关防控部门和羊场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甘州、临泽2县区的3个规模肉牛繁育场和甘州、临泽和高台3县区的20个规模肉牛育肥场的牛发病数、死亡数进行调查,3个繁育场中,发病2308头,死亡251头,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8.97%和0.98%;20个育肥场中,发病4808头,死亡488头,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9.09%和0.92%。应用实验室血清学方法对口蹄疫、巴氏杆菌病、炭疽、布鲁氏菌病等4种疫病进行了检测,其中免疫的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的抗体阳性率是:3个繁育场为72.07%,72.38%,20个育肥场为84.91%,88.24%;查出牛巴氏杆菌病、牛炭疽、牛布鲁氏菌病等3种感染疫病,3个繁育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55%,5.71%,0.08%,20个育肥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49%,4.63%,0.09%。在牛不同的生长阶段,各感染疫病的抗体阳性率也不尽相同,并且两病或多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某规模化羊场存栏山羊520只,以圈养为主,曾对羊群接种过山羊痘和口蹄疫疫苗。2015年10月底羊群发病,该场兽医对病羊进行给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进一步蔓延。该羊场送检病死羊2只,经实验室对送检病料进行检测,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具体诊断情况如下。1临床症状病羊前期表现为被毛蓬松、食欲减退,后期则食欲废绝、卧地不起、体温偏低而死亡,而且病情传染。通过对病死羊淋巴结、心、胰、肾、肺、胃和肠等实质器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与羊口疮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传染性脓胞(俗称羊口疮)与羊痘均为羊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多单独发病,混合感染较为少见。2002年9-10月,博罗县某个体羊场的山羊发生以全身皮肤出现疹块,口唇出现疣状结痂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山羊痘与羊口疮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