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僮祥英  杨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42-3443
为了了解经济开发活动对百里杜鹃景区的影响,选取目前主要展开的采矿、旅游及农业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开发活动对百里杜鹃生态环境造成了干扰,要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控制好辖区经济开发活动的强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2.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百里杜鹃季节性旅游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景区季节性旅游对景区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季节性旅游地的保护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IPA分析法,对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选取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消费水平、旅游安全等11个变量因子,通过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游客对野象谷景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2个因子属于优势区,游客满意度较好;讲解服务、服务态度、旅游安全属于维持区,游客评价超过预期;餐饮购物、服务设施、消费水平属于改良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交通、景区容量、景区卫生3个因子属于弱势区,是景区的主要劣势。通过分析野象谷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景区游客满意度,增加景区吸引力,使景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百里杜鹃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方法]选取矿区附近的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环境指数法对其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结果]重金属对矿区附近的土壤已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危害,尤其是Hg和Cd,其中离矿区较近的位置达到了高生态危害水平,土壤环境对重金属的承载力很低,处于警戒水平或无容量状态。[结论]在开采百里杜鹃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尽快着手治理景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00、2010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30年来百里杜鹃景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30年来,有9.3km2土地发生转移,其中耕地净减少4.23km2,林地净增加4.2km2。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总体上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结构趋向简单,景观团聚程度增加。在类型景观格局水平上,研究区以林地为优势景观,林地、耕地及草地斑块破碎程度降低,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景观格局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采煤塌陷对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在选取典型对比样地的基础上,对百里杜鹃林区不同层次土壤进行了分层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百里杜鹃林区土壤酸性减弱,向中性趋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有所提高;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总体提高,但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采煤塌陷打破了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平衡,尤其是减少了有效磷、有效钾的供应。  相似文献   

7.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费行为和游客后续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有待提升。针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展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期望差异理论的基础上,对塔尔寺景区进行问卷设计、调查、分析,并根据数据处理及项目分类结果,对塔尔寺旅游景区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美学价值的角度着手,利用游客对天池旅游美学价值认可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从一手资料得到的相关信息,对天山天池景区的旅游美学价值逐类探索和赏析,以期促进景区更深层次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黄丹霞  李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74-13978
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由政府、旅游开发商、经营商和旅游者以及总体造成的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并从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出生地、居住时间和旅游相关性分析了居民的感知差异,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区内村落建设与风景区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村落整治及规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五台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利  陈建强  刘璐  赵延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03-2905,2913
从可持续发展和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的思路出发,基于五台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针对五台山地区目前的旅游现状,提出了打造两条特色生态旅游路线的方案。生态旅游的构想将五台山风景区典型和独特的寺院人文景观与地质遗迹景观相结合,从而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宁炯  余子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6-14877,14927
根据养生旅游及道教养生文化的相关理论,从区位条件、环境资源、客源市场3个维度剖析茅山的养生旅游开发背景,指出茅山风景区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旅游"快餐化"问题突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茅山开发养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明确道教养生主题,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开发特色产品,完善服务体系"的茅山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择和创建能值指标评价体系,从自然和经济生态观角度对浙江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结果表明,莫干山风景区2008年能值应用总量为9.90 × 1018 J,输入能值9.14 × 1018 J,输出能值7.58 × 1017 J,经济收入和反馈分别为6.15 × 1018 J和3.75 × 1018 J,净经济效益率为53.22%,生态产出率29.27,环境负载率为12.01,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值指标为0.84。研究证明,莫干山风景区开发历史较长,基础能值积累较多,长期保持适度的经济反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环境负载率较高,旅游业对系统压力逐年加大。因此,今后要从扩大莫干山风景区地域范围,适度控制游客人数,创新旅游模式,实现多种能流有序流动入手,实现系统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南京市钟山风景区1987-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和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其地类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2年,钟山风景区针叶林和非林地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增加;600m幅度下的钟山风景区地类信息熵值空间格局层次感较强,1987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高值区和低值区2个区域,其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区和山岳景观区;2002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3个较高值区域和1个较低值区域,高值区域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以及自然景区北部,低值区域位于自然风景区南部;1987-2002年,研究区地类信息熵低值区域在减少,高值区域在增加,但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说明土地利用结构向多样性发展,均衡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7.
龙门风景名胜区建立战略发展系统,积极推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龙门石窟门户网站平台,加强产业合作,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提高河南省洛阳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洛阳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常兵  邱天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76-6578
以黄山温泉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市场发展的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SWOT"方法的相关结论,确定出温泉景区的主导功能定位与"拥泉而眠、尽享桃源"的旅游发展理念。同时,遵循黄山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加、减、乘、除"法则的规划策略与实施建议。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游人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提升温泉景区的游览品质,打造黄山"飘雪温泉"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济东  庞洁  和太平  文祥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22-10425
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是广西南宁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鉴定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了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52属1431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48种,裸子植物8科14属42种,被子植物145科702属1341种;②物种种类组成相当丰富,引种栽培种占优势;③地理成分较简单,以热带和亚热带成分居多;④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热带边缘性明显;⑤引种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特有种、古老种极少。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系统碳源、碳汇的计算与分析,不仅是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科学命题。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10年的碳源及碳汇。结果表明:(1)2010年庐山风景区包括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总碳排放为108 697 t。其中,本地居民占碳排放总量的19.52%,旅游者占碳排放总量的80.48%。在旅游者碳排放中,旅游交通碳排放占50.24%,旅游住宿碳排放占38.04%,旅游食物消费碳排放占10.65%,旅游活动碳排放仅占1.07%;(2)2010年庐山风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9 447 t;(3)从碳源、碳汇均衡角度看,庐山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吸收了区内碳排放的23.47%。但由于旅游者的区际流动和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仅占区内和区外碳排放总量的8.69%,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