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供试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原菌成团泛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40.27~252.41 mg·L-1,其中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40.27 mg·L-1,噻霉酮、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EC50分别为50.62、53.25、54.88 mg·L-1,氟啶胺的EC50为176.96 mg·L-1。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依次顺序为: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81.35%,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82.65%。春雷霉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71.58%,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74.87%。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等药剂可作为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药剂浸种防治淮山线虫病的效果。[方法]将淮山茎段浸泡在0.3%苦参碱、10%噻唑膦和15%阿维·丁硫药剂500倍稀释液中6~48 h,再定植到新植地中,研究3种药剂浸种对淮山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种药剂浸种处理后的淮山线虫病病情指数为1.67~3.72,相对防效为71.78%~86.84%,防治效果较好。[结论]药剂浸种是一种较好的预防淮山线虫病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种农药中,新班击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效最好,达60.5%,高招的相对防效次之,为53.5%,曹达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0.2%和18.6%;4种药剂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8.68%、41.94%、39.21%和33.64%。[结论]新班击和高招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增产幅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高纬度地区花生果腐病药剂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高纬度地区花生果腐病的防治药剂.[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JYZH-12和JYJH-4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可湿性粉剂SWM-1和固体发酵剂SWM-1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2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固体发酵剂的防效最好,对JYZHH-12的防效为43.42%,较空白处理增产18.20%,对JYJH-4的防效为85.65%,较空白处理增产11.60%.[结论]为高纬度地区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曙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508-11509
[目的]比较不同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取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研究8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25%嘧菌酯SC对稻瘟病防效的最高为91.89%,其次为25%咪鲜胺EC和75%三环唑WP,防效分别为86.34%和85.01%。防效最差的是40%异稻瘟净EC和40%富士一号EC,防效分别为68.9%和75.13%。30%克瘟散EC、好力克430g/LSC和30%爱苗EC的防效在三环唑和富士一号之间。所有供试药剂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增产最显著的药剂为嘧菌酯和爱苗。[结论]三环唑可用于预防稻瘟病的发生,发病后应使用嘧菌酯和咪鲜胺。  相似文献   

6.
[目的]防治麦冬根结线虫病,对5种杀线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评价试验。[方法]2019年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麦冬种植基地进行了5种不同杀线虫药剂对麦冬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通过防效时长、J2线虫防治效果对供试药剂进行评价。[结果]处理(3)噻唑磷防效最高,为86.11%,处理(1)淡紫拟青霉防效最低,仅为30.56%,其余处理防效均在80.00%以上。[结论]5种供试药剂均对麦冬根结线虫有一定防效,建议在生产上优先推广应用10%噻唑磷颗粒剂,同时可以采用药剂复配,减药增效,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防控水稻穗稻瘟的高效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春雷霉素等8种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8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安全,以25%烯肟·三环唑SC 1 200 m L/hm~2的病指防效、病株率防效最高,控病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药剂处理种栽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剂处理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的效果。[方法]用多菌灵浸、拌种栽,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和根茎产量。多菌灵、百坦、粉锈宁拌种,设不拌药对照,播后不同时期调查死苗率。用6个菌株悬浮液浸种,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实测根茎产量。[结果]多菌灵处理有明显防病效果,浸种优于拌种,防效分别为54.1%和37.7%。百坦拌种的效果最佳,依次为粉锈宁、多菌灵,三者播后70 d的防效分别为100.0%、83.6%、53.9%;但播后130 d 3种药剂均已基本无效。芽孢杆菌B-5和B-6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分别为77.6%和79.2%,根茎增产分别为59.8%和76.8%。[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种栽,能有效地防治白术根腐病,但药剂的持效期有限;百坦、粉锈宁拌种的效果优于多菌灵。两个菌株悬浮液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化学药剂。[方法]以水稻品种"冈优606"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7.15%和81.15%;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防效较好;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69.22%,防效最差。[结论]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选用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可以采用药剂复配或轮换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10.
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方法]测定了1%波尔多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7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波尔多液和80%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达75.00%,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的防效为69.14%;70%甲基硫菌灵的防效欠佳,仅为14.81%,与其他4种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1%波尔多液喷施后,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期长,防治效果最好。[结论]1%波尔多液是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杰效利与常规农药混用防治苹果褐斑病的效果及成本节约量。[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药增效剂杰效利与常规杀菌剂(波尔多液)混用后对苹果褐斑病的节本增效作用。[结果]与常规农药混用后,杰效利能够增强杀菌剂药效,降低30%的喷雾量,节约成本15元/hm2。[结论]为苹果褐斑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防治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为在生产实践中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盆栽种植的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洒的方式对防治褐斑病的4种杀菌剂配方进行筛选.[结果]防治鸟巢蕨褐斑病的较佳配方为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以及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其防效均在86%以上;防治鸢尾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效为86.74%;防治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1.30%和87.41%.[结论]为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部分药剂进行了筛选,以期为选择防治赤星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产质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赤星病有一定的效果。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21%、59.82%、57.63%。5个施药处理均可以提高烟叶的产质量。[结论]生产上进行烟草赤星病防治可采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魏书琴  刘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0-9531
[目的]筛选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用11种药剂在2 500、1 250和833 μg/ml 3种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刺五加黑斑病菌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其中10%世高水分散剂、30%福嘧霉悬浮剂、50%扑海因WP和20%黑星叶霉唑超微WP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在各浓度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率均为100%;3%多抗霉素WP的抑菌效果也很好;50%菌安利WP在浓度为2 500 μg/ml时,75%达科宁(百菌清)WP在浓度为1 250 μg/ml时,对刺五加黑斑病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不大。[结论]在11种药剂的3种浓度处理中,筛选出5种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于2013、2014年通过小区试验研究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喷药时间。[结果]2013年,花生收获前,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开封地区叶斑病的防效达24.25%,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2014年,在播后65、80 d进行初次喷药的情况下,花生收获前叶斑病防效分别达43.63%、49.7%,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在开封地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和产量具有较好效果,在播后80 d初次喷药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薛金辉  杨卫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20-16123
[目的]研究核桃叶水浸液对黑豆幼苗的化感效应。[方法]用核桃叶水浸液处理黑豆幼苗,观察其形态特征变化,测定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核桃叶水浸液处理造成黑豆幼苗植株矮小,株型紧凑,叶窄直立,叶面积变小,叶片厚度变薄,叶色淡绿发黄,根系发达,根毛较长;造成黑豆幼苗组织水势下降,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上升,组织水势越来越低;同时也造成幼叶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超氧歧化酶活性减弱;致使黑豆幼苗处于逆境胁迫状态,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甚至死亡。[结论]该结果为不同种属植物间的相生、相克研究,以及重要经济林木对小杂粮的化感种质资源信息库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昌燕  仲建锋  万正煌  李莉  陈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07-10308,10312
[目的]筛选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最佳药剂及方案.[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4种化学药剂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3%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喷雾、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喷雾、43%戊唑醇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43%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喷雾、25%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喷雾处理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第3次施药后28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为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观赏凤梨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的病原和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观察病原物形态特征;同时,分别测试了5种供试杀菌剂在2种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弯孢霉(Curvularia sp.)均能够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抑制炭疽菌菌丝的生长;而80%大生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则可有效抑制弯孢霉菌丝的生长。[结论]要同时防治炭疽菌和弯孢霉导致的凤梨叶斑病,应该选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斑点病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辉  张西平  贺定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93-3994,3999
[目的]分离获得太子参斑点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太子参斑点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及甲基托布津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镜检结果表明,太子参斑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斑点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commonsii)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斑点病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76.6%;甲基托布津次之,抑菌率为72.3%;代森锰锌为68.7%;百菌清为44.7%。[结论]50%多菌灵WP对太子参斑点病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张晓翔  刘微  范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86-5286,5301
[目的]筛选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药剂。[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30%福嘧霉悬浮剂、10%世高水分散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其次为80%大生M-45 WP、35%黑星叶霉唑WP、3%多抗霉素WP和50%扑海因WP;而75%百菌清WP、64%杀毒矾WP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为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