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响含淀粉反相乳液稳定性的因素,优化交联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影响反相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成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结果]使用0.6%的Span60(HLB=4.70),油、水相体积比为3∶1,水相中淀粉浓度为16%时可形成稳定的W/O型含淀粉反相乳液;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体积比4∶1,淀粉乳浓度16%,交联剂用量3 ml,反应温度45℃,乳化剂用量0.3%;微球产品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5μm。[结论]经过优化的制备工艺能够合成粒径均匀的交联淀粉微球。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的最佳条件。[方法]先采用专一性壳聚糖内切酶酶法制备低分散度壳聚糖,再采用多聚磷酸钠间静电作用的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探讨了反应体系pH、超声时间、壳聚糖浓度、多聚磷酸钠(TPP)浓度及二者体积比对壳聚糖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在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当反应体系的pH为6.0,壳聚糖浓度为0.7 mg/ml,TPP浓度为0.5 mg/ml,壳聚糖溶液与TPP溶液的体积比在3∶1~7∶1,超声时间为2 min时,所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41.3 nm。[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过程简单,作用时间短,不使用有机溶剂,得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小,分布均匀,且结果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芝  李卫宁  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22-9023
[目的]探索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方法]以啶虫脒为囊心药物,以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作为载体材料,采用锐孔法制备啶虫脒缓释凝胶微球,以包封率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啶虫脒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探讨壳聚糖缓释微球对啶虫脒的缓释性能。[结果]啶虫脒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25 g/L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啶虫脒的浓度比为2∶1、1.5%氯化钙、戊二醛浓度为5%。所制备的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缓释凝胶微球的包封率达48.56%,并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缓释时间达60 h以上。[结论]制得的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微球对啶虫脒有控制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罗望子胶和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天麻素为模型药物,采用交联法制备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戊二醛浓度、罗望子胶和壳聚糖浓度,载体与天麻素比、水与油相比对微球质量的影响,对微球进行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及形貌表征,并测定其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25%,罗望子胶浓度2%,壳聚糖浓度1.4%,载体与天麻素比为15.83:1,水与油相比为3:1,此条件下微球包封率为74.68%,栽药量为1.64%。形貌分析表明微球尺寸分布均一,粒径为103.6纳米左右。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空心微球的优化制备条件及其在尿素缓释肥生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乳状液化学交联法制备PVA空心微球,通过FT-IR、SEM和TEM等技术对其组成、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探讨乳化剪切速率、交联反应温度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空心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以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基础,通过包裹尿素制得PVA载肥微球,研究其对尿素的缓释作用。[结果]PVA空心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剪切速率6000 r/min、反应温度35℃和交联剂用量25 ml。PVA载肥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交联时间以3 h为宜。[结论]该研究为新型缓释肥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乳酪蛋白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微球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乳酪蛋白肽的工艺。结果表明,壳聚糖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给酶量为0.4%,壳聚糖浓度为4%,加入的戊二醛(终浓度达到1.0%)交联,制备微球交联时问为3h,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最大,达167.1U/rag。水解试验结果表明,pH6.0,底物浓度4.0mg/ml,流速0.6ml/min,温度为55%的工艺条件下,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水解乳酪蛋白的水解度达43.65%。  相似文献   

7.
单连海  杨娟  张志斌  陆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393-18394,18400
[目的]以聚甲基丙烯酸钠(PMAA)与海藻酸钠(SA)共混来制备共混微球,以提高海藻酸钠微球在模拟肠液环境中溶胀度以及能够保持形态的时间。[方法]首先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然后通过凝聚相分离法制备PMAA-SA共混微球,研究PMAA浓度、SA浓度、CaCl2浓度以及PMAA和SA的体积比对共混微球形态、粒径、分布以及对所制共混微球的溶胀情况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微球的内部形态及外部形态。[结果]当PMAA浓度为4.0%,SA浓度4.0%,CaCl2浓度大于5.0%时,可制得外观形态良好的共混微球,并且PMAA与SA体积比为1∶1和1∶4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以聚甲基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钠共混来制备的共混微球在模拟肠液中溶胀后能够保持形态的时间提高1倍,达到40 h。这对于药物的释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把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壳聚糖的大分子链进行交联,破坏壳聚糖大分子链的规整结构,增强壳聚糖的亲水性,改善对脂肪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壳聚糖大分子链的羟基和氨基,在壳聚糖大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交联点,同时网络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壳聚糖(CS)交联水凝胶。最后,考察交联剂的用量对凝胶溶胀度和脂肪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发生了交联反应,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SEM照片观察到PVP/CS交联凝胶表面呈微相分离。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凝胶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胀性,当交联剂的用量为2.5 ml时,凝胶的溶胀度最大。[结论]壳聚糖交联聚维酮凝胶对脂肪的吸附能力比起单纯的壳聚糖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包埋法制备替米考星淀粉微球。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综合平衡法对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替米考星交联微球的形貌及表面形态。[结果]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替米考星0.02 g,可溶性淀粉4 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95 g,乳化剂(m_(Span80):m_(Tween80)=2∶1)0.75 g,反应时间1.5 h,在优化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替米考星淀粉微球载药量为1.63%,包封率为81.4%;微球大小分布均匀,外观圆整,表面粗糙多孔。[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扩大了替米考星的应用,为替米考星的剂型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来源丰富且廉价,并具有许多优良生物特性的壳聚糖为原料,以简单易行的服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并对其性状进行和分析。结果表明:它复合了壳聚糖与高分子微球的功能,然后,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用吸附-交联的联合固定化方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研究了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是给酶量为1.92mg/g、4~8℃吸附12h,再用体积分数为0.5%的戊二醛溶于4~8℃交联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尿素的缓释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optimizing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polyvinyl alcohol(PVA)hollow microsphe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slow-release urea fertilizer.[Method]PVA hollow microsphere was prepared by the emulsion chemical cross-linking method,while its composition,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ize was analyzed by technologies of FT-IR,SEM and TEM respectively.Thus,factors such as rate of emulsified speed,crosslink temperature and linking agent amount with effects on 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ize of hollow microsphere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Furthermore,based on the optimizing preparation conditions,PVA fertilizer carrier microsphere was prepared by coating urea to investigate its sustained release effect on urea.[Result]The optimizing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polyvinyl alcohol(PVA)hollow microsphere were as follows:rate of emulsified speed 6 000 r/min,crosslink temperature 35 ℃ and linking agent amount 25 ml.PVA fertilizer carrier microsphere had significant sustained release effect on urea,and the optimal cross-linking time was 3 hours.[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low-release fertilizer.  相似文献   

12.
外源壳聚糖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明确壳聚糖对番番茄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测定了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诱抗效果以及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效果14d时达到58.26%;与灰霉病菌处理组相比,壳聚糖处理组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加34.6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5.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83%、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16.21%、POD含量增加16.88%、MDA含量降低16.54%。[结论]外源壳聚糖可以提高番茄幼苗光合利用率和保护酶活性从而提高番茄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徐春秀  蔡龙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67-11369
[目的]考察流速对细胞吞噬二氧化硅荧光微球能力的影响。[方法]在自制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细胞培养以研究流动状态下细胞对二氧化硅微球的胞吞性能。[结果]显微镜照片显示,对照细胞发出强烈的红光,表明细胞吞噬了大量的二氧化硅微粒;在通道中培养的细胞在流动状态下传输二氧化硅微粒,其荧光强度比对照组低,随着通道内流速增大,其荧光强度下降,表明流动状态下细胞对二氧化硅的摄入量降低。以在细胞瓶中与二氧化硅微粒共培养6h后的细胞为对照组,以其荧光强度为100%,微通道中液流流速从0.023mm/s增加到0.079mm/s时,荧光强度从51.2%下降到28.2%,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细胞对二氧化硅微球的吞噬量明显下降。[结论]该实验为研究细胞的胞吞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芒果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芒果涂膜保鲜效果。[方法]以壳聚糖、山梨酸钾、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保鲜剂,选取小台农芒果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常温下(温度30℃,湿度为85%~90%)对芒果的初步保鲜效果。[结果]以壳聚糖添加山梨酸钾复合而成的保鲜剂对芒果保鲜效果最佳,贮藏第8天时的失重率为14.78%,好果率为100.0%,维生素c含量为22.84mg/100g,总糖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第5天。[结论]壳聚糖与山梨酸钾对芒果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该致病菌抑制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该致病菌初步鉴定归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芸苔生交链孢(A.brassiciola)。壳聚糖对该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其中150 000分子量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86.56%)。[结论]壳聚糖在花卉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50-14952,1495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樱桃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对壳聚糖浓度、樱桃汁pH值、樱桃汁温度和澄清时间4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壳聚糖用量为0.45g/L,pH值为3.7,温度为27℃,澄清时间为40min条件下,樱桃汁的澄清度为98.6%,澄清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壳聚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樱桃汁澄清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探讨反应进行时间、pH值、壳聚糖初始浓度、腐殖酸初始浓度、各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去除溶液中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是6;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壳聚糖的浓度为20mg·L-1,吸附20 min时去除率即达到8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150 mg·L-1),Ca2+、Na+、K+的存在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相似文献   

18.
来水利  杨宁  李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76-20478,20680
[目的]合成水溶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研究其性能。[方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改性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选用脱乙酰度为86%的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先投加AM后加DMC的加料顺序,在聚合温度为50℃、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百分浓度为0.08%、反应时间为3.5 h的条件下,接枝共聚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阳离子度较高。采用FT-IR和XRD对接枝共聚物壳聚糖-AM-DMC进行了表征。当共聚物投加量为0.3 mg/L时,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明显,可使废水的透光率达到99%,CODCr达到9 mg/L。[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壳聚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