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禽白血病经公鸡精液、种蛋传染的可能性及概率,降低白血病净化成本,选取ALV—p27抗原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阳性、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阴性、泄殖腔检测阴性精液阴性的公鸡的精液,分别给泄殖腔检测阴性的母鸡进行输精,然后检测母鸡泄殖腔及其蛋清的p27抗原阳性率。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鸡体内的排毒存在间歇性;泄殖腔ALV—p27抗原阳性的母鸡中有1l%的鸡所产的种蛋中为p27抗原阳性;精液阳性的种公鸡即使多次给母鸡人工授精,也不会增加母鸡所产种蛋的蛋清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但是可以增加母鸡泄殖腔p27抗原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择山东某地方品种祖代种公鸡的177份血液样品和177份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应用ELISA、病毒分离、PCR等方法对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0.34%(36/177)、26.55%(47/177);病毒分离率为1.70%(3/177),血液样品PCR方法检出J亚群ALV(ALV-J)阳性率为0.56%(1/177),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为ALV-J,但该血液样品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检测血液样品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禽白血病净化所需的病毒分离结果的可能缺漏。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进一步拓展对其他亚群ALV的PCR方法检测,可作为禽白血病经典净化方法的有力补充,并加快我国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彻底消灭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2016年期间对京红和京粉两个蛋鸡品种原种鸡群的6个配套系开展了全面检测和净化,蛋清、胎粪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率数据表明,在实施净化前,部分配套系在蛋清、胎粪的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三项指标上都出现一定的阳性率,但随着净化的实施,这三项指标的阳性率迅速下降,并在最近5年稳定保持在零检出。在此期间,泄殖腔棉拭子p27阳性率仅从12.1%缓慢下降,维持在3.5%~5.4%。在其他三项指标已连续多年维持在零检出时,泄殖腔棉拭子p27的检测阳性率极大可能为假阳性。比较不同采样人员、采样部位、样品处理方法对ALV p27抗原检测的影响表明,不同人员采集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检出率不稳定;不同部位采集的棉拭子样品p27抗原检出率不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率比阴道棉拭子样品高31%;样品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p27抗原的检出率随样品稀释液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冻融样品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冻融样品的阳性率。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泄殖腔棉拭子ALV p27抗原检测不适合作为禽白血病净化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泄殖腔棉拭子、胎粪、血浆、精液、蛋清等不同检测样品在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实施中的适用性和差异,将不同类型样品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一是将泄殖腔棉拭子与其他样品比对;二是以血浆病毒分离检测结果为基准,将血浆与蛋清、精液样品比对;三是将蛋清与胎粪样品比对。结果显示,泄殖腔棉拭子样品阳性率偏高,各类样品间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无法相互替代。结果表明,不建议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于禽白血病净化监测;为提高净化效率,血浆、精液、蛋清和胎粪样品应在净化检测中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37-642
为探讨泄殖腔棉拭子或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与病毒分离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对不同类型鸡编号后分别对应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或蛋清后以ALV-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同时无菌采集抗凝血接种DF-1细胞进行ALV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A亚群ALV的SPF鸡群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与病毒分离有很高的吻合率,相对于病毒分离法,119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中出现有1例假阳性和3例假阴性;从美国进口的200只祖代肉鸡3次采血DF1细胞分离病毒结果均为阴性,而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依次为4.00%(8/200),2.97%(5/168)和2.61%(4/153),假阳性率为3.30%。相对于病毒分离法,正在实施ALV净化的不同遗传背景地方品系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的假阳性率高达93.20%~100.00%,还有一定比例假阴性(1/9,1/4,1/3)。本研究大量对应比较的数据表明,相对于血浆病毒分离法,不同类型鸡的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法不仅有很高的假阳性率,还有一定比例的漏检率。在种鸡场的ALV净化过程中考虑到成本,不建议以泄殖腔棉拭子作为检测材料。本试验为我国鸡群禽白血病净化检测和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明禽白血病病毒(ALV)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的垂直传播特性。以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为素材,43周龄时进行血液与精液ALV病毒分离检测,结合系谱追溯筛选个体组建两个大试验组:阳性惠阳胡须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阳性惠阳胡须鸡♀。后代群体隔离饲养,进行1日龄胎粪p27抗原、42日龄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病毒分离检测,并对ALV分离检测阳性样本进行PCR扩增、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确定ALV的亚型。结果表明,阳性公鸡后代胎粪p27抗原、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阳性母鸡后代(P0.05),阳性公、母鸡后代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8.54%和0%;阳性公、母鸡S/P值高低与其后代的p27抗原阳性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胎粪和棉拭子p27抗原的假阳性率较高,且与病毒分离相比,胎粪p27抗原检测的漏检率为15%;序列分析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病毒分离检测阳性个体均为ALV-J。公鸡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ALV垂直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公鸡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11):64-66
本研究对2014—2015年某地方品种5个品系12个批次共1 512只公鸡的精液和肛拭子样品进行了禽白血病p27抗原ELISA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的一致性平均为83%左右。当精液和肛拭子抗原阳性率越高时,二者的一致性越差。经过两个世代的净化,无论是精液还是肛拭子p27抗原平均阳性率都下降了4个百分点左右。因此,需要采取精液结合肛拭子ELISA检测的方法,共同检测淘汰阳性个体。对公鸡进行单一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净化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某斗鸡原种场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状况,分别于2017年1、4、9、12月和2018年7月随机或全群采集该场核心鸡群雏鸡胎粪棉拭子40份、泄殖腔棉拭子973份、血清150份以及留种用公鸡精液42份,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雏鸡胎粪棉拭子、泄殖腔棉拭子、精液的ALV-p27抗原和血清样品的ALV-A/B、ALV-J亚型抗体。采集33份泄殖腔棉拭子ALV-p27阳性鸡的血浆,接种DF-1细胞,分离外源性ALV,并对分离株env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检测的雏鸡胎粪棉拭子ALV-p27阳性率为0,之后3次检测的成年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4.48%、88%和78.10%;血清ALV-A/B、ALV-J亚型抗体阳性率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17.14%、0%和79.31%、24.14%;留种用公鸡精液ALV-p27抗原阳性率9.52%。DF-1细胞培养共分离到6株ALV,其中2株env基因序列与ALV-A亚型SDAU09E2株、ALV-J亚型HPRS103株同源性分别为89.2%、56.4%和89.2%、56.0%。表明该核心鸡群ALV感染率较高,且以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种公鸡精液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种禽场禽白血病净化材料的选择与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绿壳蛋鸡种公鸡精液不同处理和检测方法效果,以及不同精液稀释度对病毒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确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绿壳蛋鸡、矮脚鸡和芦花鸡3个地方鸡种合计551只种公鸡的检测净化中,同时与血浆病毒分离或血浆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血浆病毒分离为标准,精液样品经稀释离心后,取上清接种DF-1细胞,确保在培养基中最终稀释度为1∶28~1∶56时病毒分离效果最佳。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不同鸡种精液p27抗原ELISA检测阳性率均最高,但并不能将血浆和精液病毒分离检测为阳性的鸡均检出,存在"假阴性";同一鸡种血浆和精液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低不同,在绿壳蛋鸡和矮脚鸡种公鸡中,二者阳性符合率均低于50%,两种方法不可互相取代;芦花种公鸡精液病毒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浆病毒分离,亦高于血浆斑点杂交,二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36.4%,精液病毒分离效果优于血浆病毒分离。结果表明,对种公鸡精液进行ALV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由于不同鸡种净化进程不同、带毒排毒状态不一,检测方法也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从国外直接进口的蛋用型祖代鸡群是否存在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将240只1日龄鸡饲养在严格的SPF环境中。在不同日龄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ALV群特异性p27抗原、采集血浆分离外源性ALV和采集血清检测ALV-AB及J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在近3个月的6次采样检测中,6个不同的配套系间泄殖腔棉拭子检出率显著不同。其中1个配套系6次完全阴性,其余5个则在不同时期呈间隙性阳性。各品系之间ALV p27抗原检出率与快慢羽性状没有相关性。慢羽的配套系C,36只鸡中在45日龄检出了1例ALV-AB抗体一过性阳性,在60日龄检出了2例ALV-J抗体一过性阳性。分别在5、21日龄采血浆在DF1细胞分离病毒,所有的6个配套系的204只鸡外源性ALV的病毒分离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析该群鸡只在不同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阳性、蛋清样本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用ALV-Ab抗体试剂盒检测各日龄段血清的抗体水平.此外,选取某一日龄段蛋清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用4个不同厂家的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5个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平均阳性率为61%,蛋清样本平均阳性率为72.6%,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48.8%.5个日龄段ALV的抗体阳性率一直为零;4个厂家的ELISA试剂盒对同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IDEXX试剂盒的敏感度最高.本试验为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及鸡白血病净化其方法的应用、试剂盒的选择、减少判定的误差、提高净化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种鸡的健康状况,2013~2016年对北京油鸡5个种群开展了禽白血病的检测与净化工作。净化方案为在出雏、开产和纯繁3个时间点采用ELISA方法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淘汰出现阳性的个体或家系。出雏时每只雏鸡采集胎粪样品进行检测,淘汰出现阳性个体所在家系的全部雏鸡。母鸡在开产和纯繁时收集3个种蛋进行检测,淘汰种蛋出现阳性的母鸡个体。公鸡在开产和纯繁时同时采集精液和肛门棉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淘汰精液或肛试样品出现阳性的个体。经过三年时间的检测和净化,北京油鸡5个种群43周龄纯繁前母鸡蛋清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从4.8%降低到1%以下,个别种群降低到0.5%以下。结果表明:在出雏、开产、纯繁3个时间点采样进行ALV p27抗原的检测,对禽白血病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可为其它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IDEXX公司的禽白血病(ALV)3种ELISA试剂盒对广西规模鸡场不同类别鸡群的血清、喉头/泄殖腔棉拭子、蛋清样品进行禽白血病J亚群(ALV-J)抗体、A和B亚群(ALV-AB)抗体、p27抗原进行检测,发现规模场不同种类鸡群感染程度不同。血清中ALV-J阳性率11.33%(338/2 982),其中核心群鸡阳性率8.87%(86/970),生产群鸡阳性率为12.87%(138/1 072),种公鸡阳性率为12.13%(114/940);p27抗原检测蛋清阳性率为5.48%(43/785),喉头/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为15.25%(122/800),蛋清样品检出率低于喉头/泄殖腔棉拭子。另对2个场血清和蛋清ALV-AB、ALV-J、ALV(p27抗原)进行对应检测比较,发现三者没有线性关系,即ALV-J感染率高,ALV-AB和p27抗原检测率不一定高;ALV-AB抗体高,ALV-J和p27抗原阳性率也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病毒自然感染动态,掌握其育雏及育成期带毒、排毒规律和检测敏感期,试验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来自保种群的1日龄胎粪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绿壳蛋鸡,与同栏饲养在隔离环境中的阴性全同胞,分别于1、3、5、7、9、11周龄进行采样跟踪检测。结果显示,该鸡群检测期内全程带毒、排毒。其中,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出率在5周龄达到最高峰,为67.7%;而血浆病毒分离对全群检出最高峰为9周龄,达25.8%,对公鸡和母鸡检出最高峰分别为11和9周龄,净化过程中可以此作为检测敏感期;各检测时间点,泄殖腔拭子p27抗原阳性率普遍高于血浆病毒分离率,二者符合率最高为65.0%,表明对我国地方鸡种实施禽白血病净化,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测不能完全取代病毒分离检测,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意义重大。试验结果为快速、有效开展地方鸡种外源性禽白血病的检测与净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锦州地区不同品系蛋鸡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本地区主要引进品系及地方品种鸡的血清817份,棉拭子667份,对采集样品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包括祖代鸡在内的各品系蛋鸡群P27抗原及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均有阳性,平均P27抗原阳性率为8.10%;ALV-A/B亚型抗体3.92%;ALV-J亚型抗体7.96%。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锦州地区各品系蛋鸡群均存在ALV感染,其中以ALV-J为主,ALV-A和ALV-B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对自国外直接进口的蛋用型海兰褐祖代鸡群的禽白血病感染状态进行了持续观察,并与国内3个不同发病状况的海兰褐父母代鸡群的种蛋p27检出率、抗体阳性率、投诉情况进行了比较.将国外直接进口的蛋用型海兰褐祖代鸡群3个配套系240只1日龄鸡在SPF环境中饲养,在不同日龄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群特异性p27抗原、采集血清检测ALV-AB及J特异性抗体和采集血浆分离外源性ALV,并在鸡群开产后收集种蛋,检测蛋清p27抗原和父母代鸡群胎粪p27抗原.同时对来自天津、山东的不同投诉情况的3个父母代鸡场种蛋p27抗原或ALV-AB及J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进口祖代鸡ALV-AB及J特异性抗体在68、150日龄检测均为阴性;分别在12、26、68、150日龄采血浆在DF1细胞分离病毒均为阴性;收集的250枚种蛋蛋清和孵化的父母代鸡群胎粪p27抗原检测均为阴性.而其他国内3个父母代鸡场的种蛋p27检出率最高达12%.结果表明,该海兰褐祖代鸡群无外源性禽白血病的感染,不同鸡群的种蛋p27检出率与病毒分离率 及发病情况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可以作为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种鸡场净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双版纳地方品系茶花鸡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感染情况及p27的排毒规律,试验应用ELISA法对395份茶花鸡血清样本进行ALV-A/B亚群和ALV-J亚群抗体检测;并对1,14,35,42,70,105日龄按翅号对应采集的泄殖腔棉拭子及238日龄按翅号对应采集的蛋清跟踪检测ALV p27抗原。结果表明:茶花鸡ALV-A/B亚群和ALV-J亚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 57%和35. 44%;跟踪调查发现,茶花鸡分别在1日龄和238日龄达到排毒高峰。说明1日龄和238日龄是茶花鸡AL净化的最佳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前,控制禽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病原的检测,淘汰阳性鸡,净化种群。虽然已建立了检测ALV的多种方法,如琼脂扩散试验(AGP)、补体结合试验(COFAL)、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其中最为理想的检测方法是ELISA法,它具有敏感性高、简便快捷、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的特点。IDEXX FlockChek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能高效的检测到蛋清中的ALV抗原,在种群净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他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所用的样品不同,IDEXX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使用的样品是蛋清和泄殖腔拭子,而且…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山东省山鸡和鹅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流行情况,从德州平原、潍坊临胸等地区无菌采集262份山鸡血清,701份泄殖腔棉拭子(山鸡棉拭子362份、大白鹅鸡棉拭子168份、郎德鹅棉拭子171份),利用IDEXX公司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62份山鸡血清中ALV-J只有2份抗体阳性,而ALV-A/B抗体阳性6份,但在362份棉拭子中p27抗原阳性率却高达26.5%。大白鹅和郎德鹅棉拭子p27抗原检测全为阴性。本研究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了山东地区山鸡和鹅的ALV的感染状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