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肉牛专用运输车降低运输应激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验证肉牛专用运输车降低运输应激的效果。【方法】将本团队研制的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运输车进行肉牛运输效果对比试验。长途运牛过程中,从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车各随机选择6头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输前17h、运输后4h、20h、26h、45h、52h以及运输后7d、17d颈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并提取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血清中K+、Na+、Cl-、Ca2+离子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HSP90水平,并称重、观察后统计两组在运输后15d的增重与发病率。【结果】结果显示专用车组肉牛运输后血清K+、Na+、Cl-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HSP90的变化程度低于普通车组,运输后15天体重损失显著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有降低趋势。【结论】本结果说明肉牛专用运输车的抗应激效果优于普通运输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猪在长途贩运过程中会发生的物理性应激等症状,我们设计了一款监控和降低应激反应的智能化物流运输车。该运输车集成了液压升降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了运输装载空间。设计了滑动门与折叠机构等,极大地减轻了装卸与运输过程中生猪的应激反应,同时使运输空间具备易清洗消毒、更环保的特点;车内安装的驾驶前台显示器与车厢摄像头等监控设备,使司机能对车内生猪运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采取措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能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及时定位与追踪,使买卖双方能根据物流平台或APP直观地查询到运输车的实际地点和位置。该智能化运输车不仅改善了生猪福利,而且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环保与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猪运输车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雏鸡运输温度为雏鸡运输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手动控制雏鸡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温度,会导致车厢内温度忽高忽低,温差较大,使雏鸡受到较强的冷热应激,影响了雏鸡质量及雏鸡单车运载量。另外,在开启进、排风口时需停车进行,司机劳动强度大,送鸡时间延长。为解决这些问题,峪口禽业孵化场设计并应用雏鸡运输车自动化温度控制系统,达到自动控制运雏车进、排风,稳定车厢内温度,降低司机劳动强度,提升雏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抗应激处理对肉牛引入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方法]对两批共99头牛分别进行启运前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第一批)与盐酸氯丙嗪(第二批),途中运输时间分别为36 h与48 h,运输途中不给食物与饮水。牛运抵后继续观察35 d,记录发病情况。[结果]两批对照牛的平均发病率为67%。小体重组(250-300 kg)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大体重组(300-350 kg组和350-400 kg组)发病率(P〈0.05)。虽然接种疫苗诱导产生了抗体,但接种应激加重了牛引入后发病。牛运输前肌注盐酸氯丙嗪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且0.6 mg/kg比0.3 mg/kg效果更好(P〈0.05)。[结论]启运前采用肌注盐酸氯丙嗪的抗应激处理能显著降低牛引入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运输应激会对动物的生产、内分泌、肉品质以及免疫功能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肉牛在经过长途运输后会造成瘤胃功能减退,瘤胃微生物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肉牛采食量、反刍次数减少,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等。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肉牛神经内分泌、生化指标、肉品质、免疫、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概述了缓解肉牛运输应激的相关措施,以期为肉牛运输应激后续的相关研究及生产过程中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输应激对肉牛不仅仅在屠宰性能有较大影响,处理不当对于后期的生长性能也有较大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运输应激的发生机制及对肉牛生长与屠宰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以往经验提出了部分抗应激方案,旨在为今后肉牛生产中避免、降低运输应急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输应激一直是肉牛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生产管理不当可能对肉牛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北牛南调和异地育肥使肉牛运输成为我国大动物运输的主体,但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很多运输管理细节缺乏标准,操作仍主要依靠经验。目前,针对我国肉牛运输状况进行的调查较为缺乏,本试验目的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肉牛运输现状以及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本试验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公司平台,向我国各省的肉牛养殖人员发送在线问卷,在2周内共收到160份有效答卷,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国内肉牛运输现状、养殖人员对肉牛运输应激的认识以及牛呼吸疾病综合征(BRDC)的防治现状等。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有一定认知,同时也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运输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符合我国畜牧业国情的肉牛运输相关规章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肉牛在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的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的话,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肉牛养殖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应对肉牛实际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激综合征,尽量减少因此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影响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防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应激综合征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分析其危害,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应对肉牛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激综合征而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牧繁农育、北繁南育是中国肉牛产业模式的典型特点,牛群运输是肉牛产业的重要环节。短距离或长距离的运输导致牛只出现运输应激,出现精神紧张、疲劳、脱水、生产性能下降、发病率提高、肉品质变差等问题。在运输前后及运输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措施可以缓解肉牛运输应激,降低发病率和死淘率,保障牛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1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概况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是肉用犊牛或架子牛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导致动物机体整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继发感染多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大量增殖而引起的一种运输应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病理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比较了3种抗应激处理措施防控肉牛运输应激的效果。74头试验牛分4组,分别在运输前用牛支原体弱毒疫苗滴鼻、肌内注射泰乐菌素或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并设不做任何抗应激处理的对照。分别对试验牛起运前及运达后体温、血细胞数目、血清中酶含量、牛支原体抗体水平、生长速度、发病率、死亡率及治疗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起运前及运达后试验牛体温、血细胞数及牛支原体抗体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泰乐菌素肌注组试验牛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试验牛治疗成本为抗应激处理组治疗成本的15.9倍。结果表明,运输前进行抗应激处理有利于降低肉牛运输应激,起运前肌注泰乐菌素抗运输应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一)运输时间 肉牛运输最佳季节应选择春、秋季,这两个季节温度适宜,牛出现应激反应现象比其他季节少.夏季运输时热应激较多,白天应在运输车厢上安装遮阳网,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冬天运牛要在车厢周围用帆布挡风防寒冷.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牛肉的营养价值很高,但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选择牛肉制品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肉牛在交易中经常需要运输,而因运输造成的应激反应却会对肉牛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体增重、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抗应激的方法有很多,均为提高肉牛抵抗应激的能力,从而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为例,综述了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为南方地区在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减少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的、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病理反应,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易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分析和总结了1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为例,综述了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为南方地区在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减少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在长距离贩运过程中受到多种应激原的刺激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引起消化道、呼吸道甚至全身病理性反应的综合征.病牛主要症状是高烧、气喘、咳嗽、流出黏稠鼻液以及腹泻等.普遍发生于新引入的肉牛中,发病率大约为70%,病死率可超过10%,有时可达到40%左右.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规模化肉牛养殖的兴起,内蒙古作为我国和世界重要的高品质牛肉输出基地,其肉牛产量持续增加,但由于运输环节福利理念的欠缺以及操作不规范,肉牛在运输后出现了瘀伤、血斑、DFD肉、胴体重量减轻、运输应激等问题,导致部分牛肉色泽不佳、风味劣化、肉品等级降低,严重影响着牛肉的营养和安全性、肉牛产业以及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因此,肉牛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日益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综述了内蒙古肉牛运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改善肉牛运输中动物福利的措施,以期为改善肉牛运输福利提高牛肉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肉牛运输热是肉牛转场育肥过程中长发的疾病之一,抓好肉牛运输前、运输过程中及运输抵场后三个环节的管理技术措施,将对降低该疾病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户养殖的肉牛主要采取6月龄断奶,断奶后除部分母犊牛作为基础母牛留用外,其余的均被育肥场购买。在多数情况下,肉用犊牛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运输后抵达集中育肥场。肉用犊牛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给肉牛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其中肉牛运输热是较常见的应激疾  相似文献   

20.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采食、饮水等习惯都有所变化,加之气候等相关环境条件也发生改变,容易使肉牛发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如果对该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必然会导致牛表现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现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进行论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望给广大养牛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