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一例奶牛发生牛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支原体是严重影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病原。2008年我们报道牛支原体导致"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以来,主要在肉牛发现该病。本文从临床出现类似症状的运输后发病奶牛采集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等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牛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2.
抗应激处理对肉牛引入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方法]对两批共99头牛分别进行启运前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第一批)与盐酸氯丙嗪(第二批),途中运输时间分别为36 h与48 h,运输途中不给食物与饮水。牛运抵后继续观察35 d,记录发病情况。[结果]两批对照牛的平均发病率为67%。小体重组(250-300 kg)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大体重组(300-350 kg组和350-400 kg组)发病率(P〈0.05)。虽然接种疫苗诱导产生了抗体,但接种应激加重了牛引入后发病。牛运输前肌注盐酸氯丙嗪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且0.6 mg/kg比0.3 mg/kg效果更好(P〈0.05)。[结论]启运前采用肌注盐酸氯丙嗪的抗应激处理能显著降低牛引入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选取头胎荷斯坦牛140头为试验组,试验阶段Ⅰ(8月19日~9月6日)饲喂MPlys和MPmet含量为7.2%、2.4%的试验日粮,试验阶段Ⅱ(9月7日~9月30日)饲喂MPlys和MPmet含量分别为6.6%、2.2%的试验日粮,试验期内监测生产性能指标,并与2012年同期的135头头胎荷斯坦牛相关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当试验阶段Ⅰ结束时,期末比期初产奶量提高了3.34kg/(头·d),提高了10.48%,该阶段平均产奶量提高1.45kg/(头·d),增幅比对照组提高1.48kg/(头·d),提高了4.4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阶段Ⅱ,当MPlys和MPmet水平降为6.6%、2.2%时,产奶量出现下降趋势,但平均产奶量仍较试验前提高了1.84kg/(头·d),增幅比对照组提高1.62kg/(头·d),提高了4.86%,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全期单产增加量比对照组多出1.55kg,提高了4.65%,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在试验阶段Ⅰ持续增加,进入试验阶段Ⅱ则出现下降。整个试验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饲料转化率由1.55提高到1.62,提高了4.52%;乳脂率、乳蛋白等理化指标也有明显改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日粮小肠代谢蛋白中氨基酸水平可增加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牛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牛支原体是一种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病原,能导致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国外已证实,该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牛支原体的毒力因子及免疫机理均不十分清楚,缺少其相应的有效疫苗和检测方法,而且,牛支原体对许多常用抗生素不敏感,从而,给临床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我国自2008年首次报道了牛支原体肺炎,但对牛支原体病危害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妨碍了对该病的有效防治。论文分析归纳了牛支原体病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毒力因子、免疫与疫苗、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我国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支原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引起成年牛乳房炎和犊牛肺炎、关节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从有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中采集牛奶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扩增)和16S rRNA测序等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牛支原体感染,同时还有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