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有效提升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水平,提高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对山西农业的贡献,以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山西旱作节水农业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所涉及的农艺节水、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制约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山西旱作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措施。对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山西农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多年来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实践分析,认为在甘肃省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根据省情和区情的特殊性,今后甘肃省的节水农业发展仍然需要坚持以旱作节水农业为主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盐津县旱作节水农业取得的成就和推广过的节水农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挖掘盐津县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必要性,找准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盐津县节水农业应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挖掘常规农业在节水方面的潜力,加强项目的后续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旱作节水农业科技进展与未来研发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科学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提出了旱作节水农业的概念,阐述了旱作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总结了相关领域进展和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以色列、土耳其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及农业推广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两国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上的3点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环县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中综合应用拦水、蓄水、保水、节水、增水等旱作节水技术所取得的显成效和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旱作农业的措施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的实施;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建设质量;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农民的科技素质;改革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旱作节水农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几年来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初步建立了适合该地区大力推广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并对今后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水危机,解决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从河北省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对旱作节水农业内涵的认识,提出了今后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方向,对旱作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大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对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旱作节水农业机械装备,是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重要的工程措施。基于此,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工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宁夏旱作农业发展要完善"两个体系",实现"三个提高",进一步扩大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扬黄水延伸高效补灌农业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有效增加旱作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地域广阔,旱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系统阐述了旱作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旱作农业的意义和必要性。针对黑龙江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旱作农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北京种业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是北京种业快速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了发展首都种业会展经济,积极筹备并成功举办2014年北京世界种子大会,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北京2011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总结了宁夏旱作农业发展历程中的5个重要阶段,明确提出了今后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措施。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并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发展对策是构建发展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体系;构建高效利用降水资源的旱作避灾型区域优势特色农业结构;构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体系,不断创新深化地膜覆盖技术内涵,增加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覆膜保墒集雨(或集水)补灌技术实施和推广力度;努力构建发展旱作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宁夏旱作农业发展上台阶,力争把宁夏旱作农业区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国家级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热带、亚热带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阐述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意义,并对热区发展早作农业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表明陕西种植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陕西农村种植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种植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二是商业保险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农户的有效需求受到制约;四是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缺乏制度化支持。基于"三农"视角,提出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选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种植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加强种植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大对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旱地冬小麦自然降水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求黄土台原旱地冬小麦的适宜耕作栽培技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比较了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与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的蓄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各技术模式中,其农田效应、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最好,其次是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能融“深松深层贮水效应”、“秸秆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身,可显著改善旱地麦田水、肥、气、热环境条件;与传统耕作比较,该模式在夏闲期可多贮水84.4 mm,蓄水率提高18.2%,小麦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5.56kg/(mm.hm2),增产40.6%,是陕西渭北及同类地区旱地小麦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琳 《农学学报》2021,11(2):86-91
陕西省山阳县位于西部茶区北缘,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40年的种茶历史。因其生态环境优良,土壤偏酸性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早春气温回升慢,干物质积累丰富,茶叶品质好,已成为陕南茶叶的一支新秀。但仍存在着耕作管理方式粗放、生产加工成本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慢、品牌多乱杂等影响和制约茶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从积极引进人才、加大技术指导、品牌建设、宣传展销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茶叶高质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稻-鸭共作模式对稻田水地温及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南稻(Orza sativa L.)-鸭共生对稻田水地温及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重的影响,探讨稻鸭共作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测定指标为稻田土温、水温及不同时期水稻干物质重。[结果]稻-鸭共生模式能改善稻田的物理状况,增加稻田水体和土壤温度,提高水稻的干物重。[结论]稻-鸭共作对改善水体理化性质,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春小麦不同前茬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利用效率的研究,初步认为合理轮作倒茬不仅是培肥地力,解决旱农生产地区肥料不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充分发挥自然降水,协调肥水关系,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产粮食的有效措施。根据旱农生产区的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合理轮作倒茬对发展旱农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