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锯缘青蟹与三疣梭子蟹幼体饵料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在国内有关蟹类幼体食性研究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在生产性试验的同时,选用常用的饵料,进行幼体饵料效果的试验,以探讨和比较不同种类的饵料效果,为两种蟹幼体培养和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参考。 饵料试验:笔者分别在1991年和1994年在罗源湾育苗基地、宁德市横屿育苗基地及飞鸾工贸公司育苗场,在进行批量生产的同时进行试验。 青蟹幼体和梭子蟹幼体各取自同一抱孵蟹孵化的同一批幼体(锯缘青蟹的亲蟹来源于本地和泉州鲤成区,三疣梭子蟹亲蟹来自东山县马銮湾)文中Z_1、Z_2、  相似文献   

2.
<正> 单胞藻类是三疣梭子蟹前期幼体的重要饵料,也是其幼体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卤虫的培养饵料和营养强化剂,是稳定育苗水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培育结果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育苗的成败。本文就是1994年在本所清江试验场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时对植物性饵料成功地培养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真蛸浮游幼体阶段的营养需要,研究了几种饵料生物对真蛸浮游幼体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轮虫不宜作为真蛸浮游幼体的生物饵料;恒温培养试验得出混合营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优于混合营养强化的蒙古裸腹溞,并优于小球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及蒙古裸腹溞;常温试验得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的饵料效果最好,而微囊营养强化剂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好于混合营养组合。综上所述,可认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是真蛸浮游幼体期比较适宜的饵料。  相似文献   

4.
高振华 《科学养鱼》2016,(11):59-60
正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因育苗水体小、幼苗密度大、各种饵料残余等原因,易使水质恶化,幼体易感染一些病害。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三疣梭子蟹育苗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防治三疣梭子蟹病害的有效办法,现将具体疾病预防措施及常见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具体预防措施1.做好亲蟹和抱卵蟹的疾病预防工作亲蟹健壮是育苗的基本保证,只有健壮的亲蟹才  相似文献   

5.
汤年进 《齐鲁渔业》1998,15(4):44-44
为降低三疣梭子蟹育苗成本,从Z2开始,用“高成”牌幼体开口饵料替代部分卤虫幼体,育苗效果与完全使用卤虫幼体相同。“高成”饵料投后不溶解,不影响水质省工省力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黄海蟹类资源情况,并识别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各阶段形态,利用2018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黄海海州湾及邻近水域的鱼类浮游生物大面综合调查获得的海洋蟹类幼体样品,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形态学方法对梭子蟹科溞状幼体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春夏季调查水域共出现3种梭子蟹科幼体: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可准确识别3个物种。对3种梭子蟹溞状幼体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背棘与额棘形态、尾叉外缘小刺的有无可作为区分上述3种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根据3个物种幼体形态特征建立了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分类检索表,基于检索表对幼体进行分类鉴定,并选择8月上旬航次形态学鉴定的80个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24个日本蟳溞状幼体、70个双斑蟳溞状幼体样品进行分子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上述3种蟹类溞状幼体的形态学鉴定准确率分别达到93.75%、100%和97.14%,误判皆发生于溞状幼体Ⅰ期梭子蟹科3个物种之间。研究初步建立了黄海中部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形态鉴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孝连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12,34(1):110-116
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单胞藻类是三疣梭子蟹幼体前期的重要饵料,是幼体动物性饵料生物轮虫、卤虫的培养饵料和营养强化剂,是稳定育苗水质的重要因子,其培养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育苗的成败,是育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是1994年本所清江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课题研究中植物性饵料培养的总结,现介绍如下:一、培养方法从五月份开始,藻类培养采用三级培养方法:一级的三角烧瓶保种培养;二级的挂袋扩种培养;三级的室内水泥池大面积培养。(一)保种主要用于二级培养接种使用。1.培养容器为250~500ml的三角烧瓶。2.藻种:角毛藻、金藻…  相似文献   

9.
王伟  刘昌杰 《齐鲁渔业》2000,17(5):32-33
日本对虾幼体对日光的光照强度适应范围较广,可利用中国对虾育苗设施用自然光或在扇贝育苗池这样近黑暗的极弱光照环境下育苗,均能确保幼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出苗量相对稳定在5~7万尾/m3左右。但对三疣梭子蟹幼体而言,光照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有资料报道:“三疣梭子蟹幼体所需光照强度至少在1000lx以上,以 3 000lx为适;光照强度低,使幼体蜕皮和生长推迟”。究竟弱光照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影响程度如何,国内未见报道。笔者1999年利用扇贝育苗池进行三疣梭子蟹育苗,对此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梭子蟹等蟹类育苗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批或几批苗种Z1变Z2困难,尤其在二茬苗的生产中更为明显,由此造成育苗失败,给生产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遇到此类问题,生产厂家主要在水质、饵料、药品等方面找原因,往往忽略了查找抱卵蟹培育过程中各项措施是否得当,胚胎发育是否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笔者从事蟹类育苗生产工作多年,现将自己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 ,是人工增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但是我区目前用于养殖的梭子蟹苗种基本上来自于自然海区。为了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的技术水平 ,促进我区梭子蟹养殖的产业化发展 ,笔者于 1 999~ 2 0 0 0年进行了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初步摸索出符合舟山地区实际的育苗方法。现将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供参考。一、亲蟹暂养1 .亲蟹选择育苗用的抱卵亲蟹必须活力强、无外伤、附肢健全、卵块坚实、卵块边缘清晰 ,卵呈淡黄色或棕黄色。不宜选用卵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亲蟹 ,以免在运输或入室过程中由…  相似文献   

12.
<正>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近几年随着海区自然资源的衰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育苗高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1 育苗设施 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室进行梭子蟹育苗,水  相似文献   

13.
张耀辉   《科学养鱼》2001,(10):37-38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其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当年可长成商品蟹,是人工增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但是在我区目前用于养殖的梭子蟹苗种基本上来自于自然海区。为了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水平,促进我区梭子蟹养殖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1999~2000年进行了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初步摸索出了符合舟山实际的育苗方法。现将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供参考。一、亲蟹暂养作为育苗用的抱卵亲蟹,必须活力强,无外伤,附肢健全,卵块坚实,卵块边缘清晰,卵呈淡黄色或棕黄色。不宜选用卵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4.
<正> 轮虫是鱼、虾、蟹类幼体的优质开口饵料,富含甲壳动物变态蜕皮的激素,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在人工育苗生产中,当所培育的苗种幼体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轮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饵料品种。轮虫系小型活体,不污染水质,经技术处理,可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亲蟹培育及提高其受精卵孵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本人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长峙试验场参加梭子蟹工厂化育苗管理时观察记录为参照依据,结合往年育苗资料总结分析整理而成。文中叙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繁殖亲蟹优选自然海区雌性梭子蟹培育为佳。受精卵孵化时胚胎心跳是膜内幼体放散预兆之一,这时心跳在每分钟180~230次之间。提倡膜内幼体放散在小水体中进行,然后选优入育苗池培育,有利于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幼体变态率和以后仔蟹蜕壳成活率。亲蟹培育提温快慢对幼体变态及仔蟹蜕壳关系极大,低温阶段升温适当可快、高温阶段升温要慢,每天提温幅度前期为0.5~1.0℃;中、后期为0.5℃。亲蟹投喂饵料要优质。  相似文献   

16.
魏国重  裴光富 《水产科学》2007,26(3):173-174
单胞藻在海水动物育苗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高、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海水动物育苗的质量和产量。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Cleve)在自然海水中分布广泛,是引起海水赤潮的主要藻类之一,同时也是海水动物幼体的主要饵料,是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梭子蟹(Portunus trituuberculatus)和青蟹(Scylla)涵状幼体的适宜开口饵料。骨条藻营养丰富,对幼体生长、发育和变态起重要作用,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期间的有关攝食食性、育苗管理技术及其防病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育苗生产工艺能在4m~3水体中培育出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416800吸,为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我们了解国内外在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这一节段的出苗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海水桡足类的营养及在鱼、虾、蟹幼体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桡足类在海洋食物网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各种海洋经济鱼类和甲壳类的重要饵料,也是经济水产动物人工育苗阶段的优质活饵料源。研究海水桡足类营养和应用效果,对提高海水鱼、虾、蟹类幼体变态率、成活率、苗种质量和育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爱民 《河北渔业》2001,(1):21-22,27
<正> 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是很受市场欢迎的大型海产食用蟹类。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资源量锐减,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因此,三疣梭子蟹养殖近二三年在环渤海地区发展较快,这就对苗种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在2000年于黄骅市利用天然海捕抱卵蟹进行了育苗生产,平均单方水体出苗量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属大型海洋蟹类,其良好的市场前景及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该种类的养殖与发展,但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存在忽成忽败的问题,生产极不稳定。多年来,笔者辗转于潍坊、烟台等地,一直从事三疣梭子蟹的全人工育苗技术工作,针对育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从技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