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在细胞水平探讨皮质酮(CORT)诱导HT22细胞凋亡的机制,以模拟冷应激过程中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的作用。试验组HT22细胞用500μmol/L CORT处理3 h,对照组不予处理。用CCK8法检测CORT对HT22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为了进一步研究CORT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是否是由线粒体凋亡通路介导的,用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0μmol/L CORT处理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Cyt-c、Bax/Bcl-2及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500μmol/L CORT处理3 h会导致HT22细胞凋亡,并且线粒体凋亡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Fas/FasL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中的作用,用10μmol/L CdAc_2和10 mg/L Anti-FasL单独或联合处理PC12细胞12 h,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ID、caspase-9、caspase-3、PARP的活化情况,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处理组细胞凋亡率、tBID/BID比值、Bax/Bcl-2比值、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降低(P0.01);与Cd处理组相比,Anti-FasL与Cd共处理组细胞凋亡率、tBID/BID比值、Bax/Bcl-2比值、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Fas/FasL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醋酸镉和乙酰半胱氨酸(NAC),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与线粒体膜电位,探讨了镉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及NAC的保护效应。结果显示,作用12 h,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坏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而NAC保护组与染毒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坏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择的镉浓度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是以凋亡为主,氧化应激直接参与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NAC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诱导MDCK细胞线粒体凋亡中的作用,试验用4 mmol/L GM和2μmol/L抑制剂CsA(cyclosporin A,CsA)单独或联合处理MDCK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MPTP开放情况和细胞凋亡率;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检测线粒体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Bax与Bcl-2表达量,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活化情况,Cyt C和AIF释放。结果显示,CsA能够显著或极显著抑制GM引起的MDCK细胞MPTP的开放,细胞凋亡率的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cl-2/Bax比值下降,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的活化以及Cyt C与AIF的释放(P0.05或P0.01);说明MPTP正向调节GM引起的MDCK线粒体凋亡。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PARP-1蛋白在镉(Cd)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中的作用。本研究用RTCA技术检测C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PARP-1与AIF蛋白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Cd与NAC或DPQ共孵育对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以及活性氧的影响。结果显示,Cd影响了细胞的增殖并上调PARP-1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氧(ROS)的生成,抑制PARP-1的活性后细胞凋亡率下降并且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内ROS的含量都恢复到相对正常水平;添加NAC处理后减弱了Cd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了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PARP-1蛋白和氧化应激在Cd致NRK-52E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镉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应用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凋亡率、细胞周期与线粒体膜电位及胞内钙离子稳态。结果表明:镉处理后,细胞活性下降,呈现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大。研究发现,镉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胞内钙离子稳态来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中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冷冻-解冻后囊胚腔的恢复情况,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TUNEL法检测胚胎中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分析多种Caspase活性,以及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功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冷冻-解冻后囊胚的囊胚腔恢复率(31.03%)和囊胚细胞数(31.81)与新鲜囊胚(100.00%和38.17)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冷冻后囊胚的线粒体膜电位(0.46)与新鲜囊胚(1.02)相比显著下降(P0.05)。TUNEL凋亡染色后,冷冻囊胚中凋亡阳性细胞的比例(10.13%)显著高于新鲜囊胚(5.92%,P0.05)。Caspase原位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an-caspase、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冷冻-解冻囊胚的荧光强度值(20.65、20.60、17.58和19.88)均显著高于新鲜囊胚(7.41、6.46、5.47和6.32,P0.05)。经qRT-PCR检测,冷冻组中Caspase-8、Caspase-9、TNF-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新鲜组(P0.05),BCL-2、SOD-1的mRN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综上表明,玻璃化冷冻可造成猪孤雌激活囊胚线粒体功能下降,并在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上共同介导囊胚内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锰致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取对数生长期鸡支持-生精细胞,用含0、2、3、4mmol.L-1MnCl2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Westernblot法检测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3(Caspase-9,3)活性。用含MnCl2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处理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Caspase-9,3活性逐渐升高(P0.01)。线粒体途径介导的凋亡是锰对鸡生殖毒性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4,(9):1513-1519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分别用0、0.5、1.0、2.0μmol/L醋酸铅作用12h后,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醋酸铅对其增殖的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醋酸铅引起的NRK凋亡,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广谱抑制剂和caspase-9的抑制剂(Z-VAD-FMK和Ac-LEHD-FMK)对醋酸铅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醋酸铅明显抑制NRK细胞增殖,且呈一定剂量效应,IC50为(2.44±0.32)μmol/L;凋亡检测表明,随着醋酸铅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现象越明显;明显减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体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aspase抑制剂能显著抑制醋酸铅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醋酸铅抑制NRK细胞增殖,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依赖性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而诱导NRK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采用不同浓度DSS诱导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周期;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显示,随着DSS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并导致细胞GOG1期阻滞,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减少,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结果表明,DSS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ELISA法检测Caspase-3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12.5~50.0 μg·mL-1 ZEA显著抑制DF-1细胞增殖(P<0.01),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25.0 μg·mL-1 ZEA处理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LDH和Caspase-3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中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Bcl-2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ERs相关基因GRP78、ATF6、ATF4、CHOP、PERK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综上表明,ZEA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导致细胞凋亡并对鸡胚成纤维细胞发挥毒性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ZEA对鸡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解毒手段奠定基础,对相关禽类疾病治疗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肉鸡原代肝脏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细胞凋亡、抗氧化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8~20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分离的肉鸡原代肝脏细胞(BPHs),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试验组分别添加1μmol/L和2μmol/L的AFB_1,对照组添加等量的DMSO。结果表明:随着AFB_1浓度的升高,线粒体Ⅲ和Ⅳ呼吸作用显著增强(P0.05),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却显著下降(P0.05);随着AFB_1浓度的升高,线粒体电位下降,并呈现浓度依赖型模式,当AFB_1为2.5μmol/L时BPHs线粒体电位显著下降(P0.05);AFB_1极显著引发了ROS的产生(P0.01);高浓度的AFB_1(2.5μmol/L)处理使得BPHs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以及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加(P0.05);AFB_1显著提高了Nrf2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HO-1、SOD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高浓度的AFB_1(2.5μmol/L)显著提高了NQO1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以上研究结果显示,AFB_1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解偶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大量产生,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 RNA表达下降,而Nrf2基因m RNA表达增强。AFB_1导致胞内ROS上升引发氧化应激,可能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旨在通过构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腺病毒干扰载体,研究其对BCG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在BCG诱导RAW264.7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笔者构建RIP1腺病毒干扰载体,并转染感染BCG的小鼠RAW264.7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周期等指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CG感染显著上调了RIP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提高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凋亡率,当RIP1被干扰后,BCG感染后的RAW264.7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显著下调,线粒体膜电位和抑凋亡蛋白表达量上调。同时,BCG感染后细胞周期滞留于G_1期。BCG感染可有效上调RIP1表达量并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RIP1通过下调BCG感染后RAW264.7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上调活性氧含量并提高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从而参与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CK2在鸡细胞型朊蛋白(ChPrP~C)高表达和抑制表达的DF-1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hPrP~C表达量的关系,以DF-1-PrP和DF-1-SiRNA-3细胞为模型,DF-1细胞为对照,分别用0、25、50、100nmol·L~(-1)米托蒽醌处理以抑制CK2,检测细胞对鼠尾胶原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PRNP基因mRNA转录。结果显示,DF-1-PrP、DF-1-SiRNA-3和DF-1细胞的PRNP基因mRNA转录量随着米托蒽醌浓度的增加均减少,其增殖、黏附、侵袭能力相应下降,而总凋亡率均升高;但在同一米托蒽醌浓度下,DF-1-PrP细胞增殖、黏附、侵袭能力始终高于DF-1细胞,总凋亡率均低于DF-1细胞;DF-1-SiRNA-3细胞则相反。表明ChPrP~C的高表达可促进DF-1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抑制其凋亡,而ChPrP~C的低表达则相反;CK2在ChPrP~C介导DF-1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hPrP~C生理功能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72-1675
为研究α-硫辛酸(α-lipoid acid,α-LA)对镉致PC1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保护作用。10μmol/L醋酸镉和100μmol/Lα-LA单独或联合作用PC12细胞24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量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释放。结果表明,镉引起细胞凋亡率上升,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极显著下降(P<0.01),Cyt C从线粒体释放进入胞浆中(P<0.01);α-LA联合Cd处理,细胞凋亡率下降,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下降,Bcl-2/Bax比值升高,并且能抑制线粒体中Cyt C的释放。表明α-LA对于镉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敌百虫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在建立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0、5、20、80mg/L敌百虫染毒,在染毒后的不同时间测定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i、ROS含量和ATP酶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染毒12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②染毒12h,各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其中80mg/L组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染毒0.5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12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染毒12h和24h,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染毒12h,细胞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逐渐降低,20、80mg/L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上述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敌百虫暴露可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且ATPase活性降低,提示细胞凋亡在敌百虫所致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线粒体在玉米赤霉烯酮(ZEA)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联合染毒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SCs)内质网途径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机制。将对数生长期仔猪SCs分为对照、ZEA+DON、线粒体分裂抑制因子-1(Mdivi-1)和ZEA+DON+Mdivi-1 4个处理,处理24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率,采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及内质网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内质网途径凋亡相关基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途径凋亡相关蛋白PERK、ATP4、CHOP和e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ZEA+DON处理相比,添加Mdivi-1可极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缓解细胞、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损伤。2)与对照处理相比,Mdivi-1处理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ZE...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铬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作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研究材料,应用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凋亡率、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胞内钙离子稳态及活性氧水平。结果显示:0.5、1.0和2.0μmol/L CrCl_3促使细胞活性下降、呈现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大,胞内活性氧增多。铬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干扰胞内钙离子稳态,氧化损伤来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鼠源H9C2心肌细胞进行试验,共分为6组,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模型组(10~(-6)mol/L去甲肾上腺干预48 h);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同样处理后,加入卡托普利5 mg/L;五味子醇甲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同样处理后,分别加入五味子醇甲5,10,20 mg/L,作用48 h。通过观察HE染色细胞的形态变化,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CT-I、CT-T、ET-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对心肌细胞的形态具有改善作用,并下调了CT-1、CT-T、ET-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T-I、CT-T、ET-1蛋白表达,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伏马毒素B_1(F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及作用机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FB_1处理HUVEC,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氧化应激,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FB_1处理组在低质量浓度(2.5、5μg·mL~(-1))短时间(6、12h)处理后细胞活力变化不显著,超过此剂量和时间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质量浓度为10、20μg·mL~(-1) FB_1处理组活性氧(ROS)的荧光信号增强;FB_1处理组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时阻滞,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转录升高,Bcl-2转录显著降低(P0.05),Caspase-9和Bax转录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F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能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UVEC凋亡。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FB_1对人类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