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也被称为奥者士奇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尽管在一些国家伪狂犬病已经被根除,但在我国的许多省份该病仍然呈地方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文中对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的B类多种动物共患病。PR呈全球性分布,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有PR的报道。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对其危害大。主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猪伪狂犬病的发生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奥叶兹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Suis herpesvirus 1)所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正>猪伪狂犬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我国将其列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疫苗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家畜的主要症状有奇痒、发热、脑脊髓炎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一旦疫病发生,该病毒可感染脑神经,形成"潜伏感染",终身带毒,很难根除,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猪伪狂犬疫苗的分类目前,对该病的防控,国内外均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结合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6.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ridea)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和产仔旺季。猪自然感染PR是通过鼻腔和口腔的途径,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内,还可能发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病变~([1])。PRV潜伏期一般为3~  相似文献   

7.
李先泽  王文庶 《兽医导刊》2019,(4):173-173,222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狂痒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对伪狂犬病的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方面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或Aujeszky Disease,AD)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B类传染病(OIE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感染伪狂犬病的损失和伪狂犬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9.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宿主,猪感染PRV后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不同差异很大。新生仔猪及15日龄以内的仔猪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死亡率达100%。育肥猪常呈隐性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多耐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奇痒(猪除外)及繁殖障碍。为了对伪狂犬病有一个较深的理解,本文将从伪狂犬病概况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2012年后猪伪狂犬病在国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是引起目前生长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母猪发生流产的主要病原,1986年Vanoirschot首先建立了针对g E的阻断ELISA方法,该方法自建立起,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且过去几十年,世界上一些主要伪狂犬病流行国家相继启动了根除计划并已取得了成功。目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在借鉴国外伪狂犬病净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江苏省目前养猪条件下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的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免疫→检测→淘汰→补充阴性后备猪→免疫→检测→淘汰"的净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江苏省的2家规模种猪场在实施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6)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最早发生于1813年,1894年瑞士首次使用"伪狂犬病"这个词命名该病。1902年Aujeszky通过研究发现该病病原为病毒,此后研究人员证实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将其命名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也称猪疱疹病毒1型[1]。在我国,1947年时刘永纯首次在上海分离到PRV,1956年国营宝泉岭农场暴发猪伪狂犬病,1957年四川华阳出现此病,此后PRV一直在我国流行。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呈现新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徐华  王俊锋 《猪业科学》2017,34(6):112-113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猪伪狂犬病主要引起新生仔猪发热、神经症状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并造成大量死亡;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目前,全国每个省份均有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底完成所有种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信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生猪大市,猪伪狂  相似文献   

14.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PRV由Aujeszky在1902年发现并鉴定,因此该病又叫奥耶斯基病[1]。猪伪狂犬病呈现典型的潜伏感染,任何年龄的猪耐过急性感染后,均能形成潜伏感染,病毒在猪体内终生潜伏,一定条件下潜伏的病毒可以激活,引起复发性感染并向外散毒,这种机制导致伪狂犬病很难根除[2]。  相似文献   

15.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原发宿主和长期的带毒者,感染最为普遍,羊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过去报道较少,但近几年来,羊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报道逐渐增多,表现出潜在的流行之势。其临床症状特征是:患病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故山羊伪狂犬病又名传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如欧洲各国、美国、中南美各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我国自1947年在上海首先报道猫发生本病以来,至目前已  相似文献   

17.
王印 《北方牧业》2007,(17):9-9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型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动物传染病。该病感染猪后,可引起种猪大量流产、死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PR)又名奥耶斯基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均呈致死性感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通过实施根除计划,英国、丹麦、荷兰、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经在家畜或全部区域内实现了该病的根除。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频繁发生伪狂犬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10月,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署(APHIS)发布第1923号技术公告《伪狂犬病及其根除——美国经历的回顾》,详细阐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美国伪狂犬病根除项目。该报告从养殖业背景、伪狂犬病毒的特性和历史、早期控制伪狂犬病的诸多尝试、疫苗以及诊断方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开展根除项目的背景,总结了5个州的试点情况、全国根除项目的实施、各个州根除的历程及应急响应。该报告也记录了国家伪狂犬病根除项目的发展与其受到行业认可的整个过程,包括在行业内以及州/联邦官员之间对于是否采取根除措施的辩论、资金筹措、疫苗和检测方法的发展与选择等。同时,也讨论了根除项目的成本效益、再次引入野生猪所带来的威胁和得到的经验教训。鉴于该报告对于我国开展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参考意义,译者翻译并整理了该报告全文,并将以连载的形式刊发于本杂志,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但是猪感染后无奇痒症状,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高病死率,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国际兽疫局(OfficeIntem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2008年,我国农业部也将伪狂犬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等有本病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