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贵州烟叶主要物理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优化贵州烤烟栽培技术及选择卷烟工业塞地提供参考,分析评价了贵州9个主产烟区2个等级(C3L和C3F)1704个烤烟样本的主要物理性状,并与巴西、津巴布韦烤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的烟叶与进口烟叶的关联度较大,综合性状较好,与烟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黔西南、六盘水的烟叶含梗率也较协调,六盘水、黔西...  相似文献   

2.
河南烟区烤烟经济性状的灰关联聚类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河南省不同烟草种植区烤烟经济性状的差异,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和决策分析方法分别对河南省10个烟草种植区的烤烟产量、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3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烟区烤烟经济性状的差异,10个烟草种植区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包括三门峡、洛阳和济源烟区;第Ⅱ类群主要包括信阳烟区;第Ⅲ类群主要包括许昌、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漯河烟区;第Ⅳ类主要包括商丘烟区。各类群烟区烤烟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为:许昌、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漯河烟区表现最优,综合评价值为0.98;三门峡、洛阳和济源烟区次之,综合评价值为0.93;信阳烟区相对较低,综合评价值为0.89;商丘烟区综合评价值最低,为0.85。  相似文献   

3.
河南烟区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河南许昌、平顶山、洛阳、三门峡、南阳、驻马店、济源等7个产烟区C3F烟叶样品,进行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以明确各产区适栽品种及烟叶香味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烤烟的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平均含量偏高,烟碱、氯平均含量及糖碱比基本适宜,总氮、钾含量及钾氯比偏低,淀粉、氯、糖碱比、钾氯比均存在广泛变异;不同品种适种于不同地区,南阳适宜种植云烟87、云烟85、中烟201,三门峡适宜栽种中烟201、云烟87,许昌适宜栽种中烟100、NC89,洛阳适宜栽种中烟100、中烟101、NC89,平顶山适宜栽种中烟100、NC89,驻马店适宜栽种云烟87,济源适宜栽种中烟100;不同产区烟叶香味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且分布不平衡。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烟叶中香味物质的含量特征,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提高烟叶质量,强化香型风格,促进地方烟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典型浓香型产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8个典型浓香型烟叶产区(安徽皖南、广东南雄、河南许昌、河南漯河、河南南阳、湖南浏阳、湖南郴州、山东潍坊)X2F、C3F和B2F等级的烟叶,共计72个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派生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总糖、还原糖、钾、糖碱比和钾氯比几个方面,安徽皖南、广东南雄、湖南郴州和湖南浏阳4个南方浓香型烟区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较高,糖碱比与钾氯比较大,河南许昌、河南漯河、河南南阳和山东潍坊4个黄淮烟区与之相反;安徽皖南、广东南雄、湖南郴州、湖南浏阳产区钾氯比适宜,河南许昌、河南漯河、河南南阳、山东潍坊产区糖碱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与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间、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间的相关关系,为烤烟新品系相关性状指标的选育及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KDN-2、C81-2-2、K326和云烟87为材料,在采用模糊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CCUI)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感官及外观质量评价权重得分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指标间的灰色关联。【结果】(1) B2F和C3F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2) B2F和C3F烟叶CCUI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3) B2F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权重得分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均高于与C3F的关联度;但B2F的CCUI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则低于与C3F的关联度;(4)主要经济性指标与CCUI、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间有一定的关联度关系。【结论】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经济性状指标与烟叶的CCUI、外观和感官质量指标评价权重得分间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烤烟品种K326化学成分分析及聚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19个县(市、区)烤烟品种K326的X2F、C3F、B2F 3个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通过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云南烟区划分为4类,即高氯低钾区、高钾低碱区、高糖低氯区、高碱低糖区,其中第2类和第3类烟区烟叶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新平县、耿马县、马龙县、景东县和禄丰县.  相似文献   

8.
南阳烟区烤烟品种NC89、云烟87和豫烟6号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阳烟区2008~2009年间3个不同品种烤烟理化特性和产质量进行分析。南阳地区种植NC89、云烟87、豫6,观察其物理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各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参试品种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均在适宜的范围内。豫6的叶长、叶宽和叶质重较大。②同一地区、不同烤烟品种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化学成分在适宜范围内;豫6品种糖碱比较适宜,云烟87稍高。③不同烤烟品种烟叶之间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差异也较大。④2008~2009年致香物质总量顺序:豫6>NC89>云烟87。豫6和NC89品种总体烟叶质量表现较好,适宜在南阳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河南省不同地区403个烤烟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物质、苯丙氨酸类物质、类西柏烷类物质、棕色化产物类及香气物质总量在地区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香气物质总量(除新植二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河南烟区分为3类:洛阳、商丘、济源、郑州、南阳五地区,其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平均在169.48~189.44μg/g,与其它两类相比含量最低;平顶山、三门峡、许昌、漯河四地区,总含量平均在237.66~251.73μg/g,居于中间水平;驻马店、信阳、周口三地区,其香气物质总量在三类中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三门峡东部、河南豫中烟区及非洲津巴布韦同等级(C3F)共计35个烤烟样本为供试材料,对烟叶主要非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三门峡东部烤烟挥发碱含量在适宜范围内,挥发酸含量较低。烤烟有机酸中苹果酸、柠檬酸、油酸、亚油酸、丙二酸、琥珀酸、草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及有机酸总量在3个地区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三门峡东部烤烟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豫中和津巴布韦烤烟,而油酸含量显著低于豫中烤烟,琥珀酸和草酸含量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烤烟。3个地区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均表现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伯烷类降解产物,其中三门峡东部烤烟新植二烯含量显著低于豫中、津巴布韦烤烟的,其他降解产物在3个地区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不同地区烤烟外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所收集到的2004年河南省403份烤烟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地区间的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样品外观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样品质量较差;除正反色差外,其他各项指标在地区间的变异都达到了1%的极显著水平;根据外观总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类,商丘和平顶山为第1类,质量一般;三门峡、洛阳、郑州和许昌归为第2类,质量较好;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南阳和漯河为第3类,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江西烤烟柔软度的总体状况、烤烟柔软度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和烤烟烟叶柔软度的适宜范围,采集了江西省18个主要植烟县2014年烤烟烟叶样品476份,测定分析了烟叶柔软度与烟叶物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烟叶柔软度范围是11.70~79.90 m N,烟叶柔软度在部位间差异显著,不同县际下部叶柔软度差异较大,中、上部叶柔软度保持较一致水平;柔软度各区间物理特性差异显著,各物理指标、烟叶物理特性总分与柔软度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839~0.961,拟合度好,烟叶柔软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烟叶物理加工质量。烟叶柔软度在20~60 m N范围内烟叶物理加工特性最好,主要表现为烟叶含梗率较小、可用性好、叶面密度、拉力和平衡含水率适宜,符合优质烟叶加工性能;其次是60~70 m N区间,烟叶物理加工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河南浓香型烟叶产区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河南浓香型烤烟风格特点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基于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1981—2010年30 a气候值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烟区Ⅰ区(许昌、周口、漯河、平顶山、南阳、信阳和驻马店)和Ⅱ区(三门峡和洛阳)浓香型烟叶典型生态区的气候特征及全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演变规律和匹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烟区Ⅰ区和Ⅱ区,伸根期平均气温增加迅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较为平稳,该时期是冰雹和大风灾害易发阶段;旺长期平均气温增加迅速,降雨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该时期易遭受高温热害;成熟期平均气温迅速下降,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显著减少,该时期易遭受连阴雨灾害。从总体上看,河南烟区光温水的变化规律与浓香型烤烟生长需求匹配协调,且表现出旺长期"雨热同期日照足"与伸根期和成熟期"温高雨少日照足"的气候优势,但也可能出现前期冰雹大风、中后期高温热害和连阴雨灾害的不利气候。  相似文献   

14.
陈伟  蒋卫 《广西农业科学》2011,42(7):782-785
【目的】探讨烟叶物理性状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效果及主次关系,为构建烟碱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关键的物理性状选择指标。【方法】在我国南北7个主产烟省的12个县,统一栽培品种及栽培措施,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叶重与烟碱含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叶面积和叶面密度,含梗率和长宽比与烟碱含量的关联度则较小。单叶重和叶面密度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叶面积对烟碱含量作负效应贡献。【结论】烟草栽培实践中,应根据烟碱的调控目标,确定适宜的单叶重和单叶面积范围,同时也要兼顾各物理性状的协调发展,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打叶环节烟叶水分变化。[方法]通过调研3家卷烟工业企业2016年河南8个配打批次烟叶,了解了打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河南X2F、B3F 2个等级烟叶在线试验,研究了打叶环节各级打叶单元水分变化趋势,分析了各级打叶单元水分变化对打叶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打叶进程的推进,烟叶水分逐渐散失,1、2级打叶单元级间水分散失率相对较小,而3、4级打叶单元级间水分散失率则较大;低等级烟叶比高等级烟叶水分损失量大,烟末水分散失量较烟片水分散失量大;水分损失大的烟叶,在3、4级打叶单元大中片率下降较为明显。[结论]研究可为打叶环节烟叶的水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烟叶物理性状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效果及主次关系,为构建烟碱调控技术体系提供关键的物理性状选择指标。【方法】在我国南北7个主产烟省的12个县,统一栽培品种及栽培措施,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烤烟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叶重与烟碱含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叶面积和叶面密度,含梗率和长宽比与烟碱含量的关联度则较小。单叶重和叶面密度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叶面积对烟碱含量作负效应贡献。【结论】烟草栽培实践中,应根据烟碱的调控目标,确定适宜的单叶重和单叶面积范围,同时也要兼顾各物理性状的协调发展,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集湖南烟区种植的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物理特性与主要化学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物理特性与主要化学指标间的关系在不同部位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物理特性的各项指标中,与中下部烟叶总糖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是长宽比,而上部烟叶则表现为叶片厚度。与中上部烟叶总氮、烟碱以及与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均是含梗率,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物理特性指标是叶长,双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在不同部位间的关联程度不同。叶片厚度是影响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指标的重要因子,中下部烟叶的长宽比决定了烟株光合作用的强弱以及光合产物的累积量,从而间接反映出烤后烟叶品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烤烟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提升烟叶品质,采用田间对比试验,对高效芽孢杆菌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高效芽孢杆菌灌根处理烟株田间长势较好,在高浓度水平下上部叶开片优于常规生产,其烤后烟叶均价以及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较高,B1F和B2F等级烟叶的比例得到了提升,改善了上部叶的等级结构水平。在烟叶质量方面,施用高效芽孢杆菌处理后烟叶油分有增加趋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有下降趋势,化学成分相对协调,改善了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感官评吸水平。综合结果表明,高效芽孢杆菌在高浓度水平下(T1和T2)灌根施用较适宜烤烟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