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粒色小麦研究概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小麦的籽粒由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外覆盖有果皮、种皮和糊粉层3层组织,这些组织层中沉积的色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粒色。小麦的粒色决定于自身的遗传,受环境、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主要有光照、温度、施肥等。早在19世纪,埃塞俄比亚的紫粒小麦就引起世界的关注,一百多年来,众多科研工  相似文献   

2.
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蓝粒小麦中携带有蓝色胚乳基因和育性恢复基因的4E 染色体,附加到小麦核型雄性不育系上,选育出蓝标型小麦雄性不育、保持系。该体系浅蓝粒种子长出植株自交结实,粒色分离为深蓝、浅蓝和白粒。其中,白粒种子长出植株,全部为雄性不育,为普通小麦品种所恢复,杂种优势显著;浅蓝粒种子植株则自交结实,粒色仍分离为深蓝、浅蓝和白  相似文献   

3.
黑粒小麦子粒色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群  孙宝启  王建华 《种子》2003,(4):33-34,37
河东乌麦526、黑粒小麦76、漯珍1号为3个黑粒小麦新品种,富含天然黑色素,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具有特殊的调节和保健功能。通过这3个黑粒小麦品种与京411(白粒)杂交,分析其粒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河东乌麦526的色素分布在糊粉层中,黑粒性状是胚乳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漯珍1号、黑粒小麦76的色素分布在果皮和种皮中,黑粒性状是种皮和果皮性状,均为不完全显性,漯珍1号的黑粒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F3代符合3(黑色):1(白色)的分离规律,黑粒小麦76的黑粒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4.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及物质充实动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发育包括胚乳细胞的增殖和充实两个过程.胚乳细胞的增殖可用Richards方程模拟,增殖过程可划分为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强势粒胚乳细胞数多于弱势粒,粒重亦高于弱势粒.胚乳细胞中淀粉积累动态可用方程y=(a+bx)x拟合.淀粉合成首先是蔗糖的降解,其合成与籽粒中蔗糖起始浓度及其降解速度密切相关,蔗糖起始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了解谷物中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的存在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这种抑制蛋白活性对谷物加工中外加木聚糖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选取小麦、大麦、黑麦、绿粒小麦、荞麦、燕麦、玉米、水稻和高粱9种常见的谷物为材料,测定了其籽粒以及籽粒不同部位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在小麦、黑麦、绿麦和荞麦中较高,分别为4.27,4.76,4.18,3.61 IA/mg;在大麦、燕麦中较低,分别为0.54,0.87 IA/mg;玉米、水稻和高粱中没有发现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进一步选取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较高的小麦、黑麦和绿粒小麦,分别测定其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结果显示,小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另是0.06,3.67,4.47 IA/mg;黑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别是1.70,5.42,5.39 IA/mg;绿粒小麦种皮、胚和胚乳中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分别是0,5.06,4.57 IA/mg.3种麦类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即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在胚和胚乳中基本持平,并且远高于种皮.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源库特性与胚乳细胞增殖和充实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选用不同源库类型品种,人为改变其源库比例,观察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和产的反应。结果表明,强势粒胚乳的细胞增殖品种间差别不大,弱势粒胚乳的细胞增殖和充实具明显的源库类型特征。剪叶、疏花和抽穗前用氮素肥料对强势粒的影响甚小,对弱热粒影响较大。其影响首要表现在弱势粒的胚乳细胞增殖上,单细胞物质量的调节幅度较小。弱势粒粒重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强胚乳的细胞增殖实现。  相似文献   

7.
云南小麦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小麦资源,在小麦进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连续2个种植季对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的56份云南小麦的芒形、壳色、颖壳有无毛及粒色4种分类学特征进行变种分类及地理分布研究,以期为云南小麦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分类学特征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壳色,为1.1740;其次是芒形,为0.9664;再次是颖毛,为0.4954;最少的为粒色,只有1种红粒类型。56份材料共分属14个变种,分布于云南省的10个县境内。无芒无毛白壳红粒为最主要变种,其数量最多且地理分布最广;无芒无毛黑壳白底红粒为第二主要变种。同时发现1个前人尚未定名的变种,为短芒有毛白壳红粒。云南小麦主要分布在双江县,其次为镇康、永德和云县,而耿马、龙陵、腾冲县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8.
谈谈黑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小麦与其它黑色作物一样,是指子粒颜色较深的小麦.紫粒与蓝粒小麦等都通称为黑小麦.黑小麦的种子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由胚、胚乳和皮层三部分组成.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约占种子重量的5%~7.5%,皮层的厚度因栽培条件和品种而异,皮层厚的比皮层薄的出粉率稍低.皮层是一种保护组织,保护胚和胚乳免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皮层中有一层交叉排列薄壁细胞,内含色素,形成种子的颜色.白皮的小麦这层细胞比较薄,呈淡黄色:紫(黑)皮的小麦则较厚,呈紫黑色.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红、白2色区别普通小麦品种的籽粒颜色。具有一定粒色的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种植,即进行不同年度的分期播种,结果会在一定比例的播期中改变颜色。整体来看,红粒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水稻胚乳细胞增殖和充实与子房生理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祖建  王志琴 《作物学报》1998,24(6):670-676
结合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的胚乳增殖动态和单细胞充实状况,分析了胚乳细胞增殖过程中子房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籽粒呼吸量较大的时期为胚乳细胞物质充实期,而单位鲜重呼吸强度最大在胚乳细胞分裂期,弱势粒呼吸强度在花后有一低水平期,随着细胞分裂的起动开始上升;胚乳细胞分裂期保持有较物质充实期高得多的含水率;子房ATP水平在胚乳细胞分裂期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强势粒在胚乳细胞分裂期水平较高,至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