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多效唑浸种对金合欢籽苗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金合欢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效唑溶液设10个浓度处理金合欢种子后,测定其发芽率、胚根长和苗轴长等指标。[结果]多效唑处理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55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5.4%,比对照提高32.8%;多效唑处理后的籽苗胚根长度明显低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75 mg/L时对胚根抑制作用最强,胚根长度为0.439 cm,比对照低72.7%。多效唑处理后的籽苗轴长明显低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10 mg/L时对籽苗轴长抑制作用最强,籽苗轴长为0.824 cm,比对照低214.2%。多效唑处理后的成苗率明显高于对照。多效唑浓度为255 mg/L最佳,成苗率66.9%,比对照提高28.7%。[结论]多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可以提高金合欢发芽率和成苗率,抑制发芽粒的轴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多效唑对番茄果实成熟期及生理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喷施多效唑,测定成熟期番茄的主要指标,并对其残留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施药量100 mg/L多效唑能使番茄果实成熟期提早3 d。多效唑处理能提高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对于番茄果实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影响不显著。多效唑在果实中降解规律符合热力学动力方程式,C=C0e-kt,当试验量为100 mg/L,半衰期约为5.5 d,采收期的残留量为0.032 mg/kg,按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其残留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绵阳涪麦冬为材料,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效唑处理,测定麦冬块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等含量,分析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不进行多效唑处理),部分多效唑处理与对照差异极其明显。大部分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也较对照有明显降低。不同时期和不同用量多效唑处理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块根的几种主要成分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绵阳涪麦冬为材料,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效唑处理,测定麦冬块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等含量,分析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不进行多效唑处理),部分多效唑处理与对照差异极其明显。大部分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也较对照有明显降低。不同时期和不同用量多效唑处理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块根的几种主要成分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使用矮壮素、多效唑分别处理八宝景天植株,并对其株高、节间长度、茎粗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次试验设定的两种浓度的矮壮素、多效唑,以0.4g/l多效唑控制八宝景天株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萃取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振荡从经丙酮浸泡的样品中提取多效唑,然后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带滤纸的漏斗过滤后,浓缩、定容,上气相色谱仪测定。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多效唑的提取条件。以多效唑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线性关系曲线,对测定结果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多效唑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液用量为50 m l,浸提时间为24 h,超声时间为60 m in。标准曲线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多效唑添加水平为0.064、0.128、0.256、1.000 mg/kg时,方法的回收率为96.3%~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5.7%,最低检出限为0.010mg/kg。[结论]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中多效唑的残留量,操作简便、快捷、准确,达到了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多效唑对海滨雀稗的矮化效果,采用不同浓度(200 mg/L、500 mg/L、800 mg/L)的多效唑分别处理海滨雀稗3个品种(Salam、铂金草、海岛2000)草坪草,测定其叶长、叶宽、茎节长、叶丛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均能使海滨雀稗3个品种的叶长变短、叶宽增加、叶丛高度降低、茎节长度缩短。综合考虑,多效唑最佳施用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百子莲花葶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年生盆栽百子莲品种‘Big Blue'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百子莲花葶生长、细胞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百子莲花葶生长和细胞纵向生长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且花葶长度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中以400 mg/L的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其花葶长度比对照平均缩短了61.1%.另外,由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葶长度与其上、下部细胞长度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2和0.806.由切片组织化学分析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明显提高了花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冒宇翔  汪凯华  陈惠  王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63-10464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测定多效唑不同施用剂量、同一施药剂量下不同品种小豆、不同时期施药各处理小豆的性状及产量,并对小豆的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多效唑对小豆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植株株高,促进分枝,增加节间,提高结英数;其最佳使用量为1350g/hm2,最佳使用期为始蔓期;对早熟直立型品种效果明显优予晚熟蔓生型品种。[结论]多效唑应用在小豆上,能明显改变小豆生长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与草甘磷对果园杂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草甘磷与多效唑综合运用来控制梨园的主要杂草,以探索对果园杂草的种类、高度与密度进行有效控制的途径。结果表明:试验的处理中(草甘磷、多效唑、草甘磷+多效唑),以草甘磷+多效唑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生长抑制与促进分蘖效果最为理想,使田间杂草密度大大增加,达到了类似于人工生草的效果。该处理对阔叶杂草的生长也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在花生上安全使用多效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样品用乙腈提取,土壤经液液分配净化,花生样品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和石墨化炭黑净化后,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并进行两年3地的田间残留试验,探究多效唑在花生仁、花生壳、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多效唑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法最低检出量为0.15 ng,在土壤、花生仁、花生壳和花生植株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05 mg/kg.在添加浓度水平为0.05、0.50和1.00 mg/kg时,多效唑在土壤、花生仁、花生壳和花生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2.5%~108.8%、95.9%~108.3%、81.8%~109.6%和75.2%~96.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1%~14.3%、5.8%~8.7%、4.6%~9.3%和5.0%~8.9%.多效唑在土壤和花生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14.3和1.0~5.7 d.广西、湖南和河南3地成熟花生中多效唑的最终残留量未检出.[结论]以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法检测多效唑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花生和土壤中多效唑残留检测.在花生下针期间按照推荐剂量90~120 g a.i./ha使用15%多效唑悬浮剂对水施用1次,收获时无多效唑残留,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喷施氯吡脲和多效唑对山药叶片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阐明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提高山药块茎产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药品种“桂淮2号”为材料,在块茎膨大初期进行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测定山药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变化,进行回归方程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可提高山药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POD活性增强,脯氨酸积累增多,MDA降低,其中以氯吡脲影响较大.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0、400 mg/kg.[结论]氯吡脲和多效唑适宜配施能够促进山药叶绿素合成,提高山药叶片蛋白质积累和增强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种球进行诱导,提高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效率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减少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方法】挑选苗高3.0~7.0 cm、根茎直径0.3 cm以上的试管苗,接入添加不同用量蔗糖(2%~8%)、多效唑(1~8 mg/L)、矮壮素(2~16 mg/L)的培养基培养90 d后统计成球率,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MS培养基中,在相同多效唑和矮壮素用量条件下,随着蔗糖用量的增加,彩色马蹄莲成球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多效唑、矮壮素浓度的升高,成球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以添加4 mg/L多效唑、8 mg/L矮壮素的诱导效果最好,其中以多效唑4 mg/L与6%蔗糖的处理组合成球率最高,达100%,且平均直径与鲜重最高,形成的种球最大(3.2 cm)。多效唑与矮壮素对试管苗叶片、根的分化和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改良MS+NAA 0.1 mg/L+琼脂7 g/L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合适配比的蔗糖和PP333或多效唑,均可以成功诱导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在试管中结球,而多效唑对球茎的诱导形成作用明显优于矮壮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在水稻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降解规律,建立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好且适合我国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应用的水环境中多效唑残留量的G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多效唑在湖南和天津两地稻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55、8.88d;在稻田土壤中分别为15.75、15.13d;在水稻植株中分别为2.93、2.36d;多效唑在稻田水、稻田土和水稻植株中的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降解方程。多效唑在水稻上的降解和两地的气候、降雨、土壤性质、土壤微生物、光照以及温度有关,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多效唑,收获的稻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明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90-191,241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生长和抗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及抗热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延缓植物生长,还能增加分蘖,提高根冠比,使植株变得枝繁叶茂和矮小,且中等浓度的多效唑406、08、0 mg/m2比较适合用于药剂修剪高羊茅草坪草,100 mg/m2高浓度处理的高羊茅叶片都出现了枯斑,严重影响了草坪的美观。[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提高了高羊茅的根冠比,增强了草坪草对高温胁迫的抗性。在相关生理指标上,主要表现在喷施多效唑的草坪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减慢,有利于积累光合产物;脯氨酸积累缓慢,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较高,可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细胞膜透性受高温伤害程度比较小,更有利于草坪草各项生理生化活动正常进行,使草坪草有利于越夏。  相似文献   

17.
李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99-10300,10306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的影响。[方法]设10、20、40、60、80和100 mg/m2 6个多效唑处理和清水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6个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高羊茅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高浓度处理的效果较明显。不同浓度多效唑可增加高羊茅的分蘖数、根冠比,高浓度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且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60、80 mg/m2多效唑处理能改善高羊茅外观质量,提高草坪草的观赏价值。[结论]高羊茅各指标在施药后21~28 d达到最优,多效唑的最佳施用浓度为80 mg/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决新红星苹果幼树营养生长强旺,冠内枝条容易直立,进入盛果期较晚,采用常规方法管理树体费工费时的问题。[方法]设4个处理(Ⅰ喷施1500mg/kg、Ⅱ埋施1.5g/穴、Ⅲ埋施1.8g/穴、Ⅳ埋施2.2g/穴),研究了氯丁唑的喷施和土壤埋施的不同方法对新红星苹果幼树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及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氯丁唑使用量的增加,主干粗度生长呈递减的趋势;当年处理Ⅰ、Ⅱ、Ⅲ和Ⅳ分别比对照生长量降低了45.97%、37.39%、48.64%、61.47%。第2年,降低了18.64%、32.03%、55.15%和59.93%,各处理的春梢顶芽封顶时间比对照早7~13d。平均株产和单果重不同处理间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施用氯丁唑可以有效抑制新红星苹果幼树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每穴埋施1.5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沣油730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ppm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苔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