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成和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各项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相关机制的建立运行,我国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骨干人才严重流失的困扰。因此,要深入分析人才流向,探寻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留住骨干人才,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而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合适"就是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尺度。戴尔用人的"尺度"是:发现和聘用,能用最低成本赚得最高利润的人。陈竹,海军退役军官,曾任某直辖市电信公司运维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国家及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为此 ,从分析企业人才的流失原因入手 ,提出了有效防止人才流失的对策 ,即以事业留住人才 ,制定特殊政策 ,提高人才待遇 ,坚持“以人为本”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培训机会以及实施人才内部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入世、改制、上市”的新形势下.外资、合资、民营等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争夺人才的“无硝烟战争”正愈演愈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解决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已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对人才尤其是知识型人才的争夺。如何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所要关注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薪酬体系制定的是否合理完善是人才流失的一个关键要素。两者之间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内在联系。"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经典台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实它的喜剧效果就在于这句话是事实,是在企业管理中或者企业竞争中最真真切切的问题。所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到底在拼什么?有人说是拼财富,拼资源,拼产品,拼营销。其实这些都不是,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缺乏核心的竞争力,尤其是在人力资源配置、流程制度执行力极度缺乏,换句话说,在竞争过程中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再是实力,而是软实力。而在所有的人才竞争中,最激烈的应该是中、高层人才的竞争。一个优秀的企业应当要有较强具备决策力的、领导力的高层,要有敢于担当、勇于挑战的中层,这样的一个组织,才具备抗击竞争的核心团队和中坚力量。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人才的挽留和培养、发掘,最重要的就是薪酬管理制度,它是留用和流失企业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是唯一。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加剧,日益产生新的竞争来源及新的竞争对手;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变和不可预测。企业人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怎样留住对企业可用的人才及淘汰素质差的员工是企业人事管理者的重点。我公司近几年人才流失率在10%以内,任职时间在一年至五年以上的都有,既有普通员工也有高层管理者,既有被公司解除和约的,也有自己辞职的;其间人才的离去对公司短期的负面影响较大,但之后确对公司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对公司人员流失有以下启示。第一,《史记》中有个故事,说商汤王在田野…  相似文献   

8.
张轲  赵长捷 《甘肃农业》2005,(12):142-142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人才危机,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因此防止人才流失成为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国企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其流失原因,并从待遇、事业、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百姓》2003,(12)
据《人民日报》10月9日报道,人事部发表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自1999年以来,从21个中央部委中流失的主要都是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公务员和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文章称这种现象为“逆淘汰”现象。笔者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曾对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才流失作过分析,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首”位“逃”汰。“首”位“逃”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配不公,多劳者不能多得;用人机制不活,庸者占据重要岗位,不能为能者让位;加上领导的专制让一些精英人才感到压抑,不得不另择贤主。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大多是以上是原因造成的。在机制很活,制度也很规范的外资企业也有“首”位“逃”。很多外资企业的中国总裁往往干不了几年就  相似文献   

10.
夏爱国 《中国农垦》2004,(11):39-39
农垦企业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企业群体。近年来农垦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间经济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农垦企业要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笔者认为,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在对员工的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关注。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员工,使不同观念的人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战斗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控制企业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迅速,逐渐进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2012年5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公布实施,对饲料营养性、安全性、风味性、加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加剧了饲料调味剂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无论是技术、产品和市场都是以人为核心,人才的流失不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在对员工的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关注.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员工,使不同观念的人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战斗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控制企业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4.
张从忠 《北京农业》2010,(11):28-30
"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而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合适"就是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尺度。 戴尔用人的"尺度"是:发现和聘用,能用最低成本赚得最高利润的人。陈竹,海军退役军官,  相似文献   

15.
竞争就是“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近几年来,随着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饲料企业要站稳脚跟并长久不衰,必须在竞争中取胜.当前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三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竞争.这些复杂多样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原料、质量、品种、价格、服务、人才、信誉、组织的竞争等方面.1 原料竞争原料竞争是饲料企业竞争取胜的前提.原料竞争包括原料采购、原料运输和原料储存三个方面.原料的采购要货源充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原料的运输要速度快,运价低,安  相似文献   

16.
种业实施品牌战略,走特许经营之路后,种业特许经营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现代种业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力资源培训是我国种业特许经营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此以往,人才的缺乏会成为制约中国种业特许经营大踏步前进的一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现代种业特许经营企业必须加强特许经营的人力资源培训。 人员使用原则 在用人方面,尽量使员工人尽其力。部门人员不够时提出招聘3人,应只批准2人,以便节省人工。要杜绝员工的欺骗行为,特别是在经营方面。员工可以越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创维电视出现震惊业界的“兵变”,企业的核心人物,职业经理人陆华强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创维。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在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事实上,中国许多农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经历着“叛将出走,带走一营叛兵”的情况。人才流失问题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关注企业人才的流失,透析人才流失原因,找到留住人才的解决之路,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围绕人才流动环境,人才流失现状,留住人才对策三个话题,邀请了相关管理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及离职当事人一起来探讨交流,希望能给我们的农资企…  相似文献   

18.
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发展主要力量,而企业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则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对于处于基层的县域企业来说,人才引进与流失值得深思。以江苏D县为例,经深入调研,就企业人才流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析民营企业的用人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现代企业成功的永恒主题。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一个最佳智能配置的领导班子、一支本行业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无疑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之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认真探索和解决好企业的用人之道,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古往今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在现代企业里,谁得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生存和发展,反之必被淘汰。做为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求得发展,必然向经营者在用人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有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用人制度,企业经营者能否识人、用人,…  相似文献   

20.
青年人才的流失使A银行的团队不够稳定,最终将会造成A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所以A银行迫切需要寻找一套有效的途径,使自身的人才流失率得到科学控制。本文提出了A银行青年人才流失的控制策略,A银行借助本文的研究,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人才流失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自身的激励资源来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