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法,对感染草鱼出血病的草鱼血清进行凝胶过滤,可提取草鱼免疫球蛋白IgM。试验结果:生以SephadxG-200凝胶过滤的草鱼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的分离曲线,经分析,在此分离曲线下收集的样品是草鱼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但其病害较多.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鱼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研究的草鱼免疫因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干扰素及相关因子、肿瘤坏死相关因子、补体、趋化因子受体、凝集素、转化生长因子等;草鱼抗菌肽、转铁蛋白、正五聚体蛋白、天然抗体等免疫因子尚未见报道.草鱼中已发现的免疫球蛋白为IgM,主要在头肾、中肾和脾中表达;组成MHC I 复合体的MHC I蛋白及B2微球蛋白具有人同源蛋白相似的结构;在干扰素及相关因子中,已研究的主要有干扰素、M,蛋白、PKP蛋白等,病毒可诱导草鱼头肾、脾、外周血及胸腺细胞中的干扰素表达;已研究的草鱼肿瘤坏死相关因子主要有TRAF1、TRAF2、T2BP、TRAIL等;补体C3、C9及趋化因子受体等部分免疫因子的编码基因也已被克隆研究.现已进行的草鱼免疫因子研究主要为编码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表达谱分析及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检测等.对各类草鱼免疫因子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体重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养殖场来源相同、健康鲜活、符合体重要求的雄性草鱼10尾。以采肉率、盐溶性蛋白、鱼糜白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作为品质指标,对3组不同体重草鱼鱼糜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草鱼采肉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加,B组(1 500 g±150 g)和C组(2 000 g±200 g)草鱼的采肉率、漂洗前后的鱼糜总巯基含量及鱼糜凝胶的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P0.05)高于A组(1 000 g±100 g);3组草鱼盐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组草鱼漂洗后白度、漂洗前后Ca~(2+)-ATPase活性、鱼糜凝胶强度、凝胶质构特性中咀嚼性和胶黏度均显著(P0.05)高于B组及A组。【结论】3组草鱼鱼糜品质优劣依次为C组B组A组;在生产冷冻鱼糜或鱼糜制品时,C组体重的草鱼最适合作为原料。该结果有助于合理选择适宜的原料草鱼规格,从而保证稳定的鱼糜及其制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草鱼蛋白提取条件和热处理条件对草鱼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草鱼肉为原料,分析不同KCl提取液浓度、提取液pH值、热诱导温度和热诱导时间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KCl浓度、提取液pH值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低离子强度下,凝胶黏度、保水性和凝胶强度较好;提取液pH值的增加有利于凝胶网络的形成,但当pH值超出一定范围后,黏度、保水性和凝胶强度降低。热诱导温度和时间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形成的凝胶特性影响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低温诱导时间的延长和高温诱导的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蛋白凝胶特性。由此可知,KCl浓度为02 mol·L-1、提取液pH值为70、低温段加热温度为30 ℃、加热时间为1 h和高温段加热温度为90 ℃、加热时间为20 min时,制得的草鱼蛋白形成的凝胶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加热速率对草鱼和鲢鱼糜动态流变性质的影响,并根据非等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鱼糜凝胶的凝胶化温度和凝胶活化能。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研究的加热速率范围内,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草鱼和鲢鱼糜的弹性模量(G′)和耗能模量(G″)均呈降低趋势,而损耗角正切值(tanδ)则呈增加趋势。增加加热速率使得草鱼和白鲢鱼糜的凝胶化温度(tgel)升高,凝胶活化能(Ea)下降。同一加热速率下,草鱼的凝胶化温度高于鲢,但凝胶活化能低于鲢。  相似文献   

6.
为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R基因,本研究中借助于NCBI、Blast等数据库及Primer Premier 5.0、DNAMAN等生物软件,利用CODEHOP法设计了简并引物,并对克隆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用CODEHOP法设计的简并引物特异性强,试验成功率高;草鱼p IgR基因属于整个脊椎动物的p IgR基因群,与鲤Cyprinus carpio同源性最高,为84%。  相似文献   

7.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首先,采集患病草鱼的肝、脾、肾等器官,分别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然后,将各自分离菌种进行镜检、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最后进行人工再感染试验。[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经菌体形态、致病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种菌种,即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再感染的草鱼出现了与自然感染草鱼相同的症状。[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探讨草鱼内脏的利用途径并深入了解草鱼消化生理学,将草鱼肠道用冰丙酮脱脂,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然后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再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分离得到一种碱性蛋白酶,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胰蛋白酶(GT-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75 ku;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8.0,在pH 6.0~10.0保持稳定,在65℃加热20 min其活性丧失95%。表明草鱼肠道中含有在低温下能很好发挥水解作用的胰蛋白酶。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62-164
为生产水生动物的最佳免疫调节剂提供参考,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用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了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疫后5d、10d,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的头肾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增加;草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免疫后10d、15d,脾脏增值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马齿苋多糖对草鱼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0.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段加热方式制备鱼糜凝胶,研究pH值对添加L-精氨酸的草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L-精氨酸试验组比较,添加0.65%L-精氨酸后,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白度值显著降低;与未经酸调节试验组比较,经酸调节处理后,鱼糜凝胶的白度值显著升高,而持水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说明,L-精氨酸改善草鱼糜的凝胶性能是由它的强碱性及其基团与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共同所致。  相似文献   

11.
草鱼肠道抗菌肽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新鲜草鱼肠道组织经超声破碎、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 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获得1条较明显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200.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抗菌肽对维持鱼类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genomic fosmid library cotaining 129 014 clones was construct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one diploid grass carp. The average insert size of the fosmid library was determined to be 35 kb by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which is 4.1-fold coverage of the grass carp genome. To demonstrate the probability of picking the functional genes from the library, eleven functional genes were screened by three-dimensional PCR technique.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lones of these genes was from 1 to 6. So, this library may screen any useful genes from grass carp. This grass carp genome fosmid library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presently ongoing efforts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of the grass carp genome.  相似文献   

13.
为从黑曲霉D2-26发酵液中得到单一的乳糖酶组分,以便研究其酶学性质。试验通过采用过滤、超滤、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脱盐、DEAE-纤维素-32离子强度梯度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纤维素-32 pH梯度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乳糖酶,纯化酶液经PAGE电泳鉴定得到单一蛋白条带。为此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黑曲霉D2-26乳糖酶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霉植酸酶生产条件及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培养液的原始pH值为5.5时,植酸酶大量地产生,酶活性高,在青霉的生长过程中,维持培养液pH的不降低会抑制青霉的生长,植酸钙可促进植酸酶活性的提高,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再经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洗脱液有2个具有酶活力的蛋白峰,植酸酶被纯化了3.3倍,比活力达71.3U/mg。  相似文献   

16.
草鱼口服出血病疫苗的免疫途径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草鱼出血病病毒疫苗处理鱼苗开口饵料 ,以口服法接种草鱼苗 ,分别于第 76、119d后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免疫草鱼的血清抗体滴度。采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琼脂扩散法 ,即可测出有效免疫浓度下的血清抗体滴度为 1:8~ 1:16,相应浓度下的免疫保护力为 80 %~ 10 0 %  相似文献   

17.
不同减菌方式对冰温贮藏草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杀菌和柠檬酸淋洗3种方式处理草鱼片,然后在冰温(-0.7℃)下贮藏,考察了3种处理方式对草鱼片总菌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总酸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处理方式均能抑制细菌生长,延缓蛋白质腐败,其中以臭氧杀菌处理效果最好。由蛋白质腐败指标TVB-N值到达一级鲜度预测草鱼片货架期,臭氧杀菌、柠檬酸淋洗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货架期分别为15、10和9d。  相似文献   

18.
草鱼病害免疫防控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常规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池塘养殖易获得高产,且消费市场需求量大。但是由于草鱼对养殖水质要求高,自身抗病力低,尤其是苗种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采取疫苗免疫技术,对苗种注射疫苗,可以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提高抗病力。从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原理、疫苗保存方法、疫苗注射方法及免疫注射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草鱼病害免疫防控技术,为草鱼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文梅 《北京农业》2011,(12):112-113
池塘草鱼养殖是目前我国主要的淡水鱼养殖方式。池塘草鱼养殖增产的技术种类繁多,挑取几种比较主要的增产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简单分析,能够使渔农更加合理地进行养殖,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免疫多糖对受免草鱼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免疫多糖,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菌苗的草鱼(Qerlopharyngodon idellus)28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探讨了免疫多糖对受免草鱼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用添加200.0 nag/(kg.d)免疫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草鱼,不仅可以使受免草鱼对灭活柱状黄杆菌的免疫应答水平提高,增强抵抗柱状黄杆菌人工感染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