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梅州平远脐橙为试验材料,按果实直径分为大果(> 9.8 cm)、中果(7.7~9.8 cm)和小果 (< 7.7 cm)3 个级别,研究脐橙果实大小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常温贮藏90 d 后,大果和 小果脐橙的腐烂率显著高于中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硬度、果实外观和口感风味等品质指标均呈下降 趋势,且表现为中果和小果的品质较好;中果和小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始终高于大果,其中,中果的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贮藏60 d 后仍可达12.00% 以上。表明脐橙中果和小果具有较好的贮藏品质,且采后60 d 是脐橙 贮藏品质的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为其合理贮藏提供指导,以桂经薯8号为材料,采用常温仓库内贮藏和(9±0.5)℃且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分别在0、15、30、45、60和75 d测定其失重率、干物率、可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75 d后9℃恒温贮藏的失重率比常温贮藏减少7.1个百分点,干物率减少3.06个百分点,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51.06%,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两者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贮藏到30 d时,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下降56.21%,而9℃贮藏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41.62%,并且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贮藏到75 d时两者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看,9℃恒温有利于桂经薯8号的贮藏。  相似文献   

3.
以欧李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欧李果实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钙和酚类物质的变化,以期为欧李果实贮藏及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可保鲜贮藏10 d,低温条件下可保鲜贮藏30 d,低温贮藏能显著延长欧李果实的保鲜贮藏时间。常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在10 d的贮藏期内,水溶钙、醇溶钙、有效钙和总钙含量持续增加,比贮藏前分别增加60.40%、255.09%、75.69%和23.24%;果胶钙、草酸钙、磷酸钙和剩余钙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各酚类物质含量均持续增加。低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在30 d的贮藏期内,水溶钙和有效钙含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果胶钙含量持续下降,比贮藏前减少47.60%;总钙、草酸钙、磷酸钙和剩余钙的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各酚类物质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贮藏期内,常温条件下各类钙素的变化幅度较大,低温条件下各类钙素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不同温度条件下酚类物质变化幅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热激与壳聚糖处理对青种枇杷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白沙枇杷的市场销售期提供技术资料。[方法]研究不同贮藏方式(A:热处理+低温贮藏;B: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C:热处理+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D:低温贮藏;E:常温贮藏)下青种白沙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失重、褐变等的变化。[结果]贮藏1-5 d时,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贮藏30 d时,A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高(13.5%、31.24),明显高于D处理(10.5%、27.26);D处理果实失重最小,贮藏30 d失重5.19%,E处理果实失重率最高(11.82%);A处理果实贮藏38 d时无腐烂果出现;C处理果实贮藏40褐变指数仅为2.5%。[结论]热激和壳聚糖处理可抑制白沙枇杷果实褐变和腐烂,使其保持青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5.
伦晚脐橙(Citrus reticulata Blancc)属于晚熟柑橘类型,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成熟,是三峡库区柑橘主栽品种之一。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县伦晚脐橙果实进行低温和药剂处理揭示贮藏期间果实单果重、失水率及内在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单果重缓慢下降,失水率逐渐上升,指标变化较复杂;不同处理贮藏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低温+百泰处理、低温处理、常温+百泰处理和常温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常温(25℃)下贮藏泰国柚不同天数后果实的质量数、失重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变化,旨在为泰国柚采后常温可食用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采后贮藏天数增加,泰国柚果实质量数下降,失重率上升,在28~42 d时质量及失重率变化速率增大,但其变化不显著;可食率在贮藏28 d时达到最大,28~42 d下降,但变化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28 d显著上升,28~42 d时上升速率增大,但变化不显著;可溶性总糖及非还原性糖在贮藏期间显著上升,且贮藏28~42 d时增长速率增大;还原性糖含量在贮藏0~14 d显著上升后呈波动变化,但变化不显著;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14~42 d显著上升;固酸比在贮藏28~42 d显著上升且增长速率增大;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0~28 d显著上升,贮藏28~42 d时增加,但不显著,增长速率降低。综上所述,泰国柚常温贮藏28~42 d时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开花与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贮藏、催芽及水养阶段温度调控对南岭莪术根茎休眠、花芽分化、开花及品质的影响,为南岭莪术生产开发,尤其是作为年宵花卉早春促成栽培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催芽阶段温度与时间的组合处理,测量品质指标,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外观和解剖形态学观察。【结果】 15℃贮藏30 d是南岭莪术根茎完成休眠的最短时间,贮藏时间超过60 d,开花率略有下降;根茎贮藏处理后,再经25—30℃催芽10—30 d可诱导花芽分化,并极显著地缩短了根茎定植到开花和展叶的时间;尤其是15℃贮藏50 d再经过30℃催芽30 d的根茎开花率高达92%,且花期可控制在春节。芽体发育到阶段1的南岭莪术根茎常温水培不能开花,此时为花芽分化起始期;发育到阶段2和阶段3的根茎分别进入花序原基及苞叶原基分化期和花蕾原基分化期,常温水培开花率分别为50%和66%;阶段4的根茎进入花器官分化期,花芽分化不可逆转,在常温水养开花率为100%。【结论】南岭莪术根茎贮藏可缩短休眠时间,高温诱导花芽分化,30℃培养至第4阶段进行市场交易,可成为高品质早春开花的水培花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红肉冰糖橙的品质及遗传变异状况,以期为红肉冰糖橙芽变品种的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HPLC法和改良CTAB法等方法分别测定甜橙各品质指标及汁胞红色色素,提取其叶片DNA,分析比较红肉冰糖橙与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的品质及遗传差异。【结果】在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和普通冰糖橙中,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为65.66~79.18 mm和63.58~77.84 mm,均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皮厚为3.28~3.96 mm,依次为普通冰糖橙>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可食率为62.81%~65.90%,依次为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为11.33%~12.53%,依次为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可滴定酸为0.20%~0.78%,依次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维生素C为58.36~63.39 mg/100mL,依次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β-胡萝卜素为3.34~70.98 μg/g,依次为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普通冰糖橙,番茄红素为0.74~3.19 μg/g,依次为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类胡萝卜素为69.72~212.87 μg/g,依次为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普通冰糖橙,各品种间3种色素含量均差异显著;引物合成后经PCR扩增,红肉冰糖橙在100~250 bp出现特异性条带,与普通冰糖橙在DNA水平存在差异。【结论】红肉冰糖橙果实为红肉、低酸、早熟、无籽或少籽,其品质较普通冰糖橙明显提升,引物合成后经PCR扩增,在100~250 bp出现特异性条带,与普通冰糖橙在DNA水平存在差异,具有成为新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常温(18~24℃)和冷藏温度(12℃)条件下绿熟番茄在贮藏过程中与呼吸代谢相关的呼吸速率、呼吸商、呼吸底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番茄呼吸速率水平比在常温条件下低,呼吸高峰的出现比在常温条件下晚5 d左右;经冷藏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常温贮藏的高;番茄有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冷藏番茄中有机酸的分解速度比常温贮藏的缓慢;呼吸商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的贮温其变化趋势与呼吸速率接近.说明了低温贮藏可有效降低番茄呼吸速率和呼吸底物的消耗,保持其良好的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樱桃品种的耐贮性,以6个樱桃品种的果实为试材,测量了冷藏过程中果实的单果重、硬度、腐烂率及色差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樱桃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硬度、亮度均下降,腐烂率增加。贮藏20 d时,6个樱桃品种单果重下降了1.4%~7.1%,按下降率大小排名依次为RED 7.1%SUM7.0%MZ5.4%BLA4.9%AM4.5%EBF1.4%;硬度下降了22.4%~45.9%,按下降率大小排名依次为MZ45.9%RED37.2%SUM34.3%EBF31.4%AM30%BLA22.4%;6个樱桃品种果实腐烂率增加了27%~83%,按腐烂率大小排名依次为RED83%MZ77%AM67%、BLA57%SUM37%EBF27%;果实明暗度(L值)降低了0.71%~1.2%,按降低率大小排名依次为EBF0.7%AM1.4%BLA6.0%SUM6.9%RED4.2%MZ11.2%。各指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贮藏20 d时,各樱桃品种的耐贮藏特性为:EBFAMBLASUMREDMZ。  相似文献   

11.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红肉脐橙(Citrus.sinensis (L) Osbeck cv.Cara Cara)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和果皮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红肉脐橙果肉中蔗糖主要在果实着色前积累,而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于果实成熟期积累,成熟时果肉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比例约为1∶1∶2,表明红肉脐橙果肉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皮蔗糖含量也于果实着色前迅速增加,着色期和成熟期逐渐下降,而葡萄糖和果糖于着色期以较快的速度积累,成熟期维持在稳定而较高的水平,成熟时果皮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比例约为2∶2∶1,表明成熟红肉脐橙果皮以积累己糖为主。  相似文献   

12.
红肉脐橙落花落果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对红肉脐橙生理落果进行观察研究,以揭示其落花落果规律,为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红肉脐橙落蕾落花时间集中在4月上中旬,4月12日出现明显的落蕾落花高峰,4月21日开始第1次生理落果,持续35d,于5月26日结束,其中5月4日和5月9日分别出现2次落果高峰;落花后18d,即5月11日开始第2次生理落果,至6月27日结束,持续47d,其中5月17~18日和6月9日分别出现2次落果高峰;红肉脐橙落花、第1次、第2次生理落果分别占总落花落果数的80.7%、16.8%和2.5%,坐果率为0.89%。生理落果以第1次生理落果为主,建议在谢花期、第10:生理落果高峰前的4月底或5月初,各喷施1次50×10^-6 GA3溶液保果,5月中旬第2次生理落果高峰前再喷施1次;红肉脐橙脐黄率为8.8%、裂果率为15.2%,裂果率偏高乃久旱骤雨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以生长性状一致的成年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提高了果皮的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单果重;外源ABA提高了果皮的红色度和黄色度,但降低了果皮的亮度和单果重;外源GA3与ABA处理均不利于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从而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ABA和GA3处理红肉脐橙果实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GA_3和套袋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元  夏仁学  吴强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12-4913,4915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幼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并于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对果实套袋,分析GA3和套袋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GA3处理均极显著降低了单果重,显著或不显著地提高了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含量,对果皮的亮度、黄色度、果皮厚度、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显著或不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黄色度和果形指数,但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糖酸比,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肉脐橙’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克隆、分析‘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Cara Cara)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红肉脐橙’果实中分离的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到PSY cDNA片段,并分析其序列;利用PCR技术获得‘红肉脐橙’PSY cDNA的编码区全长,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质粒pET-CitPSY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表达。【结果】‘红肉脐橙’PSY cDNA长1 520 bp,最大开放读码框为1 308 bp,可编码436个氨基酸,核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其它植物PSY核酸、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分别在75%和70%以上,并且发现‘红肉脐橙’PSY的N末端存在转运肽信号序列,成熟的PSY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原核表达获得了具有较高表达水平的融合蛋白6×His-PSY,Western-blot试验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分子量约为52 kD。【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柑橘果实色泽分子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sk cv.Cara Cara)为试材,于2004年6月25日和9月25日分2次分别叶喷清水及10、50、250、500mg·L-1GA3,研究外源GA3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处理后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外观品质方面,各GA3处理有降低果皮亮度、红色度、黄色度和单果重的趋势,其中250mg·L-1和500mg·L-1的GA3处理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黄色度,10mg·L-1和50mg·L-1的GA3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单果重,各处理对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内在品质方面,10mg·L-1GA3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了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糖酸比,而500mg·L-1GA3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出汁率、极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各处理对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果皮着色方面,较高浓度的GA3处理可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但同时阻碍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几种化学试剂对红肉脐橙果皮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元  夏仁学  曾祥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95-1295,1301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KH2PO4、NaH2PO4和MnSO4处理对其果皮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nSO4处理提高了果皮葡萄糖含量,但与对照在0.05水平上无差异,KH2PO4和NaH2PO4处理降低了果皮葡萄糖含量,且与对照在0.05水平上有差异;各处理对果糖含量的影响与对照在0.05水平上无差异;NaH2PO4和MnSO4处理及对照果皮的蔗糖含量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KH2PO4处理的为双峰曲线,各处理与对照果实成熟时蔗糖含量也与对照在0.05水平上无差异;各处理与对照果皮总糖含量变化也基本一致,未显著改变果实成熟时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生草栽培对橘园土壤肥力和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北向种植的红肉脐橙结果树,设置白三叶草生草处理组和清耕种植对照组,生草栽培5a后(2015年),测定果园土壤速效矿质元素的变化,同时分析生草栽培4~5a后(2014-2015年)脐橙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草栽培5a后橘园土壤速效P和有效Fe的含量显著提高;生草栽培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食率,其中,单果质量第4年增加15.71%,第5年增加28.98%;果皮厚度下降0.28mm(2014年)和0.18mm(2015年);果形指数提升了0.04;可食率提升2.3%(2014年)和2.1%(2015年);生草栽培对红肉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内在品质无显著影响。白三叶草生草栽培能增强红肉脐橙果园土壤肥力,提高脐橙单果质量,改善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适宜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红肉脐橙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主要色素和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为单峰曲线,于1月28日达到最大值,为47.19μg.g-1FW,β-胡萝卜素含量出现3次高峰,于3月23日达到最大值,为37.35μg.g-1FW;6℃冷库恒温贮藏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高峰较室温贮藏滞后出现,且含量明显高于室温贮藏(2月17日,55.92μg.g-1FW),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室温贮藏基本一致,但高峰出现时间(1月28日)较室温贮藏滞后;6℃冷库恒温贮藏有利于贮藏前期(12月25日~1月28日)各种糖的积累,但不利于贮藏后期糖的积累(蔗糖除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