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莽草酸生物合成是连接植物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关键节点。目前,莽草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及表达调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调控茶树生长发育、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综述就莽草酸代谢途径与茶叶产量品质形成的相关性、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以及其他植物中该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及高效育种技术的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芬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对人体保健极为有利,且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辐射等  相似文献   

3.
低酚棉抗枯萎病生化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工接种枯萎菌后,低酚棉植株体内的次生代谢─—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PAL的活性、多酚的含量以及PPO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上升的更早更多。PAL活性的增强与多酚含量的提高以及PPO活性的上升基本上是同步的。这说明多酚含量的增加与莽草酸代谢途径有关,而PPO活性与多酚含量同步提高可使合成的多酚被氧化成醌,这更增强了对病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莽草酸途径与植物的抗逆相关,研究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有助于了解莽草酸途径在整个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AHPS)是莽草酸途径七个酶促反应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控制分支酸的合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明确橡胶树HbDAHPSS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将HbDAHPSS在拟南芥中进行了过表达,对单拷贝转基因株系进行低温、干旱、盐害等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橡胶树HbDAHPSS的过表达增强了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抗盐性和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草甘膦生物抗性和生物降解及其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草甘膦(N—phosphonomethyl—glycine,glyphosate)毒性作用机理是竞争性抑制莽草酸途径中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简称EPSP合成酶)的活性。EPSP合成酶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包括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由aroA基因编码。抗草甘膦微生物或植物中EPSP合成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相同或相近位点发生了突变。将编码EPSP合成酶的突变基因导入大豆和烟草等作物中,均能获得转基因的抗草甘膦作物。草甘膦的生物降解途径主要有两条,C-N断裂生成氨甲基磷酸(AMPA)或C-P键断裂生成肌氨酸(sarcosine),然后两种中间代谢物进一步代谢为磷酸、甘氨酸和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6.
绿茶要求滋味浓厚、醇和而富有花香。目前研究认为,构成这种滋味的物质,主要是儿茶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和糖类等。儿茶多酚类是形成苦涩的主要成份,特别是酯型儿茶盼同苦涩味的关系更加密切,其含量多,苦涩味重。游离型儿茶酚虽有苦味,但比酯型醇和,涩味弱。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味的重要物质。糖类含最多寡主要影响茶汤甜和度,但它与儿茶多酚类、氨基酸等成份相比,对茶汤滋味的影响乃处于次要地位。由于茶树品种,栽培条件以及地区不同和季节性的影响,造成了上述滋味物质含量的差异。如多盼类是夏茶高于春茶,氨基酸则相反,春茶高于夏茶。间一地区大叶型品种多  相似文献   

7.
作物抗草甘膦转基因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竞争性抑制莽草酸途径中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该合成酶是真菌、细菌、藻类、高等植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过程中一个关键酶。自从1976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草甘膦类除草剂-农达(Roundup)研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以来,作物抗草甘膦转基因研究成为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随着抗草甘膦基因克隆的发展,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也相继问世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草甘膦作用机理、抗草甘膦基因(EPSPS编码基因)的研究、抗草甘膦作物遗传改良的策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简单分析了我国作物抗草甘膦转基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松针产量巨大。马尾松松针中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木脂素和莽草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抑菌等保健功能。简要介绍马尾松松针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并简述松针的应用领域,以促进马尾松松针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在正常小鼠体内进行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鼠体内的MDA(丙二醛)的产生有显著抑制,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表明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效利用汉麻黄酮类成分及系统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汉麻中共含有2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结构类型以黄酮和黄酮醇为主;此外,在黄酮类化合物经典合成途径的基础上,明确了2种特征性汉麻黄酮成分-大麻黄素A和大麻黄素B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也总结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并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活性作用,建立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为LC-MS等功效。上述归纳可为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蛋白质参与人体内一切细胞组织的构成,它又是人体内所需氮元素的唯一来源,是其它营养素不能替代的。蛋白质是由20多种L—氨基酸所组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这20多种氮基酸虽然对人体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并非所有的氨墓酸都需要从食物中直接提供;其中有些氨基酸可在人体内合成,或者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只有八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海南茶树花的花期、产量及功能性成分含量。海南茶树几乎全年开花,大叶种茶树为主的地区,茶树主要开花季节为7—8月,中叶种茶园花期为11月至次年2月,野生大叶种茶树开花季节主要为11月至次年2月,开花数量很少。海南大叶种茶树的茶树花中茶多酚、粗多糖、黄酮、皂甙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五指山大叶种茶树花中茶多酚、粗多糖、总黄酮、总皂甙含量较高,保亭大叶种茶树花中游离氨基酸总量较高,为11.85 g/100 g。  相似文献   

13.
茶树叶片解剖结构与品质性状多元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叶片解剖结构与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茶多酚含量、栅栏组织厚度互为正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海绵组织厚度呈正相关,这两组性状互为负相关。15个茶树材料聚为灌木中小叶栽培型、半乔木大叶栽培型、乔木大叶野生型等3类。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乙醇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对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是一种比较好的提取方法。以乙醇作溶剂来提取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其中花中黄酮得率最高,达到2.16%,叶中次之,茎皮部最低。对小叶锦鸡儿黄酮类化合物作的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叶和花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和二氢黄酮类,茎皮部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和查耳酮。  相似文献   

15.
(一)宣传饮茶卫生:茶叶药理的发展,对人体卫生与茶叶消费量的增加有很大突破。饮茶能助消化,振奋精神,是古今中外人所共知。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数以百计,能治疗好多疾病。如黄酮类物质能吸收人体内放射性锶~(90),能防止因放射性产生白血球减少,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前两年盛传青茶(俗称乌龙茶)可以抗癌病,在制茶过程中能产生儿茶酰胺羧酸酯的抗癌物质。饮茶长寿,在红茶制造过程中儿茶多酚类与氨基酸结合,产生儿茶酚胺的长寿物质。饮茶有这些功效,宣传推广及指导科学饮茶,必然地人人喜爱饮茶。  相似文献   

16.
‘江华’苦茶资源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HPLC法测定江华苦茶群体品种单株茶树新梢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氨酸以及生物碱类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对主要生化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100份单株分为6类,第I类表现为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最低;第II类表现为茶多酚、酚氨比、酯型儿茶素比例以及咖啡碱含量最低;第III类EGC含量最高;第IV类茶多酚、酚氨比以及可可碱含量最高,茶氨酸含量最少;第V类咖啡碱、D,L-C、EC、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最高;第VI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儿茶素总量最低。6个类群生化成分之间的差异明显,为优异茶树资源的选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 EC 6.2.1.12)位于苯丙烷途径分支点的上游,是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核心酶,可产生木质素、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子叶植物中,有关4CL的研究较多,而在单子叶植物尤其是作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一个4CL基因Ta4CL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4CL1与水稻、玉米和高粱等植物中在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4CLs聚成一类;利用Ta4CL1过表达、拟南芥4CLs突变体at4cl1、at4cl3和at4cl14cl3及其功能回复株系进行的分析表明,Ta4CL1与At4CL1功能相似,在植物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过程;Ta4CL1是转基因拟南芥中4CL酶活性的主要贡献者。过表达Ta4CL1的转基因拟南芥叶片增大、茎更粗; Ta4CL1的表达还受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ic acid, MeJA)、赤霉素(Gibberellin, GA)和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 IAA)等激素处理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月季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花卉,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抗性基因进行研究。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 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 EC 2.5.1.19)为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也是除草剂草甘膦的靶向酶。为了探究月季EPSP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利用月季基因组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得到月季的EPSPS基因,命名为RcEPSPS。经RT-PCR克隆后得到RcEPSPS基因的ORF全长为1 566 bp,共编码52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5.19 kD,等电点为7.5,亲水系数为0.009。初步研究得知RcEPSPS属于EPSPS I型蛋白,与同属蔷薇科的野草莓的序列同源性极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抗性基因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供给茶树根部的氨在新梢萌发前主要以茶氨酸,谷酰胺和精氨酸贮存在根叶部。茶树结束休眠,开始生长时,这些化合物转移到生长点(新梢),茶树特有的酰胺——茶氨酸也集中在新梢,其在新梢中的积累不仅由于根部的大量供应,而且也因新梢的缓慢利用所致。L—旦氯酸—DL—磺基羟亚氨酸(MSO)参与氨基酸,酰胺,特别是茶氨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茶叶深加工(二)茶多酚茶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祥 《茶业通报》2004,26(3):137-138
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一类来自茶叶的酚性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以α-苯基苯骈吡喃为结构基础,羟基取代基作为质子的供体,易形成酚羟基和醌型的中间形态,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与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已发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及抗病毒等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的这些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果密切相关。体内、外试验表明茶多酚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茶多酚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为维生素E、BHT、BHA的3~9倍。奥田拓男以大白鼠肝线粒体和微粒体模拟体内脂质过氧化试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