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鲁涛 《河南农业》2020,(7):64-64
一、违反惠农政策的现象(一)向农村建房户乱收费有的地方不让农民在原有宅基地上翻盖住房,而是以新农村建设或新型农村社区的名义在耕地上重新规划宅基地,向农民收取费用;有的地方向新建或翻建自用住房的农民收取耕地占用税,但收费后又不开税票;有的地方向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农户收取价格不等的测绘费;个别地方向建房农户收取建房押金、建筑营业税等.  相似文献   

2.
去年入冬以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一些农民抓住冬闲时机,将玉米脱粒机安装到拖拉机或机动三轮车上,走街串巷为农户脱玉米粒,不但帮了农户的忙,还鼓起了自己的钱袋。以前,脱玉米粒一直是当地农民最头痛的事,秋收一过,场院到处堆满了玉米棒子,既占地方,又容易被鼠虫糟蹋。玉米脱粒机的到来帮了他们的大  相似文献   

3.
“司+农户”.是当前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一种最为有效而且是农民普遍接受的模式.很多地方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就在很多农民受益后.欢迎城市企业下乡的大好形势下.却有极少数企业打着“公司+农户”的幌子.明曰与农户联合经营帮助农户增收.实则是损害农户的利益。一是高价向农户推销农作物种子,甚至是劣质种子。  相似文献   

4.
农户家庭中小型草地奶牛场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省贫困山区一些交通、市场条件具备的地方,帮助农户发展奶牛业,可使农民大幅度增加收入,是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但贵州是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土地零星分散,规模很小,对规模化发展草地奶牛业限制很大,实施规模化,利用挤奶平台,建设养殖小区难度较大。过去农户单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衡水市桃城区"一提一补"节水模式为例,运用前后测实验方法 ,基于二元共治理念探究农业灌溉节水组织模式。提出在现有地方管理体制、水权市场化交易与运行环境下,"政府+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户"是政府与农户"二元共治"理念下一种有效的农村水治理模式,表现为政府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监督管理行为、农民用水者协会协调服务政府与农户的行为、农户通过自愿加入农民用水者协会民主参与节水的行为。通过构建节水投入机制、农业水费财政补偿机制、节水管理机制和水市场、水权和水价改革机制保证模式的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从而减低了农业风险的损失,挽回农民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种植业、养殖业大国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分析了静宁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政府政策宣传和保险产品本身等因素对农民参保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设计,加强对农户的政策宣传,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到2015年10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达147.9万家,入社农户9997万户,覆盖全国41.7%的农户。在组织形式上,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方兴未艾,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流转后富余劳动力组建的劳务合作社,农民以房屋、厂房入股组建的富民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各地农贸市场上鲜食玉米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许多地方的农民瞅准商机准备春季大量种植,以便抢占市场增加收益。但是,对农户来说选好良种是关键,适时播种不可少,播种方法也必须要掌握。  相似文献   

9.
正促进8亿农民持续增收既关乎乡村振兴的实现,也是今年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悉,职业农民增收专项激励计划已进入评估总结期,多地申报进入新一轮试点名单。中央和地方有关促农民增收的一揽子新政也将加快落地,包括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进一步增加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升社保待遇等。在收益分享模式上也将有所创新,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将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应对老年化浪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也是一项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政策。农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参与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江西58个县(市)43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劳动力比重、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对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农户年龄、性别、婚姻、家庭人口、离公路距离和离乡镇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商南县依托得天得厚的地理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同时采用"合作社+基地+科技+农户"的生产模式和"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销售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落实根植地方行动,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对接,同时为了实现地方高校转型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共赢,从财务角度探讨食用菌生产与研发项目的可行性,为促进商南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相应的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地方挤小农户垒大户的倾向、土地零碎化、空壳社"等现象或问题,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改变超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注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当前尤其要防止强制搞土地流转,对广大小农户实行硬挤出,强制农民舍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3.
《农家参谋》2012,(8):36
从河南省粮食部门获悉,作为传统产粮大省,为提高科学存储水平,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河南目前已为全省7万农户配置了小粮仓,粮食损失从8%控制到了2%以内。为鼓励农民储粮,提高科学存储水平,河南省从2009年起,开始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作,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为农民配置小粮仓。300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农户常把农药和化肥贮存在同一地方,这是不科学的。为了确保人畜安全和农药不受损害,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个醒:农药、化肥不要混合储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农户设施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民田间学校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意识影响的净效果。【结果】目前条件下,北京市农民在番茄生产上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比例还不足20%。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使田间学校学员采用环境友好灌溉技术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14.7%,而采用环境友好施肥技术农户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8.3%。【结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生产上较多地采用了环境友好型灌溉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经历了灌溉管理制度改革,即将灌溉管理权利和责任从政府机构向用水协会或其地方非营利组织转移。农民用水协会被广泛认为是地方农业灌溉管理的卓越制度安排。农户参与对用水协会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行为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江西省307 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行为因素。结果表明,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意向,而行为态度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意向影响不显著。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农户的决策参与和灌溉管理参与。  相似文献   

17.
从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农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效应和农民对农业政策的态度反应着手,通过对2004年广西临桂、象州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调查发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是一种政策信号;这两个地方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也存在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增加较快,自然灾害对农户增收增产有一定的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户自主经营权利,农民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很好地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入退自由.民主管理:四是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样,独立自主;五是实行赢余返还,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基本特征,既符合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经济规律,又满足了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求,所以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针对人口代际分化日益明显的农村社会现象,探究代际差异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提高农户生态耕种积极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OLS回归方法对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两代农民生态耕种行为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别的结果;性别、生态耕种认知、信息途径来源都是影响两代农民生态耕种行为的关键,男性的生态耕种行为要优于女性,生态耕种认知、信息途径来源能促进农户的生态耕种行为;上一代农民还受到务农年限、耕种面积、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务农年限越短、耕种面积越多、受教育水平越高,其生态耕种采纳度越强.结果表明:上一代农民生态耕种行为的激励手段更多,针对新生代的激励手段同样适用于上一代农民;针对留守妇女在家种地及种地老龄化的现象,应加大对女性及上一代农民的生态耕种行为的激励.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户家庭成员在承包期内死亡,其生前承包的耕地是应当由其他家庭成员继续耕种,还是应当交回发包方,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争论的焦点。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地方法规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界定,导致人们认识上存在分歧,对死亡人口承包地的处置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