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1986,(2)
L-r-谷酰乙胺(L-茶氨酸)是在茶树根部由谷氨酸酯和乙胺合成的,并输送到叶子中。乙胺在根部由丙氨酸在丙氨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茶氨酸和茶叶品质高度正相关,而芽叶中的乙胺是茶氨酸降解的产物,因此有必要研究茶叶中的乙胺。乙胺较稳定,在鲜叶蒸煮和冻干时不会变化,这是分析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Sasaoka等人对L——茶氨酸在活体内和离体内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其合成机理.但对于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降解,知道得甚少.Riro和Konishi等人报道:在茶树幼苗内,茶氨酸分子中的乙胺部分,结合成儿茶素.这表明茶氨酸不是最终产物,它也参与茶树体内其它化学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高纯度茶氨酸的合成与特性(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一种改进的茶氨酸(γ-谷酰基乙胺)的合成方法,包括L-谷氨酸的去氢成为吡咯烷酮羟酸(PCA),然后再加纯的乙胺(99%,气-液)反应,得率92.6%,再在84%乙醇溶液中重结晶后,高纯度茶氨酸(A型) 的得率37.4%。其结晶在透视和扫描电镜下呈长方形棱柱,具丝光状。A型茶氨酸的融点为224℃。B型茶氨酸从L-PCA合成,为甘蓝叶状,边缘呈波浪型,融点217—218℃。用HPLC分析证明,A和B型茶氨酸是混合异构体,A型含47.9%的L-茶氨酸,B型含90.9%的L-茶氨酸,100%的L-茶氨酸的旋光度(á)为+8.57。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要胺化合物的乙胺,每克干茶叶中约含有15微克分子。如所周知,乙胺是在茶根中合成,并用于茶氨酸的生物合成,而茶氨酸是茶叶的基本滋味成分,其含量约为0.5—2.0%。但是,乙胺在茶树体内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Kito等和Komishi等曾报道了茶氨酸的乙胺部分能很好地结合到茶苗的儿茶素中去。但是,其结合的具体途径尚  相似文献   

5.
利用GS基因构建茶氨酸生物合成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本研究通过将荧光假单胞菌GS基因转接入pET32a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mmol/LIPTG,28℃诱导表达,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9U/mg prot,大约是出发菌株E.coli BL21的126.64倍。工程菌催化L-谷氨酸钠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产量达到6.2g/L,其催化L-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能力较出发菌株E.coliBL21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树体内的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 synthetase,TS)和部分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家族成员都具有催化乙胺和谷氨酸合成茶氨酸的活性.我们将植物中这类与茶树TS序列高度相似,且具有茶氨酸合成活性的酶,统称为类茶氨酸合成酶(Analogue th...  相似文献   

8.
茶氨酸是茶叶氨基酸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被誉为茶树的特征性物质,这是因为1950年日本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得到以来,迄今除了在蕈(Xeeocomus badius)和山茶花(Camellia Sasanqua)中发现有少量茶氨酸外,其它植物中均尚未发现;又因为茶氨酸在茶叶化学成份中的含量占于物率总量的1—2%,特别在茶叶氨基酸组成中一般占50%以上,高的可达70%以上;同时,茶氨酸又是重要的茶叶品质影响成份,其与茶叶品质的相关系数为0.989。因此,茶氨酸就引起了茶叶科学工作者极大的注意和产生浓厚的兴趣。近  相似文献   

9.
茶氨酸是一种新型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茶氨酸最新进展,包括茶氨酸的分布、理化特性、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检测方法、合成方法、生理功能、安全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胡锐  李龙 《福建茶叶》2016,(6):36-37
茶氨酸作为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有效的化学成分之一,对茶叶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化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茶叶中的茶氨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茶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茶氨酸对人体的作用研究,特别是关于茶氨酸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生理功能方面。现在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当前研究表明,茶氨酸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像消除疲劳、降低血压、补充营养等,因而可以预见的是茶氨酸在体育运动健康领域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茶氨酸的研究现状,通过介绍茶氨酸的合成以及生理作用,分析和探讨茶氨酸对体育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钟鸣  丁志 《中国茶叶》2005,27(3):15-16
D.茶氨酸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美国科学家认为,茶叶中的茶氨酸具有调动人体免疫细胞抵御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的作用.他们先从茶叶中提取了这种物质,然后在一批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茶氨酸能明显加强人体对于特定细菌感染的抵御能力.科学家说,茶氨酸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而乙胺又能调动名为"γ-△T形细胞"的人体血液免疫细胞作出抵御外界侵害的反应,同时T形细胞又是抵御许多病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有三大茶叶提取物已得到公认,即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和茶氨酸。被称为“天然镇静剂”的茶氨酸已成为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销的天然保健产品“新宠”之一。茶氨酸(L—Theanine)系统命名为:N-乙基-γ-L-谷氨酰胺(N-ethyl—L—glutamine),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在研究玉露茶鲜爽滋味成分的过程中,从新梢中分离鉴定出的非蛋白特征氨基酸。迄今为止,除在茶梅、山茶、油茶、蕈等四种天然植物中检测出其微量存在外,其他植物中尚未发现茶氨酸。  相似文献   

13.
高纯度茶氨酸分离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星海  周晓红  王岳飞 《茶叶》2006,32(4):206-209
本文研究一种从提取茶多酚后的残留液中提纯茶氨酸的制备工艺;首先通过ZTC—型天然澄清剂对茶多酚生产废液絮凝处理,随后应用一种特制的弱极性大孔树脂(JAD-1000)对处理液进行初步分离,制备含量在50%以上的茶氨酸粗品,再通过C18层析柱,按照正交实验技术筛选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对茶氨酸粗品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茶氨酸;结果表明用pH值3.0的水按照60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11.4min-13.5min段的洗脱馏份,浓缩冻干,检测知茶氨酸的回收率为78.4%,茶氨酸含量达98.2%。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研水平有效提升,如今我们在对茶叶进行深入研究时,我们发现茶氨酸这一物质对抗疲劳有着重要帮助。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其实质就是氨基酸类的物质,是在绿茶中所包含的物质,茶氨酸的含量直接决定了整个茶叶的具体品质。我国是绿茶大国,也是在整个绿茶生产体系中极具优势的国家,因此研究绿茶中的茶氨酸对缓解人体疲劳的作用和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拟从运动疲劳和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入手,结合分析茶氨酸的相关功效,从而研究茶氨酸对篮球运动员抗疲劳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氨酸是茶树中含量较高而一般植物中罕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它在茶树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茶叶制造中变化显著,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茶氨酸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除茶树外,迄今为止只在一种蕈内(Xeecomous badins)及茶梅中发现有茶氨酸,它在茶树新梢中的含量平均达到1500mg/100g(干重),嫩茎中最高可达4000mg/100g(干重)。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  相似文献   

16.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当前,人们对于茶氨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抵制肿瘤、降血压和提高记忆力等方面,茶氨酸本身的生理活性特点也使其成为许多茶产品的主要物质含量,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膜技术富集儿茶素渣中茶氨酸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茶叶深加工中提制儿茶素后的废料—儿茶素渣为材料,在筛选出膜分离与富集茶氨酸最适料液pH值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截留分子量为2500 Da、3500 Da、5000 Da的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对茶氨酸得率与纯度的影响,以及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对茶氨酸的效应。结果表明:调节料液体系的pH值至2.8~3.5左右,有利于在超滤过程中分离与富集茶氨酸;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 Da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大部分被截留,其截留率分别为89.90%、92.20%,可获得率为54.50%、纯度为8.92%的茶氨酸料液,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在加工茶氨酸中,茶氨酸损失率依次为4.51%、3.62%、0.45%、5.15%。综合考虑,利用3500 Da超滤分离与反渗透浓缩可以分离与富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综合得率与纯度分别为54.05%和8.53%,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粉碎过筛的竹叶青茶末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茶氨酸,分别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作为单因素自变量探讨各因素对茶氨酸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以茶氨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工艺.茶氨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5、提取温度80℃和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参数下,茶氨酸提取率为44.12%,且纯度为91.23%(根据QB/T 4263—2011方法检测).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茶氨酸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可用于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与方法植株:在5月2和9日采取薮北种一芽三叶新梢为材料。化学试剂:由2-焦谷氨酸与相应的烷基胺合成:r-谷氨酰甲胺(GMA)、r-谷氨酰乙胺(茶氨酸)、r-谷氨酰-n-丙胺(GPA)、r-谷氨酰-n-丁胺(GBA)、r-谷氨  相似文献   

20.
茶氨酸是茶树中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为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之一。茶氨酸具有广泛的药理功效如抗肿瘤、脑神经保护、抗抑郁、增强免疫、改善认知、降血压、抗运动性疲劳等。本文综述了茶氨酸在茶树与动物体内的代谢及其功效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