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24-227
利用喀左县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近55年来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来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0 ℃/10年,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突变。冬季气温上升最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52 ℃/10年,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86年;春、秋季气温上升趋势和突变点与年平均表现一致;夏季气温上升趋势最弱,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7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56 ℃/10年,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82年;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气候倾向率为0.20 ℃/10年,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4年。冬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夏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迟缓。  相似文献   

2.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武成 《现代农业》2011,(10):96-98
通过对青海省天峻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天峻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平均最高气温升幅不如平均气温升幅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远大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升高主要是由冬、秋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引起的。四季平均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比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大得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在1988年、1994年和1986年发生了暖突变。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0~2007年尖扎气温资料,对尖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尖扎年平均气温与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4℃/10a,其中冬季气温变暖最明显,秋季次之;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升幅大,这种特点在秋季和夏季最为明显;日较差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秋季最为显著。最高气温的升高是年平均日较差变化呈增加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即年平均日较差变大是以最高温度增加幅度大于最低温度变暖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近50年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县单站较小尺度的气温、降水年代际气候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年均值为7.0℃,历年年平均气温随着年份的变化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517℃/10a,近50年趋势升高2.6℃;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升高2.0℃,而近20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明显;春、夏、秋、冬季气温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以冬季最为明显。年降水量、四季降水量变率较大,稳定性较差;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81 mm,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941 mm/10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且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变率大于夏季和秋季。[结论]该研究为大尺度气候分析提供气候背景,也为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气候变化特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1—2010年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分析了近50年抚顺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9、0.23、0.44℃/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四季中,冬季升温幅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季略低于春季,夏季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莱芜市气象台1971-2000年的24 h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结果显示:莱芜市的年降水有减少的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而春季降水量增加较明显;莱芜市的气温有冬季增暖的趋势,其他季节气温也在缓慢上升;从年变化看,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82-185
利用焉耆盆地3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测方法对年、季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焉耆盆地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以0.29、0.12、0.48℃/10年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以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大;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以0.32、0.18、0.34、0.37℃/10年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低;年、季平均气温最低都出现在1960年代,2001—2010年平均气温上升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增温;焉耆盆地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于1979年、1988年、1971年、1972年、1977年、1971年、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升高,突变后较突变前其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0.4、0.5、1.5、0.7、0.6、1.0、1.3℃。  相似文献   

9.
1961—2008年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40-241,244
采用陕北地区1961—2008年19个测站均一化订正后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陕北地区近48年来的气温变化的事实,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平均值上升了0.9℃;冬、春季气温的上升最为明显,夏、秋季各地气温的升幅较冬春季要小,长城沿线风沙区增温幅度要明显大于黄土高原沟壑;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0年后迅速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开始迅速升高,比年平均最高温度要晚1个年代;陕北地区≥10℃气温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期间有效积温在1995年前后出现明显突变,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和有效积温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商丘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用商丘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M-K等方法确定气温突变年。[结果]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122、0.255和0.488℃/10a的速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以-0.217和-0.292℃/10a的速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为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东部减幅大,西部减幅小;年极端最高气温西部减幅大,东部减幅小;年平均最高气温有增有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989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结论]该研究对商丘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气候规划、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近40年相对湿度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柳芳  冉桂平  杨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21-15122,15133
利用乌鲁木齐市1961~2000年逐日平均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40年相对湿度的基本气候特征、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5%。一年四季中冬季的相对湿度最大,为77.5%,夏季最小,为41.2%。春、夏、秋、冬季以及年相对湿度均呈增加趋势。逐年平均相对湿度存在以2年、3~4年和准7年为主的周期,其中准7年周期振荡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2.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波  尚可政  王式功  周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4-17107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略有增加。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冬季更为明显,夏季呈现出降温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较春季更为明显;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0年驻马店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温是一突变现象;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天祝县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1951 ~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天祝县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并对其进行异常性分析.研究表明,近60年天祝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17℃/10a;四季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对天祝县气候变暖起了关键作用;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1.4%/10a;四季中春、夏、冬3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进入90年代后,秋、冬季降水均明显持续增加,而夏季降水的持续减少对年降水量减少贡献最大.综合各要素的突变特征和对气温与降水的异常分析,天祝气候向暖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平  程清平  任宾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35-8641,8671
基于孟定站1955~2008年气温、降水量观测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M-K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孟定盆地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54年来孟定气温升高了1.5℃,升高趋势显著,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增暖趋势特别明显;从季节来看,以冬季增暖贡献最大;年和各季均温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54年来降水量减少了103.68 mm,减少趋势显著,21世纪以来减少趋势最显著;从季节来看,春季降水有增多的趋势,夏、秋、冬季均呈减少趋势,尤以夏季减少最明显;夏、秋两季降水量通过99.9%的信度检验,年和其余各季降水量未通过信度检验;气温变化周期不明显,降水存在明显的变化周期;年和各季均温及降水量均存在一个或多个突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突变增加趋势显著,年和各季均超过0.01信度的临界线;春季降水量在70年代以来突变增加显著,年和其余各季降水量在80年代中期以来突变减少。  相似文献   

15.
李海川  许丽景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42-12643,12732
[目的]研究沧州市国家一般气象站草面温度变化。[方法]利用沧州市国家一般气象站2008~2012年草面温度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等方法,对草面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草面平均、草面最高、草面最低温度月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72、0.299、0.828℃/a,均为上升趋势,年平均值分别为13.9、29.8、4.5℃,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00、8.600、-2.500℃/a,年平均草面最高温度为31.7℃,年平均草面最低温度为3.9℃,均出现在2012年;四季平均值春季分别为16.2、34.0、4.9℃,夏季分别为28.4、44.7、19.5℃,秋季分别为13.9、29.0、5.4℃,冬季分别为-2.9、11.7、-11.7℃,气候倾向率夏季均为上升趋势,冬季均为下降趋势,春季和秋季仅草面最高温度为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地温〉草温〉气温,年平均最高温度草温〉地温〉气温,年平均最低温度草温〈地温〈气温,年极端最高温度地温〉草温〉气温,年极端最低温度草温〈地温〈气温。[结论]该研究为气候资料使用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15-18318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趋势很显著。春季和夏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均为0.4℃,春季趋势不显著,而夏季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分别为0.8和1.0℃,2个季节大部分地区趋势均显著。高温日数变化除了全州、忻城等少数地区有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有增多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高温日数50年平均增多了2.8 d。  相似文献   

17.
六盘水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海涛  张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79-9080
[目的]研究近50年六盘水市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六盘水市的六枝、盘县、水城3个测站1960~2009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等方法,对六盘水市近50年气温变化的年际、年代际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来六盘水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升温率为0.096℃/10a;春季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夏、秋、冬季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不一致,且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夏、秋次之,春季最小。六盘水市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气温变化不明显,8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增高,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质,存在几个突变点,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78年,在1978年后年平均气温增温显著。春季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现象;夏、秋、冬季气温突变点分别为1978、1982和1985年。[结论]该研究为六盘水市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左权核桃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左权县1961~2010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左权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近50年左权县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暖尤其明显;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秋季减少最为显著;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各气象因子发生变化最显著时段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左权核桃种植适宜区域范围扩大,且引发核桃萌芽至开花物候期提前,遭遇低温冻害的几率和强度增加;降水量减少,大大增加了核桃遭受春旱、夏旱的可能性,对核桃正常生长和产量的稳定不利;日照时数减少,光照强度下降,影响核桃的品质和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左权核桃生长发育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丽超  陈国弟  胡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5-18176,18179
[目的]研究1971~2005年广西东兴0~20 cm地温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1~2005年东兴国家基本气象站0、5、10、1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35年来东兴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结果]1971~2005年东兴各层地温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均为升温趋势,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各浅层地温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20世纪初均有异常增温现象发生,而在70年代中期均有异常降温现象。各浅层地温在突变前均处于降温趋势,而突变后地温均为增温趋势。0、10、15 cm的突变点在80年代初、中期,5 cm的突变点在70年代末期,而20 cm有2个突变点,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温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环塔里木盆地农业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与趋势.[方法]利用1951-2005年的逐月气候资料分析.[结果]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过去55 a中环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增温速率在0.22℃/10 a以上.各季节及生长季平均气温都有所增加,冬季最大,达到0.5℃/10 a.冬季和秋季最高温增加均较明显.冬季、年平均和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增加显著.生长季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增温速率都不明显.对降水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生长季平均降水量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通过分析该地区农业气候变化特征,以期为有效管理区域农业、水资源,改善生态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