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建梅  孙金森  陈林祥  马英洁  徐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41-11342,11379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山东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诸城市近50年平均气温以0.383℃/10a的速度上升,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近50年平均降水量以18.7 mm/10a的速度下降,春季、冬季略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且夏季下降最为明显,以20.9 mm/10a递减。近50年气温异常低温仅出现1年,异常高温出现了7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近50年未出现降水异常偏少年份,降水异常偏多年份为6年,年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气温和降水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衡邵干旱走廊地带1961—2018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综合分析衡邵干旱走廊地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衡邵干旱走廊地带的气候呈暖干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率为0.157℃/10 a,进入21世纪,气候变暖明显;春季升温贡献最大,气温上升率为0.254℃/10 a;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季、冬季、秋季平均气温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减少率为4.3 mm/10 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以春季降水量的减幅最大,减少率为11.4 mm/10 a。  相似文献   

4.
选取1987—2016年北流市气温、降水及日照观测资料,经统计、线性趋势分析得出北流市气候变化特征:近30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10年,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冬季趋于略下降;年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7.891 mm/10年、26.356 h/10年,但降水存在显著季节性变化,而日照时数以夏季、秋季较多。  相似文献   

5.
根据甘肃省镇原县1961—201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气候变率、累积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5年气温、降水的年、季变化倾向及年代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和全国变暖的大背景下,近55年来,镇原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趋势率为0.39℃/10年。各季平均气温上升1.3~2.2℃,春季增温幅度最大;而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3.6 mm/10年,且降水量的下降主要由夏季降水的减少引起。  相似文献   

6.
赵月兰  何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62-3965,3980
[目的]研究和政县近53年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和政县1961—2013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降水及蒸发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法、5年滑动平均值法及年代际比较法,对和政县近53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3年和政县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速率最大,夏季和秋季接近,春季最小;降水量呈总体持平略减少趋势,其中春季和夏季降水量随时阃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呈增加趋势,秋季呈减少趋势,但增减幅度不大;蒸发量随时间变化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减少幅度较大,秋季和冬季减少幅度较小,年蒸发量的减少主要是由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减少造成的。[结论]在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正常略少的情况下,蒸发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干旱指数小幅下降,和政县干湿状况基本稳定,气候暖干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10年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分析了近50年抚顺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9、0.23、0.44℃/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四季中,冬季升温幅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季略低于春季,夏季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周卫雯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81-283,286
利用海晏县气象站1978—2008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趋势线分析、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探讨海晏县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1年来,海晏县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52℃/10 a,在31年中约增加1.6℃。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和秋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贡献较大。年降水量总体呈不显著的微弱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306 mm/10 a,31年约增加降水13.3 mm。各季节的降水变化中,秋季和春季的增长趋势较为明显,线性倾向率分别是9.906、3.994 mm/10 a;冬季的增长趋势较弱,线性倾向率为0.317 mm/10 a;夏季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9.91mm/10 a。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7—2016年青岛市气象站气象数据资料,采用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距平百分比等方法分析青岛市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平均气温13.2℃,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年,以春季气候变暖最明显;历年平均降水量666.7 mm,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以秋季贡献最大,冬季略减少;年均日照时数2 295.7 h,气候倾向率为-184.2 h/10年,减少明显,且月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0.
1961—2010年海原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利用海原县气象局1961—2010年逐月气温资料对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海原县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961—1986年为相对偏冷期,1986—2010年为相对偏暖期,极大值为8.9℃,极小值为5.7℃,两者相差3.2℃;海原县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2001—2010年年平均气温最大,1961—1970年平均气温最小;近50年来海原县四季气温均呈逐年增加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24、0.261、0.352、0.406℃/10年,冬季增温幅度较显著,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11.
李震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00-17501,17565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本溪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本溪地区4个常规气象站1953~2010年的月平均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3~2010年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8℃/10a,四季均为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8.16 mm/10a,除春季呈略增加趋势外,其他各季均为减少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8年来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年出现在1986年,除夏季无突变现象发生外,春季突变年出现在1974年,秋季1987年为突变年,冬季突变年则出现在1981年;而年、季降水均没有突变现象出现。小波分析发现,近58年来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12~14、5~6和2年周期变化,年降水量存在8~12、5~6和2年周期波动。[结论]该研究为山区气候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奇  吴英杰  黄作顺  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90-8594
[目的]分析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方法]对本溪地区1953-2005年平均温度、降水和日照等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本溪气候呈变暖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冬季对气候变暖季贡献最大;降水为减少趋势,从1975年开始降水减少明显;日照也呈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降水虽然呈减少趋势,但暴雨次数增加,说明降水强度发生了变化,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大。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积温增加明显。[结论]本溪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必将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近57年来本溪地区干湿程度的演变情况。[方法]采用1953~2009年本溪地区的年、季、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和干湿指标的年代际变化。[结果]本溪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9℃/10 a;而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29.01 mm/10a。干湿指数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33.61 mm/10a,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是密切相关的。[结论]本溪地区呈暖干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明芝  张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62-5463,5494
利用2008~2012年本溪县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本溪县近5年各区域不同时段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表明,本溪县各地气候变化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其中中部为全县气温最高地区、北部最低、南部和东部略低;而南部为全县降水最多区域,东部略少,中部和北部偏少。  相似文献   

15.
近55年绥中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73-17475
[目的]研究近55年绥中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56~2010年绥中县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5日滑动平均和离差系数等方法,分析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以及稳定通过某界限值的时间和稳定度,从而掌握近55年来绥中县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近55年绥中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近25年(1986~2010年)升温明显,冬季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较大且变化幅度大,稳定性差;无霜期、≥10℃积温等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冬半年呈上升趋势,夏半年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明显;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季呈下降趋势;冬季降水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差,夏季降水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结论]该研究为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气候变化特征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本溪县近52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利用1958~2009年本溪县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温、光、水三大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气温呈波动性明显上升变化趋势,而降水和日照则呈波动性减少变化趋势。气温的四季变化特点是春夏秋冬均呈升高趋势,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降水的四季变化为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为增加趋势。夏季减少最多,冬季增加最多;日照时数的变化除夏季为增加趋势外,其余均为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是减少的主体,秋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态势和变动特征。[方法]以人类活动扰动较大的湖北省恩施州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生态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遴选人口密度、公路密度、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等16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熵权法2种客观权重赋权法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通过综合评价法对恩施州各县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定。[结果]恩施州的生态安全度大多处于预警状态,其中建始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好,恩施市与巴东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结论]当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科技、教育投入等多方面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本溪市近60年气候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赵雷  孙雪  吉奇  黄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06-6408,6422
利用本溪和丹东市1951~201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方法,对近60年本溪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本溪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其线性倾向率为0.17℃/10a;各季气温均呈变暖趋势,温度增幅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年降水量和各季(除春季外)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变化。综合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本溪气候呈暖干化变化趋势;本溪市气温与降水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75-11777
[目的]研究1951~1999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气象局提供的160个站1951年1月~1999年2月的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SEOF方法研究了48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降水的SEOF分析表明,第l模态的SEOF分析表现了我国雨带从南到北的四季推进;从时间系数来看,总体上,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降水略有减少,70年代后降水是增多的趋势,80年代后降水又是减少的趋势。气温的SEOF分析表明,降水的第1模态和气温的第1模态在空间上配置较好,降水量少的干旱区域,温度变化比较明显,配合时间序列来看,1951~1999年我国气温是偏低;20世纪50年代为低温时期,50~60年代前期气温有所升高,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初期又进入低温时期,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增大。[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谭祥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08-410
[目的]分析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本溪市草河口气象站1954~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相关的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等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57年来,本溪山区除冬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外,其他年、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在1971年发生突变。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对日照时数影响比较明显,但日照时数并不是简单随着云量和≥0.1 mm降水日数的减少而增加,说明影响日照时数变化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山区光能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