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浓度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清除能力。试验利用醇沉法超声提取蒲公英黄酮,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超声波提取蒲公英活性成分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提取蒲公英黄酮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质量分数5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h,黄酮含量为6.84%。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2 mg/m L时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54.35%;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4 mg/m L时蒲公英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4.59%。研究优化超声波提取蒲公英黄酮工艺,对蒲公英黄酮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效果进行研究。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均较好,为开发利用蒲公英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蒲公英黄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考察不同质量浓度蒲公英黄酮和多糖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清除能力并进行比较。试验利用醇沉法超声提取蒲公英黄酮,水提法超声提取蒲公英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此黄酮及多糖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黄酮及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6 mg/m L时,DPPH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达96.11%,IC50(抑制剂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值为0.38 mg/m L;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4 mg/m L时,DPPH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达89.33%,IC50值为0.51 mg/m L;统计学结果显示蒲公英黄酮及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首次对蒲公英黄酮与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进行比较,蒲公英黄酮及多糖均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但黄酮的清除效果显著高于多糖的清除效果(P0.05)。试验结论为进一步开展蒲公英黄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开发利用蒲公英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应用打孔灌注法、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中药复方多糖对家禽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浸提时间4h,提取次数2次;中药复方多糖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3.50±0.175)mm,对沙门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0.00±0.200) mm、(27.23±0.132) mm、(8.45±0.141)mm;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125 g/L、金黄色葡萄球菌63 g/L、链球菌250 g/L、沙门菌125g/L.试验表明,中药复方多糖对家禽主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于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优化鬼针草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研究,比较超声辅助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超声辅助回流提取法的提取得率高于其他方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末加入10倍量50%乙醇,超声20 min,90℃下回流提取40 min,平均提取得率35.59%,提取物总黄酮平均含量5.54%。正交试验各组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高黄酮组的MIC为15.62 g/L,MBC为125 g/L;低黄酮组的MIC为31.25 g/L,MBC为250 g/L。试验确定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柳芽粗多糖(crude polysaccharide of willow bud,CPW)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柳芽粗多糖,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以维生素C(vitamin C,VC)为对照,通过比色法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以及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评价CPW体外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CPW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0∶1(mL/g),水浴温度56℃,超声功率440 W;采用该提取工艺对CPW的提取率达到6.6%。不同浓度CPW能够有效清除DPPH·和抑制·OH和O2-·的产生。说明优化的CPW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切实可行,且所提取的CPW抗氧化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绒毛鹿茸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绒毛鹿茸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在对温度、时间、料水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绒毛鹿茸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试验,及模拟胃液条件下清除NO2-试验,研究绒毛鹿茸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0,在100℃下浸提3h,浸提2次;醇沉采用3.5倍体积95%乙醇3h。绒毛鹿茸草多糖浓度在0.4~2.0mg/mL之间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呈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2.0mg/mL时清除率达45%;多糖浓度在0.1~0.3mg/mL之间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呈负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0.3mg/mL时清除率达-6.39%;多糖浓度在1~5mg/mL之间时清除NO2-呈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5mg/mL时清除NO2-能力达到14.3%。对绒毛鹿茸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可知绒毛鹿茸草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活性较强,有一定清除NO2-能力,能促进超氧阴离子(O2-.)形成。  相似文献   

7.
优化复合酶解法辅助提取香菇菌糠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评价香菇菌糠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法提取香菇菌糠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45℃,pH值5.0,酶浓度3%,在此提取条件下香菇菌糠多糖的提取率为9.60%,显著优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提取率提高了52.70%。通过复合酶解法提取的香菇菌糠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8 mg/ml、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为0.60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90 mg/ml。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新鲜银杏叶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发酵法对其进行发酵降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获得粗多糖,经过脱蛋白脱色工序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降解后的银杏叶多糖含量,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后多糖中的单糖种类和摩尔百分比,最后对发酵降解后的银杏叶多糖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酿酒酵母发酵72 h后,银杏叶多糖含量由8.97%提高到11.18%,经过单糖种类鉴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其银杏叶多糖对三种指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抑菌圈均显著增大,酿酒酵母发酵过的银杏叶多糖溶液的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浓度为25 mg/mL的酿酒酵母发酵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7.37 mm,浓度为75 mg/mL的酿酒酵母发酵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71 mm;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发酵降解不同时期的银杏叶多糖都具有抑制氧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发酵过的多糖溶液抑制氧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更强。基于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可为银杏叶资源的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柞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试验将柞蚕蛹作为材料,利用水提取法提取柞蚕蛹多糖,并用滤纸片法检测柞蚕蛹多糖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柞蚕蛹多糖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时间3.16 h,温度75℃,进行3次重复试验,所得柞蚕蛹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38%。柞蚕蛹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柞蚕蛹|多糖|提取|响应面|抑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沁州小米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从中提取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获得小米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最优参数。并利用滤纸片法探讨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1 h、提取温度80 ℃、料液比19:1,小米多糖最佳提取率为3.066%。小米多糖对三种菌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416、2.2832、4.5664 mg/mL,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温度的升高并不会明显影响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强酸和强碱会降低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在中性条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效果最佳。 [关键词] 小米|多糖|提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白术中黄酮的抑菌与抗氧化活性,为白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白术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和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术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g/m L)为1∶40,在50℃下超声提取35 min,在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38%;白术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酵母菌和产青霉菌则没有抑制作用;白术黄酮及维生素C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17.26μg/m L、12.68μg/m L,说明白术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万州产大红袍红橘果皮的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并基于Minitab正交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分析多糖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红袍红橘果皮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微波时间90 s﹑浸提时间120 min和浸提温度8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平均产率为18.985%,与预测值19.706%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发现,多糖提取物具有清除·OH的能力,且清除率与多糖浓度存在量效关系。说明正交设计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较理想,且多糖提取物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水牛奶为原料,研制不同凝乳酶的水牛奶干酪,利用单因素试验、二次通用旋转方案筛选奶酪蛋白肽提取工艺,并研究蛋白肽的抗氧化功能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水牛奶奶酪蛋白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26∶1、匀浆时间5min、转速10×1000r/min;4种水牛奶奶酪蛋白肽均具有较好的功能活性,其中贯筋藤凝乳酶奶酪的ABTS清除活性为82.22%、还原能力(RP)为52.9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2.63%,对李斯特菌抑菌率达到86.33%、对沙门氏菌抑菌率达到55.36%。水牛奶干酪含有较丰富的功能活性物质,开发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4.
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节茎石仙桃多糖的工艺参数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方法,探讨料液比、浸取温度、超声时间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节茎石仙桃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构建节茎石仙桃多糖提取率与提取过程中各因素的二次多元回归模型。以抗坏血酸为对照,考察节茎石仙桃多糖对·OH、O2-、ABTS·+和DPPH·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提醇沉节茎石仙桃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浸取温度78℃(1 h),超声时间38 min(80℃),在此提取条件下节茎石仙桃多糖的提取率为11.31%,与预测值仅相差0.11%,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节茎石仙桃多糖对·OH、O2-、ABTS·+和DPPH·4种氧化因子的综合清除活性较强,平均清除率达到(56.00±0.26)%以上,且多糖浓度与清除活性呈正相关。说明该工艺对石仙桃属植物多糖纯品的制备和开发利用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荔枝叶多糖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性。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荔枝叶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荔枝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荔枝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超声波温度70℃、超声波功率250W、超声波时间20min。荔枝叶多糖对?OH和O2-?清除作用明显,具有较好的还原力,表明荔枝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玛卡中提取多糖,并对其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玛卡多糖提取率为31.52%,玛卡多糖中多糖含量为95.75%,葡萄糖醛酸含量为4.17%。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玛卡多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一定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制的浒苔多糖为原料,以对·OH清除率为指标,考察H_2O_2、维生素C和H_2O_2+维生素C 3种方法降解浒苔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降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H_2O_2+维生素C体系降解效果最好,浒苔多糖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H2O2+维生素C(1∶1)浓度15 mmol/L、温度50℃、反应时间2 h和料液比1∶50(g/m L),降解浒苔多糖得率58.33%,·OH清除率64.71%,降解前后的浒苔多糖的·OH清除率IC50分别为1.237和0.334 mg/m L,降解浒苔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未降解浒苔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1.242×10~5降为5.141×10~4,降解前后浒苔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为α-D-葡萄吡喃糖,活性基团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紫萼玉簪根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紫萼玉簪根多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在料液比、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数学模型,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紫萼玉簪根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紫萼玉簪根多糖在超声辅助提取中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90 W(52%),料液比1∶93,超声次数128次(6 min 40 s),多糖得率为23.6%,与理论值相差0.2百分点;紫萼玉簪根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8.75 mg/mL、37.5 mg/mL、75 mg/mL。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山竹壳多糖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本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对山竹壳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法对山竹壳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并通过测定山竹壳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山竹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时间190 s、液料比35:1(mL/g),在此条件下,山竹壳多糖的提取量为17.83 mg/g(n=3,RSD=0.31%)。山竹壳多糖浓度为1.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88.31%和86.01%,IC50值分别为0.65 mg/mL和0.79 mg/mL。经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山竹壳多糖的提取。山竹壳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山竹|植物多糖|响应面法|抗氧化  相似文献   

20.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50mL/L、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h,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得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7.16%;葡萄叶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