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在北京某牛场选择25头(48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疗效观察。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随机分为受试药物组(25个乳区)和对照药物组(23个乳区)。受试药物组患病乳区灌注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药物组则灌注速诺LC。采用临床学与细菌学治愈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药效学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临床学治愈率为68.0%,细菌学治愈率为83.3%,而速诺LC治疗组分别为69.6%、81.8%,两者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CMT法对长沙县某新建奶牛场128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并治疗结果显示:该牛场乳房炎发病率为78.12%,隐性乳房炎阳性率84.38%,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为15.63%,乳区阳性率为52.30%.经一疗程药物治疗后,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8.28%,隐性乳房炎阳性率33.59%,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为4.68%,该乳房炎治愈率为51%,乳区治愈为52.80%.  相似文献   

3.
选取临床型乳房炎患牛30头,分为3组,每组10头,试验组用酮洛芬注射液加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对照组用美洛昔康注射液加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阴性对照组用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比较患牛临床精神状况、乳房局部症状、乳汁性状,直肠温度、奶产量及体细胞数、病原菌清除率、治疗效果等。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相当,均好于阴性对照组,非甾体抗炎药与抗菌药物联合可更有效地恢复泌乳期奶牛的产奶性能,增加牧场的经济效益,该两组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南京郊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调查了南京郊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发生情况 ,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并选择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 2 36 % ,隐性乳房炎平均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分别为 53 97%和 1 8 92 % ;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它们对环丙沙星、氟哌酸和氟嗪酸等药物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在夏季临床型乳房炎高发期用乳池内灌注乳炎康的方法来防治炎症程度较重大隐性乳房炎,把炎症程度较重的隐性乳房炎奶牛分成,对照组46头,治疗组53头,结果表明:对照组中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比率13%,转阴率为11%,治疗组中阻止隐性乳房炎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比率为100%,转阴率为53%,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结果比较,两组结果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用这种方法防治夏季临床型乳房炎,每月普查一次即可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选用黄芪、白芪、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红细胞C3b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况。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患牛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用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显著好转,有效率达83%。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辽宁和安徽等地奶牛场进行乳房炎CMT检测,无菌收集乳房炎患牛的奶样,分离致病菌,选择致病力和理化性质最为典型的菌株作为抗原免疫蛋鸡,运用分子筛过滤卵黄液,获得浓度、纯度均较高的IgY抗体用于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商品名为爱乳宝。临床试验表明,爱乳宝对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为76.5%,有效率为89.5%;对隐性乳房炎,头转阴率为87.9%,乳区转阴率为90.7%。  相似文献   

9.
田斌  蔡元  徐小兵 《中国奶牛》2014,(16):33-35
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奶牛场泌乳期高产群的6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将检出的阳性牛体细胞较高的牛分为高剂量组,其余牛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组使用生化黄腐酸制剂-牛乐先锋,每日一次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中,高剂量组每天250g/头;低剂量组每天1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牛乐先锋高、低剂量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牛和阳性乳区转阴率分别达到87.50%、86.36%和75.00%、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和7.14%,P<0.05)。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牛乐先锋)对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降低体细胞数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