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鲮鱼     
《广西水产科技》1977,(1):34-34
《鲮鱼》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一九七六年七月出版,本书主要介绍了鲮鱼生物一学特性、养殖和捕捞的方法,并附有插图,便于阅读。  相似文献   

2.
麦瑞加拉鲮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星  刘家照 《淡水渔业》1998,28(5):13-14
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mrigala)为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快,个体较大,病害少。目前已在广东及华南一些地区推广养殖,其成鱼养殖面积正逐年增加。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进,池养麦瑞加拉鲮鱼的人工催产技术已趋完善,现报告如下。1亲鱼培育亲鱼培育...  相似文献   

3.
鲮鱼的机械化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鲮鱼因其适宜于10℃以上的自然气候温度而遍布于广东、江西两省。鲮鱼食性杂,繁殖力强,容易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豆豉鲮鱼是当地的特产,许多企业以传统的加工工艺及自创的调味配方,生产不同色泽口味的豆豉鲮鱼罐头,畅销国内各省市。  相似文献   

4.
应用透射电镜对鲮鱼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肝细胞具有典型的单核现象,核仁、核膜、核孔等都清晰可见,肝细胞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等细胞器和内容物,胆小管主要为胞内胆小管.饥饿4周后,鲮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其间电子密度较低,嵴更加稀疏,溶解,无全嵴,其最大变化是肝细胞内的糖原几乎消失,出现大量的溶酶体.再恢复投喂4周后,鲮鱼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鲮鱼的糖原大量出现,占据细胞大量空间.表明鲮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其肝脏能过量地贮存糖原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5.
鲮鱼     
我国目前养殖的鲮鱼品种有3种.即广东土鲮、印度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和麦瑞加拿鲮(简称麦鲮).其中野鲮和麦鲮是东南亚诸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1978年泰国ADK养鳗公司赠送我国广东省食品公司一批野鲮,八十年代末广东省又从印度引进麦鲮进行饲养,目前均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一带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进行鲮鱼人工繁殖单位选用亲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透射电镜对鲮鱼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正常状态下肝细胞具有典型的单核现象, 核仁、核膜、核孔等都清晰可见, 肝细胞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等细胞器和内容物, 胆小管主要为胞内胆小管。饥饿4周后, 鲮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 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 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 其间电子密度较低, 嵴更加稀疏, 溶解, 无全嵴, 其最大变化是肝细胞内的糖原几乎消失, 出现大量的溶酶体。再恢复投喂4周后, 鲮鱼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鲮鱼的糖原大量出现, 占据细胞大量空间。表明鲮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 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 其肝脏能过量地贮存糖原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8.
彭红庄  詹敏 《水产科学》1989,8(1):11-14
前言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e)是我国珠江流域南部的重要养殖鱼类,种苗要求量很大,靠脑下垂体催产远远不足供应。另外,优良鱼种的培育也很重要。因此,希望能通过基因工程新技术,构建带有鲮鱼生长激素基因和促性腺激素基因的工程菌,以便人工生产激素,还可以籍以培养生长较快、鱼体较大的鱼种。而构建鲮鱼cDNA文  相似文献   

9.
鲮鱼是广东省水库的主要养殖品种,它个体小,具有喜流水、喜钻穴、分散活动、栖息底层等特性。水库大多地形复杂,库底坑坑洼洼,多树木、断垣残壁等障碍物,给捕捞鲮鱼带来困难,目前尚无一种能大批捕捞的有效方法,一直靠传统的单层刺网捕捞,产量低而不稳,成本偏高。改革刺网结构及研究其网衣最佳技术参数,对提高水库鲮鱼捕捞效果,促进鲮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鲤鱼DNA对鲮鱼耐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显微注射法将鲤鱼总DNA注入鲮鱼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培育成鱼种。以自然降温方式及人工降温方式测试并比较了实验组鲮鱼与正常鲮鱼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鲮鱼的耐寒能力优于正常鲮鱼,但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祖熊  黄文郁 《水产学报》1985,9(2):203-206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鲢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昆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鲮鱼是广东水库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在大型水库,鲮鱼已形成优势种群,成为主要底层鱼类。但水库地形复杂,障碍物多,又因鲮鱼具有喜流水、喜钻孔穴、分散活动等特性,捕捉较难。目前,采用刺网捕捞鲮鱼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刺网的渔获性能,选择最佳刺网及其网目尺寸,现将流溪河和水迳等水库的捕捞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鲮鱼(Cirrhinus molitoiella)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无论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水系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每年都占家鱼苗总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鲮鱼亲鱼个体小,怀卵量少,因此,在人工繁殖时使用亲鱼的尾数多。这不仅使催产剂的消耗量大,而且逐尾注射,亲鱼的死亡率高,劳动强度亦大,因而迫切需要改进鲮鱼人工繁殖的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鲮鱼诱导产卵的设想,经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水产科技》1978,(1):33-34
鲮鱼是两广和闽南一带渔民所喜欢养殖的鱼类。它在每年4月上旬至7月下旬,水温22-29℃时进行繁殖,但它的抗寒能力差,水温在14℃以下,鲮鱼就群聚在深水处,少活动,当水温降到7℃以下时就被冻死,因此推广鲮鱼养殖,在地区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鲮鱼是我国南方地区淡水鱼中较好的一个养殖品种,肉质鲜美,病害少,养殖经济效果高,深受群众欢迎。但是它的抗寒能力差,最低临界温度7℃,所以能够养殖鲮鱼的地区仅限于广东、广西及闽南亚热带地区,如何改变鲮鱼的这个弱点,提高其抗寒能力,籍以扩大它的养殖地区,对于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鲮鱼诱导产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注射脑垂体的鲮鱼来诱导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产卵的试验。这项试验的多数试验组使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的诱产率达到了或接近了同年常规人工繁殖催产的产卵率水平。作者认为,亲鱼的充分成熟、适宜的水温和保持经过注射脑垂体亲鱼在产卵池中的一定密度,是对未注射催产剂亲鱼诱导产卵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对诱导产卵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池塘要求、放养前准备、鱼苗放养、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养殖鲮鱼种667㎡产800kg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两季高密度培育麦瑞加拉鲮鱼种试验刘正坤,朱德泉,赵智毅(株洲市畜牧水产局412000)麦瑞加拉鲮鱼(简称麦鲮)原产于东南亚诸国,“1984年珠江水产研究所从孟加拉国引进,目前已是广东、广西池塘主要养殖品种之一。1992年株洲市首次从广西南宁引进,...  相似文献   

19.
外源DNA对鲮鱼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鲮鱼养殖塘内的鱼、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空探讨间相关性以其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含量在其他组织均显著低于肠内容物中的含量(P<0.05);悬浮物中,5月份Hg含量比7月份显著高(P<0.05),11月份含量比另3个月份显著低(P<0.05);沉积物中,5月份Hg含量比另3个月份显著低(P<0.05),9月份含量比7、11月份显著低(P<0.05),9月份Pb含量比其他3个月份显著高(P<0.05),而11月份含量比另3个月份显著低(P<0.05);悬浮物、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含量与鱼肠内容物、体壁2个组织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体壁、肠内容物、悬浮物、沉积物中,顺序相邻两者的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悬浮物重金属经过沉降作用逐渐富集底质,鲮鱼消化道吸收是其体内重金属积累主要方式,悬浮物对鱼肠内重金属污染特征起到了关键作用,生物相与非生物相的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