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化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勇  张勇  耿忠义  于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46-2947,2969
在日光温室采用4种施肥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追施化肥处理的番茄叶片光合速率较不施肥处理普遍提高,在开花座果期,随着施肥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加,盛果期以处理②光合速率最高.叶绿素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盛果期番茄根系活力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处理②最高,处理③最低.适量追施化肥,番茄开花期提前,单果重增加.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以处理②为最高.追施化肥可明显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的含量,Vc含量以处理②为最高,过量施肥可使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以4年生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通过PEG模拟干旱设置不同的水分梯度对富士苹果枝条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都呈现单峰曲线,20%和40%浓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值高于60%和80%浓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值.各个浓度梯度在8:00达到一天内的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并且明显要小于饱和水势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值.在轻度水分胁迫下能明显促进富士苹果蒸腾速率出现“午休”现象.在盆栽条件下自然持续干旱形成水分梯度对富士苹果幼树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在干旱的第3天叶片光合速率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SOD、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表现出前期降低,随后逐渐升高,在末期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呈现递增趋势,但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施肥量适中或较低时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而施肥量高时叶面积指数在达到峰值后便急速下降。同一品种鼓粒中期长花序叶、短果枝叶及其它叶片间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它们受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长花序叶的光合速率大于短果枝叶以及短果枝的同节位主茎叶,多数处理组合的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其同节位主茎叶。气孔导度高,细胞间隙CO2 浓度低,光合速率就较大。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r =0 .6 9 )达到显著水平,而长花序叶(r =0 .4 0 )和短果枝同节位主茎叶(r=0 .11)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不同密度型高产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不同密度型高产品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施肥对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东单9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高产玉米品种生育后期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降低,胞间CO2(Ci)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SPAD 值)和可溶性蛋白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K处理下各测定时期两品种玉米的产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其中东单90品种各光合生理参数均比郑单958高.施氮肥能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速率,施钾肥明显提高CO2传输能力.NPK施肥能促进Pn提高是由于有较强的CO2传输能力和CO2同化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摩素淳对苹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摩素淳对苹果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摩素淳均能促进苹果幼苗的生长,且干旱条件下的促进效果较为显著。正常和干旱条件下摩素淳能明显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有机物质的积累。在干旱条件下摩素淳能增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脯氨酸3种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维持或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防止或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这说明,干旱条件下摩素淳能提高苹果树苗的渗透调节能力,恢复或维持正常代谢水平,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呈现递增趋势,但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施肥量适中或较低时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而施肥量高时叶面积指数在达到峰值后便急速下降。同一品种鼓粒中期长花序叶、短果枝叶及其它叶片间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它们受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长花序叶的光合速率大于短果枝叶以及短果枝的同节位主茎叶,多数处理组合的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其同节位主茎叶。气孔导度高,细胞间隙CO2浓度低,光合速率就较大。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r=0.69)达到显著水平,而长花序叶(r=0.40)和短果枝同节位主茎叶(r=0.11)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苹果树苗活性氧代谢及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年生“红富士”苹果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干旱和复水过程中苹果树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苹果树苗适应逆境干旱的可能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果叶片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和程度而逐步增加,证明干旱胁迫导致活性氧积累,引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生速率与MDA含量呈显著相关,H2O2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干旱处理过程中,SOD、POD和APX 3种保护酶活性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在干旱的初期(轻度干旱)其活性呈轻微升高或降低趋势,经短暂的适应后,其活性明显上升,通常在接近严重干旱时活性随之降低.这表明适度干旱条件下保护酶活性的提高能有效清除植株体内过多的活性氧,提高了苗木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干旱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是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经过一定时期的干旱处理后恢复水分供应(复水处理),几种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均降低,但总体仍然明显高于对照,这说明经适度的干旱胁迫能提高或增强相关抗逆生理基础,对树苗以后的生长和适应逆境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二年内测定了二十五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其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在这些杂交组合中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上均表现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依不同杂交组合而异。2、对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生物学产量杂种均有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学产量的杂种优势大部分是由于光合性状上杂种优势表现的结果。3、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相关较为密切,尤其是在苗期和灌浆末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似乎说明在苗期有可能对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的强弱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
玉米群体粒叶比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4个玉为单交种为材料,在适宜密度条件下,于抽丝期剪叶或剪穗改变粒叶比与光合竺探讨不同品种群体粒叶比与产量、分配指数、光合速率及茎秆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LAI)条件下,同一品种群体粒叶比高,则分配指数和叶片光合速率高,茎秆中可溶性糖积累少,因此,高粒叶比具有强源畅流的作用。在适宜的LAI范围内,扩大群体总库容,提高粒叶比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温室黄瓜喷施不同N/Ca的叶面肥,定期测定功能叶叶面积及其叶绿素含量;田间统计了黄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定期测定分析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N/Ca对黄瓜光合能力、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提高;第60 d左右,黄瓜第4片功能叶叶面积达到最大,75 d左右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在施氮量为225~675 mg·m-2范围内配施0.3%Ca Cl2,黄瓜功能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产量逐步增加;氮肥与钙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黄瓜抗病性;温室黄瓜施肥建议,喷施675 mg·m-2氮肥和0.3%Ca Cl2,温室黄瓜光合能力、产量、果实品质和抗病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不同氮磷配比对冬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以N、P比为1∶1显著最高,施氮量为225kg.hm-2时,以1∶0.75显著最高。增加施氮量,可增加越冬期幼苗的株高、分蘖数、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显著增加N、P比为1∶0.5和1∶0.75条件下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显著降低POD活性,可显著降低N、P比为1∶0.5、1∶0.75条件下SOD活性。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增加施磷量,可增加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量、MDA含量,可降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为225kg.hm-2时,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MDA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最高,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显著最低。因此,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适当增加施氮量且N、P比为1∶0.75时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增强旱地小麦的抗旱性。本研究可为旱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矮抗58、郑麦366、开麦21、衡观35、周麦26、西农979,6个河南省主推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返青期充分灌水(1 050 m~3·hm~(-2))、非充分灌水(450m~3·hm~(-2))以及不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非充分灌水和不灌水处理都使小麦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衡观35、开麦21、西农979和矮抗58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幅小于郑麦366和周麦26,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同时,干旱胁迫使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和产量降幅较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下降的幅度均更明显。干旱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的降幅和MDA含量的增幅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6个小麦品种中,衡观35和开麦21抗旱性较强,西农979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郑麦366和周麦26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会合  田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57-4358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著差异,以N3P2K1>N3P1K2>N2P2K2>N2P3K1>N2P1K3,中量供N水平下高量配施P或K均表现为低产效应。莴笋叶硝酸盐含量以N2P3K1处理最高,N3P1K2和N3P2K1处理最低,茎的硝酸盐含量以N2P1K3>N3P1K2>N2P2K2>N2P3K1>N3P2K1。在三要素组合处理中,钾有利于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而磷有利于控制茎中硝酸盐累积。莴笋的Vc含量以叶>茎,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则是茎>叶。N3P2K1、N3P1K2和N2P2K2处理对莴笋叶、茎的营养品质(Vc、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效应较好,其中N3P1K2处理对莴笋叶品质的综合效应最佳,N3P2K1处理莴笋茎品质的综合效应最佳。5个氮磷钾配比对莴笋产量及叶、茎的品质效应以N3P2K1、N3P1K2和N2P2K2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旱鉴定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6~1997年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个小麦品种的抗旱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郑旱1号胚芽鞘长、主胚根长、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旗叶SOD活性、Q_2~- 产生速率、MDA含量、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增减幅度最小,抗旱性最好;豫麦2号次之,豫麦41号的增减幅度最大,抗旱性最差。在众多抗旱形态生理指标中,用胚芽鞘长和主胚根长进行品种抗旱性鉴定和筛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扬  赵健  张雷  刘浦云 《农学学报》2017,7(1):91-94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设置4个干旱胁迫处理梯度,研究其对2年生板栗嫁接苗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板栗嫁接苗叶片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在重度胁迫时时出现显著降低(p<0.05),叶片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2)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板栗嫁接苗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对照与胁迫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8个春小麦品种,结合高产、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特点及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克丰4号、克旱16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达到超高产的水平。8个春小麦品种的主穗籽粒干重变化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均呈“S”曲线,其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值的大小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不同。克旱16的灌浆速率为最高,可达0.1195 mg·d^-1;而克丰4号是早熟、小粒、密植型品种,其特点是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早,开花后12.6 d时达到最大灌浆速率,保证有效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17.
探明金银花的抗旱特性,为耐旱性品种鉴定、筛选及合理开发利用河南金银花资源提供依据,以金银花豫花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金银花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金银花花蕾重和单株产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渗透物质累积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g。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水分胁迫时,氮素可明显增加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 增幅为39.3%~497%;而磷则明显降低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6.8%~17.9%。这些表明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渗透物质,加强作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对参试7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各材料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标、薯块膨大期叶面积指数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将薯块膨大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叶面积指数与抗旱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白脚板、威芋3号、咪咪洋芋、冀张薯8号、鄂薯7号、毕引2号、克新19号、云薯501、米拉9个品种为高抗旱品种,大方本地洋芋、中薯14号、SO3-753、05-191、SO4-2303、大白花、SO1-198(7)、丽薯6号和春薯4号9个品种(系)为中抗旱品种,其余品种(系)均为低抗旱或不抗旱品种。且马铃薯抗旱系数的高低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较小,而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直接相关性。[结论]马铃薯人工控水抗旱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技术,这为马铃薯资源抗旱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几个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4年,在滇中山原红壤上所作的田间试验中,冬小麦在3种NP施用水平下施用不同用量的钾肥.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在配施NP肥的基础上,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小麦叶片的气孔阻力减少,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