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热碱致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凝胶的显微结构与流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混合溶胶体系在碱性条件下的凝胶形成机理与凝胶特性,为魔芋胶与黄原胶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总多糖浓度约为2.0%的条件下,配制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比例的混合溶胶体系,添加2.0%的Na2CO3,并于90℃条件下恒温处理各溶胶体系2 h,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配比的复合凝胶。通过测定复合凝胶添加碳酸钠前后的凝胶破裂强度,揭示热碱处理对混合凝胶破裂强度的影响。分别测定去离子水浸泡、2.0%柠檬酸溶液浸泡以及冻融处理后凝胶破裂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复合凝胶的凝胶特性。此外,通过流变学手段进一步研究黄原胶与魔芋胶复合凝胶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果】在室温(20℃)条件下,非热碱处理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为5﹕5,热碱处理后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增加至7﹕3,原因可能是魔芋胶碱化后分子链上脱去部分乙酰基,形成分子间三维网络结构,但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与黄原胶协同结合位点减少,因此在达到最大协同比时,需要更多数目的魔芋胶分子参与。此外,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所有凝胶体系的破裂强度都有所降低,其中经过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的凝胶破裂强度下降更为明显。冻融处理后,复合凝胶均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魔芋胶比例越高,析水现象越明显。进一步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在2.0% Na2CO3浓度、90℃条件下的凝胶化过程,发现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凝胶化速率呈减小趋势。此外,凝胶弹性模量在90—60℃呈降低趋势,60℃以下逐渐上升。【结论】在90℃条件下碱处理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时,诱导体系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当降低该体系的温度时,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结合,增加了凝胶的弹性模量。当魔芋胶与黄原胶比例为7﹕3时,室温下混合凝胶的破裂强度最大。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凝胶强度均有所降低。魔芋胶与黄原胶形成的复合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单纯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析水多、强度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黄原胶添加对碱法诱导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究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为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2%的魔芋胶溶胶为基质,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黄原胶,制备混合多糖体系,并在2%的碱浓度(Na2CO3)及90℃的高温下加热混合体系2 h,冷却后制得不同黄原胶含量(0-1.5%,w/v)的混合凝胶。通过测定混合凝胶强度,研究去离子水浸泡、2%柠檬酸溶液浸泡和冻融处理对凝胶样品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不同处理及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结构的影响。另外,基于流变学、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探究魔芋胶-黄原胶混合体系在热碱处理过程中凝胶网络的形成过程,揭示凝胶化机制。【结果】90℃恒温加热2 h后,随黄原胶含量增加,混合凝胶强度反而降低,表明90℃加热过程中,黄原胶的存在影响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但室温条件下,黄原胶含量越高,混合凝胶强度也越高,表明冷却过程中黄原胶可能加强了凝胶网络。经去离子水、2%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各处理凝胶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以2%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后的凝胶强度降低最明显。此外,冻融处理后,魔芋胶凝胶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析水率可达50%,但加入黄原胶后,混合凝胶的析水作用显著降低,黄原胶含量越高,析水作用越弱。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在90℃恒温加热2 h的过程中,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体系凝胶化速率减小,表明加入黄原胶降低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随后对该混合体系进行降温扫描,发现当温度从90℃降低至60℃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降低趋势,当温度继续降低至室温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为60℃,温度越低,弹性模量越高,表明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发生协同结合作用。【结论】黄原胶添加可显著提高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在室温下的凝胶强度,同时可改善该凝胶的冻融稳定性,该结论可为魔芋胶凝胶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魔芋胶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微观结构和相分离结构的影响,进而阐释魔芋胶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和保水特性的调控机制,为魔芋胶在低脂香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以添加不同比例魔芋胶-肌原纤维蛋白为模拟体系,测定模拟体系的质构和发生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应变、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和持水力,观察魔芋胶和肌原纤维蛋白的相分离行为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的微观结构。【结果】当魔芋胶的添加比例<0.8%时,随着添加比例的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储能模量终值和发生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分别显著提高到179.21 g、1 192 Pa和9 139.37 Pa(P<0.05)。当魔芋胶添加比例≥0.8%时,随着添加比例的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储能模量、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和应变分别显著降至83.03 g、566 Pa、4 964.07 Pa和0.64(P<0.05)。低场核磁结果显示在魔芋胶添加比例<0.8%时,复合凝胶体系不易流动水的弛豫时间和自由水所占百分比随添加比例的提高显著降低(P<0.05),而不易流动水所占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同时复...  相似文献   

4.
改善地毯草黄单胞菌FJAT-10151产的黄原胶的力学性能,研究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的流变性,为该复配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复配比、质量浓度、pH值、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氯化钾浓度等对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黏度的影响研究其流变性。结果表明: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为"非牛顿流体",最佳复配比为4∶6;复配胶的黏度随pH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pH 8.0时黏度最大;复配胶的黏度随加热温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60℃达到最大值;复配胶的黏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氯化钾浓度和冻融处理对复配胶的黏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0.5%复配胶在60℃加热30min条件下黏度为454.337Pa·s,其稠度系数为9 117。  相似文献   

5.
以烟酸为模型药物,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烟酸魔芋胶骨架片,对其释药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粒度烟酸、不同粒度和含量的魔芋胶制备骨架片,测定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不同转速下的释放度,结果表明,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是魔芋胶用量、烟酸粒度,魔芋胶粒度对烟酸魔芋骨架片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烟酸粒度的减小和魔芋胶用量的增加,释药速率减慢;药物释放以在0.1 mol/L盐酸溶液中最快,在pH值6.8的PBS中次之,在蒸馏水中释放最慢;药物释放随搅拌转速升高而加快.烟酸魔芋胶骨架片的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骨架片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魔芋胶为主要原料制得氧化魔芋胶,与卡拉胶、黄原胶复配,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模型解析来得到3种胶体最优配比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胶黏剂中各组分用量的最佳参数为:m氧化魔芋胶:m:卡拉胶"m黄原胶=50:40:10,此配比制备的魔芋基木材胶黏剂为乳白色粘稠液体,粘度5870 mPa·s,剪切强度5.68 MPa,剥离强度6.25 kN/m,透明度0.143,凝胶强度178 g/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中试条件下利用中性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制备低聚甘露糖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生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胶进行水解来制备低聚甘露糖的工艺条件。[结果]酶法水解魔芋胶生产低聚甘露糖时,优化的酶解条件为:pH6.0,魔芋胶浓度125g/L,酶量200IU/g魔芋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结论]该研究可极大地提高魔芋胶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孟祖超  陈辉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00-8201,8239
[目的]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方法]基于魔芋葡甘聚糖和聚丙烯酰胺的协同增稠效应,制备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复合型稠化剂,以有机硼为交联剂,加入杀菌剂、抗氧化剂、黏土稳定剂等添加剂,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该压裂液是非牛顿流体,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易破胶、低滤失、残渣少、伤害低的特点。[结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满足油田压裂液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魔芋胶生产中HACCP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慧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49-4051
为了提高魔芋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魔芋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HA),找出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点(CCP),并确定各CCP的控制标准、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以期将生产加工过程中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食品胶对重组肉持水力和水分活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肉和鸭肉为原料,制作重组肉,研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重组肉持水力和水分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胶单独添加时,重组肉持水力随食品胶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含量的3种食品胶对重组肉持水力和水分活度的影响从大到小均为黄原胶、魔芋胶、卡拉胶;冷水分散添加、热水溶胶和干粉添加3种方式中,重组肉持水力在冷水...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为浸提溶剂,以亚麻籽为原料,研究了溶剂倍量、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产胶率的影响,得出了产胶率随这些因素变化的规律,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的最适溶剂倍量为16、最适浸提温度为80℃、最佳浸提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12.
亚麻种子的种皮占种子干重的45%左右,且种皮的55%是胶质,约占干种子的25%左右,这种胶属酸性粘胶,简称亚麻胶。该胶可用水、碱、酸提取,提取量与水解温度和时间有关,胶的酯化度和甲氧基含量与提取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试验,得出了结冷胶生产工艺中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改变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百分比,进而测量结冷胶发酵液的粘度、产胶率,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50 L罐发酵试验得到发酵液粘度为19 600 cp,粗胶产率达1.73%,清胶产率0.80%,试验结果为生产中优化结冷胶的发酵工艺、提高结冷胶的粘度和产胶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沙蒿胶特性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沙蒿胶简单提取工艺及其作为一种植物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试验。由于沙蒿胶提取工艺十分简单,仅作简单介绍。研究侧重于沙蒿胶的特性研究,主要研究沙蒿胶复水性能、粘性、高保水性及乳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沙蒿胶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温度越低,沙蒿胶粘度越高。浓度越高,沙蒿胶粘度越高。pH值越高,沙蒿胶粘度越低。转速越高,沙蒿胶粘度越低,即沙蒿胶具有高粘性;对面包具有保鲜作用,使面条质量提高,具有保水性;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胡麻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胡麻胶(亦称富兰克胶flaxseed gum)是一种多糖植物胶,具有增稠、乳化、起泡等独特性能。胡麻胶突出的乳化特性、极强的亲水作用以及独特的凝胶性质和淀粉等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得胡麻胶在肉制品生产领域有着理想的保油、保水、改善产品组织结构、防止淀粉回生,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出品率的作用,从而使胡麻胶成为肉制品加工中一种理想的亲水胶体.可广泛用于肉制品的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16.
赵聪  赵兵  崔超  姚默  巩江  倪士峰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39-40,80
口香糖自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喜爱。文章对口香糖的养生保健价值、危害及食用注意事项做了概括,旨在使人们对口香糖有详细了解,也为全民养生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的结构、性质、生产菌种及生物合成,并总结了目前它们在一些生产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当前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