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87.5%(7/8)。与琼脂扩散试验(AGP)阳性检出率为50%(4/8)相比较,RPHA敏感性比AGP高;同时对山羊痘野生强毒H—GZ株F1~F5代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F1代就可检出RPHA效价,而AGP则不能检测。该诊断试剂可用于兽医临床上山羊痘的快速诊断及作为病毒分离培养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鸡胚大量繁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收集尿囊液,用1%胰蛋白酶处理制备IBV血凝抗原,建立了血凝—血凝抑制(HA—HI)检测IBV抗体的方法,其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另外,本试验建立Dot—ELISA方法用于检测IBV,病料经处理后,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加兔抗IBV抗体,经PPA—DAB—H_2O_2系统显色,其检测结果与双抗体夹心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两种诊断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检测病原和监测抗体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核衣壳蛋白(N)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重要结构蛋白。根据已报道的IBV基因序列扩增IBVN基因,割胶回收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到pET-28a( )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分离纯化重组N蛋白并用其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抗体方法,研究了IBVM41攻毒后雏鸡血清特异性抗体消涨规律。  相似文献   

4.
马丽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138-14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能早期检测草鱼肠炎病原菌的方法,以患病草鱼为材料,制备点状产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McAb),并鉴定其特异性和抗原表位;采用过碘酸钠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抗,用试管凝集试验测定其活性;建立点状产气单胞菌McAb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确定包被单抗和酶标单抗的浓度,并测定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获得了2株特异性强和抗原表位不同的单抗,其ELISA效价为1∶16 000。2)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活性为1∶640。3)建立了包被抗体稀释度为1∶800、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1 600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与点状产气单胞菌呈强阳性反应,与近似菌无交叉反应,灵敏性为7×103cfu/mL。结论:制备的点状产气单胞菌McAb的效价高、特异性强;建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应用于草鱼肠炎病原体的早期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羊抗鼠IgG,建立了一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进行检测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先将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NCM)中央,封闭后浸于40×稀释的IBV单抗中作用10min,洗涤后再浸于体积比为1:4稀释的金标羊抗鼠IgG溶液中作用1h,银染10min后观察,在膜上出现灰黑斑点的为阳性结果,反之,不出现斑点为阴性结果.SECGA对IB抗原最低测量值为0.703ng·点-1(约2μL),对含毒尿囊液的最低检测为102..9EID50.结果表明,IB VM41毒株在鸡胚中繁殖时以36~54h检测含毒量最高;SPF鸡感染3d后可从气管粘液中检出病毒.SECGA检测抗原可用于IBV早期检测,具有群特异性,快速、敏感、简便,不需特殊设备,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适于基层实验室或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检测新城疫病毒(N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构建了新城疫(ND)xx08株HN基因抗原表位集中区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r HN,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鉴定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8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以纯化的HN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N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试验条件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μg/m L,血清最适稀释比例为1∶80,与HI试验结果符合率较高,且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V)、鸡禽流感病毒(AIV)和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等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新城疫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新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了特性分析,以血清IgM McAb为基础,建立了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健康"新吉富"罗非鱼IgM,纯化蛋白经SDS-PAGE检测,重链、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5~78、23~25 ku;以纯化的IgM为抗原制备IgM McAb,制备McAb杂交瘤细胞株系3株,分别命名为2H5、2D4、2B11,抗体亚型均为IgM,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0×10~(-5)、1.0×10~(-4)、1.0×10~(-5),对IgM敏感度测定表明,2H5、2D4、2B11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1.25、125.00、62.50 ng.以抗罗非鱼IgM McAb包被酶标板,建立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以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受免血清按建立的IgM捕获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建立的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免疫应答抗体水平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应用酶标单抗(HRP-McAb)的涂片法、双抗体夹心 ELISA、斑点 ELISA 和微量细胞培养联合免疫酶测定法检测猪瘟病毒抗原,结果4种方法检出率基本一致,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准确、简便、经济和判断客观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疫区流行病检查和检测猪瘟病毒抗原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出广谱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后续N蛋白保守区域表位鉴定及IBV通用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株GX-YL5的N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选取血清效价在104以上的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后通过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IFA及间接ELISA等进行效价、亚型、反应特异性、交叉反应谱鉴定,并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检测SPF鸡人工感染4株IBV代表变异株(GX-NN130048、GX-NN160421、GX-QZ171023和GX-QZ170728)后不同时段内气管和肾脏中的带毒情况。【结果】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效价大于217,其亚型为IgG2b;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N2D5只与IBV发生阳性反应,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禽偏肺病毒(a MPV)、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禽白血病病毒(ALV)及马立克氏病毒(MDV)的反应结果均呈阴性;单克隆抗体N2D5能与国内流行的多种基因型及广西目前流行的7种血清型IBV发生交叉反应,包括常用标准株、疫苗株和野毒株。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在3株鸡源IBV代表性变异株及1株鸭源分离株人工感染SPF鸡后不同时段内的气管和肾脏中均能检测到病毒信号,进一步证明其广谱性。【结论】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的IBV单克隆抗体N2D5属于IgG2b亚型,具有特异性高、反应谱广的特点,且与IBV的结合能力强,可作为特异性诊断抗体应用于IBV临床诊断及病毒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地方分离株的RT-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可用于扩增不同病毒株N基因片段的引物 ,得到了预期的 438bp长的产物 ,并将此RT PCR方法与鸡胚盲传法结合用于分离、检测IBV。分离病毒的扩增条带经纯化和回收以后 ,克隆到pMD18 T质粒载体中。在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 ,我们将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IBV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 ,证实具有极高的同源性 ,表明分离的是IBV。据此建立起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分离、鉴定IBV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纯化的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多抗作为第一抗体,抗IBV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二抗体,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诊断鸡IBV病。以多抗包被浓度为1:80稀释,单抗1:4稀释,显色反应时间30min为最佳工作条件。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特异性强。IBV发病鸡服用1:10稀释的单抗1ml/羽一次后有良好治疗效果。健康鸡服用单抗后无任何变态反应。初步建立了抗IBV单克隆抗体制剂及安全的治疗方法与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血清型众多、临床检测不易的难题,用我国自已研制的2株IBV单克隆体,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与鉴定,建立起活用于定性检测IBV的包被鼠源IBV单抗的Mab-ELISA方法,其操作程序是:包被鼠源IBV单抗-被检测病毒-鸡抗IBV高免血清-兔抗鸡IgG(AGP效价1:32)-羊抗兔IgG-HRP;用本方法对国内46个IBV分离株及NDV、AIV-H9N2、PPMV-I等的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合成的氯霉素-卵清蛋白(CAP-OV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出1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氯霉素(CA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4C9,并以此制备腹水单抗.经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该单抗亚类重链类型是IgG1,轻链为κ类型,单抗腹水效价为1∶1×106,与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以及其他常见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01%.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合成CAP酶标记单抗,建立了CAP直接竞争ELISA(cdELISA)方法.此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1 ng?L-1.添加回收实验表明所建立的CAP cdELISA方法检测限达到0.1 ng·L-1,对比试验表明其检测灵敏度与商品试剂CAP ELISA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利用IBV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0株IBV毒株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Mass41、Conn、Ark、PA、Del、JMK、H5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与美国80年代分离的毒株MW34、hotle、cal15、AustT株的序列同源性也很低。这一结果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当今流行的标准株以及过去流行的毒株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由此推断广西已有不同血清型IBV毒株存在,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近年从郑州郊区鸡群中分离到的1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in13株)进行定型鉴定,作者采用气管环(TOC)中和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单抗交叉ELISA、序列分析和免疫试验对其进行了研究。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表明Jin13病毒只与M41阳性血清反应,而与其它ND、EDS76、H9AI、IBD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序列分析证实该分离毒Jin13株是IBV。在交叉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中Jin13株与肾变型Y株不交叉(R≤0.25),而与马萨株血清型的M41株和H52株有明显交叉(0.25≤R≤0.8);单抗交叉ELISA结果显示Jin13株与针对M41株的J1单抗有很好的反应(≥640~1 280),而与针对肾变型Y株的单抗C2几乎不反应(≤40),这进一步证实了Jin13与呼吸型M41株、H52株属同一血清型。与M41株相比较,Jin13株S1氨基酸序列在第126,386,390,461位出现了突变,又在S1基因第1 166位出现一个新Aiu I酶切位点,是M41株的一个变异株。对Jin13株纯化后原代毒进行免疫效力检测证实其免疫原性优于M41株和H52株。Jin13毒株是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IBV地方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6.
抗IBDV VP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弱毒Gt株,并与Tj强毒株共同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其脾细胞与S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经过3次筛选克隆, 获得8株具有分泌抗IBD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8株单抗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方面的鉴定.间接ELISA显示获得的8株单抗只与IBDV有特异性的反应,Western-blotting表明,部分单抗能够特异地与Sf9细胞表达的VP2蛋白反应;中和试验表明8株单抗均具有中和活性,而且有3株中和效价在26以上.研究推测,8株单抗中有2株针对的表位为构象依赖性,其余6株单抗所针对的为线性中和性表位.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纯的IBV-M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三天取脾细胞与SP_2/O细胞在50%PEG2000作用下融合,三次融合两次获得成功。经抗体检测、筛选和克隆化培养,最后获得三株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三株杂交癌细胞经体外连续传代培养2个多月,以及液氮冻存4个月后复苏培养,仍能稳定地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