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凤凰温泉位于江浦县汤泉镇凤凰村,泉眼水温42℃,利用此温泉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早已取得成功。近两年我们又用此温泉水进行淡水白鲳越冬,效果也较好。用于淡水白鲳越冬的1号池紧靠温泉池,池水通过明沟流入,面积810平方米,水深1.3米,经清除淤泥,平整池底及生石灰清池后即放温泉水入池冷却,于9月下旬至10月初放入规格为2.5~3.5厘米的淡水白鲳鱼种16.2万尾。10月份,加强投喂管理,每天定点投喂3次,日投喂量约占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邕宁县水电局清水泉养殖场,于1996年10月26日从南宁市水产良种场购回22000尾4-6cm的淡水白鲳鱼种,投放于清水泉水库的一个网箱中进行越冬养殖。白鲳进箱后第2天开始发现死鱼,10月28-30日死鱼达到高峰(每天死鱼1000多尾)。经诊断,白鲳是患了小瓜虫——水霉综合症而死亡,经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治好了该网箱内的白鲳综合症。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4.
东沟县水产科研所承担的“中国对虾在黄海北部越冬”试验课题,于1985年10月至1986年5月在椅圈乡海水养殖场进行。越冬池面积267平方米(约400立方米),放养越冬亲虾5,040尾(雌雄4∶1)。越冬虾的成活率达50%。3月29日,温度达15.5 C,开始产卵。雌虾产卵率为45%,平均产卵量8.6万粒/只。至5月中旬,几十万苗平均体长已达2厘米。  相似文献   

5.
我们结合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利用室内水泥池的优势进行了美国红鱼夏花越冬技术的研究,以来年春天养殖市场解决大规格美国红鱼苗种紧缺的问题。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2003年10月份从深圳惠州等地共引进2~5厘米的夏花苗种97万尾,放入消毒浸泡一星期的龙岗区水产研究所东涌盐排仔鱼类养殖场养殖池中。养殖池规格为4米×6米、水深0.4米,每个池平均放苗1.5万尾(0.15万尾/米3),共放置65个池。每20个池组成一个生产车间,采用简易透光尼龙条布加尼龙薄膜采光保温。海水经过简易沙滤,流入各池。2.方法苗种进池后,采用微流水养殖,1~2月份天冷时白天…  相似文献   

6.
人工生态条件下鲥鱼保种越冬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盐度人工生态条件下鲥鱼保种越冬获得成功。在总密度为56.13尾/米~2(鲥鱼0.37尾、淡水白鲳55.76尾/米~2)的条件下,鲥幼鱼成活率达92.0%,3龄鱼达100%;在鲥鱼密度为8.99尾、淡水白鲳密度为7.80尾/米。的条件下,鲥幼鱼成活率达89.4%,3龄鱼达100%。试验表明,鲥鱼越冬期间可摄食人工饲料,无需投喂浮游生物;鲥鱼的商品化养殖越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小黄鱼亲鱼驯养及苗种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10月,从宁波象山石浦港湾采集到野生小黄鱼2000余尾,经生物学鉴定确认其种类后,暂养于网箱上,12月初移至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进行室内越冬。2015年5月初,开展小黄鱼人工繁育试验,成功繁育出全长5厘米小黄鱼3万余尾。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小黄鱼亲鱼越冬越冬池大小为4米×9.5米×1.5米的水泥池,放养密度为50尾/米3,小黄鱼跳跃力极强,应保持水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亲虾越冬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越冬池越冬池设计为长方形,水体40米3,池深为1.5米左右为宜,池底向排水孔有2%的坡度,排水孔的孔径随池子大小而异,一般直径不小于10厘米,便于吸污,越冬池设有供水、充气和加温管道,管道安装要坚固安全,便于操作,越冬池应远离鼓风机、发电机,越冬室的采光带及窗口要用双层遮光网遮光,避免光线过强,一般控制光照在1000勒克斯以内。2.亲虾选择及入池从种虾专养池或养成池按雌雄1∶1的比例挑选个体在13厘米以上、健壮、无外伤的对虾作为亲虾。亲虾入越冬池前应进行检疫和消毒。检疫方法是随机取样50~100尾,用PCR法检测有无病毒,携带病毒者…  相似文献   

9.
<正> 长沙市郊区西湖渔场于1979年11月3日将265尾尼罗罗非鱼投放在一个44.4平方米、水深1.5米的圆形水泥池中越冬。其中30尾平均重量157克,于1980年1月29日起,20天内产卵孵苗1,800尾,至5月8日出越冬池,成活1,340尾,平均体长3.4厘米,体重0.6克。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21~24℃,每天投  相似文献   

10.
我市引拉渔场1988年培育出杂交鲤鱼秋片3500多公斤,鱼种规格每尾平均36克。培育池底质是碱性黑粘土,淤泥层厚达40厘米,鱼种出培育池入越冬池时,是排干池水,在稀泥中用拉网往外筛鱼,然后直接投入越冬池。入越冬池鱼种3000公斤,全是“挂浆”鱼种(即鱼的全身、鳃等沾满泥浆)。越冬池12亩,是多年老池,平均水深2.5米,冰层最大厚度80厘米,保水力极强,越冬密度每立方米水体0.22  相似文献   

11.
<正> 1984年冬,我们在怀德县水产良种场用生物增氧法做了冰下高密度鱼种越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鱼池条件和鱼种放养越冬池5口,共31.2亩。越冬前未清塘,水源为卡伦水库的水。2、3、4号池均全部注新水,而1号和5号池新老水各一半。越冬鲢秋片龟种平均全长11.7厘米,尾重21.7克;鲤秋片鱼种平均全长11.3厘米,尾重22克,多为丰鲤。 2.日常观察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4年5月,从蚌埠水产研究所首次引进淡水白鲳500尾,在长集乡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淡水白鲳养殖高产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池条件:试验池选定该场3号塘,面积为5.5亩,系新建塘,淤泥较少,平均水深1. 8m,进排水方便,配有一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3.
吴翔 《黑龙江水产》2004,(2):5-6,11
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 ,在天然池塘养殖要求鱼种的规格 10 0 g以上 ,养殖时间只有 7、8两个月时间 ,临界温度 15℃ ,低于这个温度就要死掉 ,这次试验采用电厂温水方法养殖小规格 (每尾体重 50 g左右 )淡水白鲳 ,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鱼池先用 5口水泥结构的亲鱼越冬池面积 40 0m2 和 50 0m2 不等 ,水深 1.8m ,排注水方便 ,排水口设筛绢拦鱼栅。1.2 水源电厂温排水直接注入池塘 ,没有采用鱼苗场生物滤池和无阀滤池过滤。1.3 鱼种选用工厂化方法培育的淡水白鲳鱼种 (2 0 0 2年 6月 2 5日放种 ) ,规格 50g左右 ,…  相似文献   

14.
<正>鱼类越冬前,对越冬池的淤泥杂草和野杂鱼都应进行清除,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对渗水严重的越冬池,要采取防渗措施,使冰层达最厚时,冰下水深能保持在1.5米以上。加强鱼类越冬前的育肥期培育,越冬密度可根据越冬鱼类、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每亩可放10厘米/尾的鱼种2万尾左右,或2.5~3.5千克/尾的亲鱼30尾左右。封冻前全池泼洒杀虫杀菌药一次,并施肥调水,防止封冰后缺氧。冬季鱼病主要是三毛金藻中毒,症状是所有的鱼集中  相似文献   

15.
鲶鱼夏花鱼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鲶鱼夏花鱼种成活率,增加其产量,促进鲶鱼养殖的发展,我们进行了培育鲶鱼夏花鱼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两口,为东西走向的池塘,面积分别为 0.53公顷和 1.0公顷,池深均为 2.0米,池底淤泥厚度为 10厘米。注排水方便,水源为电井水。   2.鱼苗来源及放养密度鱼苗为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的鲶鱼苗。鲶鱼苗孵出 3天后、开始平游摄食时放入试验池,鱼苗体长为 9.5~ 10.0毫米。 6月 6日 0.53公顷试验池放鲶鱼苗 40万尾 (单位面积放养密度为 75万尾 /公顷 ); 6月 9日 1.…  相似文献   

16.
赵文明 《内陆水产》2001,26(1):16-16
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四川渠县天星镇精养鱼池2口,面积为2334米2(1号塘)和3335米2(2号塘),水深2~2.5米,不渗不漏。养殖用水为溪流水,无污染,引排方便。两口鱼塘中各配有1.5千瓦增氧机1台。1.2放种前准备工作1999年4月25日用生石灰浆干池清塘消毒,每667米2用量100千克;然后施用已发酵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每667米2用量300千克;接着注水,深度1米。7~10天过后,池中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池水呈灰白色。1.3鱼种放养5月4日放养湘云鲫夏花,1号塘放养10000尾,2号塘放养11000尾。6月10日套养4~5厘米鲢、鳙鱼种,1号塘放养8000尾,2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养殖对比试验。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试验时间从2005年3月12日至11月15日。2.试验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试验池1个,面积10亩,水深为2米,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增氧机两台。(2)网箱要求:20米2的网箱6个,并编号1#、2#、3#、4#、5#和6#。网箱的材料选择双向延边的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目2a=1.5、2.5、4.5厘米,网箱规格为4米×5米×2.5米的敞口式五面体网箱,为适应水…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河豚)是一种淡水养殖名贵品种。2001年5月26日,东营市牧海水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南京水产研究所购进体长3.0厘米暗纹东方鲀5000尾试养。为了解决苗种越冬问题,计划使用本公司地下热井  相似文献   

19.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6年我们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试验初探,初获成功,为今后大面积人工养殖锦鲤苗种和成鱼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一、锦鲤的苗种繁育1.池塘条件(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共4个,其中室外池塘2个,长方形,面积为1.5亩;温室内亲鱼暂养池2个,正方形,面积36米2,池深1.8米,水深1米,具加温设施。(2)产卵池:条件相同的产卵池9个,正方形,面积均为4米2,池深1米,水深80厘米,产  相似文献   

20.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试验塘4口,每口667米2,为东西向长方形标准池。养殖用水为饮马河水及深井水(主要为补充用水及高温季节调节水质时使用),pH值为7.0~7.5,无污染。1.2放养准备2002年5月15日用生石灰150千克/667米2清塘(试验塘水深10厘米)。5月25日注水至70厘米,同时施鸡粪(发酵好的)300千克/667米2。1.3苗种放养6月5日开始苗种放养(苗种为自育夏花),每667米2放养量为:鳙鱼3000尾,40%;鲢鱼2000尾,占总放养量的27%;鲤鱼2500尾,占总放养量的33%。1.4饲养管理试验所用饲料以鲤鱼种饲料为标准,自行采购原料组方配制,其主要成分:粗蛋白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