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kg鱼用大蒜素10mL,拌入饵料中投喂,3d为1个疗程;或每100kg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g拌饵投喂,连喂6d。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对虾主养区苗种虾肝肠胞虫(EHP)、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以及导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4种病原的携带情况及特点,2020年2—8月采用PCR检测方法,对象山、宁海、奉化、余姚、慈溪、鄞州等地虾苗进行4种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45个养殖场点的南美白对虾虾苗样品268批次,在41批次虾苗样品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整体阳性率为15.30%;EHP阳性率最高(8.96%),其次是VP(2.98%)和SHIV(2.24%),WSSV最低(1.12%);产自浙江本省的虾苗阳性率最高(30.77%),产自广东(21.51%)、海南(11.54%)、福建(6.35%)的次之,产自山东的最低(0),经列联表分析方法计算χ2=13.757,表明虾苗病原携带率(阳性率)与苗种产地之间相关性极为显著;不同病原的携带率呈现不同的时间分布特征,但整体来看,6月病原阳性率相对较高,7—8月最低,均未检出。结果表明,宁波市南美白对虾虾苗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原污染,其中EHP污染最为严重,产自浙江本省以及6月份的虾苗病原污染率最高,需要针对性加强防控。本研究为宁波市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或每100公斤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饵投喂,连喂6天。二、防治鱼暴发性出血病。可每万尾鱼种用大蒜0.25公斤、喜旱莲子草4公斤、食盐0.25公斤与豆饼磨碎投喂,每天2次,连用4天,效果明显。三、防治草鱼出血病。可每50公斤  相似文献   

4.
1.根据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投饵: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青虾摄食的饵料种类及饵料颗粒的大小不同。从虾苗种下塘后至长到体长3厘米前,以天然饵料为主,一般在虾苗虾种放养前,通过施足基肥,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作为虾苗虾种下池时的适口饵料。同时,要定期施足追肥,保持池水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和治疗大马哈鱼苗脊柱侧凸症,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在饵料中添加0.1、1、10、100毫克/100克饵料5—羟基—L—色氨酸进行投饵试验。试验发现:投喂5—羟基—L—色氨酸添加量低于10毫克/100克饵料的鱼4周后患脊柱侧凸症的约占62%—65%。5—羟基—L—色氨酸添加量增加至100毫克/100克饵料时患脊柱侧凸症的鱼降至1.7%。试验结果表明:大马哈鱼苗饵料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日本对虾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 (1)选择优质虾苗。选好优质健壮的虾苗是养虾防病的基础。选择虾体肥大、个体整齐、游动活泼、肝胰腺轮廓明显的健康虾苗,就有利于抵抗虾病的发生。(2)加强饵料生物的培养。在虾池中大力繁  相似文献   

7.
早期养殖重壮苗。南美白对虾食性杂且食量大,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如蚝肉和鲜鱼肉糜,可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饲养试验法测定了四组喂给不同配方饵料健鲤,从5至9月每月的增重速度,饲料系数和饲料蛋白质净沉积率.结果表明,鲤鱼的增重随月龄,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月递增率20克/尾);在适宜生长水温期鲤鱼的饲料系数也随其月龄增加而增加(月递增率约0.20);而同龄鱼种在20℃以下水温的饲料系数大于20℃以上的饲料系数(2.37∶1.84);鲤鱼在适温期(水温20—28℃)对饲料蛋白质的净沉积率最高(约29%),在升温期(15℃至20℃)的沉积率次之(23%),降温期(26℃降至18℃)的沉积率最差(20%)。测定结果还表明了在鱼体成份中蛋白质的含量是比较稳定的指标,在各体重阶段(100克以下,100—200克。200克以上)的体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平均分别为14.2%、15.5%和17.5%)。故认为。鲤鱼的体蛋白质含量可作为一个推算其活体重的常数指标.可以看出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系数取决于饲料蛋白质在其体内沉积率的高低,从而建议:网箱养鲤要抓好适宜生长期生产管理.适当提高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并同时平衡营养,这是提高鲤鱼增重、饲料利用率及生产效果的最佳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24头24月龄平均体重为212公斤的短角×蒙古杂交2代阉牛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瘤胃素及埋植剂Compubose—200对北方放牧结合补饲条件下肉牛的增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瘤胃素增产7.9%(P<0.25),埋植增产15.3%(P<0.05),瘤胃素+埋植处理增产17.9%(P<0.01)。Compudose—200的埋植增重效应可持续2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0.
1 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千克左右。 2 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宋晓敏  卢迪 《饲料研究》1990,(10):6-12,27
一、试验目的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解决了虾苗种问题以后,饵料便成为养殖生产中的关键。天然饵料在数量上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解决饵料供应、降低饵料成本的主要途径,就是研制和应用对虾人工配合饵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商业部给我们下达了《中国对虾人工系列配合饵料的研究》课题,目的是:1、探讨用人工配合饵料完全代替天然饵料养殖中国对虾的生产效果;2、研究运用微机设计对虾人工饵料配方的数字模型,软件及操作方法;3、研究能有效防治虾病,促进对虾生长的高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研究虫肽素替代鸡肉粉对鲈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约36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鱼苗,以15%进口鸡肉粉含量的配合饲料为对照组,用虫肽素替代进口鸡肉粉,分别添加3.5%、5.5%的虫肽素,配制成2种等氮等能实验饲料,饲喂180天,以此研究虫肽素替代鸡肉粉对鲈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虫肽素的添加量为3.5%时,鲈鱼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鲈鱼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成活率、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虫肽素的添加量为5.5%时,鲈鱼的成活率、脏体比、肝体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系数、增重率、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虫肽素的添加量为3.5%时,脏体比最小;虫肽素的添加量为5.5%时,肝体比最小。综上所述:虫肽素是一种可以应用到鲈鱼饲料中的蛋白源原料,在本实验条件下,虫肽素可以提高鲈鱼的养殖成活率,有效降低鲈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在不影响鲈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的情况下,5.5%的虫肽素添加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甘露寡聚糖对生长期鲤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露寡聚糖作为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不仅可促进有益菌增殖 ,还可吸附病原菌 ,提高免疫功能。为了验证甘露寡聚糖的上述功能 ,寻求利用甘露寡聚糖 (商品名为奥奇素 ,Bio -MOS)的最佳方式和最佳添加量 ,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以期为科学利用寡聚糖提供依据。1 试验方法1 1 试验设计 选择均匀健康的鲤鱼 60 0 0尾 ,均分为 6组 ,每组 1 0 0 0尾。试验从 2 0 0 2年 6月 1日开始 ,预试期 6d ,正试期 45d。 1组饲喂基础饵料不加Bio -MOS为对照组 ;2组饲喂基础饵料加Bio -MOS 0 0 5 % ;3组饲喂基础饵料加Bio -MOS 0 1 % ;4组饲喂基础饵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L-肉碱对异育银鲫的养殖效果,选取体况良好,体质量(178.22±4.65)g的12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重复放养10尾鱼.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和250 mg/kg L-肉碱(0为对照组),饲养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200 mg/kg组鱼体的尾均增质量高于对照组13.23%(P<0.05),饵料系数低12.82%(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200(P<0.05)和250 mg/kg组(P<0.01)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L-肉碱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的生长激素(GH)含量,其中200 mg/kg组高于对照组8.49%(P<0.05).试验结果表明,L-肉碱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鱼体品质风味,添加量为200 mg/kg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盐城地区蛋鸡大肠杆菌感染情况及鸡源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该地区临床用药,2017年10月—2018年9月对盐城地区蛋鸡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盐城地区共分离17株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最为耐受,耐药率为100%,其次为多西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94.12%和88.24%;对头孢哌酮最为敏感(100%),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70.59%);对抗生素耐药种类最少3种、最多12种,其中12重耐药、10重耐药和7重耐药最多,均对12种抗生素耐受。  相似文献   

16.
李陇梅 《中国饲料》2019,(13):78-81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卤虫幼虫冻干粉对黄颡鱼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将1200尾体质量为8.0 g黄颡鱼随机分为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饵料,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卤虫幼虫冻干粉100、150、200 mg/kg,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束测定黄颡鱼生产性能和血清中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1组分别提高9.46%、8.73%、8.11%、7.43%(P < 0.05),试验2、3、4组存活率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的饵料系数较1组分别降低16.45%、14.29%(P < 0.05);(2)试验3、4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较1组分别提高23.65%、20.95%、11.26%、11.05%(P < 0.05),试验2、3、4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23.76%、21.29%(P < 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150 mg/kg卤虫幼虫冻干粉可提高黄颡鱼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最近研制出一种海胆苗种生产用饵料—《海胆一号》。近年来海胆作为高级水产物深受欢迎。但在日本海胆的渔获量出现减少的趋势。当前海胆苗种生产用生鲜海藻需要不少劳动力,而且很难保证稳定供给,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随时供给,节省劳力而又能使海胆生长良好的配合饵料。“海胆一号”可100%地代替生鲜海藻。该饵料的投喂对象是,放流用海胆苗种,壳长5mm(0.6克)~壳长15mm(1.0克);适应海胆种类有马粪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评估其能否有效替代硫酸粘杆菌素及确定其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取30日龄、体重约7.5kg的健康断奶仔猪250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2个重复。处理1为对照组(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 g/t),处理2-5为试验1-4组(分别添加植物精油100 g/t、200 g/t、400 g/t、1000 g/t),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75 g/t,喹乙醇100 g/t。试验期为14天。结果表明:100g/t植物精油组仔猪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和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00 g/t以上植物精油各组仔猪日增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食量、料肉比和腹泻率匀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中期猪群出现猪链球菌病,对照组和200g/t植物精油组死亡率较高为2.0%,400g/t和1000g/t植物精油组仔猪死亡率为0.0%。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当植物精油剂量为125g/t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可达到20g/t硫酸粘杆菌素水平;当植物精油剂量≥265g/t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死亡率可优于20g/t硫酸粘杆菌素。智然香剂量与仔猪生产性能呈正相关。较高剂量植物精油(400ppm)具有更强的抑菌、抗菌作用,能明显降低猪群的死淘率,尤其对链球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对虾饵料耐水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由于对虾独特的生活习性及采食方式,高质量的人工对虾饵料必须在水中维持长时间而不溃散,即必须有良好的耐水性。目前,部分加工厂利用膨化方式进行对虾颗粒料加工,其产品耐水性虽较好,但耗电量高(吨电耗100~200度),操作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热敏性物质损耗严重。而众多的对虾颗粒饵料的制造则采用加入大量的α-淀粉或  相似文献   

20.
水溶性糖萜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水溶性糖萜素(WSST)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40羽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在肉鸡饮水中添加0、50、100、150、200 mg/kg与400 mg/kg水溶性糖萜素。结果表明:50、150、200 mg/kg和400 mg/kg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P<0.05),且生物学综合评定值提高。200 mg/kg能够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达33.29%(P<0.01)和提高十二指肠防御素含量153.78%(P>0.05);400 mg/kg显著提高十二指肠sIgA和防御素含量(P<0.01)。200 mg/kg能够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降低隐窝深度28.04%(P>0.05),对空肠没有显著影响(P>0.05);400 mg/kg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添加200 mg/kgWSST对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增强小肠黏膜免疫功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