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用作泌乳中后期奶牛饲料的可行性及适宜组合比例。试验设计7个处理:木薯渣分别以0%(对照组)、5%、10%、15%、20%、25%和30%与甜菜颗粒粕(风干物质基础)组合,使用AGRS-Ⅲ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48h后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和体外培养48h后干物质消失率(IVDMD)、累积产气量(G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体外培养48 h后,GP和底物的最大降解率(RmaxS)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增加(P<0.05);发酵液各VFA和TVFA含量均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5);根据多项组合效应值,以0%组为对照时,5%组和10%组表现为正组合效应,其余组合均表现为负组合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使用,且木薯渣为5%~10%较为适宜,但此结果仍需奶牛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木薯渣与不同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associative effect, AE),优化组合效果。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使用体外产气法分别对精粗比为1:9、3:7、5:5的木薯渣与豆粕、棉粕、菜粕、DDGS组合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监测体外培养0、2、4、8、12、24、36、48、72 h后的累积产气量(GP)和72 h后发酵液的可消化有机物(DOM)、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并计算各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精粗比为3:7的木薯渣-棉粕组的总VFA,精粗比为3:7、5:5的木薯渣-菜粕组DOM和代谢能(ME)及精粗比为3:7的木薯渣-DDGS组的MCP和NH3-N的组合效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GP72、ME、DOM和总VFA的组合效应及综合组合效应值(Synthetical AE)为衡量指标,精粗比为3:7、5:5的木薯渣-菜粕组合的正组合效应最大。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精粗比分别为3:7、5:5木薯渣-菜粕组瘤胃发酵效率最高,为最优的搭配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青贮茭白鞘叶与玉米、豆粕组合对体外瘤胃发酵及其组合效应的影响。通过研究青贮茭白鞘叶与玉米(0%、15%、30%)、豆粕(0%、15%、30%)组合的体外发酵参数及其组合效应值的变化,探索优化组合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比例的增加,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生成量也相应上升,同时pH、氨态氮(NH_3-N)和乙丙比相应下降。随着豆粕比例的增加,所有发酵指标生成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当青贮茭白鞘叶∶玉米∶豆粕为40∶30∶30时,NH_3-N、MCP、TVFA、产气参数48 h产气量(48 h GP)、产气速率(a+b)和有机物消化率(OMD)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相比较最低值,NH_3-N浓度提高了196%,MCP提高了131%,TVFA提高了81%,48 h GP提高了98%,OMD提高了70%。同时该组的48 h GP、TVFA、MCP和OMD的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都极显著升高(P0.01)。以48 h GP、MCP、TVFA浓度和OMD的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为主要衡量指标,青贮茭白鞘叶:玉米:豆粕为40:30:30时正组合效应最大(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茭白鞘叶∶玉米∶豆粕为40∶30∶30组合的营养成分较均衡,瘤胃发酵效率最高,为最优组合,在这个比例下能够有效的提高青贮茭白鞘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的影响。体外培养底物精粗比为7∶3,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11个组,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精料中玉米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40%、50%、60%、70%、80%、90%、100%,每组3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培养液pH、氨态氮(NH_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24和48 h总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有上升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瘤胃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培养液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A/P)、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pH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甲烷产量均有下降趋势,100%蒸汽压片玉米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蒸汽压片玉米100%替代精料中玉米可显著降低甲烷产量,提高瘤胃液TVFA含量,降低A/P,具有较好的瘤胃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对山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从而为南方粗饲料资源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将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按干物质(DM)比例为100∶0、75∶25、50∶50、25∶75、0∶100分为Ⅰ、Ⅱ、Ⅲ、Ⅳ、Ⅴ组,通过体外产气法分别培养4、8、12、24和48 h,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和2个空白对照,培养结束后终止发酵并测定各时间点发酵液p H、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发酵滤渣的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结果表明:1)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显著影响了发酵液的p H和NH_3-N浓度(P0.05),但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波动;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发酵液的pH显著降低(P0.05);在体外发酵12、24和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Ⅲ、Ⅳ组)发酵液中NH_3-N浓度显著大于单一皇竹草组(Ⅰ组)(P0.05)。2)在体外发酵12、48 h时,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在体外发酵8、12、24、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山羊体外瘤胃NDF和CP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皇竹草组(P0.05)。3)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均对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24 h时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均对山羊体外瘤胃NDF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12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对山羊体外瘤胃CP降解率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8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综上所述,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的适宜组合比例为(75∶25)~(50∶50)。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蔗糖对泌乳奶牛体外产气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泌乳中期奶牛为瘤胃液供体,设置0%、2%、4%、6%、8%共5个蔗糖添加水平,使用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AGRS-Ⅲ)记录发酵48 h产气量(GP48 h)并拟合产气动力学参数、计算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测定体外发酵0.5、1、2、3、6、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含量。结果表明:GP48 h、理论最大产气量(A)、达到1/2产气量的产气速率(AGPR)随蔗糖添加水平提高线性增加(P<0.01),蔗糖添加水平对发酵48 h的IVDMD、发酵液pH、VFA和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体外发酵1、2h的发酵液pH线性下降(P<0.01);6%、8%组乙酸和丙酸比例低于其余3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较对照组而言,4%蔗糖组在不改变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提高了体外产气速率和底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活体外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了添加活性酵母和莫能菌素对蒸汽压片玉米为底物的活体外产气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K组)、活性酵母组(LY组;添加3.3×108cfu/L发酵培养液)和莫能菌素组(MO组;添加3.3 mg/L莫能菌素),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在体外模拟瘤胃培养24 h和72 h,测定24 h产气量和发酵液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底物干物质(DM)消化率,并测定72 h产气参数。结果表明:添加活性酵母(LY组)可显著降低蒸汽压片玉米的产气速度(P 0.05),对产气量无显著影响;添加莫能菌素(MO组)可显著提高底物产气速度,显著降低24、72 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P 0.05)。LY和MO对pH、总VFA均无显著影响。LY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NH_3-N浓度(P 0.05),对各VFA的摩尔比例无显著影响;MO显著降低发酵液中NH_3-N浓度和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提高丙酸摩尔百分比,从而显著降低了乙:丙比(P 0.05);LY和MO对底物DM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籽对多浪羊瘤胃发酵指标和瘤胃饲料降解率的影响。在全价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籽(0%、4%、8%、12%、16%、20%、24%、28%),采用体外产气监测系统记录各比例饲料的48 h产气量,收集发酵液测定pH、氨态氮(NH_3-N)和菌体蛋白(MCP)浓度;运用体外尼龙袋法分析各比例饲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发酵液pH、NH_3-N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籽添加比例的增加,发酵液pH升高,产气量先增长后减少,16%添加组48 h潜在产气量高于0%添加组(P0.05);0%、4%和8%添加组MCP浓度高于其余各组(P0.05),16%添加组NH_3-N浓度低于0%添加组(P0.05);尼龙袋试验中,添加16%以上的葡萄籽降低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P0.05);全价日粮中添加8%~16%的葡萄籽可以提高饲料的产气量,但16%以上的葡萄籽降低了营养物质降解率,使瘤胃pH升高。综上,绵羊日粮中葡萄籽的适宜添加范围为8%~12%。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薯渣发酵产物和青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效应的瘤胃发酵特性。试验将薯渣固态发酵产物和青贮玉米(干物质为基础)按照0100(SC0)、2575(SC25)、5050(SC50)、7525(SC75)和1000(SC100)比例制成混合料,采用注射器式体外产气法培养72 h,测定不同组合对发酵液的p H值、氨态氮浓度(NH3-N)、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有处理组体外产气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SC75处理组产气量始终处于最低值;试验中各处理组的p H值在6.65~6.71之间,其中SC75显著高于所有处理组(P0.05),SC25与SC50低于SC0(P0.05);SC50的NH3-N含量显著低于SC0处理组(P0.05);总酸含量,SC0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丙酸含量,SC75和SC100显著低于SC0处理组(P0.05)。综上所述,薯渣发酵产物替代青贮玉米50%有利于瘤胃的发酵,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以玉米青贮、苜蓿、燕麦草、羊草、全棉籽为主要NDF来源的饲料原料,配置4种等氮、等能且NDF含量分别为25.05%、28.05%、31.22%和34.19%的日粮,采集4头健康、体重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在短期人工模拟瘤胃体外培养技术与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相结合的条件下,记录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48 h产气量(GP48)线性降低(P0.05);体外发酵培养液p H值线性增加(P0.05),丙酸浓度、丁酸浓度线性降低(P0.05),乙酸/丙酸线性增加(P0.05),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本试验表明,NDF含量为25.05%的日粮最有利于氨氮的利用和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以苜蓿为对照研究辣木叶与玉米的组合效应。辣木叶/苜蓿与玉米分别按100:0、80:20、60:40、40:60、20:8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组合间的体外发酵参数及其组合效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比例的升高,两组培养液pH、氨态氮(NH_3-N)浓度和乙丙比均呈下降趋势,而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48h产气量(48 h GP)和潜在产气量逐渐升高;辣木叶组和苜蓿组的pH、48h GP和丁酸无差异(P0.05),TVFA、乙酸、丙酸、产气速率和有机物消化率(OMD)极显著高于苜蓿组(P0.01);辣木叶组的48 h GP和微生物蛋白(MCP)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与苜蓿组无差异(P0.05),TVFA、乙酸和NH_3-N的组合效应值显著高于苜蓿组(P0.05);以48 h GP、NH_3-N、MCP、TVFA浓度和OMD的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为主要衡量指标,辣木叶与玉米的组合比例为60:40时,正组合效应达到最大。从本试验结果可以得知,辣木叶是一种与苜蓿营养价值相当的粗饲料资源,辣木叶与玉米比例为60:40时的饲料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啤酒糟替代豆粕,发酵木薯渣替代象草的饲粮组合对水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Mauricio等的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采用2×2×2因子(3因素2水平)设计:精料为1个因素,2个水平,啤酒糟以25%、50%(DM)替代发酵底物中的豆粕;粗料为2因素、各设2个水平,即木薯渣以12.5%、25%(DM),发酵木薯渣以12.5%、25%(DM)替代发酵底物中的象草。试验结果表明:①72 h累积产气量4组(啤酒糟替代25%豆粕,发酵木薯渣替代25%象草的饲粮组合)最高。代谢能和可消化有机物含量对照组(豆粕15%,玉米25%,象草30%,青贮玉米30%)最高,这两个指标4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5组(啤酒糟替代50%豆粕和木薯渣替代12.5%象草的饲粮组合)的微生物蛋白质含量最高,微生物蛋白质含量4组、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3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组的氨态氮含量最高。③5组的总酸含量最高。④4组的6 h甲烷产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4、5组的12 h甲烷产量和24 h甲烷产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组(啤酒糟替代25%豆粕,发酵木薯渣替代25%象草的饲粮组合)是最优的饲粮组合。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业》2017,(7):35-42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瘤胃降解蛋白(RDP)相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及硫水平不同的日粮对人工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3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提供瘤胃液,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3×4:NFC与RDP比值分别为3.35、4和4.8,硫(S)的水平分别为0.15%、0.20%、0.25%和0.30%],试验结果表明,不同NFC/RDP水平的日粮体外发酵,pH值(2 h除外)、产气量、丙酸、丁酸、菌体蛋白(MCP)差异显著(P0.05);NH_3-N浓度在8、12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乙酸在2、4、8 h和12 h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降解率(DMD)在2、4、8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硫对pH值和NH_3-N浓度在12 h和24 h的影响显著(P0.05),而且产气量、丙酸、丁酸和菌体蛋白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对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总的来说,当NFC/RDP值为4时,瘤胃pH值、产气量、乙酸、微生物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降解率(DMD)增加,但NH_3-N、丙酸和丁酸浓度降低,适当的补充硫(硫含量为0.25%),瘤胃pH值、产气量、丙酸、丁酸、MCP含量会增加,然而NH_3-N浓度降低,同时两者之间存在这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日粮NFC/RDP值为4、硫水平为0.25%的日粮可明显改善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各成分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柠檬酸稀土对锦江黄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锦江黄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以柠檬酸稀土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日粮中添加稀土的水平分别为0、200、400、600、800、1000、1200 mg/kg,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干物质消化率(IVDMD)、产气量、MCP和NH_3-N等发酵相关参数。结果表明:(1)添加柠檬酸稀土组与对照组之间干物质消化率(IVDMD)、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且,在稀土添加水平过高时,均有抑制作用;(2)MCP和NH_3-N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800、1000 mg/kg组中,MCP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1.05%、21.9%(P0.05),而与之对应的NH_3-N浓度呈现较低水平,但400 mg/kg组的NH_3-N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5.17%(P0.05)。综合而言,适量添加柠檬酸稀土对锦江黄牛的瘤胃发酵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微生物利用NH_3-N合成MCP的能力,但添加稀土水平过高会抑制瘤胃MCP合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比例NFC日粮对瘤胃内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人工瘤胃产气量法研究不同比例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日粮对反刍动物瘤胃内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分别选取不同精料比例的日粮,20%、40%、60%和80%NFC含量的日粮,每个处理设3个平行。产气24h后测定瘤胃发酵液的p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等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并进行脂肪酸的测定,主要是CL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NFC比例的提高,pH和NH3-N浓度下降,产气量升高,体外发酵液总VFA含量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酶活性降低。研究表明,NFC对CLA的合成影响不大,随着NFC比例的增高,CLA含量增长缓慢,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6):32-38
本试验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研究玉米秸秆青贮饲料(CS)与谷草(MS)的组合效应(AE)。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谷草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结合二者之间24 h、48 h、72 h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及其组合效应,筛选出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谷草的最优组合(BCM)。结果表明,1)体外发酵同一时间点的不同比例组合中,CS∶MS比例为80∶20的产气量(GP)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组合(P0.05或P0.01);发酵24、48和72 h的干物质消失率(DMD)在CS占80%时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或P0.01);发酵24、48和72 h的氨态氮(NH_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均以CS∶MS为80∶20时最大(P0.05或P0.01),然后随CS比例的减少而逐渐降低。2)发酵24 h、48 h和72 h,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均以CS∶MS为80∶20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或P0.01)。3)CS∶MS为80∶20时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高于其他比例组合,分别为AE_(24 h)1.09、AE_(48 h)0.95和AE_(72 h)0.68。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和谷草比例为80:20的组合最有利于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牧草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牧草,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牧草体外发酵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_f)、初始产气速率(FRD_0)、达到最大产气量一半时所需时间(t_(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IVNDFD)、p H、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结果表明,体外发酵48 h后,苇状羊茅体外48 h累积产气量、V_f、FRD_0、IVDMD及甲烷(CH_4)、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但其体外发酵p H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4种牧草(P0.05);紫花苜蓿体外NH_3-N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综上分析,苇状羊茅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牧草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以羊草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的辣木枝与玉米、豆粕组合,以及辣木枝替代羊草与玉米、豆粕组合对体外瘤胃液发酵及其综合组合效应(AEs)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进行辣木枝/羊草与玉米(0%、15%、30%)、豆粕(0%、10%、20%)组合(试验一)以及辣木枝替代羊草与玉米、豆粕以75:0:7:18、62.5:12.5:8:17、50:25:9:16、37.5:37.5:10:15、25:50:12:13、12.5:62.5:13:12、0:75:14:11组合(试验二),研究发酵参数及其AEs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一中随着玉米、豆粕比例的增加,微生物蛋白(MCP)与有机酸含量也增加,而乙酸/丙酸下降;辣木枝组48 h产气量(48 h GP)、产气速率(a+b)以及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和乙酸/丙酸极显著低于羊草组(P0.01),而p H极显著高于羊草组(P0.01);当辣木枝/羊草与玉米、豆粕的比例为75:15:10时,2组的AEs均表现最佳;但羊草组的AEs显著高于辣木枝组(P0.05)。试验二中随着辣木枝比例的增加,48 h GP、氨态氮(NH_3-N)浓度和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37.5:37.5:10:15组合的MCP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AEs呈最大的正组合效应。以上结果表明,辣木枝具有成为新型粗饲料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作物秸秆(豌豆秸秆、玉米秸秆、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f)、甲烷(CH4)产量、逻辑斯谛-指数(LE)模型产气参数、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主要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等指标。结果显示: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按玉米秸秆、青稞秸秆、豌豆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的顺序依次降低。体外发酵48 h后,玉米秸秆的Vf、IVDMD、IVNDFD、CH4产量(豌豆秸秆除外)、丙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作物秸秆(P0.05),其体外发酵液p H则显著低于其他秸秆(P0.05)。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作物秸秆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玉米纤维饲料(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饲粮中的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奶牛饲粮为发酵底物,采用DCFF与羊草组合后分别等比替代底物中0、5.00%、10.50%、17.50%、22.90%的苜蓿干草,其中DCFF在底物中比例分别为0、3.00%、7.00%、11.00%和15.00%,分别命名为0DCFF、3DCFF、7DCFF、11DCFF、15DCFF组。测定体外发酵24 h的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及48 h的产气参数。结果表明:1)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其中11DCFF组最高;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显著(P0.05),11DCFF和15DCFF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微生物蛋白、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p H影响显著(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3)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发酵液牛链球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白色瘤胃球菌的相对数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利用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奶牛饲粮中部分苜蓿干草有利于体外瘤胃发酵,其中替代17.50%和22.90%苜蓿干草的体外发酵效果较好,此时饲粮中DCFF的比例分别为11.00%和1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