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题主要从人才素质的内容与要求出发,结合广东蚕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分析蚕业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其综合素质的关系,探索新时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措施,为提高蚕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村蚕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骥 《广西蚕业》2009,46(3):56-59
广西农村蚕业技术人才在广西蚕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蚕业强省的目标,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农村蚕业技术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广西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生力军,因此,加快农村蚕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素质,是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多层次办学完善我省蚕业科技人才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曙光 《江苏蚕业》2000,22(4):41-43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苏州大学蚕桑学院蚕业人才的培养历史和江苏省对蚕业科技人才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认为已初步形成的蚕业科技人才网络是江苏省成为蚕业大省的重要保证。着重提出了苏州大学蚕桑学院应坚持走为江苏蚕业服务的道路,多层次办学,多渠道招生,多模式培养人才,完善江苏省蚕业科技人才网络,为江苏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广东的蚕业在我国蚕业发展史是一个新区。今日的蚕业更是新区中的新区。它是广东改革开放从珠江三角洲老蚕区经济腾飞而使蚕业迅速退出,结束广东蚕业史上光辉的一页,在“加快新蚕区发展”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人均GDP指标对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归类 ,就我国经济发展与蚕业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虽然蚕业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受到了挑战 ,但山东、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却正在得到较快发展。提出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蚕业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广东是我国主要蚕区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蚕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研究出不少引人注目的成果,使我省蚕桑生产不断得到发展。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本文就我省解放以来的蚕业科技进步简单总结并初步探讨今后发展的方向。一、广东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东长期以来在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并在生产上起到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一)蚕品种的改良使蚕茧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2,39(1):34-36
分析广西蚕业生产现状和特点,根据茧丝绸行业内在规律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养蚕学>是农业部组织编写的农业科学著作之一,<中国养蚕学>的编写出版是我国蚕业科技界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对于促进我国蚕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蚕业生产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对我国蚕业科技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世界蚕业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验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蚕桑丝绸业的成就与展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蚕业生产发展改革开放15年桑树科技进步成绩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蚕病学科研究的进步开放改革以来广东养蚕技术的进步广东省近十年蚕种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开新花全年二化白茧化 —改革开放十五年广东家蚕品种改良的成就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所蚕品种选育的成就改革开放15年广东蚕生理的研究评述生物技术在蚕业上的应用改革开放十五年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粤北韶关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靠科学技术显效益蚕业稳定提高发展化州蚕业谱新篇建设湛江新蚕区的经验潜力在山…  相似文献   

10.
蒋维汉 《蚕学通讯》2000,20(4):45-46,58
随着我国入世日期的临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丝绸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否使丝绸这一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不败的优势,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深层次地去思考未来。如果把现行传统的蚕业生产现状、管理模式带入21世纪,去接受发达的科技经济时代的挑战,丝绸市场将缺乏竞争力。为此,蚕业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而求发展。笔者仅就当今形势和我县蚕业生产现状谈如何提高蚕茧质量问题。1 蚕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茧丝质量和品位,是当今蚕丝业的必然趋势。无论从国际国内市场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水平来看,蚕茧质量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