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南京市报恩寺出土的一批宋代丝绸织物为材料分析丝绸固结物的主要成分,然后以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配制BE-1揭展剂,对人工老化的固结丝绸织物进行模拟揭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使用BE-1揭展剂揭展固结丝绸织物的最佳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揭展时间,得出较优的揭展处理工艺方案为:温度30℃,相对湿度70%,揭展时间10 min。采用BE-1揭展剂在此工艺条件下揭展固结丝绸织物时,织物的固结力由原来的147 mN/cm下降为32 mN/cm,揭展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较揭展前略有提高,硬挺度得到一定改善,色差、红外光谱、热性能以及丝蛋白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等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验结果表明,BE-1揭展剂及优化的揭展工艺技术可用于这批出土宋代丝绸文物的揭展。  相似文献   
2.
家蚕有色茧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智文  刘冠峰 《蚕业科学》1995,21(3):200-201
家蚕有色茧利用的探讨胡智文,刘冠峰(浙江丝绸工学院)为了利用家蚕有色茧开发天然色彩的生丝,对黄色生丝(黄茧所缫的生丝)进行了研究。现简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黄色蚕茧及其所缫生丝。1.2调查项目调查茧层不同部位丝胶含量。测定茧层不同部位的黄...  相似文献   
3.
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丝素蛋白和交联剂戊二醛作为加固脆弱丝绸织物的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丝素蛋白和戊二醛的质量浓度、浸渍时间等因素对脆弱丝绸织物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增重率、回潮率、色差、硬挺度等的影响,得出较优的加固处理工艺方案:丝素蛋白质量浓度为5 g/L,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05 g/L,在丝素蛋白溶液中的浸渍时间(t1)为40 min,戊二醛中的浸渍时间(t2)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的加固效果明显,而且手感和外观较好。可利用该方法及工艺对丝绸文物进行加固保护。  相似文献   
4.
将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到古代丝织品产地溯源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其中老化对丝织品同位素的影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对蚕茧茧层及丝织品分别进行热老化和光湿老化处理后,观测分析蚕丝纤维的形貌结构变化以及样品中相关的轻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结果显示,2种老化处理方法对蚕茧茧层与丝织品中氢、氧、碳同位素比值以及蚕丝纤维的形貌结构均有明显影响。各种老化样的丝纤维表面粗糙,出现严重断裂,丝蛋白的非结晶区被破坏。不同老化处理方法及不同老化样品的轻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有所不同,其中对2H普遍存在富集作用,表现为氢同位素比值明显较高,并且有水分参与的光湿老化方式对所有样品尤其是蚕茧茧层样品的同位素比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光老化是对丝绸文物的损害原因之一。研究靛蓝染色丝绸文物的光老化影响因素,有利于丝绸文物展览合理选择照明光源。采用荧光紫外灯、卤素灯和LED灯作为光源,模拟靛蓝染色丝绸文物在博物馆中的自然光老化过程。3种照明条件下靛蓝染料的褪色规律曲线表明:荧光紫外灯光对靛蓝染料破坏很严重,褪色很快;LED灯光在500~650 nm波段的相对能量较大,靛蓝染料在该波段有明显吸收峰,故在LED灯光照射下褪色较快;卤素灯光在能量较低的长波段对靛蓝染料的破坏作用不明显,因此褪色速度较慢。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一步分析靛蓝染料光老化的内在规律表明,靛蓝色谱峰面积的变化呈现很好的规律性,可以定量判断其光老化程度。通过色谱鉴定得到靛蓝染料成分的光老化产物为靛红成分。研究结果提示:采用卤素灯光作照明,更有利于靛蓝染色丝绸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我国重要的蚕茧主产地之一,1999年产茧9.34万t,占全国家蚕茧总产量22.8%.自1996年全国性的蚕业大滑坡以来,该省是蚕茧主产区中减产最少,恢复最快的地区.浙江省1995年的家蚕茧产量为全国的第三位,1997年后已位居全国之首(有重庆升为直辖市的因素),家蚕茧在全国所占的份额由1985年的16.1%,提升到目前的23%左右.本文通过蚕茧主产地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的变化对浙江省的蚕业生产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人均GDP指标对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归类 ,就我国经济发展与蚕业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蚕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虽然蚕业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受到了挑战 ,但山东、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却正在得到较快发展。提出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蚕业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L-半胱氨酸(L-Cys)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EGDE)作为加固材料,分别对水解老化和光老化真丝织物进行加固处理,为脆弱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提供简便而有效的技术方法。水解老化样品在加固后的断裂强力由1.9 N±0.3 N提高到18.0 N±0.4 N,断裂伸长从3.0 mm±0.5 mm提高到14.0 mm±0.5 mm;而光老化样品加固后断裂强力由1.8 N±0.3N提高到4.1 N±0.5 N,断裂伸长保持1.0 mm±0.3 mm不变。通过热重分析、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发现,水解老化样品加固后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分子结构有所变化;而光老化样品加固后的热稳定性及分子结构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氨基酸分析证明真丝织物在光老化处理后,可以与EGDE反应的酪氨酸(Tyr)、组氨酸(His)的含量大大降低,造成反应位点的大量减少,因此与水解老化样品的加固效果悬殊。将真丝织物水解老化样品、光老化样品的丝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与文物样品进行比较发现,水解老化样品的丝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与文物样品更为接近,因此,可利用该加固方法对脆弱丝绸文物进行加固保护。  相似文献   
9.
酰胺化修饰对丝素材料吸附释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丝素蛋白质的羧基进行了酰胺化修饰 ,并用不同离子型的化合物作为药物模型 ,比较了分别用未修饰和经修饰的丝素蛋白质制作成的丝素材料对不同离子型的化合物的吸附释放行为 ,以评价其修饰效果。结果表明 :经修饰后丝素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H =6左右 ,而天然的为pH =4左右 ;与未修饰相比 ,经修饰的丝素膜对阳离子化合物的吸附量减少 ,对阴离子化合物的吸附量增加 ,而且经修饰的多孔丝素凝胶对阳离子化合物的释放量增加 ,对阴离子化合物的释放量则明显降低。因此认为用羧基酰胺化修饰的方法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丝素材料对离子型化合物的吸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多孔丝素凝胶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 10~ 10 0g/L不同浓度的丝素水溶液与二缩水甘油基乙醚反应得到平均孔径约 10 0~ 30 0 μm的多孔丝素凝胶 (CPFG)为材料 ,研究其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 ,CPFG的最大拉伸强度达 11g/mm2 ,伸度达 79% ,压缩回复率达 10 0 % ,吸水率达 15 0 0 %。CPFG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 ,很少有丝素蛋白质溶出 ,而胰蛋白酶对CPFG有分解性。成纤细胞表面培养显示CPFG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