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检阅建国35周年以来蚕业科技辉煌成果、庆祝中国蚕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蚕业科学工作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如何发展我国蚕业科学研究,陈抒管见,就教大方,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错误与不妥之处,希同行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2.
蚕体生理状态与其对脓病病毒的感受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很多因子所支配。而在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中,病原传染、机体状态及环境条件三方面的关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环境条件对病毒——宿主系统的关系问题,在昆虫病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也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美国学者Steinhaus(1960)及其学派,强调环境条件对病毒的影响。Jagues(1961)则认为环境条件对宿主机体影响更重要。最近Pimentel(1962)则认为环境条件对病毒和宿主两方面都同样发生作用,因而提出了一个折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UAc-egt中分离出EcoR I-Xba I 1.1kb的egt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镇江株的egt基因,对该基因作了酶切分析和基因定位,测定了该基因的全序列。并与AcNPV-C6株及BmNPV-T3株的egt基因作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在95%以上,基因大小都为1518bp。  相似文献   
4.
5.
细胞凋亡:昆虫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近2002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授予英国的悉尼·布雷尔(Briehl,1927~)与美国的罗伯特·霍维茨(Horvitz,1947~)及约翰·苏尔斯顿(Sulston,1942~)3位学者。他们的研究为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同学: 今天有机会来重庆、来系里看看大家,感到很高兴。西南农大多少年为镇江蚕研所输送了不少的干部,他们在蚕业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今天还以重庆市蚕桑学会的同行见面。感到非常高兴,今天讲一讲蚕业研究人员怎么为我国蚕业作贡献吧。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昆虫病毒以及它与宿主昆虫相互关系的知识,在日益积累着.并利用这些知识,正在巧妙地发挥病毒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控制其有害作用.一、昆虫病毒的新种类在增加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1982年公布的第四次报告中,昆虫病毒分别属于三个脊椎动物病毒科与七个其它有关病毒科参见表1.最近又有一些新的发现,在表1所列10个病毒科以外,还要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工饲料可以周年养蚕,为实现蚕业生产机械化、工厂化创造条件.就蓖麻蚕而言,人工饲料在解决越冬保种与常年供应赤眼蜂大量繁殖所需的中间寄主蓖麻蚕卵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蓖麻蚕人工饲料的成份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全面深入研究病毒感染与病毒增殖时宿主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是现代病毒学和现代生理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这类基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吾人弄清病毒增殖的机制,探讨化学防治的可能途径;另一方面,也便于具体阐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揭露机体抗病毒性的实质,为抗病育种及生理免疫寻找根据。关于家蚕脓病病毒感染,与蚕体生理生化学的变化,已有少数研究报导。某些作者曾注意到脓病病蚕体内的呼吸代谢强度、氧化还原特点、蛋白质与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0.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分别克隆出其P10基因。从BmNPV P10中亚克隆得到其5′端上游片段,经PCR定位突变使之ATG区突变成一个BglⅡ酶切位点。从AcMNPVP 10中亚克隆得到基因3′端下游片段,克隆入经突变的BmNPV P10基因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表达载体pBmAcPV-1,由于BmNPV和AcMNPV P10基因及两端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该载体可以分别与野生型BmNPV和AcMN-PV DNA进行同源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