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绝对生物利用度,16只健康猪采用随机单剂量、平行试验设计,分别以4 mg/kg BW肌内注射和以1 mg/kg BW静脉注射泰地罗新注射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泰地罗新的浓度,以药动学分析软件WinNolin 6.4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猪肌内注射泰地罗新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0.58±0.36)h,Cmax(0.88±0.17)μg/ml,AUClast(11.00±4.05)μg.h/mL,T1/2λz(33.58±22.01) h,MRTlast(35.60±10.00 )h。猪静脉注射泰地罗新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last(3.56±1.62)μg.h/mL,T1/2λz(50.91±23.47)h,MRTlast(37.53±4.52 )h,Vz(17.59±8.09)L/kg,Cl(0.31±0.14)L/h.kg。肌内注射泰地罗新注射液的绝对生物利用度77.15%,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血浆达峰时间短,消除半衰期长,绝对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氧氟沙星缓释注射液肌注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给药剂量为10mg/k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血浆中氧氟沙星浓度。采用3p97药物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得出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静注氧氟沙星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无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肌注氧氟沙星注射液、缓释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氧氟沙星缓释注射液的吸收半衰期(t1/2ka)为(0.292 0±0.102 4)h,消除半衰期(t1/2ke)为(6.902 2±0.901 9)h,达峰时间(Tmax)为(1.379 5±0.373 2)h,达峰浓度(Cmax)为(2.148 1±0.296 1)μg/mL,生物利用度为(95.70±12.56)%,在猪体内的持效时间(MIC=0.5μg/mL)为(15.736 4±1.854 2)h,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相比,该制剂的吸收半衰期延长,消除半衰期延长,达峰时间延迟,峰浓度降低,生物利用度提高,持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3.
赵森  何斌 《中国兽药杂志》2018,52(11):34-39
为研究泰地罗新在藏香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藏香猪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规律,为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8头藏香猪,泰地罗新单剂量注射给药,不同时间点采集藏香猪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给药(4 mg/kg.bw)后,泰地罗新在藏香猪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有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0.457±0.143h,Cmax为0.759±0.192 μg/mL,t1/2为120.518±10.181h,AUC为22.224±2.641μg.h/mL。表明泰地罗新注射给药后,在藏香猪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在藏系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藏系羊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规律,为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选取8只藏系羊,泰地罗新4 mg/kg体重单剂量肌内注射给药,不同时间点采集藏系羊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显示:给药后泰地罗新在藏系羊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有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_(max))为(0.723±0.186)h,最高血药浓度(C_(max))为(0.769±0.231)μg/m L,半衰期(t_(1/2))为(86.525±10.547)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5.298±2.564)m 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8.738±3.452)μg·h/m L。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给药后,在藏系羊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 (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 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中rPoIFN-α1的效价.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血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2.872±0.314 h和4.000±0.53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236±0.551 h和6.644±0.751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980±2.875× 104 IU/L和1.080±0.986× 104 IU/L.静脉注射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6±0.02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195±0.351 h,Cmax值为6.380±0.546× 104 IU/L.rPoIFN-α1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组清除率分别为0.930±0.132 L/h、0.677±0.228 L/h和0.879±0.210 L/h.与静脉注射组相比,肌肉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47.82%,皮下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35.09%.本实验结果提示这3种rPoIFN-α1的注射方法在猪体内吸收、消除较快,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rPoIFN-α1肌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皮下注射组,消除半衰期比静脉注射组延长,可以作为替代静脉注射的一种方便和安全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其与市售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通过Data Analysis System(DAS 3.0)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猪经内服给药后,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3.12±0.41h,平均达峰时间Tmax为1.63±0.35h,平均达峰浓度Cmax为4101.35±631.55μg/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3540.33±3445.51μg/L×h,消除速率常数λz为0.36±0.14/h,半衰期t1/2z为2.48±1.73h。 猪经静脉注射给药后,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1.54±0.35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8522.56±1430.51μg/L×h,消除速率常数λz为0.23±0.12/h,半衰期t1/2z为3.84±2.03h。 结果表明:受试制剂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经内服给药后,具有较快的吸收速度,吸收进血液后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代谢较快,平均达峰时间短,药物消除速度较快,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9.44%,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泰地罗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泰地罗新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及残留,以期为该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泰地罗新是动物专用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吸收快,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高,肺组织浓度高,消除半衰期长,药效持久。单次肌注或皮下注射给药,即能提供全程治疗,在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加丽素红中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取19周龄的海兰蛋鸡12只,单次灌胃口服加丽素红9.6 mg/kg BW,在72 h内不同时间段分10次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角黄素的质量浓度,并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如下:加丽素红经口服给药后,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其理论方程为C=0.471(e-0.036-e-0.190),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3.643±0.205)h,消除半衰期t1/2(Ke)=(19.263±1.312)h,达峰时间Tmax=(10.795±1.007)h,达峰浓度Cmax=(0.259±0.048)μ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0.607±1.029)μg/(mL·h),总体清除率CLB=(0.905±0.076)L/(kg·h),表观分布容积Vd=(2.515±0.133)L/kg.上述结果表明,角黄素在鸡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表征了加丽素红在鸡体内代谢的变化规律,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达峰快、体内分布广泛、消除速度较慢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在藏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藏鸡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规律,试验选取藏鸡12羽,泰地罗新单剂量注射给药(4 mg/kg.bw),不同时间点采集藏鸡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注射给药后,泰地罗新在藏鸡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有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为(1.727±0.237)h,C_(max)为(0.938±0.121)μg/m L,t_(1/2)为(36.198±2.394)h,AUC为(55.564±3.675)μg·h/m L,V_d为(16.155±2.676)m L/kg,表明泰地罗新注射给药后在藏鸡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为缓慢,对新兽药的研发和临床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靶动物-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氨苄西林混悬液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快,约0.89h即达峰值;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27%,略高于氨苄西林溶液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4.3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鸡口服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为109.8%。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7):73-76
为了解硫酸头孢喹肟口服和静注给药在鸡体内的动力学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所得硫酸头孢喹肟血药浓度数据用3p97计算机软件处理。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10 mg单剂量静注给药,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经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中央室分布容积V(c)(1.16±0.02)L·kg-1,分布半衰期T1/2α(0.29±0.03)h,消除半衰期T1/2β(1.69±0.24)h,曲线下面积AUC(6.57±0.18)mg·L-1·h,清除率CL/f(s)(1.53±0.04)mg·L-1·h。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20 mg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 ka(0.52±0.04)h,消除半衰期T1/2 ke(0.88±0.05)h,峰时Tmax(1.07±0.02)h,最高血药浓度Cmax(3.63±0.25)μg·mL-1,曲线下面积AUC(9.84±0.68)mg·L-1·h,表观分布容积V/f(c)(3.85±0.30)L·kg-1·h-1,生物利用度F(74.9±0.06)%。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静注给药能迅速从血液分布进入组织中,在体液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分布性能,体内分布广泛,能迅速从血液中消除。口服给药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口服给药在鸡体内生物利用度稍低,可能由于硫酸头孢喹肟的脂溶性低,其在消化道吸收率低所致。但在8 h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095.74μg·mL-1),可以有效控制常见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氧氟沙星(Ofloxacin)在鲤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 HPL C法测定了单次混饲口服氧氟沙星 (10 mg/ kg)后 ,鲤鱼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利用 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 ,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动力学方程为 C=3.2 94 31(e- 0 .0 4 34 1 t-e- 1 .1 1 474 t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吸收半衰期 (T1 /2 ka) 0 .6 2 16 7h,半衰期 (T1 /2 k) 15 .96 4 0 5 h,最高血药浓度 (Cmax)2 .775 89mg/ L ,出现最高血药浓度时间 (TPP,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72 .934mg/ L· h,血浆治疗浓度维持时间 TCP(ther) 5 .4 4 10 h。结果表明 ,氧氟沙星在鲤鱼体内吸收较迅速 ,达峰时间较短 ,血药峰浓度高 ,消除缓慢 ,保持有效杀菌浓度时间长 ,适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猪口服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AIV),不同时间点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残数法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6头猪口服AIV(20mg/kg体重)后,其药动学表现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特征.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0.654·e-2.0593·t+0.981 3·e-3.0973·t-1.635 3·e-63.3197·t;吸收半衰期(t1/2Ka)为0.014 9±0.012 7 d,消除半衰期(t1/2ke)为0.1138±0.055 5 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604 5±0.068 3(μg/mL)·d.表明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在猪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14.
18头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猪,分3组,每组6头,通过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复制疾病模型后,以5.0mg/kg静注、肌注及内服给药进行环丙沙星药物动力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MCPKP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结果显示感染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为0.59 h,t1/2β为3.52 h,Vd(area)为3.21 L/kg,ClB为0.645 L/(ks·h).感染猪肌注和内服给药后的药时数据则适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t1/2ka分别为0.09、0.31 h;tmax分别为0.46、1.41 h;Cmax分别为1.67、0.35 mg/L;F分别为97.30%、34.66%.上述结果表明,支原体性肺炎对环丙沙星静注给药在猪体内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对其消除过程的影响不大;与健康猪比较,感染猪肌注给药的峰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及生物利用度均显著提高,而内服给药的峰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及生物利用度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57-1662
研究并比较了头孢噻呋注射液和速解灵注射液在猪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20头健康猪,随机均分为2组,进行单次给药剂量(5mg/kg)肌注头孢噻呋注射液(洛阳惠中)和速解灵注射液(美国辉瑞),前腔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血浆中头孢噻呋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出药物的动力学参数。猪肌注头孢噻呋注射液和速解灵注射液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Tmax):(2.63±0.74)、(3.38±1.92)h;峰质量浓度(Cmax):(14.06±2.21)、(9.48±1.84)mg/L;消除半衰期(t1/2β):(17.65±2.07)、(17.70±2.43)h;平均滞留时间(MRT):(23.21±2.68)、(22.11±2.5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240.81±47.73)、(182.51±36.12)μg·h·mL-1。参数Cmax、AUClast统计差异极显著(P<0.01),头孢噻呋注射液较速解灵注射液吸收迅速、完全,达峰时间短,峰浓度显著升高;参数Tmax、t1/2β、MRT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头孢噻呋注射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2%,高于速解灵注射液。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注射液肌注后吸收迅速、完全,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将16只健康AA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采用平行试验设计对两组鸡分别进行单剂量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学研究,给药量均为1.5 mg/kg bw(相当于7.5 mg/kg混饲给药)。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海南霉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90:10,V/V)。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使用Winnonlin 5.2药动学分析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鸡口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为(T_(1/2β))约为30.44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6.40 h,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_(max))约为0.5 h,达峰浓度(C_(max))约为68.87 n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654.95 ng·h/mL,平均生物利用度(F)约为32.82%。鸡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T_(1/2β))为46.40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0.91 h,平均血浆清除率(CL)约为1.59 L/(kg·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_d)约为116.05 L/kg。结果表明海南霉素进入鸡体后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半衰期长;口服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吸收迅速,但吸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Ss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首次采用耳肿胀度抑制率药理效应法测定SsE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给小鼠腹腔注射SsE,能较迅速地产生药理效应,使耳肿胀度抑制率显著提高;SsE最低有效量为57.40 mg/kg,在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反应一室模型,模型表达式为:C=1 436.227 e^(-0.133 4 t)-1436.227 e^(-0.237 t),表观药动学参数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e=0.133 4 h-1,消除半衰期t1/2Ke=5.194 9 h,一级吸收速率常数Ka=0.237 h-1,吸收半衰期t1/2Ka=2.924 1 h,血药峰浓度Cmax=1 436.227 mg/kg,达峰时间tmax=5.547 4 h,清除率Cl=0.055 3mg/k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6 826.35 mg/kg.h,表观分布容积V=0.414 2 mg/kg,滞后期t0=0.010 4 h。表明SsE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小鼠体内起效快,消除慢,生物利用度高,在机体内分布有限,较集中于血浆,组织摄入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帕托珠利混悬液在仔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采用平行实验设计方法,将16头 40 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分别进行单剂量静脉注射(6mg/kg bw)和单剂量口服给药(15mg/kg bw),所有猪给药前禁食12h,给药2h后恢复正常饮食。给药后按预定的采血点采集血样,血浆中帕托珠利的含量采用经验证的 HPLC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实测血药浓度数据采用Graphad prism 8.0拟合药时曲线图,并用 Winnonlin5.2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单剂量静脉注射帕托珠利注射液后帕托珠利在仔猪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136.98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65.92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570.97 h?μg/mL,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z)为695.59 mL/kg,平均血浆清除率(CL)为3.77 mL/h?kg;单剂量口服帕托珠利混悬液后帕托珠利在仔猪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134.05h,平均达峰时间(Tmax)为42.00h,平均峰浓度(Cmax)为14.03μg/m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73.19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831.00 h?μg/mL,帕托珠利混悬液口服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2.08%。结果表明,帕托珠利在猪体内分布较差,消除缓慢;仔猪口服帕托珠利混悬液达峰时间较长,但吸收良好。  相似文献   

19.
6头成年健康黄牛按10 mg/kg剂量单次快速静注吡喹酮,另6头成年健康黄牛根据交叉试验设计法按10 mg/kg剂量单次肌注、30 mg/kg剂量内服吡喹酮进行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原药的质量浓度,其检测限为25μg/L.房室模型分析表明,静注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分布半衰期(t1/2a)、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B)、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25±0.03)h、(1.28±0.20)h、(2.11±0.38)L/kg、(1.14±0.10)L/(kg·h)和(8.79±0.74)mg/(L·h).肌注的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 1/2ka)、消除半衰期(t1/2ke)、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max)、峰浓度(Gmax)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0.40±0.17)h、(4.65±0.91) h、(6.85±1.02)mg/(L·h)、(1.33±0.52)h、(0.83±0.08)mg/L和77.93%.内服给药后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不规则,其药动学参数t 1/2ka、t1/2ke、AUC、tmax、Cmax和F分别为(1.08±0.13)h、(6.81±1.26)h、(8.51±1.78)mg/(L·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考察国产麻保沙星溶液在健康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选用8只健康犬,按照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单次不同单剂量(2.75 mg·kg-1)分别静注麻保沙星溶液和口服麻保沙星溶液制剂.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血浆蛋白,高速离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麻保沙星的浓度,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犬静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最佳数学模型为无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34±0.14)h,T1/2β(7.74±1.70)h,V(1.03±0.60)L·kg-1,CL(0.22±0.08)L·h-1;AUC(14.05±4.25)mg·mL-1·h.口服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最佳数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2.82±1.86)h,T1/2β(16.03±9.27)h,V/F(2.25±0.34)L·kg-1,CL/F(0.21±0.05)L·h-1,Tmax(1.55±0.62)h,Cmax(0.89±0.21)μg·mL-1,AUC(13.66±2.77)mg·mL-1·h.肌注麻保沙星冻干粉针的生物利用度为97.22%.麻保沙星在健康犬体内口服的主要药动学特征为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短,半衰期较长,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