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砂梨果实品质评价模型,确定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为苏南地区不同成熟期砂梨品种的组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综合表现优良的42个砂梨品种为试材,调查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品质指标的权重,得到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以综合评判值对参试品种进行分级,结合成熟期确定最佳的砂梨品种组合。【结果】参试的42个砂梨品种中,早熟品种12个,中熟品种20个,晚熟品种10个;果实品质指标中,单果质量、外观综合评价值、内质综合评价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权重分别为0.145,0.178,0.164,0.134,0.09,0.100,0.083和0.108。根据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可知,42个砂梨品种中,一、二、三、四等品的数量分别为8,11,13,10,其中一等品种中早熟品种4个(‘若光’、‘翠冠’、‘爱甘水’和‘幸水’),中熟品种3个(‘秋月’、‘彩玉’和‘丰水’),晚熟品种1个(‘王秋’)。【结论】苏南地区在今后的引种及建园时,推荐选择‘若光’、‘翠冠’、‘爱甘水’、‘幸水’、‘秋月’、‘彩玉’、‘丰水’、‘王秋’等优质砂梨品种,形成一套涵盖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的砂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砂梨果实糖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硬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栽培模式的温度与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3:00-14:00和10:00-14:00,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呈"V"型;避雨栽培环境下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露地栽培高,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下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提高14.02%,翠冠提高23.77%;可溶性糖中的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含量在避雨栽培下均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分别提高24.32%,22.22%和30.77%,翠冠分别提高22.02%,26.73%和21.18%。2种模式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差异也较大,苏翠1号避雨栽培糖酸比、固酸比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6.13%和19.33%,翠冠则分别提高47.19%和19.23%。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硬度及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避雨栽培环境温湿度较露地栽培高且日变化和极差值大,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含水量低,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研究大棚栽培对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期内的生长速度、单果质量增加幅度高于露地栽培,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主要以果糖和蔗糖含量所占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其中苏翠1号果糖含量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显著高19.36%(P0.05),翠冠梨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显著高17.63%(P0.05)。大棚栽培对砂梨果实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除莽草酸外,果实有机酸含量及酸组分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翠冠和苏翠1号糖酸比大棚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显著高34.47%、44.55%(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大棚栽培露地栽培,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综合来看,砂梨大棚栽培较为适宜在徐淮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 5 种不同果袋处理的‘翠冠’梨果实品质,选出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并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的果袋,为生产上‘翠冠’梨套袋种类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用 5 种不同的果袋对‘翠冠’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作对照,分析 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果皮 L* 值、果皮 b* 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 10% 以下,但套袋可使‘翠冠’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 21.9% 和 23.9%,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后‘翠冠’梨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73.6%,果面的绿色度降低导致果面颜色变浅,L* 值上升 20.6%,显著提高果面的亮度和光洁度,使其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提高。套袋会影响‘翠冠’梨果皮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使果皮中 α- 法尼烯、正己醛、乙酸乙酯的含量上升,2- 己烯醛含量降低,香气更加浓郁。【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性分析表明,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可增加‘翠冠’梨果皮 L* 值和果皮 a* 值使果面的光洁度上升,提高‘翠冠’梨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排名较高,可在提升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减小套袋对其内在品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稀释倍数褐藻寡糖磷钾叶面肥(APK)及不同类型磷钾叶面肥对早熟砂梨叶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为试验材料,于花后设置清水(CK1)、APK稀释250倍液、APK稀释500倍液和APK稀释1 000倍液4个稀释倍数的叶面喷肥处理;以早熟砂梨翠玉为材料,于花后设置清水(CK2)、APK稀释500倍液和KH2PO4稀释500倍液3个叶面喷肥处理,分析不同稀释倍数褐藻寡糖磷钾叶面肥及不同类型磷钾叶面肥对早熟砂梨叶片SPAD值、叶面积、比叶质量、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等叶片与果实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叶面喷施适宜稀释倍数APK(稀释500倍)能显著提高苏翠1号梨叶片SPAD值和比叶质量,增加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果实苹果酸、总酸含量,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花后叶面喷施APK稀释500倍液处理的翠玉梨叶片SPAD值、比叶质量以及果实果糖、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磷酸二氢钾(KH2PO4)稀释500倍液处理,果实苹果酸含量显著低于磷酸二氢钾稀释500...  相似文献   

7.
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_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_2(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2倍)、T_3(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3倍)、T_4(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以T_3处理最大,T_3处理与CK处理相比,果实纵、横径分别显著增加12.99%、5.91%,T_3处理较T_2、CK处理单果质量分别增加3.12%、9.95%,单株产量T_1、T_4处理较CK处理增加幅度较小。(2)增施钾肥后,果实的可溶性糖、糖组分含量均较CK处理高,葡萄糖含量T_3处理较CK处理增加81.73%,较T_2、T_4处理分别增加18.98%、29.78%,山梨醇含量T_1、T_4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形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等均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均表现为T_3处理T_2处理T_4处理T_1处理CK处理。苏翠1号梨增施钾肥最佳用量为T_3处理,果实成熟后纵横径及单果质量大,单株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高,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钾肥施用量过大或过小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时期对辣椒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陇椒5号’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施肥时期,T1处理氮肥和钾肥各基施30%,其余氮肥和钾肥均在门椒期(6月1日)、对椒期(7月12日)、结果盛期(8月12日)、结果后期(9月12日)追施,T2处理氮肥和钾肥在定植45d(6月15日)后每隔15d追施一次,T1,T2处理磷肥全部基施且施肥量相同.测定辣椒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两种施肥时期相比,T2处理较T1处理辣椒叶片Pn,Gs,Tr,Fv/Fm及辣椒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1.2%,58.5%,32.3%,2.6%,73.4%,8.3%和5.9%,T2处理硝酸盐含量与T1处理相比显著降低,降低了18.9%.整个生育期,T2处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结论】辣椒定植45d后每隔15d施入一次氮肥和钾肥显著改善了辣椒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了辣椒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梨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葡萄糖含量先有小幅上升,而后下降;苏翠1号梨葡萄糖含量自始至终表现为持续小幅下降。两种梨果糖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蔗糖含量前期相对较低,进入果实生长中后期蔗糖积累量迅速上升;山梨醇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成熟果实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2种早熟砂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梨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葡萄糖含量先有小幅上升,而后下降;苏翠1号梨葡萄糖含量自始至终表现为持续小幅下降。两种梨果糖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蔗糖含量前期相对较低,进入果实生长中后期蔗糖积累量迅速上升;山梨醇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成熟果实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多数果园梨树叶片含钾水平较低,为此,以沙梨品种"翠冠"为材料,研究了喷施叶面钾肥(K2SO4)对梨果实及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以喷施浓度为0.5%的K2SO4叶面肥为佳,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大,果形指数增加,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叶片厚,叶片含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东红’猕猴桃为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目前鲜见关于不同浓度膨大剂(CPPU)处理的相关报道。研究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的CPPU处理浓度,可为‘东红’猕猴桃优质高效生产栽培提供有利参考,对‘东红’猕猴桃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东红’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用含0.1%的50 mL CPPU溶液分别稀释成40,20,16.7,10,8.3,6.7,5.6,5.0,4.2,4.0 mL/L等10个浓度的CPPU水溶液,在盛花后25 d浸果,以清水为对照(CK),于果实成熟期检测分析了果实大小、形状、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干物质含量等相关品质指标,以明确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此外,结合差异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确定‘东红’猕猴桃最适宜的CPPU处理浓度。【结果】不同浓度CPPU处理的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10 mL/L处理后,单果质量达到最大值,增幅高达59.2%,未经处理的‘东红’猕猴桃其单果质量较小;CPPU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均显著降低,贮藏时间总体随CPPU浓度的降...  相似文献   

13.
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瑞玉’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与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新品种‘瑞玉’的综合品质。【方法】以西安猕猴桃试验站种质资源圃的新品种‘瑞玉’及其他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在果实达到成熟期测其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可食条件下测其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其他11个猕猴桃品种相比,‘瑞玉’的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分别为81.11g和0.83%;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含量居中,分别为1.42和83.53mg/hg;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最高,分别为24.50%,21.28%,12.09%和14.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和0.868;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和0.841;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9。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主成分1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滴定酸含量;主成分2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主成分3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单果质量和硬度。【结论】新品种‘瑞玉’的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且综合品质较高;主成分分析显示,12个猕猴桃品种品质优劣的顺序依次为‘金魁’、‘翠香’、‘瑞玉’、‘海艳’、‘哑特’、‘徐香’、‘晨光’、‘贵长’、‘秦美’、‘秋明’、‘海沃德’和‘米良一号’。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不同时期(5月17日、6月7日、6月28日)喷施1.5 g/L叶面钾肥对早熟梨"苏翠1号"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6月7日)喷施叶面钾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梨果实纵径、横径的增长,显著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株产量,但对果梗粗度、果皮硬度以及新梢生长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6月28日喷施叶面钾肥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5.
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发育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冠’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果实生长发育期分别比露地栽培的长5 d和13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单果质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且成熟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果实的大,果实细胞大小与果实大小变化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总酚含量较低,仅为露地栽培的54.8%和66.4%,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含量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硬度分别比露地栽培的低14.9%和13.7%。而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维生素C含量比露地栽培的低。表明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梨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不同时期(5月17日、6月7日、6月28日)喷施1.5 g/L叶面钾肥对早熟梨"苏翠1号"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6月7日)喷施叶面钾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梨果实纵径、横径的增长,显著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株产量,但对果梗粗度、果皮硬度以及新梢生长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6月28日喷施叶面钾肥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对猕猴桃果实理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溶液对猕猴桃理化参数的影响,筛选不同品种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方法】以‘海沃德’、‘徐香’和‘华优’猕猴桃为对象,测定并分析0(对照),2.5,5.0,7.5,10.0和12.5mg/L 6个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溶液浸果处理对生长期猕猴桃纵径和横径,以及成熟猕猴桃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在生长初期,猕猴桃的纵、横径增大迅速,而后期增大缓慢;当氯吡脲质量浓度为7.5mg/L时,各品种猕猴桃平均纵径均达到最大值。‘海沃德’、‘徐香’和‘华优’猕猴桃的横径分别在氯吡脲质量浓度为5.0,7.5和12.5mg/L时达到最大。5.0mg/L氯吡脲处理使‘徐香’和‘华优’具有最高的果形指数,但同对照组相比,5个质量浓度氯吡脲处理均使‘海沃德’猕猴桃的果形指数有所降低。适量的氯吡脲处理可提高猕猴桃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却使猕猴桃的硬度降低,其中7.5mg/L氯吡脲处理可使3种猕猴桃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也使果实硬度最小而不耐存储。【结论】综合考虑果实大小、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等指标,认为10.0mg/L是‘海沃德’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而5.0mg/L是‘徐香’和‘华优’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测试分析‘南早红’(NZH)和‘红妃’(HF)正、反交F1代群体(n=226)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颜色(果实花色苷含量)、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生育期、果柄长度等1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倾向并预测遗传模式。【结果】正交(‘南早红’ב红妃’)和反交(‘红妃’ב南早红’)F1群体单果质量分离广泛,分别为2.59—7.46和2.45—6.48 g,但平均单果质量(4.30 g、4.05 g)均小于中亲值(4.58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明显,前者正、反交群体均值分别为14.55%和14.51%,高于亲本HF(12.97%)和NZH(11.36%),超高亲率分别达78.52%和76.09%...  相似文献   

19.
不同纸袋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生长特性及糖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梨‘苏翠1号’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纸袋套袋对果实生长特性及果实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发育期内的果径生长、单果重量、果实硬度影响不大;与不套袋的对照相比,套袋会显著降低果实果糖、葡萄糖以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提高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并显著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在3类纸袋套袋处理中,以处理T1(套双层黄白袋)对果实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早熟梨‘苏翠1号’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纸袋套袋对果实生长特性及果实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发育期内的果径生长、单果重量、果实硬度影响不大;与不套袋的对照相比,套袋会显著降低果实果糖、葡萄糖以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提高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并显著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在3类纸袋套袋处理中,以处理T1(套双层黄白袋)对果实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