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离体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 Testing,AST),简称为药敏试验或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指在离体条件下,测定药物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试验;即从鲜活的病鱼等水生动物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试验,测试抗菌、抑菌类药物在体外对病原菌是否敏感,以指导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验证药物质量,指导药物研发等,并了解常见疾病病原菌对某种药物的耐药性或抗药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出血性细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只病鳖体液、咽喉鳃状组织和肠道中分离到3株形态相似的菌株,并选取肠道分离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初步认为此病是由产气杆菌类病原菌所射起;病原菌有较强致病力,通过人工感染能重复本病病症。病原菌对氯霉素和链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较敏感,对磺胺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2013年8至9月份,我国广东省珠海市某养殖场的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发生细菌性病害。从患病鱼的肝脏、肾脏和眼球中分离到8株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7个管家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8株病原菌被鉴定为水生气单胞菌(Aeromonas aquariorum)。进一步对这8株病原菌进行MLST和ERICPCR分子分型,结果表明8株病原菌为两种基因型。通过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病原菌也为两种毒力基因型,即So1381和So1387菌株的毒力基因型为act-aer A-ahy B+alt+ast-exu+fla+gca T+lip+ser-。其余6株病原菌的毒力基因型为act+aer A+ahy B+alt+ast-exu+fla+gca T+lip+ser-。病原菌So1383和So1387对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表明So1383菌株对斑马鱼的致病性强于So1387菌株,其LD50分别为4.5×105和2.7×106CFU。分离菌株对21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耐药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 Testing,AST),简称药敏试验,是指从鲜活的病鱼等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菌是否敏感,以指导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选择药物,并了解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为同一种水产病害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经验。药敏试验是水...  相似文献   

5.
对黄膳肠炎病进行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结果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无鞭毛的不动杆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6.
水产动物病原菌致病性胞外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据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水产养殖疾病不少于 5 0 0 0种 ,其中 ,细菌性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水产病原菌的致病机理错综复杂 ,如产生胞内或胞外毒性物质、质粒介导的铁结合系统、对血清杀菌活力的抗性、与宿主组织的粘附等方面已有报道 ,而人们了解最多的可能是关于病原菌致病性胞外产物的产生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收稿日期 :1998-11-0 1作者简介 :牟海津 ( 1973 -) ,男 ,山东烟台人 ,青岛海洋大学讲师 ,从事海洋微生物方面研究。1 病原菌的致病性胞外产物 (ECP)水产动物病原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 ,细胞不断向环境…  相似文献   

7.
毕长德 《畜禽业》2012,(12):87-89
<正>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黏膜的浆液性、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病因饲养管理不当,运动场泥泞积水,牛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菌;牛体、助产者手臂、器械消毒不严格,助产操作不当;分娩后母牛抵抗力下降、子宫颈口开张,环境中的病原菌经阴门、阴  相似文献   

8.
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的病原进行研究, 从患有严重皮肤溃疡病的半滑舌鳎病灶中分离病原菌, 并经人工感染确认病原。对引起此次疾病的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产物酶活性与溶血活性及其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还测定了16 S rRNA、gyrB基因序列, 分析了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病灶中分离得到4株优势菌, 经人工注射感染证实菌株A3为引起养殖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的病原菌, 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5×104.2 CFU/mL。其中, 16 S rRNA、gyrB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是JN391271、JN168881。从基于16 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看, 分离筛选出来的病原菌与哈维氏弧菌同源性最高, 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和16 S rRNA、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认为该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具有淀粉酶、尿素酶、脂肪酶、蛋白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而不具有明胶酶活性, 在4%羊血TSA平板上呈β溶血活性。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该菌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磺胺异恶唑等敏感, 而对其他用于试验的抗生素敏感度低或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海藻生物肥的抗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俊伟  许加超 《齐鲁渔业》2004,21(12):33-34
通过对海藻生物肥的抗病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枯萎、黄萎病及棉苗立枯病和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种的发芽和长势的效果,为大田防治示范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聚维酮碘为对照,试验了7种水产动物常见病原菌,包括柱状曲桡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壳聚糖碘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这几种病原菌对壳聚糖碘的MIC为0.3762-0.5029mL/m^3之间,MBC为0.4732~0.839ML/m^3之间。几种病原菌对聚维酮碘的MIC为0.4724~0.5349mL/m^3之间,MBC为0.610-0.900mL/m^3之间。壳聚糖碘的抗菌活性比聚维酮碘强。  相似文献   

11.
氟苯尼考与氯霉素对鱼虾病原体的抑菌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霉素在我国鱼虾细菌性疾病防治过程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它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现已被我国列为禁用药物。目前,国内厂商推出了氯霉素的替代品——氟苯尼考,为了解其对鱼虾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我们进行了氟苯尼考与氯霉素抑菌效果的比较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病原菌:对虾细菌性疾病病原菌为鳗弧菌、嗜水产气单胞菌,菌株由上海中鱼科技研究所提供。鱼类细菌性疾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赤皮病病原菌)、肠炎点状产气单胞菌(肠炎病病原菌)、嗜水产气单胞杆菌嗜水亚种(打印病病原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烂尾病病原菌),菌株由中科院水生所提供…  相似文献   

12.
江昆明 《畜禽业》2012,(6):86-87
<正>猪锁喉疯病是广大农村地区对猪巴氏杆菌病的俗称。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继发性传染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自然原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气候剧变、通风不良、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 ,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 ,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 ,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素敏感 ,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 ,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 ,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直至死亡。经联合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防治 ,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自环洞庭湖区精养鱼池患病草鱼肠道中分离获得4种病原菌,进行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和在线比对,并对草鱼进行回归感染。随后进行4种病原菌的药敏特征、溶血活性试验,并利用PCR方法检测了6种毒力因子的携带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异常嗜糖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和格氏乳球菌;4种病原菌回归感染草鱼,均能使草鱼患病致死,自死亡的草鱼体内均能分离得到相应感染的病原菌;4种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在脱纤维绵羊血血平板上检测到了温和气单胞菌、异常嗜糖气单胞菌AaB007的溶血活性;PCR结果表明,4种病原菌携带多种毒力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环洞庭湖区草鱼精养鱼池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蟹源致病性拟态弧菌的粘附及侵袭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守奎 《水产学报》2004,28(5):541-546
病原菌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由其产生的各种毒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菌对组织细胞或粘膜的表面粘附是造成机体感染的首要条件。病原菌的粘附因子主要包括菌毛粘附素和其它非菌毛粘附素(如鞭毛、外膜蛋白和血凝素等),其中以菌毛介导的病原菌对组织细胞的粘附是细菌在体内定居、增殖释放毒力因子发挥致病作用的关键。为了揭示拟态弧菌HX 4的致病机理,以经典粘附模式细胞HEp 2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探讨蟹源致病性拟态弧菌HX 4株的粘附特性以及受体物质和抗全菌抗体对细菌粘附作用的影响,同时采用庆大霉素清洗裂解培养法测定该菌对HEp 2细胞的侵袭力。结果显示,HX 4菌株能粘附HEp 2细胞,对HEp 2细胞具有侵袭力。细菌对HEp 2细胞的粘附方式为集聚性粘附,最佳粘附时间为1h,甘露糖和抗体能显著抑制该菌的粘附,表明HEp 2细胞上含有甘露糖样受体。该菌的粘附素除了主要是菌毛外,可能还含有鞭毛、外膜蛋白、血凝素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16.
4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诊断 初步诊断时,可根据其流行情况、发病季节、发病症状等作出初步判断,确诊则需分离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的分离是指从病鱼体内外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使用平板划线法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鉴定则是通过各种方法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上海地区鱼源病原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运用K-B纸片法研究了上海地区的9株鱼源病原菌对2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用PCR法分析了病原菌携带喹诺酮类gyrA、qnrA、qnrS耐药基因情况。结果显示,9株病原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及链霉素高度耐药;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卡那霉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四环素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88.9%;对新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的敏感率为77.8%。根据渔药使用标准,可将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新霉素、诺氟沙星等作为治疗首选药物。9株病原菌中,gyrA基因检出率为66.7%,qnrS基因检出率为22.2%,未检测到qnrA基因,显示上海地区鱼源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已在基因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做药敏实验。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杀星等抗菌素敏感,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直至死亡。联合或交替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杀星等抗菌素敏感,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直至死亡。经联合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防治,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纸片法研究了暗纹东方鲀烂尾病病原菌对20 种药物的敏感性,病原菌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高度敏感,采用药液浸浴和药饵投喂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