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疫苗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个猪场248份血清的猪瘟(CSF)和猪蓝耳病(PRRS)抗体,并对CSF抗体阻断率和PRRS抗体的S/P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猪场A(没有免疫HP-PRRS疫苗)、猪场B和猪场C(都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全群猪的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29%、53.93%和66.29%,其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86%、91.01%和82.02%。猪场A、C母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极显著高于猪场B(P0.01);猪场A的育肥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显著高于猪场C。猪场B的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极显著高于猪场A、C(P0.01),猪场C的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显著高于猪场A(P0.05)。[结论]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可能引起猪群CSF抗体水平降低,PRRS抗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蓝耳病是全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现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该地区4家猪场38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并设计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血清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以初步探讨猪群抗体水平与病毒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82.9%,平均S/P值为1.59;但抗体水平离散度较大,4家猪场抗体水平的变异系数均高于25%。经灵敏度为10-1.5 TCID50/m L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显示,猪群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2.4%,其中抗体水平不稳定群中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抗体稳定群的7.3%。研究表明,粤北地区地区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较高,但均一性差,蓝耳病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抗体不稳定猪群出现病毒血症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陕西某规模化猪场对当前主要疫病采取的疫苗免疫防控效果,应用ELSIA等方法对全场母猪群、公猪群及各年龄段商品猪进行了主要疫病抗体水平检测,对抗体阳性率、平均值等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优化猪场防疫策略。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显示当前猪瘟和口蹄疫防疫措施和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发现种公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高达67%,各阶段母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60%~80%不等,显示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很高,野毒感染压力很大,是猪场安全运行重大风险。检测发现虽然免疫疫苗,但种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40%~80%之间,s/p在0.30~1.06之间,断奶后仔猪蓝耳抗体经历了全面转阴,100日龄又再次转阳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母猪群蓝耳免疫保护率低,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归零后在育肥中期猪群又接触到了病毒发生转阳,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猪场育肥平稳生产关键阶段,应该提前给与预防性措施或增加仔猪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猪群蓝耳病抗体水平,从而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利辛县3家规模化猪场共采集462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猪场蓝耳病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中、小、散户,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体的阳性率较高、离散度较小,结果提示规模化猪场较规范、科学的蓝耳病疫苗免疫与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有着正相关,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应用应该是猪场防控蓝耳病的首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免疫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猪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鹿寨县规模猪场所采集的992份血清样品按照不同地区猪场、不同规模、不同生长阶段3个方面进行gB与gE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鹿寨县南北地区的不同猪场都有所流行,在北部地区平山镇流行范围广,流行率高,平山镇有伪狂犬野毒感染的猪场共计6家,占采样比的75%(6/8)。大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46%, 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13%;而小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6%,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4.84%; PRV g B抗体阳性率与PRV g E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在不同生长阶段,母猪群的gB抗体阳性率为96.2%、 gE抗体阳性率韦24.57%,其两种抗体阳性率都明显高于育肥猪和仔猪;育肥猪、仔猪PRV gB、 PRV 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与不同规模猪场PRVgB、 PRV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相似。表明:鹿寨县平山镇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而母猪群及后备猪群的野毒清除情况是决定规模猪场PR净化的首要关键点;母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也是整个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制定种猪高效免疫计划,强化定期监测防控意识,果断淘汰病猪,净化猪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湖北某试验猪场猪群PRRS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HP-PRRS弱毒疫苗(JXA1-R株)对20头35日龄仔猪进行初步免疫试验,4周后采血进行PRRS抗体检测;另采集未免疫疫苗的20、30、60、70、120日龄阶段猪只血样194份,免疫疫苗的基础母猪群血样265份和配种前后备猪血样65份,分析其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S/P均值和CV值。结果显示,20头35日龄仔猪免疫疫苗后4周抗体阳性率达85%,S/P均值和CV值分别为1.55和30%,初步表明疫苗免疫效力良好;未免疫疫苗的猪只在20~60日龄时抗体值随母源抗体逐步下降,在60日龄时达到最低为33%,70~120日龄时抗体值由85%上升到96%,说明此生长阶段已感染PRRSV;全部母猪群和后备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和92%,S/P值2.5的比例为9.1%,表明疫苗总体免疫稳定,并判断该场为PRRSV感染阳性稳定场。通过试验研究,旨在为该场科学防控PRRS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苏州某猪场母猪群、种公猪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抗体水平检测。检测结果为:猪口蹄疫和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23%和96.30%,在整个猪群中抗体水平较高;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0.97%,整体抗体水平不高;猪伪狂犬gB、g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16%和19.42%,说明伪狂犬在该场的猪群中有一定的流行。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依据,为其他规模猪场猪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猪场猪口蹄疫的感染情况及其抗体保护水平,应用ELISA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猪场共计2 930份猪血清进行了猪口蹄疫抗体检测。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率为3.11%、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为90.24%。后备母猪、种公猪、经产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血清样品,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4.61%、2.10%、2.44%和3.39%,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68%、91.55%、92.45%、80.56%和88.93%。结果表明,河南省猪场的猪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较好。各个阶段的猪群均存在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均有感染口蹄疫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各个阶段猪群的疫苗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有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疫苗接种是这几种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对这四种疾病抗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江苏省某猪场猪群这四种疾病进行了实地调查采样,检测的血清样品共270份。检测结果显示,整体猪群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93%、96.67%、91.85%、75.18%,均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而针对各阶段猪群抗体阳性率来说,哺乳仔猪的蓝耳抗体水平及保育猪猪瘟的蓝耳抗体水平较低,分别为38.33%、65.00%、60.00%,未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对这四种疾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旨在对该猪场这四种疾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ELISA诊断试剂盒,对泰州地区猪场的后备母猪、种公猪、生产母猪和断奶仔猪以及育肥猪群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010-2011年泰州地区猪场PRRSV抗体阳性率达到100%,外表健康猪群抗体阳性率在17.14% ~ 10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60.2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黑龙江地区某猪场疫苗的免疫效果,对黑龙江某猪场8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猪瘟、猪蓝耳病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gE抗体在6胎母猪50%,其他阶段抗体全部阴性。仔猪猪瘟抗体阳性率比较高,均为100%阳性。后备母猪、产过一胎到两胎的母猪,13周和16周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为100%。文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淘汰免疫缺陷种猪、准确注射、加强疫苗运输及保存冷链建设、购买优质疫苗、加强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的有机结合等建议,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在选择疫苗及制定免疫程序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浙江台州地区规模猪场为试验猪场,从2014年到2016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野毒(PRV g E)抗体的阳性率,分析猪群免疫状况。同时采取临床可疑病料,用PCR及RT-PCR技术检测PRRSV、PCV2、SFV和PRV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CSFV抗体阳性率从64.9%上升到80.4%;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变化不大,均处于高位;PRV g E抗体阳性率从52.5%下降到22.9%。在不同年龄段猪群中,母猪抗体水平最高,仔猪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保育猪最低,抗体阳性率下降到50%以下,肥育猪阶段又有所回升。在病原检测中,2014年PRRSV、PCV2、SFV和PRV4种病原检出率均较高,其中PCV2检出率高达60%,到2016年4种病原检出率均下降到15%以下。本实验结果为控制猪场疫病和完善猪群免疫程序等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长规律,进一步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挑选了10家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00份血清,采用gB和gE 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抗体。同时对gE 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用病原学F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gB ELISA检测结果免疫抗体群体平均S/N0.1、免疫合格率90%、样本间变异值15%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gB免疫抗体S/N值OU≤0.1,样品间CV值CO≤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综合工作实际,笔者得出结论:免疫猪场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样品间CV值应≤15%;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长期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达到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14.
鄂西北地区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07年4~12月对鄂西北地区(襄樊、荆门、随州和十堰地区)76家标准化猪场接种过高致病蓝耳疫苗的猪群随机采集572份血样,应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572份血清中,阳性数217份,总体阳性率37.94%,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143份,占25.00%,抗体强阳性样本有74份,占12.94%。统计分析表明,在受检的76家猪场中,群体免疫合格率在75%以上的有20家,占26.32%。[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蓝耳抗体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蓝耳病的积极预防,以有效地控制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采用AG-ELISA方法对湖北某规模化猪场进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群弓形虫的总体抗体水平为19.2%,种猪群的感染率高于子代猪群,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9%和10.1%。使用过磺胺类药物的子代猪阳性率明显降低,种猪群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襄阳市规模化猪场猪2型圆环病毒的免疫水平。[方法]2013年1~12月对襄阳市27家规模化猪场已接种PCV2疫苗的母猪和保育猪采集1 150份血样,采用ELISA方法对猪群血清中PCV2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1 150份血样中,阳性数814份,总体阳性率为70.8%。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456份,占39.7%;抗体强阳性样本有358份,占31.1%。[结论]应对襄阳市猪群PCV2免疫程序进行优化,提高PCV2的血清抗体浓度,从而控制猪群PCV2的疫情。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规模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情况,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强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2012—2014年3年间,通过ELISA方法对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猪场的2 829份血清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饲养阶段、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年份猪的免疫抗体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这一地区猪群还有待加强定期抗体检测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8.
广西部分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规模化猪场猪群血清猪瘟抗体水平的消长情况,采用阻断ELISA检测方法对广西12个大中型规模化猪场的639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抗体阳性率为90.14%,阴性率为6.26%,可疑率为3.60%,抗体阻断平均值为70.54,抗体差异度为19.93%;其中母猪的阳性率最高,达93.41%,商品猪阳性率最低,仅为86.50%。文章还分析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淘汰免疫缺陷种猪、准确注射、加强疫苗运输及保存冷链建设、购买优质疫苗、加强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的有机结合等建议,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在选择疫苗及制定免疫程序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肺炎支原体病(MHP)是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是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疫病之一.大量报道证实猪肺炎支原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或猪流感病毒(SIV)等混合感染时,常会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对养猪生产危害很大.为了搞清楚在自然务件下,猪群对MHP的感染情况和感染周龄,选择山西省养猪较为集中的太原郊区、晋中等地未免疫过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7个200头基础母猪左右的猪场,对存栏各周龄猪群按比例抽样采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发现抽查各场母猪群血清中阳性率达到100%,2周龄仔猪由于初乳母源抗体的影响,ELISA抗体阳性率为68.5%,以后逐渐下降,5周龄为13%.由于环境污染,猪群感染头数随周龄逐渐增加,13周龄阳性率为69%.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猪肺炎支原体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1猪圆环病毒的危害1.1流行广泛血清学调查表明,PC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全国各地的当家猪种几乎都是国外猪种,而随着国内各个猪场,特别是大规模猪场频繁从国外引种,其中的风险性和威胁性不言而喻。曾有研究机构对我国部分省市猪群进行PCV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发现,20日龄哺乳仔猪阳性率为0,1~2月龄仔猪阳性率为16.5%,后备母猪阳性率为42.3%,经产母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