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50年来,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和加深了人们对动物传染病本质的认识。动物流行病学吸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新城疫(ND)的发病出现新特点,大多发生在免疫鸡群,表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症状,发病率较低,在10%~30%,病死率为15%~45%[1~3].目前普遍认为,鸡群HI抗体平均值在7~9 log2以上才能有效地防制非典型ND.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紫苏油纳米乳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采用滴定法制备紫苏油纳米乳,并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小麦胚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紫苏油纳米乳外观澄明,性质稳定;紫苏油纳米乳能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高剂量紫苏油纳米乳可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说明紫苏油纳米乳是一种性质稳定、高效的对抗高血脂的乳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浅析了德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提出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全面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接种是防控鸡群传染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我国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禽病知识的普及,无论是集约化养鸡场还是农村小规模养鸡专业户,都十分重视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到了免疫的重要性及疫苗接种对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关键作用。免疫接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预防传染病的暴发,但随着免疫接种的普及,有关免疫失败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已成为令养鸡场和兽医工作者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采用滴定法制备紫苏子油纳米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对急性小鼠高血脂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小麦胚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乳外观澄明,有淡蓝色乳光;电镜下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58 nm,高速离心、高温下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紫苏子油软胶囊对抗急性小鼠高血脂症的药效比较,紫苏子油纳米乳有更强的抗高血脂功效。结果表明,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高血脂乳剂。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某种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1株毒株,经HA、HI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的病毒为NDV,命名为HNYD株。经过测定,HNYD株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90/0.1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3.8h;对1日龄SPF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1.86,提示HNYD株为强毒力株。血清交叉反应试验显示HNYD株和La Sota株存在一定的抗原性差异。用HNYD株油乳剂灭活苗对HNYD株和La Sota株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100%,明显优于La Sota株油乳剂灭活苗,提示HNYD株制备的疫苗对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的攻击均能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调查2013年-2017年间陕西省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并对流行毒株gE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为猪伪狂犬病防控提供参考。采用套式PCR,检测了陕西9个地市、556个存在繁殖障碍现象猪场的1 390份样品中PRV感染情况,通过Vero细胞传代分离到11个PRV地方流行毒株,并进行了gE基因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2013年-2017年间陕西存在繁殖障碍的猪场中PRV感染阳性率38.1%~83.3%,样品阳性率46.5%~85.3%。11株PRV核苷酸同源性为99.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3%~100%,提示这11个PRV流行毒株高度同源。在测定的118个氨基酸位点中,有6个位点与参考序列存在一定差异,分别是T/I31→S31、Q33→L33、Q52→R52、L/R67→A67、A68→D68和T115→R/P/S115。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11株PRV亲缘关系很近,集中分布在一个小的分支上,与我国福建流行毒株Min-A关系密切,与欧美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陕西省采样猪场表现出PRV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的特点,gE基因出现多个点突变,且变异趋势相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9.
猪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确定为A类传染病,也是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PCV)首先是由德国学者Tischer等在传代的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他观察到一种形态类似小RNA病毒的圆型小颗粒病毒,该病毒可以持续感染PK—15细胞,不会引起细胞病变。1982年,Tischer等用超速离心法提取了病毒及核酸,鉴定了病毒的核酸类型,观察了病毒形态,首次证实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并命名为猪圆环病毒(PCV)。随后,Tischer、Allian用从PK—15细胞中分离的PCV人工感染猪,没有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当时认为PCV只是一种可以感染猪但不引起发病的病毒,对猪不造成危害。1991年Clark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